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產業開發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缺少專業人才開發水平較低
文化產業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需要有相關學識的人進行專業角度的分析規劃,從人數上看,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從業人員總量比較小,盡管黑龍江省少數民族人口近200萬人,但目前全省少數民族文化從業人員(含業余)僅有2173人,這樣遠遠不能滿足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要求。而且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全省范圍內,除了本民族人員外,能精通該民族語言的專業人才少之甚少,而且很多少數民族的年輕人也不能很好掌握其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精髓,所以說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讓人擔憂。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黑龍江省少數民族的整體受教育水平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的流動性大大加強,本土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少數民族高素質人才很多都“孔雀東南飛”,而外部的文化人才出于收入、待遇、發展前途等方面的考慮,大都不愿意來到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目前,能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引導市場需求的高端創意產業人才,以及熟悉文化產業管理同時又具備相關市場營銷、融資、企業運作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二)形成產業鏈以求長遠發展
文化產業化大體包括三個層面:文化產品豐富階段、文化企業林立階段、文化產業形成階段,從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來說,其仍然處于第一階段,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多種形式生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并使產品逐漸豐富起來,與此同時,少數民族文化產品行業大都處于一種單打獨斗的狀態,民族工藝品生產,民族歌舞演藝,民族文學作品出版等,大都各自為政,各個行業之間缺乏應有的聯系與合作,而實際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企業可以相互結成戰略聯盟關系鏈,即文化產業鏈!通過文化產業鏈,一個文化產品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延伸。
二、結語
黑龍江省除了其冰雪文化享譽全國外還作為一個很多民族的聚集體,多種文化相互交互融合,使其省內各種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得以較好發展,達斡爾、赫哲、鄂倫春、鄂溫克等五十多個民族各有各的文化特點,應及時加大力度發展黑龍江省省內的少數民族的文化產業,讓其成為支柱產業的同時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并創造更大的利益。
作者:李婉榕 王銳 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