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
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總的來說影響是正面的、積極的,但由于大學生的特殊性,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負面影響。
(一)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響
1.網絡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過去教育者只能從報紙、文件和書中尋找素材,收集資料,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收集到的素材有些會略顯滯后,從而缺乏感染力。網絡的開通和使用,為我們更加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新的知識和現實材料,網上豐富的信息為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資源。
2.有助于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網絡優化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靈活,手段更加多樣化。網絡信息集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體,教育者可以在網上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做的形象生動,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富有感染力和通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有利于學生不斷提高自覺意識和自學能力。教育者還可以以網友的虛擬身份和大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便于真實快捷地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并開展正面引導和溝通。此時,大學生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保持快速互動,通過思想互動來提高教育效果。
3.網絡有利于開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空間。互聯網的普及,通過網絡,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家長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學生主體,從而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闊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創造了良好的網絡教育系統環境。
(二)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1.西方文化的滲透。網絡文化對網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西方國家正是借助這點,企圖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國的大學生進行思想滲透和文化影響,由于網絡的信息量大,傳播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內容很多,而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這種“西化”影響。
2.網絡環境的污染。目前,網絡垃圾是屢禁不止,各網站中就有不少黃色信息鏈接,大多數學生都無意間接觸到這些垃圾信息。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散布不良言論,這些對于涉世不深、經驗不足,而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大學生來說影響很大。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絡聊天,而網絡聊天的隱蔽性,導致他們說話不負責任,失去誠信意識。網絡的隱蔽性,也使得網絡傳播著大量的污言穢語,從而消弱了對大學生的文明教育。
3.網絡信息的良莠不齊。網絡信息容量大,導致信息良莠不齊,許多如暴力、淫穢、拜金主義、賭博、侮辱性言論等等都會對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破壞他們已有的價值取向。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成熟,他們會運用自己的判斷來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沖擊,甚至走向極端。面對網絡信息,部分大學生能夠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也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一些不健康思想內容的傳播中形成了扭曲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如何合理利用網絡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養大學生選擇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面對網絡,最重要的是有效地利用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職能不僅僅是提供現成的信息,而是要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健康有用的信息,以培養大學生選擇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二)加強網絡建設和管理,健全校園網絡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應更好地利用網絡陣地,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吸引大學生。網絡安全問題突顯。我國各高校網絡管理部門大多都建立檢查制度,及時過濾非法信息及垃圾信息的傳播,避免對大學生產生消極影響,但因工作人手不足,工作效率不高,效果并不明顯。同時考慮到尊重大學生的言論自由,個別信息并未被過濾,同學間的不良情緒相互感染,這些都不利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開發、利用與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數據庫。不難發現,網上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所占比例較少。我們要努力依靠網絡系統豐富的信息資源,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的快速檢索和利用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利用網絡的交互性開展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
(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網絡知識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與大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建立平等的溝通關系,要求其運用網絡,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才能與當代大學生進行無限交流,解決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問題。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做到不斷地進行系統的網絡知識教育,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要從網絡上搜集信息,摸準學生的思想動向,運用網上的正面材料,對學生進行即時的思想教育,加強正面宣傳的廣度和深度。
作者:吳春梅 單位: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第二篇
一、網絡輿論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1.網絡輿論給高校思想工作帶來的艱巨性
網絡的發展,增加了人們的交流和信息的,由于在網絡上的消息不經過審核,所以消息都是五花八門的,讓人們眼花繚亂,尤其是對于高校學生,更加明顯。而且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使得沒有現實的道德約束,各種各樣的信息都在網絡上得以傳播。而且在網上傳播的思想有的是與現實生活的思想相反的,這樣高校學生在接受信息的時候就會對自己所知道的思想產生疑問,導致是非觀念不清。
2.網絡輿論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造成的影響
在網絡環境下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在以往的教育中老師一直處于領導地位,而且學生對于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都是樂于接受的,但是在網絡輿論的環境下,學生通過網絡所得到的信息如果與老師教授的信息不相符的時候,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質疑。這樣學生就很難獲得知識。所以在網絡環境下老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夠吸引學生。
二、在網絡輿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現在網絡輿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明確教育內容為主導
在網絡輿論的影響下,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與時俱進。同時我們也應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高校學生進行網絡教育,幫助學生區別網絡輿論的正確與否。增強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能夠明確自己的立場。同時老師也可以利用網絡具體化和形象化的優點,加強平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學生參加,這樣老師就可以通過師生間的交流,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并且根據學生的思想,有針對性地傳播正確的思想。
2.學校也可以加強自身的網絡建設,豐富校園文化
現在雖然許多的學校都開展了自己的網站,但是其內容都是單一的,而且更新速度緩慢,這就致使許多學生不能參與進來。學校應根據這一實際情況,進行校園網改革,且應結合實際,打造出內容新穎和貼近學生的校園網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指導,讓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通過在網站中說出自己的想法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學校也應該組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專門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關注學生在網絡上的行為,引導和幫助學生接受正確的思想,樹立正確的觀念。
3.加強健康上網的思想教育
學校應該不斷加強學生健康上網的思想教育,告訴學生網絡是虛擬的,最后還要回到現實生活中,所以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公益活動,從活動中接受正確的思想。而且也要告訴學生健康地上網,不要沉溺于網絡中,要對網絡上的信息有所辨別,對于不健康的信息要進行規避。
綜上所述,網絡輿論在給學校教學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有著不好的影響,高校應該取其所長,避其所短,充分利用網絡輿論的優勢。
作者:盧東安 單位:遼寧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