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舞蹈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讓學生了解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系統化的過程,并且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來進行開發和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創新的概念和重要性予以普及,讓學生了解創新,認識創新,不畏懼創新,樂于創新,敢于創新。很多一部分學生都認為,創新是知識天才、名人所獨有的。教師要對于創新的概念進行深入的解讀,揭去創新的神秘面紗,給予學生創新的勇氣和能力。要想真正的適應社會的需求,學生本身就必須具有足夠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舞蹈這門藝術的出現,具有悠久的歷史,本身具有較強的文化傳承特點。例如,我國著名的《千手觀音》舞蹈作品,其作品中以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力,在國際社會上廣受贊譽。但是,一部分舞者對于其中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聯想到敦煌“經變”或傣族“民舞”。優秀的藝術作品,其本身由于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所決定的“遺傳”性特點,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不過,這種情況的出現,在舞蹈作品創作中并不重要,舞蹈作品的關鍵在于藝術的表現和運用,況且舞蹈作品創作中,某個特殊的動作、造型、手形其本身就不具備所謂的著作權。因此,學生自身要敢于創新,樂于創新,對于舞蹈藝術中的創新有全新、理性、正確的認識。
二、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以往的舞蹈教學活動中,整體教學過程相對嚴肅,不夠活躍,氣氛十分緊張。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構建創新的教育模式,就必須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重新塑造,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影響。例如,在舞蹈編導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播放一段教師精心挑選的音樂,讓學生在課堂之初就處于一個相對放松的心態下,并且一部分學生可以在音樂中隨心所欲地做出舞蹈動作。在播放完音樂之后,再開展舞蹈教學,學生就可以更加用心地感受教學過程,在舞蹈語言中實現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創新。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氣氛,可以讓學生在放松的心態之下,產生創新驅動力。
三、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局限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之下,學生自身的思維相對固化,缺乏足夠的發散思維能力。在長久以往的應試教育模式之下,學生具有一定的過于相信權威的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問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在制定特定背景音樂之后,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來進行舞蹈動作的訓練,利用不同的風格對于舞蹈的內容進行表達。這種多角度的訓練方式,可以讓學生對于舞蹈這一門藝術的多邊形進行認識,更好地鼓勵學生對于舞蹈藝術形式進行創新。由于傳統的教學基本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受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影響很深,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應注意多給學生以鼓勵,否則,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很容易受打擊。所以,盡管學生的創新作品中有些地方不切實際,有些動作或段落的連接不夠流暢,導致整個舞蹈不能表達出舞者所要講述的內容,但是我們仍要為學生的創新感到驕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代社會對于人才的創新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新的時展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也要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創新改進。在舞蹈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于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扭轉,將創新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實現更加全面的成長和發展。
作者:李湑雋 單位:宜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