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網絡文學對現代文學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網絡文學具有極強的互動性和開放性,這在客觀上方便了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網絡文學呈現出的交互性特征完全顛覆了傳統文學帶給讀者的感受和體驗。網絡文學的創作方式和表現手法與傳統文學形式完全不同,能夠帶給創作者和讀者全新的體驗。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讀者,都如同生活在一個虛擬的空間里,感受著網絡文學帶給人們的復雜情感體驗和心靈感動。在網絡文學中,人們感受到的是不同生命體之間的對話,這是傳統文學所不具備的。在網絡文學所營造的交互式空間中,創作者和讀者已經沒有特別明顯的身份特征。讀者不僅可以用心閱讀,更可以通過網絡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覺和個人見解。甚至說,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或者想法進行自由創作,使新的文學作品與自己的理想更加趨近,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單憑這一點,傳統文學作品不可能具有這樣的優勢條件。這樣一來,網絡文學為創作者和作者共同提供了交流的平臺,使二者更好地融入大眾文學的發展中,成為網絡文學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因素。
網絡文學開創了文學大眾化發展的嶄新面貌
網絡文學開創了文學大眾化發展的嶄新面貌,主要體現在:
1、網絡文學具有自由性的特點,擴展了文學的活動范圍。網絡文學的自由性很強,不僅可以自由發表,自由評判,甚至可以自由交流。它將傳統文學所表現出來的貴族文學和精英文學的性質徹底換掉。從被創作的第一天起,它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深刻揭露某種社會問題,也不是追求藝術形式的高尚化。它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瞄準廣大的市民階層,與人民大眾的欣賞口味和文化需求相適應,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2、網絡文學的創作者和讀者具有平民化的特點,這為文學大眾化的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群眾條件。在網絡所營造的文學平臺中,創作者不一定為作家,他們可能僅僅是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并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的普通人群。創作者的唯一共同點是對文學有著強烈的喜好,希望通過文字進行自我表達。網絡的出現使文學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在網絡時代中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敲擊鍵盤成為作家,于是一大批網絡如雨后春筍一般涌出。他們的出現也大大鼓勵了那些夢想成為作家的人群的信心。依據“話語即權力”的說法,這一現象對作家的權力提出了挑戰,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家的權力。人民大眾積極參與到網絡文學創作的行列中,也在網絡空間中構建出開放、寬容的大眾話語新模式。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對全國范圍內的文學網站進行調查研究的結果,發現在中國有將近5.13億網民。文學論壇占據論壇總數量的很大比重,差不多每一個文學類網站都開設了專門論壇,為原創文學提供發表的空間。博客屬于網絡日志,最近幾年發展速度迅猛,也成為個人展示自己文學作品的空間。由社會科學院所設立的中國文學網的日訪問量更是突破萬人。在網絡文學飛速發展的形勢下,文學網站發展狀況一片良好。通過調查最出色的網站,可以看出文學朝著通俗、平民、大眾的方向發展。由此可以說,網絡形勢下的眾多網民為文學大眾化發展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3、網絡文學有利于文學大眾化的實現
(1)草根作家成為大眾文學的領軍人物
網絡是虛擬的世界,具有非集權性。它不相信權威,沒有等級之分。在網絡世界中不存在身份、地位的差別,大家都是地位平等的網民。如《鬼吹燈》的創作者“天下霸唱”就是時下最流行的網絡作家之一。他從事過多種職業,學過美術專業,為人做過發型設計,還倒賣過服裝,如今經營著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像“天下霸唱”這樣的草根作家還有很多,他們的心態都很平和。在作品中描寫的都是一些平凡事,盡量使用平民化的語言,作品能夠顯示出很強烈的親和力。在網絡文學中,得到大眾認同的寫作模式是摒棄矯揉造作,重視真實、率性,輕視權威。他們崇尚平民化的語言,在生活化的語言下隱藏著理性的思考。
(2)平民姿態容易獲得大眾的認同感
網絡文學中能夠表現出很強烈的平民性,這恰好符合文學大眾化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很多網絡文學作品的創作者都出生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具有高水平的文化素質。盡管沒有專業從事寫作,可是這些從事著各種各樣職業的創作者卻是很好的社會生活觀察者和體驗者。因此他們的文學作品更容易獲得大眾的認同,有利于文學大眾化的發展。
(3)開放性特點推動大眾走向創作之路
網絡文學具有開放性特點,有利于創作者和讀者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有利于推動大眾走上文學創作之路,這也是發展文學大眾化的根本目的和衡量標準。網絡文學作品崇尚自由,為創作者使用容易為大眾接受的表達方式和創作手法提供了前提條件。它有利于滿足社會大眾需求,引發大眾表達自我的感覺,提高他們積極參與文學創作的激情。因此,網絡文學的自身特點為文學大眾化提供了必要條件,它的出現和發展為文學大眾化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絡文學的弱勢為文學大眾化產生消極影響
1、創作泛濫使文學大眾化的載體消失
網絡文學的創作速度比傳統文學要快得多。網絡文學的創作者不再將文學創作看作崇高的工作,而是表達自我,自我娛樂的方式。當前形勢下,網絡文學的文學性還亟待提高。游戲文字和泡沫文學充斥著網絡文學的市場,而那些相對經典,具有一定藝術性的作品相對較少。
2、審美低下無形中降低了文學的大眾化
對于文學愛好者來說,網絡文學如果不重視追求藝術審美性,勢必會導致其價值觀念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缺失。目前,人心浮躁、創作心態扭曲、高雅的審美情趣弱化等、有關美學原則的判斷規范不能正常地發揮作用。再者,網絡文學只求速度,不重視質量。把握不好特有的文學特色,導致網絡文學影響力越來越小。最主要的原因是,網絡文學缺乏文學意義上的審美觀念。這也是導致網絡文學不被文學評論界接受的原因之一。
3、文學意義缺失限制了實現文學大眾化
網絡文學往往因為追求速度,而忽視了文學的藝術性與整體性,這就導致了文學意義的缺失。這樣一來,網絡文學的快餐化色彩顯得非常明顯,因此產生了很多泡沫作品。沒有了文學意義,文學自然就無大眾化可言,這就限制了網絡文學實現大眾化。目前,網絡文學缺乏文學意義,這也導致網絡文學在大眾化進程中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
4、題材狹窄限制了文學大眾化的發展
網絡文學的寫作題材相對較窄,嚴重限制了文學大眾化的發展。由于題材狹窄的限制,文學作品的內容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使文學大眾化不能實現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網絡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和影響了大眾行為,而且網絡文學也可以極大地推動文學的大眾化進程。本文分析了網絡文學為文學的大眾化發展所帶來的嶄新面貌,還討論了網絡文學的弱勢為文學大眾化說帶來的消極影響。因此,我們要對網絡文學進行去粗取精,進一步加快網絡文學的大眾化進程,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本文作者:李威 單位:鄭州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