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化差異是造成英語閱讀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置于跨文化交際環境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跨文化交際意識,掃清詞匯、句法和文化層面的閱讀障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英語閱讀;跨文化交際;文化差異;人文素養
1跨文化交際的定義
跨文化交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跨文化交際需要突破國籍、民族、宗教信仰、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局限,克服文化差異的障礙,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理解、接受和欣賞外來文化,并把本國的優秀文化傳播出去,實現有效的交流。
2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關系
英語閱讀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種。閱讀過程的實質是寫作者編碼,閱讀者解碼。閱讀本身是一種單向的語言輸入,即閱讀者只需理解寫作者通過文章所表達的意思,無需將自身的觀點、感受、疑問等反饋給寫作者。但閱讀也是翻譯、寫作甚至口語等語言輸出活動的基礎,因此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應當注意語言輸入與輸出并重,提高學生的雙向跨文化交際能力。
3大學英語閱讀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及學生在跨文化閱讀上的主要障礙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以完形填空、段落信息匹配、句子或段落翻譯等形式的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檢測和評估閱讀效果,能起到強化學生英語基本功的作用,卻忽略了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無法靈活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在跨文化環境中實現有效的語言輸出,例如寫出正確得體的英語簡歷和求職信;向外國企業寫投訴信(或電子郵件),投訴問題產品或服務,獲取售后服務支持;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的名勝古跡等。大多數學生只能理解英語單詞的指示意義,卻不知其隱含意義,加之缺乏跨文化敏感度,缺乏對他國文化的了解,無法在特定語境下靈活運用所學的詞匯自由地表達,勢必造成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因此,英語閱讀教學必須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既有過硬的英語基本功,又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具有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學生因缺乏跨文化交際能力而產生的閱讀障礙主要源于以下三類文化差異:
3.1詞匯層面的差異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文化差異在詞匯上的體現非常普遍。英語中的很多詞語都有隱含意義,這些隱含意義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才能理解其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例如blue除了指示意義“藍色”,還有多個隱含意義:在feelingblue中意為“憂郁、情緒低落”;bluestocking(才女、知識女性)中的blue意為“受過良好教育的”“有文化素養的”;bluejoke(黃色笑話)和bluemovie(淫穢電影)中的blue意為“猥褻的”“有傷風化的”。又如JackandJill并非特指名叫杰克和吉爾的男女,而是借這兩個常見的男女名字來泛指少男少女;JackFrost是“霜”“寒冬”“嚴寒”的擬人化表達,經典圣誕歌曲TheChristmasSong的歌詞JackFrostnippingatyournose意為“刺骨冰霜凍麻了你的鼻子”。如果學生了解這些詞匯的一些隱含意義或特殊含義,在閱讀中遇到它們就能輕松掃清障礙。
3.2句法層面的差異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定語的差異。漢語中的定語無論有多長,一律置于被修飾詞之前;而英語中的定語分為前置定語和后置定語,后置定語包括形容詞、介詞短語、定語從句等。其中定語從句是令很多中國學生頭疼的一大難點,在閱讀中造成的理解障礙體現為學生理不清含有幾層從句的復合句的結構,即使知道構成句子的每個單詞的意思,也很難讀懂整句。句法上的差異反映了中西方表達習慣的差異。西方國家的人表達意思時習慣于把句子的語義重心前置,即先表達最核心的意思,句子主干在前,修飾補充的成分在后;而中國人的表達習慣卻相反。以《跨文化交際英語閱讀教程第四冊》(以下簡稱《跨文化閱讀》)第六單元中的句子“Sowhatotheritemswhichweassedtoanagelongsincedisappeared?”為例,其主干是”Sowhatitemscanbeattributedtoanage?”,whichweassumearerelativelyrecentinventions作為后置定語修飾items,longsincedisappeared作為后置定語修飾age.如果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不能克服漢語思維干擾,總是按母語的表達習慣去分析句子,就很難理解一些結構較復雜的復合句。
3.3文化層面的差異
中國文化和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差異。中國學生如果缺乏英語世界文化背景的知識儲備,在閱讀中就會遇到障礙。《跨文化閱讀》第四單元SectionA中的“我”講述了第一次求職于一家以西方人為主的公司的失敗經歷,“當時有3名面試官,大約10名求職者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兩則廣告播放完后,我們必須各自發表看法。我又一次謙遜地等待發言機會——我就這么一直等著!不用說,我沒得到這份工作?!边@幾句話在語義層面上并不難理解,然而很多中國學生并不知道“求職者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對某個話題發表各自的看法”正是在西方社會非常普及,近年來也逐漸為許多中國企業采用的招聘形式——LeaderlessGroupDiscussion(無領導小組討論),因此很難理解導致“我”作為一個深受中國傳統教育影響的求職者參加西方人主導的公司的面試時碰壁的深層文化原因:在西方企業里,常被中國人當作貶義(“好斗的”“有進攻性的”)的aggressive是個褒義詞,意為“有進取心的”,其核心內涵是積極主動追求目標,勇往直前,不達目的不罷休。在無領導小組討論中,每位發言者的地位平等,沒有主持人或主導人,人人都可暢所欲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求職者按照母語文化的思維行事,不能變通,不主動出擊盡量爭取發言,就等于把展現自己的寶貴機會拱手送給競爭對手,面試落敗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學生了解這種招聘形式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就不難理解“我”失敗的深層原因,同時也會聯想到現實生活,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將來在求職中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4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4.1重視英語基本功的培養,加強基礎訓練
英語語言知識是閱讀的前提條件,英語基本功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礎和核心,直接影響閱讀的質量。因此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切不可重人文性而輕工具性。但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重在培養高效率的學習方法而非灌輸語言知識。例如詞匯的教學,傳統的單詞聽寫枯燥乏味,把詞匯從語境中孤立出來,既讓學生畏懼和反感,又達不到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效果。經教學實踐,讓學生用生詞造句是個有效的方法。學生為了用新學的詞語寫出語法正確、意思完整、邏輯清晰的句子,必然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查閱詞典學習詞義和詞性,并通過獨立思考寫出正確的句子。在此過程中既掌握了生詞的用法,又鞏固了語法知識,還鍛煉了寫作能力。此外,突破母語思維的局限,學會目的語的思維方式是跨文化交際必備的一項重要技能,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使用英英詞典來學習生詞。英英詞典用常見的幾千個單詞解釋詞義,為學生創造了很好的語言環境,學生在查生詞時研讀詞條的各項定義,這本身也是一個閱讀理解的過程。
4.2幫助學生樹立跨文化意識,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課前應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布置個性化的預習任務,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這樣學習興趣會得到充分的激發,積極性也能得到提高,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帶著問題去學習,在自主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驗證猜測和解決疑問?!犊缥幕喿x》第十四單元的主題是麥當勞的發展史。以麥當勞為代表的西式快餐在大學生當中人氣極高,圍繞麥當勞展開的預習任務能激發學生的探索和討論欲,“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比較”“麥當勞和中式快餐的比較”都可以作為小組討論的話題,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在課內分組陳述。教師在課內也應適當輸入文化背景知識。例如《跨文化閱讀》第二單元是對《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縮寫。為什么來自兩個有世仇的貴族家族的青年在大街上遇見了,勢必挑起對方與己方爭斗,一言不合就要引發流血沖突?生活在當今文明、法治的中國社會的學生不了解當時意大利上流社會的文化背景,必然對此非常費解。教師在課堂上播放改編電影中的片段,輔之以簡要的口頭介紹,直觀生動地導入相關的背景知識,能幫助學生透徹理解課文。教師還應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處理課后作業。以《跨文化閱讀》第六單元為例,課文中提到熱氣球、潛水裝備、放大鏡、滑雪板、降落傘、高效的郵政系統、運送重物的機械馬等都是古代中國的發明。讀到這里,不少學生都會發出“原來這些也都是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啊”的驚嘆。葛春萍和王守仁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中指出用英語表達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也是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向在中國留學的外國朋友介紹十項你認為最有趣的中國古明”就是一道綜合性極強、具有跨文化交際視野的課后思考題。學生需要查閱、篩選、整合大量的英文資料,并加入自己的獨到見解,闡述選擇某十項發明的理由。
4.3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創造性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地吸收閱讀材料傳達的信息,甚至會把一些說教意味較強的文章當作真理,一味地接受,或者無法區分作者本人的態度和立場與作者陳述的事實或介紹的現象。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放在主動思考,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位置,引導學生帶著批判的眼光去閱讀,無論是與作者的觀點不同,還是對作者陳述的事實抱有疑問,都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并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去論證自己的觀點。例如《跨文化交際》第八單元以電視訪談文稿的形式介紹了一對婚姻美滿的跨國夫妻。他們認為跨國婚姻的孩子并不會在兩種文化傳統之間茫然失措。學生只要稍加思考,就不難提出“跨國婚姻破裂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不是更大”“在父親(母親)的祖國長大的混血兒回到母親(父親)祖國生活會面臨哪些困難”等問題及自己的觀點。教師應鼓勵他們在尊重不同意見的基礎上表達多元化的觀點,在此過程中鍛煉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提高邏輯水平和表達能力。
5結語
教師將跨文化交際教學融入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樹立跨文化意識,加深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性和共通性的理解,可以促進英語閱讀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際能力,以適應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大背景下國家、社會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SmallwoodI,LiPL,MaginnS.跨文化交際英語閱讀教程第四冊[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5:53,79,81,108.
[2]畢繼萬.第二語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J].北京:中國外語,2005(1):66-70.
[3]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J].大連: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2):8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4.
作者:甘惠僑 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