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室護理臨床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價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12月來我院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60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案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手術室針對性護理,比較2組手術情況、術后情況、護理滿意度評分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總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在減少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中出血,促進術后康復和減少并發癥方面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并發癥;滿意度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惡性腫瘤,根治性手術是早期治療結直腸癌的有效手段。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國內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水平越來越高,已經在臨床上廣泛開展[1]。有研究顯示,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雖然具有微創、并發癥少、痛苦小的臨床優勢,但術中護理仍是確保手術預后的關鍵環節[2]。為此我院針對影響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預后的相關因素在手術室開展了護理干預,效果令人滿意,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4月—2018年12月來我院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60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案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40歲~70歲,平均年齡(47.22±6.75)歲;盲腸、升結腸癌4例,降結腸癌4例,乙狀結腸癌10例,直腸癌12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9歲~68歲,平均年齡(47.08±6.69)歲;盲腸、升結腸癌3例,降結腸癌4例,乙狀結腸癌11例,直腸癌12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部位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圍術期護理,包括病情評估、健康宣教、術前訪視、飲食控制、皮膚及胃腸道準備、遵醫囑用藥、基礎護理、出院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手術室針對性護理:①麻醉前心理護理。多數患者對手術存在恐懼感,入手術室時熱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紹手術室環境、麻醉的重要性、手術安全性、手術效果等,減輕緊張和恐懼感,通過語言舒緩患者情緒,鼓勵其勇敢配合治療,增加依從性。②儀器與設備檢查。術前做好手術室消毒工作,對各儀器設備、管道導管等進行詳細檢查,需要消毒的提前消毒,所需各項物品準備充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③護理配合。協助患者擺放為手術所需體位,予以妥善固定和約束帶約束。開啟生命體征監測,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開放靜脈通路適當補液。遇到突發情況沉著冷靜應對,按照操作規范選擇恰當方式進行處理。④術畢監控。術畢做好抗感染等并發癥防范措施,密切監控患者生命體征和不良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手術情況、術后情況、護理滿意度評分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評分包括交流溝通、護理操作、服務態度、綜合業務素質、舒適度5個方面,共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手術情況、術后情況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總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1。
2.2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結直腸癌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尤其是在國內居民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逐漸改變的背景下,該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居民健康的惡性疾病之一。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是目前臨床治療結直腸癌的重要外科手段,具有創傷小、手術準確度高、術后愈合快、患者痛苦小等特點,受到醫師和患者的青睞。但調查研究顯示,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仍有較多因素干擾導致手術效果下降,嚴重者甚至直接影響手術的安全性[3]。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確保手術預后良好,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常規的圍術期護理模式主要針對病情進行設定,缺乏個體化,服務也不夠規范,未能充分考慮患者的身心需求[4]。我院針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入手術室后的情緒特點、生理需求、手術操作細節等多方面因素,總結了一套科學可行的手術室護理策略,通過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強手術室儀器設備的安全管理、規范護理配合操作、強化術后監控等多方面舉措全面防范相關不良因素對手術的影響,提高患者主動配合度,減少手術應激[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總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手術室針對性護理在提升手術效果、改善患者預后方面的顯著作用。分析原因主要與患者術中心理波動減輕、手術應激改善等有關。而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則主要與患者手術預后提升有關。總之,手術室護理在減少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中出血,促進術后康復和減少并發癥方面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馮斌.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24):3754-3755.
[2]聶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給予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3):154-155.
[3]吳貴章.手術室護理用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臨床觀察[J/CD].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9):106、109.
[4]吳彥,洪佳瑩.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中截石位擺放和護理的優化[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6):5130-5131.
[5]董明明.手術室護理用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3):219-220.
作者:劉炎 張玉紅 單位:新余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