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學感覺統合訓練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陽光體育理念的推廣為高校體育教學革新提出新的要求。感覺統合訓練作為一種有效的體育訓練模式,將其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能夠起到彌補傳統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1],進而實現體育教學結構組織的優化,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開展。而從高校體育教學現狀來看,如何將感覺統合訓練有效性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較為關注的話題。因此,本文對高校傳統體育教學現狀及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體育教學中感覺統合訓練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感覺統合訓練;高校;體育教學;應用
感覺統合訓練是個體大腦信息加工的過程,綜合了人體的聽覺感官、視覺感官、觸覺感官,使人腦中的中樞神經針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合與反饋,并且由人腦進行統合信息模式,對統合的信息進行比較、對比、控制、選擇,以此達到良好的體育訓練效能。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將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其中,是對傳統體育教學觀念、模式的一種變革,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優化,從大學生感官出發,以體育多元化活動、訓練模式,給予大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的沖擊,使大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身心健康得到發展,彰顯體育育人效能,進而推進陽光體育更好地落實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從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
一、高校傳統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感覺統合訓練的融入一直以來,高校體育教學都延續以往的體育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為大學生開展體育教學、訓練活動,大學生參與其中,得到體育鍛煉以及項目訓練。但這種教學方法、訓練模式,在陽光體育、素質教育理念普及的今天,并不能夠滿足大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體育學習和鍛煉需要,這就要求教師以有效的教學方法、訓練方法為導向,開展有效的體育教學模式。而感覺統合訓練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融入體育教學中能夠立足于大學生發展模式,通過體育訓練模式使大學生觸覺、視覺、聽覺等感官得到啟迪,獲取有效的體育信息內容,可促進大學生全面化發展。但從當前體育教學開展現狀來看,仍以單一的體育授課、技能訓練為主導,感覺統合訓練融入效能較低或者停留在形式,未能夠發揮其根本性作用,從而影響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2]。
(二)忽視大學生主體性需要體育教學具有育人功效,不僅促使大學生從中獲取體育知識、技能以及文化信息內容,更通過體育訓練模式給予大學生多感官的啟迪,促進其思維、能力、素養、品質等教育,達到高校體育教學開展價值。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來看,一些體育教師能夠意識到感覺統合訓練對大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并將其融入體育教學的各個方面,但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體育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感覺統合訓練以及活動開展中忽視大學生主體學習、訓練需要,未能根據大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感覺統合訓練活動,一些感覺統合訓練活動不能夠滿足大學生實際需要,使大學生參與感覺統合訓練活動積極性不足。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感覺統合訓練應用價值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將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其中,能夠起到豐富體育教學形式的作用效能,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優化,以此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3]。一是將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拓寬體育教學內容廣度。例如,大學生在體育學習、訓練中,既能夠知曉體育技能、知識信息,更能夠明確融入感覺統合訓練中的意義,轉變自身學習思維模式,融入到體育教學訓練中。二是將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能夠豐富體育訓練、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既可以運用傳統的體育訓練方法,又可以在傳統體育訓練方法的基礎上融入感覺統合訓練,實現體育教學的革新,更可以感覺統合訓練為導向,開展多元化、個性化的體育訓練活動,滿足大學生多元化學習需要。三是將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評價大學生的方式應當豐富、多樣。以往體育教師評價大學生大都延續“結果”的評價方法,但將感覺統合訓練融入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大學生視覺、觸覺等感官著手,根據其實際情況,加以引領與評價,通過評價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課程。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感覺統合訓練應用策略
(一)轉變體育教育教學觀念體育思想理念,以此提升高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陽光體育思想理念可促進大學生終身體育觀念、能力的培養,使體育貫穿于大學生未來發展的方方面面。而將感覺統合訓練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能夠達到這一體育教育效度,實現陽光體育思想理念的有效性傳播。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可以感覺統合訓練為導向,關注大學生實際發展需要,設計感覺統合訓練活動模式,能夠增強大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其對體育具有熱愛之情,并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進而為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從而培養大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健全大學生人格品質。
(二)遵從高校體育教學中感覺統合訓練應用原則針對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在將感覺統合訓練融入高校體育教育教學中,需要遵從感覺統合訓練應用的原則,以此彰顯感覺統合訓練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價值。高校體育教學中感覺統合訓練的運用原則具體體現以下幾方面。第一,安全性原則。通常情況下,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大學生不合理、不科學的運動模式,會出現運動損傷,不僅影響到大學生體育學習進度,更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形成一定的影響。基于此,在將感覺統合訓練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應遵從安全性原則,使體育感覺統合訓練模式向科學性、合理性進程[1],規范大學生運動模式,避免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以此達到良好的體育教育效能。安全性的感覺統合訓練活動開展原則,所開展、設計的訓練環節以及大學生教育模式,都以安全為基礎,根據大學生發展規律,設計好前期、后期、中期的感覺統合訓練模式,教授大學生自我保護、避免運動損傷的技能,進而使大學生在安全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第二,主體性原則。主體性是針對傳統教育而言,也是感覺統合訓練所提倡的教育思想理念,為高校體育教學有效性開展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感覺統合訓練,需要以主體性原則為導向,尊重大學生、熱愛大學生、關注大學生,綜合大學生的聽覺感官、視覺感官、觸覺感官,開展感覺統合訓練,使大學生中樞神經針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合與反饋,進而增強大學生參與興趣,使其享受體育感覺統合訓練帶來的樂趣。例如,根據大學生興趣愛好設計感覺統合訓練活動,同時在主體性的感覺統合訓練活動開展中,給大學生營造寬松、舒適、自由的活動氛圍,讓他們能夠自由地進行活動,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通過思維、認知、選擇等模式,凸顯感覺統合訓練活動開展的實效性,進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第三,理論與實踐銜接性原則。一直以來,高校體育教學存在重視技能訓練,忽視理論信息傳遞的教學弊端。從高校體育教學層面來看,大學生理論與實踐教學構建整體體育教學模式,兩者在體育教學中缺一不可,大學生通過體育理論信息的掌握,才能夠規范、合理地進行體育實踐訓練,并且能夠在訓練中防止自身運動損傷。因此,將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融合性的教學開展,以大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為基礎,通過大學生進行統合信息模式,對統合的信息進行比較、對比、控制、選擇,可彰顯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價值。
(三)推進體育教學目標與感覺統合訓練融合教學目標作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高校設計、明確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整體體育教學活動、訓練活動的開展會是什么樣的。大學生在體育訓練中,身體會與體育器材、體育場地等相互碰撞形成視覺、聽覺、觸覺的感官反映,這些都有助于大學生智力、心理的良好發展。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與感覺統合訓練相融合,根據感覺統合訓練要求設計體育教學目標,以此將感覺統合訓練模式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個各方面。例如,在體育教學目標設計中,以感覺統合訓練為導向,設計感官的教學目標,包含視覺、觸覺、聽覺的啟迪、教育效能,以此設計目標為基礎,實現體育課程教學的優化。同時,將感覺統合訓練運用到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目標的設計應重視體育素養、技能目標的設定,使體育教學在感覺統合訓練作用下,發揮體育育人效能,促進大學生全面性發展。
(四)推進體育教學內容與感覺統合訓練融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作為重點信息內容。針對高校體育教學內容豐富性不足的問題,將感覺統合訓練融入其中,選取一些能夠刺激大學生感官的信息內容,讓大學生融入體育教學中,并且通過大學生運動模式,觀察大學生前庭平衡專題、視覺變化、觸覺的反應等狀態,推進感覺統合訓練在大學生訓練中的有效性實施。同時,觀察大學生實際情況,為大學生構建感覺統合訓練方案,包含團體感覺統合訓練方案、個體感覺統合訓練方案等,使大學生根據體育實踐運動情況融入其中,提升大學生體育技能與學習能力。將感覺統合訓練融入體育教學內容中,體育教學內容的選取應對大學生進行前庭運動覺的刺激[4],選取一些蛙跳等體育訓練內容,給予大學生運動機理刺激,讓大學生形成運動積極興趣,以此使大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釋放、獲取較多的信息,推進大腦中已有的信息與新輸入信息的融合,發揮大學生身體協調能力,實現大學生肌肉緊張有度。同時,體育教學注重對大學生觸覺信息內容的選取,通過大學生與體育訓練以及儀器的作用力,使大學生獲取觸覺的信息內容,進而實現感覺統合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例如,運用體育設備、器材等,豐富體育觸覺信息內容,給予大學生觸覺的感官觸動。此外,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也應重視視覺內容的選取,體育活動場地、環境氛圍的營造,給予大學生視覺的沖擊,為感覺統合訓練的開展提供平臺,使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融入感覺統合訓練,進而提升大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五)推進體育教學方法與感覺統合訓練融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感覺統合訓練,推進感覺統合訓練與體育教學方法的融合,能夠實現體育教學結構模式的創新,增強大學生體育參與學習興趣。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的開展,以感覺統合訓練為導向,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方法的束縛,重視感覺統合訓練的運用,實現多元化感覺統合訓練模式的開展。一是高校體育教學重視情境教學方法的運用,創設感覺統合訓練氛圍,給予大學生感官體驗,打造自主的活動氛圍,使大學生參與到多元化的體育訓練中,達到感覺統合訓練效能。例如,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要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創設感覺統合訓練情境,關注大學生視覺、感官訓練模式。二是高校體育教學應重視探究性教學方法的融入,推進體育理論與實踐融合性教學的實施,彰顯感覺統合訓練開展的有效性。如依托于體育理論知識,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給予大學生感官的啟迪,使大學生通過分析、思考體育技能獲取體育信息,針對體育實踐訓練活動,以感覺統合訓練為導向,讓大學生在實踐中獲取、分析、思考體育信息,并對統合的體育信息進行比較、對比、控制、選擇,促進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掌握。三是采取項目教學方法,重視課內外體育教學活動的銜接,加強大學生感官引領,促進大學生大腦信息加工。如以課內體育教學活動為引領,融入感覺統合訓練模式,或以項目為導向,開展課內外銜接的體育教學活動,進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
四、結語
研究高校體育教學中感覺統合訓練的應用十分必要,不僅是感覺統合訓練有效性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結構組織中的需要,也是高校體育教學優化、革新、創新的需要[1],更是大學生體育實效性學習、身心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大學生融入到體育感覺統合訓練活動中,能夠得到感官的啟迪,發展自身思維,并在在動手動腦的體育訓練中,獲取知識信息,實現品質、能力、素養的教育與培養。
參考文獻:
[1]周永偉.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研究[J].體育風尚,2019(9):251.
[2]王佳茵.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實施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6):62-64.
[3]高奕雄.網絡時代激勵式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4):135+137.
[4]阮啟衛.關于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途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18):92-93.
作者:卓存杭 單位: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