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視角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在各類新媒體不斷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高校學生接觸的事物更加多種多樣,思想觀念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教育過程中,新媒體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平臺,文章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關鍵詞:新媒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如何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筆者在此談點拙見。
一、充分利用新媒體引導研究生開展網絡平臺自我教育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通過課堂上的理論教學來實現的,雖然能夠借助多媒體的形式,比如利用幻燈片、視頻播放軟件等,將一些理論性知識轉變成為形象生動的教材。但課堂上所提供的信息畢竟是有限的,而且研究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新媒體不斷應用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不斷創新,尤其是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可以加強對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借助新媒體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研究生可以學會自我分析,學會自主思考,研究生在進行學術研究的時候也需要自主思考能力,只有學會自主思考,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新媒體中的消息是多元化的,傳統的教育模式決定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受限,一般都是通過教師的灌輸和講解來完成,這對學生的自我辨別能力、自主思考能力有很大影響。對此,可以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結合研究生喜歡使用新媒體進行溝通和交流的特點,將新媒體當作教育的平臺,通過新媒體傳播一些新聞,讓研究生意識到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對思想產生侵蝕的現象和問題,從而能夠對自己的心理和思想問題進行有效的規避。另外,教師應該要和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也可以借助新媒體,比如教師和學生之間客戶互為微信好友,通過研究生的微博消息或者微信消息,教師可以發現研究生生活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對研究生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一旦發現有心理抑郁的現象,則可以與研究生單獨談話,對研究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排解,從而防止研究生產生心理負擔。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新媒體技術和平臺的應用
新媒體拓寬了研究生的思維和眼界,從而有效地防止心理問題的出現。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創新。第一,對新媒體進行充分應用。新媒體的類型很多,例如微信、微博、各種app軟件等,這些新媒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例如有的微信公眾號開始進行網絡授課,傳遞一些專業技能。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也可以加強對新媒體的充分利用,對各種新媒體的教育功能都進挖掘,比如利用學校現有的網站和論壇開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欄;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建設一批豐富多彩、有特點、有吸引力的網站,為研究生的學習奠定堅實的條件。第二,利用新媒體優化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多媒體的應用,借助多媒體的圖像、聲音、視頻等功能,對學科知識進行展示,便于學生學習。尤其是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各種理論知識枯燥乏味,可以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帶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或者播放社會新聞,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一些關于當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的素材,通過對這些素材進行展示,引導學生對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學會自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第三,加強對新媒體技術和平臺功能的完善,實現拓展教育。新媒體不僅是交流和溝通的工具,也是教育的工具,因此,在未來的教育過程中要加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完善新媒體平臺的教育功能,將新媒體平臺與教育過程結合起來,實現無縫銜接,拓展新媒體平臺的教育功能,利用新媒體實現教師和研究生的互動,進而提高研究生的綜合能力。首先,應該要完善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傳遞功能。實現各種信息的推送,當前新媒體有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對各種信息進行及時有效地傳遞,很多新媒體平臺,比如微信、微博等,都可以實現信息推送,但是其中還是存在一些技術漏洞,比如有的信息推送會有遺漏,使得有的研究生接受不到信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各種技術性問題的解決,使得消息的傳遞更加順暢,使得研究生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學行業中的相關動態消息,從而調整自己的研究和學習方案,做好應對準備。其次,還應該要對新媒體平臺中的交互功能進行完善,使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實現有效的交流與互動,而且在這個交互平臺中,也可以允許企業融入進來,形成一種多維交流體系,為研究生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搭建平臺,為研究生爭取更多在企業中實踐的機會。
三、加強對新媒體的規范以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優勢
思想道德觀念是一個人的行為的準則,研究生學習是大學學習的延伸,新媒體教育可以給研究生灌輸正確的意識、觀念,從而幫助研究生形成正確的意識觀念。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新媒體教育更加便捷、方便,也更符合研究生的學習、生活習慣,能夠達到更好地思想道德觀念灌輸的目的。但是由于新媒體中的消息魚龍混雜,很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和影響,因此在新媒體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創建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在新媒體使用的過程中要通過各種的手段來對新媒體的使用進行規范,使其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服務。例如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思想道德層面上的準則,可以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新媒體平臺中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可以有效地凈化新媒體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輿論環境。尤其是對于網絡媒體而言,對于網絡上轉載以及的各種信息進行及時有效地監控,針對網絡中出現的各種不正確的輿論消息以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的消息,都要及時進行舉報,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管,促進社會風氣的凈化,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真正落實。另外,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新媒體的監管,尤其是對網絡傳播環境要加以凈化,防止各種不良言論消息在網絡上大肆傳播,可以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對網絡傳播機制進行規范,使得網絡環境得到凈化,為學生的學習以及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
四、加強對高校教師和學生的雙重考核
第一,對研究生進行考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實踐教育,在社會競爭壓力逐漸增大的同時,學校對研究生思想狀況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當前很多學校以及學生自己對思想狀況的認知都不夠,還是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如何進行學術研究方面。因此對研究生沒有一個準確而且全面的評價。對此,在未來的教育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評價的重視程度,要對傳統的只注重研究生科研成績考核的問題進行改變,加強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評價,從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改變來量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績。在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進行考核的時候,一方面要加強高校研究生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的行為舉止、品行等方面的考核,注重常規評價,將日常的思想道德考核納入到研究生的期末考核過程中,使得研究生能夠更加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對自己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問題進行發現、分析和解決,提高高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第二,對高校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考核。高校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接觸時間較多,應該要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響,對自己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進行解決。在對教師進行考核的時候,主要考核教師的教學水平,一方面,教師自己要學會對各種新媒體的應用,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其計算機水平不高,對計算機、新媒體的應用不多,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可能很少使用這些媒體平臺,與時代脫軌。教師應該要學會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發聲,傳播更多正能量,弘揚社會的主流旋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這些新媒體的應用,可以對教師利用新媒體教學的頻率、教學效果等進行考核與量化,從而對新媒體教育現狀進行了解,找到問題所在,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對教師的言論和行為進行考核,教師在利用新媒體發聲的時候也應該要堅持一定的底線和原則,要對自己的傳播行為、傳播的內容等負責,不在新媒體上傳播一些不符合自己的教師身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觀點,從而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五、加強各種基礎設施的完善
新媒體教育的基礎是各種計算機信息設備、計算機軟件等,網絡基礎設備的完善是對各種網絡媒體資源以及網絡信息資源進行高效地整合與應用的重要前提,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只有不斷完善網絡基礎設施,才能促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在當前高校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各種計算機硬件設施的完善,比如學校要購置足夠的電腦,要建立相應的網絡通道,加強高校網站的設計等。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在各種基礎設施以及資源得到配備之后,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發展網絡教育,這種網絡教育模式可以借鑒成人教育模式,豐富網絡教育的資源,使得學生在網絡上也可以進行相應地學習,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逐漸實現網絡化,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靈活性,研究生可以借助課余時間實現對各種思想政治相關的知識的學習和領悟,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了全新的挑戰,對此要積極加強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結合各種媒體形式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利用各種媒體形式,為研究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盛明科,蔡振華.面向“雙一流”建設的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路徑探析——以公共管理學科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2).
[2]李勇,何海燕,李芳.國內一流大學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探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3]張穎,劉興國.大數據時代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啟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3).
[4]陳翠榮,張一諾,趙颯.對加強當前研究生學術道德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0).
作者:劉慧敏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