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難及對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隊伍陣地意識不足
在接觸網絡的過程中,部分大學生越來越依賴網絡甚至導致網癮,因網絡產生交友不慎、賭博詐騙、荒廢學業等問題也時有發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有從思想上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多采取“堵”的策略,即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大學生如何離開網絡,而沒有教育他們如何利用網絡,更沒有主動出擊,自主設計和創設大學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內容。這充分說明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陣地意識”。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軍隊流行的網絡游戲《光榮使命》有效增強了青年官兵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這種寓教育于網絡,寓教于玩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學習借鑒。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法律意識淡薄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網絡道德法律教育關注較少,對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分較為模糊,造成了大學生網絡道德與法律意識淡薄、自律性差。調查表明,“54%大學生表示能夠嚴格遵守網絡道德和網絡法規;而有4.9%的學生表明自己‘不遵守’,26.9%的學生則持‘不一定,看情況而定’的搖擺不定的態度;另外,還有14.2%的學生持‘無所謂,沒有想過’的態度。”大學生網絡道德與法律意識淡薄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三)網絡監管不力,難以抑制不良信息傳播
網絡內容不規范是最為普遍的網絡失序現象,主要表現為在網絡空間傳播危害公共利益與國家安全、煽動民族仇恨、散布淫穢、色情等違法信息,破壞網絡秩序。網絡內容不規范主要是由于網絡監管不力造成的。一是網絡立法相對滯后,對于網絡行為的規范依賴于各部門法的某些個別條文,明顯缺乏系統性,網絡監管缺乏法律依據,既使監管力度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又使網絡犯罪成本過低。二是網絡監控軟件水平不高。目前,我國的軟件還不能有效篩選和攔截不良信息,使大量色情、賭博、詐騙信息充斥網絡,對大學生造成危害。
(四)網絡思想教育形式和內容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
當前,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但是很多網站充斥著空洞的說教和艱澀的理論灌輸,內容單調晦澀,形式貧乏單一,難以奪人眼球,取得實效。這與思想政治教育學中所要求的要將受教育者視為主體,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這一思想相違背。因此,這類網站既無法保證點擊率,又無法發揮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網絡教育隊伍建設
教師素質決定教育效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由于網絡環境的特殊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應當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知識素質外,還應當具備網絡信息素質———信息搜集提取能力、網絡語言表達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反之則無法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加強人才培養,建立高素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加強業務培訓。在培訓方式上,采取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的形式,既要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列入高校長期學習計劃之中,又要著眼于當下具體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二是培養專門人才。在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整體素質的基礎上,也應培養和建立網絡研究員、網絡評論員、網絡信息員、網絡解答員、網絡輔導員、網絡引導員、網絡監控員、網絡通訊員等專門人才,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具備一專多能的優秀素質。三是吸引優秀人才,將那些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掌握扎實理論功底,具有不同教育背景,通曉網絡軟硬件技術的優秀人才吸引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來,讓他們成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優化網絡教育平臺
建好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是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要通過豐富教育內容,創新信息方式、預設教育主題、緊跟時代熱點、關注學生興趣點等形式增強網站的吸引力,讓網站成為大學生瀏覽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有效平臺。重視BBS、校園網論壇、學生留言板等網絡交互平臺運用。當前大學生思想活躍,開放性意識濃厚,喜歡就某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主張。因此學校應該重視BBS等交互平臺建設,并使之成為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學生內心深處的有效平臺。另外,學校還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網絡意見領袖”或“網絡引導骨干”,因為“大多數人會盡力避免由于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引發孤立,所以當他感覺自己的意見屬于少數時,則傾向于不表達出來;而看到自己的意見和多數人的意見一致,就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出現一些突發性網絡輿論時“,網絡意見領袖”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引導網絡輿論事態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高校應該利用好手機媒體,通過開發手機報、建微信群等形式,使這些平臺成為大學生師生交流互動、接受思想教育、關注社會熱點、規避網絡謠言、思想觀點的有效載體。
(三)改進網絡教育方式
首先,契合網絡特點。網絡具有平等性、自由性、虛擬性、交互性等特點,在網絡環境中,人們接收信息的內容和過程都是平等的,而且大學生群體自身已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因而教育者掌握的信息并不必然地優于受教育者。鑒于此,轉變單一教育觀念,采取互動式教育方式,在自由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教育和引導應成為把握網絡特點,發揮網絡優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其次,把握當代大學生特點。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是“90后”大學生,只有準確把握他們的特點,掌握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規律,才能準確設定教育目標和任務,確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最后,豐富網絡教育內容。教育內容的吸引力是保證點擊率,體現影響力,增強教育效果的基礎,因此保證網絡教育內容的活潑性、生動性、鮮活性、娛樂性尤為重要。
此外,我們還應該加強高校網絡監控力度,強化對網絡安全系統的管理,讓不良信息無處可藏,實現從源頭上凈化網絡環境的目標。
作者:李德福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