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新媒介技術的平等性
由于新媒介信息在內容上可供選擇性強,發(fā)送方式靈活多樣,而且獲取信息具有平等性和無衰減性,從而使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人性化和親和力,能夠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學生在利用網絡、手機、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方式或途徑和老師交流時經常感到多了一種親近感和信任感,這主要是因為在新媒介環(huán)境中,作為教育主客體的老師和學生處在同樣平等的位置,彼此之間沒有從屬之分,每個人不僅僅是思想教育信息工作的產生者,而且是運輸者和監(jiān)控者,具有教育信息傳播和接受教育的雙重身份。
1.2新媒介技術的便捷性
為了及時、快捷、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特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效掌控工作的主動權,準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利用被稱為信息工作“高速公路”的新媒介技術,就可以克服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所造成的障礙,在相距甚遠的師生之間也可以實現(xiàn)“面對面”的討論與交流,從而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新媒介技術發(fā)展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
2.1道德主體面臨挑戰(zhàn)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哈佛大學名譽教授,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曾說過“網絡技術讓越來越多的人更容易掌握信息和相互溝通,但也逐漸成為滋生犯罪、黑客攻擊的溫床,并對政府構成威脅”。因此網絡、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有著極大的虛擬性,受眾一旦擺脫了現(xiàn)實的束縛,就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忘記社會責任,喪失道德感。大學生正處在人生階段的初期,思維方式還不健全、心理還不夠穩(wěn)定,一旦沉迷于網絡,就容易產生行為出軌、思維偏激,有的學生甚至淪為“水軍”、“黑客”等極端分子;有的學生由于熟練掌握了高超的網絡技術,在網上騷擾、威脅他人;有的利用網絡竊取他人信息;有的一些不實言論等,這些對現(xiàn)實的社會道德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這些新媒介環(huán)境下不良的行為方式對高校學生的道德建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
2.2教育方式、手段面臨挑戰(zhàn)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取課本、文件、通知、課堂教育等封閉式、灌輸式教育,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隨著信息高速化的發(fā)展,時空和地點已不能限制學生。只要有一臺可以聯(lián)網電腦、開通網絡功能的手機或者數碼產品等,學生便可隨時隨地輕松獲取想要的知識,而且也可迅速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國內外正在發(fā)生的時事要聞,高校傳統(tǒng)“圍墻”、“教室”的概念將逐步成為歷史,開放性、全球性、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將取代教育空間封閉狹小、教育手段呆板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
2.3教育內容面臨挑戰(zhàn)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既包括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三觀”教育,也包括法制觀念教育、時事政治宣傳、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但是在新媒介技術背景下,學生從網絡、微博、博客、手機等媒體中獲得信息內容,已經對他們的思想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已經比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內容多。此外,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資源來自世界不同的國家、地區(qū),內容上差異性大、良莠不齊,同時由于西方國家掌握信息的主動權,具有信息的優(yōu)勢,各種思潮迎面而來,使得網絡、微博、博客、朋友圈等成了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功利主義等思想傳播的重要場所、國際輿論的主要陣地。
3、加強新媒介環(huán)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3.1轉變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
創(chuàng)新作為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觀念的更新和行動的實施是其關鍵所在。因此,在新媒介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加強:一方面教育者要轉變思想觀念,解放思想,適應時代潮流、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形勢,努力探索在新媒介環(huán)境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規(guī)律,有效利用科技信息技術,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轉變工作方式,了解并利用新媒介技術,通過利用電子公告版、電子郵件、校園新聞、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技術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網上活動,開展健康向上的BBS論壇等信息交流活動,從而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積極開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
3.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的有效載體。在新媒介環(huán)境下,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宣傳手段的人性化和多樣化,充分利用聲音、圖像、動畫等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形式從單一性走向多維型、從平面化走向立體化、從靜態(tài)模式走向動態(tài)模式,吸引大學生群體的目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閱讀率;二要注重教育內容的迅速更新,確保信息的積極性和內容的時效性、內涵性;三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語和交流方式要與大學生保持的平等的對話,交流過程中掌握語言的藝術和方法,從而使教育內容更具吸引力。
3.3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新媒介技術在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新媒介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確立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堅持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其次,要注重新媒介手段的雙向互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發(fā)表意見、交流思想。
4、結束語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新媒介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環(huán)境,在認識它快捷、方便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的不足。因此,在日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技術,因勢利導,抓住新媒介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積極探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切實轉變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觀念和方式,不斷增強新媒介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網絡道德,促使新媒介技術成為社會正能量的放大器,學生學習的好幫手,生活的好伙伴。
作者:楊云華 姚婕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