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文化新視角的高校公寓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點,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是大學生課堂教育的有益補充。長期以來,許多高校學生工作重管理,輕教育,過多強調學生公寓管理的控制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學習條件的物質功能,忽視大學生公寓文化的思想政治導向功能。高校公寓文化的建設要通過營造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育人氛圍,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積極探索公寓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將學生公寓建設成為融思想教育、生活服務、文化娛樂于一體的第二課堂,推動高校的校園文化發展。
關鍵詞:高校;公寓文化;學生管理
高校學生公寓工作是支撐高校保障體系的一項龐大事業和重要環節,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陣地。公寓建設是在對文化校園建設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針對公寓的更深層次的文化理念,是一種新的公寓文化觀,也是對文化校園建設工作任務的細化分解[1]。學生公寓工作要積極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創新和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最新形勢要求,不斷引入新模式、新理念、新科技,在“公寓文化”建設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一、高校公寓文化意義
學生公寓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的重要場所,是一種特殊的場所文化,是高校學生在公寓內以價值觀為核心,長期形成的有特色的公寓規章、公寓精神、文化活動和文化環境的總和。公寓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公寓為主要空間,涵蓋院校師生,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2]。公寓文化是高校文化校園建設環節之一,是高校學生德育教育陣地的補充和延伸,在培養和提升學生人格素質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加強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加強公寓管理、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以育人為根本,以建設優良的舍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育人環境為重點,將學生素質鍛煉寓于文化活動之中,達到育人塑魂的目的,將學生公寓打造成積極健康、文明向上、富有內涵、富有特色的育人陣地,對促進高校知識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第二課堂,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倡導公寓文化的高品位、高層次、高質量,對于加強高校的內涵建設,培養優秀的人才具有重要意義[3],良性的公寓文化是通過多種特殊方式的陶冶、滲透使大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公寓文化建設活動由公寓輔導員、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主導開展的,更貼近學生,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新特色。通過這些活動,同學們感受到了學校的關心、關愛,體會到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溫暖,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充分發揮學生公寓育人陣地的作用,積極做好高校公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宿舍文化節活動中來,不斷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渠道,推進“三育人”工作。把高校公寓建設成為具有學校特色、體現專業特點和表達成員個性的文化高地,為校園文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
二、高校公寓文化建設的內容
高校學生公寓是和學生打交道最多的地方之一,在育人環節中顯得尤為重要,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學生公寓管理和服務各環節,提高高校公寓文化的引導力、感染力和輻射力,弘揚時代主旋律。
(一)積極推動思政工作進公寓
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是公寓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公寓文化在不斷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完成了文化活動和教育傳播活動二合一的關鍵步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開始走出課堂,走進公寓,公寓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承載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多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處要配合各系輔導員和心理教育中心的老師開展住宿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要經常利用輔導員、心理教育中心老師進學生公寓開展工作契機,及時把學生在公寓的行為表現,所出現的問題與他們溝通、交流,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教育工作落到細處,落到實處。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是公寓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特別是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要經常深入公寓,了解學生在公寓的行為表現,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與學生進行感情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動態,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實際問題。二是,把黨團建設融入學生公寓中,開展黨員示范宿舍掛牌,黨員亮身份等活動,通過典型引路,在學生公寓中形成趕超先進、勇當先鋒的拼搏進取氛圍[4]。
(二)開展學生公寓文化活動
開展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學生公寓文化活動,以豐富同學們的公寓文化生活,提升學生公寓的文化品位,營造良好育人氛圍,陶冶學生情操。各個公寓樓輔導員開展不同形式的公寓文化活動,為同學們學習之余帶來樂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教育是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充分說明了要想達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學生在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輔導員可以通過組織開展主題文化月、主題文化季活動,每個月或每個季度設定一個文化主題,圍繞此主題營造整體文化氛圍,確保公寓文化建設長久性。一是,三月份以學雷鋒活動為契機,人人參與,個個爭先,自覺糾正不文明行為,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開展“以爭做文明學生,創建和諧公寓”為主題的活動;二是,四月份以“緬懷先烈珍惜生活”為主題,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頑強拼搏,自強不息。三是,五月份,舉辦“弘揚五四精神紀念活動,通過向五四青年學習,傳承不朽的五四精神,激勵大學生時刻牢記使命,弘揚青年的雄心壯志,彰顯青春風彩。四是,六月份,舉辦“文明離校是最好的感恩”畢業季安全文明離校教育活動。在享受母校美好時光的最后時刻,自覺遵守校規校紀,嚴于律己,愛護學校公共設施,保持宿舍衛生整潔,按規定辦好各項離校手續,主動結清各類欠款,如期履行助學貸款合同等。五是,九月份,開展“給你一個溫暖的家”主題活動,讓新生進校之初便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使他們遠離離鄉的孤寂,盡快適應集體生活。六是,十月份,舉辦“迎國慶,文明宿舍活動”。開展宿舍安全隱患整改排查活動;開展安全衛生星級宿舍評比活動。七是,十一月,開展學生公寓“119”消防安全月活動。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排查安全隱患檢查,配合保衛處舉辦消防疏散演習活動。八是,十二月,開展學生公寓衛生月活動。通過宣傳發動、自查自評、檢查驗收三個實施階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自律意識。
(三)做好學生公寓環境文化建設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可見,環境對于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學生公寓環境文化建設要著力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即按照“家”的理念,全面推進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和安全、內務評比活動,每周檢查二次宿舍安全、衛生,將檢查結果通報各學院。年終開展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先進單位評選表彰活動。努力營造厲行節約的良好氛圍,建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性機制,要求學生隨手關燈,杜絕長明燈現象;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增強大學生節約意識,學生對于公寓有較強的歸屬感,寢室人際關系較為融洽,能夠鞏固和強化公寓“家的概念”。可以說,文化建設對于公寓教育、管理、服務、輔導職能地發揮起到了促進作用。積極營造團結進取、積極向上的公寓文化,充分體現“學生公寓”的特質,有新意,有特色,氛圍濃厚。
三、高校公寓文化的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高校將深化文明寢室作為抓手,大力發揮育人作用,使黨團組織進公寓、服務進公寓、文化進公寓,將管物和管人相結合,創新完善公寓育人機制,必將取得良好實踐效果。各學院要把學生公寓文化建設作為當前高校學生公寓工作的重要任務,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推進工作,取得實效。全面提升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層次和品位,引導廣大學生營造安全、文明、整潔、和諧、高雅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公寓文化建設。
(二)精心組織,規范管理
學生處和各學院要高度重視公寓文化建設,制定建設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凝練創新,通過活動的開展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公寓文化品位、完善審美標準,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學生公寓工作要結合“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逐步建立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精細化運行、市場化服務、資源循環利用的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的管理體制和服務模式。
(三)加強宣傳,廣泛動員
公寓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局限于公寓內,而是要通過合理的設計和引導,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宿舍成員更融洽,讓每一位學生更陽光,讓一個個分散的學生個體通過公寓文化建設形成凝聚力。高校學生處和各學院要廣泛發動,積極宣傳,充分利用各種網站、廣播、海報、條幅、展覽等途徑宣傳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成果,動員和組織廣大學生參與宿舍文化建設中來,使宿舍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以公寓文化建設為載體,將各類校園文化建設項目統籌凝練,形成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和公寓文化建設的信息資源整合,更好地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5]。培育高校公寓文化,共同引導機制,優化高校育人環境,實現教育教學目標。
四、結語
高校要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生公寓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推進工作,取得實效。大力開展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斷提升凝聚力和影響力,積極助推學生公寓文化創新發展。引導廣大學生營造安全、文明、整潔、和諧、高雅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公寓文化建設,推進學校學生公寓標準化、智能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寓文化品位和公寓育人實效。全面提升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層次,為高校文化建設增色添彩。
【參考文獻】
[1][5]陳瑤.基于積極人格培養的高校文化型公寓建設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0):25.
[2]張毓秋.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公寓文化建設探究[J].高教學刊,2015(12):34.
[3]王曉紅.有效發揮高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3(7):37.
[4]王宗良.高校公寓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J].科教導刊,2017(7):58-59.
作者:陳佳 單位: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