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旅游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模式選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鄉村旅游目的地是文化遺產資源聚集最集中的地方,鄉村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的核心。梳理了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最常見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滲透融合模式、重組融合模式及延伸融合模式三種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模式,不同類型及不同階段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在挖掘利用時,須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開發模式。
關鍵詞:鄉村旅游目的地;鄉村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模式;選擇
1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開發基本模式
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開發基本模式根據其依托載體可分為整合集中開發模式、創意策劃包裝模式、文化旅游房地產開發模式、文化遺產與風景名勝區吸引模式、高科技模擬創新模式:
(1)整合集中開發模式:利用獨特的原始生態音樂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有機結合,集中包裝,利用舞臺或景觀劇場向觀眾展示,同時配套演出場館,安排特色區域餐飲,展示和體驗特色的工藝,穿插民間活動,使游客能夠體驗豐富多彩的文化[1]。
(2)創意策劃包裝模式:把區域獨特的文化遺產資源和相關變化的文化要素進行創新,計劃和包裝成內涵豐厚、沖擊力強、感染力強、可操作性強的文化藝術項目。
(3)文化旅游房地產開發模式:構建一個具有文化和旅游景觀的品牌,樹立形象,增強市場影響力,營造高雅的空間環境,凝聚了大量的人氣,提升房地產及其市場價值,依托房地產開發經營和房地產資本運作獲取超額利潤,使整個項目能夠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
(4)文化遺產與風景名勝區吸引模式: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搭載,運用風景名勝區構建精品旅游風景地區,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打造成為一個知名品牌[2],從而牽引周邊地區經濟快速發展。
(5)高科技模擬創新模式:將優秀的文化遺產資源與一些具有特色的場景和文化元素相結合[3],通過多媒體、數字仿真和三D動畫合成技術,創造出極具吸引力的動態場景或電視劇、電影等,并將其推向市場。
2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模式選擇
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需充分利用文化與旅游兩大產業的融合,通過資源、市場等的融合等優勢,選擇最佳的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模式。按照融合深度及融合方式,可分為滲透融合模式、重組融合模式及延伸融合模式三種。
(1)滲透融合模式。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的挖掘利用,須以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為推手,融合發展,以實現文化遺產資源的活化利用。旅游相關部門和文化相關部門為了實現融合發展,在共享各種資源的基礎上,從而制定相關的政策去執行。文化相關部門為了吸引游客的參與,擴大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可以舉辦不同級別和類型的文化賽事。在充分挖掘文化遺產資源內涵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光電科技打造人造景觀、賽事平臺,開展戲曲巡游和訓練表演,開展民俗文化趣味比賽、飲食文化體驗等游客參與項目,將鄉村旅游目的地特色文化遺產資源融入旅游之中,使游客在觀賞鄉村歷史文化的同時,欣賞戲曲表演,參與民俗和飲食文化趣味活動項目,感受鄉村文化遺產旅游的獨特魅力。
(2)重組融合模式。深入挖掘鄉村旅游目的地各類文化遺產資源的內涵與特色,實現資源重組融合開發,催生新業態,創造新產品與服務。走文化與旅游融合路,打造文化精品賽事和文化節慶會展,更好地促進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的活化利用。滲透融合和重組融合之后應該致力于打造一個文化旅游的品牌,品牌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必須體驗區域文化作為品牌的核心要素,精確的核心概念定位,強大的品牌形象包裝和品牌市場傳播,品牌動態良性循環,品牌嚴謹的監控,品牌產品適度延伸,形成整體區域品牌運營業務體系的多個流程,充分展示品牌形象、競爭力、親和力和吸引力。還應有選擇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國家和省級公園,創建區域旅游品牌,中國旅游品牌和世界旅游品牌,提升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層次。
(3)延伸融合模式。隨著信息化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人民的需求逐漸變得多樣化,呈現出來就是追求差異化、多樣化和時尚化。大多數人平時工作壓力也很大,因此對于內在精神需求與文化消費欲望也愈來愈強烈,那些具有創意、個性化、精神和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更受游客歡迎。因此,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活化開發利用,為大眾從身心休閑提供了好去處,未來由于這種需求的不斷增加,鄉村文化創意游、鄉村文化遺產游將會成為社會主流。所以要促進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傳承與保護,加重對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開發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應該注重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創意品牌的推廣,讓大眾加深對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創意旅游的認識。其次,在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創意旅游市場的發展中,應當深入摸索本土的特點文化,如鄉愁、鄉情等,培養屬于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系統,開辟特色的創意文化旅游產物,例如北京打造“鄉村夜經濟”,杭州營造“鄉村黑天空”等,都是對本土文化內涵挖掘后的活化利用模式,受到大眾的青睞。
3結束語
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挖掘利用是一個系統地繁雜工程,沒有哪一種開發模式可以一蹴而就的,須根據鄉村旅游目的地文化遺產資源特色類型、開發階段、市場環境、政府政策支撐等多種內在與外在因素的共同影響,因此,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開發模式,也需各利益相關者齊心協力,為鄉村優秀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傳承助力。
參考文獻
[1]田永國.銅仁地區民族文化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銅仁學院學報,2010,12(2):1-3,12
[2]米雪,何昭麗.山西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分析[J].知識經濟,2019,01(01):20-21
作者:陳慧英 單位:武漢輕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