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院物流管理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廣大人民群眾渴望上大學的愿望和要求愈來愈迫切。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僅靠公辦院校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日益興起的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它的作用與貢獻,已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可和歡迎。由于種種原因,民辦院校的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一則,民辦院校辦學歷史短,辦本科教育的歷史更短,與公辦院校特別是那些百年老校相比,在師資力量、軟硬件設施、學術氛圍、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小的差距;二則,就總體而言,民辦院校的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學風較差;三則,民辦院校人才培養方式大都比較陳舊,缺乏創新意識,導致不少民辦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不高,給民辦院校的教育質量聲譽蒙上了一層陰影。因此,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式與質量就成為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們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
二、一些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
1.浙江樹人大學的應用型人才培養
浙江樹人大學是一所新建的民辦本科院校,該校在充分吸取國內民辦高等院校以及新建本科院校發展定位的經驗基礎上,將人才培養定位在“高級應用型人才”。其培養總目標為:立足浙江、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培養滿足社會多元化需求的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需要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人格健全,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1]浙江樹人大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上,根據各專業性質,在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標準的基礎上,從課程結構體系與課程內容兩個方面進行課程改革。第一,課程結構體系的改革。基于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為更好的培養適應社會多元需求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在新的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通才與專才”培養的結合,采用了具有靈活彈性的“平臺+模塊”課程結構體系。第二,課程內容整合與改革。課程內容整合必須切實圍繞“高級應用型人才”這一人才培養基本目標,首先,從制度與機制上鼓勵廣大教師開展面向課程層面的教學改革研究,大幅度地進行課程內容的整合與更新,并積極推進校本教材建設。其次,整合與改革主要依據“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基本規格,著重針對課程的實踐層面進行,十分注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課程內容從總體上提高于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比例,工科類專業增設了綜合性的課程設計或大型綜合實驗,提高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的比例,文經管類專業重視提高學生社會調查和研究的能力,加強對“學年論文”的撰寫與社會實踐的指導,增設了“專業(應用)軟件實踐”環節。
2.江蘇三江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
三江學院是1995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首批、江蘇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三江學院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成為江蘇省第一所民辦本科高校,也是全國最早的四所民辦本科高校之一。該校的應用型人才既不同于重點公辦院校培養的研究型應用型人才(后者強調理論的系統性、深入性、學術性),也不同于高職院校培養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后者強調動手能力);要求學生既要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更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并重型”應用型人才。①江蘇三江大學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式的具體做法:一是在教學計劃中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條線并重,并貫穿于教學計劃的全過程。這兩條線互相獨立,又互相依存,有機銜接,相輔相成。這種做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實踐依賴于理論的觀念和做法,突出了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以專業基礎課為核心,將主干課的三個重要環節(理論、實驗或實踐、課程設計)分解成三門獨立的課程,單獨設課,單獨給學分,單獨考核。若實驗(實踐)課、課程設計考核不及格,與理論課一樣對待和處理,改變了過去一門課的實驗(實踐)環節考核不合格,但其理論部分考核成績較好,該門課仍可獲得通過的現象。
3.廣東培正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的定位
浙江樹人大學與江蘇三江大學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可以作為廣東培正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參考。作為廣東省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廣東培正學院,從1993年開始創辦,2005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本科畢業生未來的就業質量就會影響到本科評估的好壞。筆者認為,學院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可以參考其他民辦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同時可以結合學院現狀,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方式。以筆者所講授的物流運輸管理課程為例,對于本科的物流管理專業,我院可以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那就是在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并重型”應用型人才的基礎上,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這樣的人才既符合企業對畢業生的需要,又符合學院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的宗旨。
三、廣東培正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探索
1.現階段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2年,我國有一所高校經教育部批準開設物流專業。到了2006年,全國已共有298所高校開設物流管理本科專業。高職高專有500多所院校開設了物流專業,中職院校突破了1000所。目前物流專業在校生大概在50萬人左右,專任物流教師3萬多人。雖然我國的物流教育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之中,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物流管理專業教育仍顯滯后,尚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2]
(1)師資力量薄弱。目前,我國高校仍缺少物流專業教師。過去沒有物流人才培養,導致缺乏專業的師資,物流教師專業功底欠缺。一些其他專業的教師轉到物流教育上,僅僅經過一些短訓班培養,熟悉一些物流課程,或閱讀過一些物流方面書籍,缺乏扎實系統的專業知識。很多教師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對物流的操作實踐缺乏經驗。物流教學和其他專業教學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物流實踐性很強,要理論教育和操作技能緊密結合。
(2)教學體系不成熟。物流業是跨行業的,牽涉到方方面面,或側重生產物流,或側重第三方物流,或側重交通運輸,或側重國際貿易。目前國內已有近300所高校開展物流教學,每個院校開設的物流管理專業有不同的特點。但無論是物流管理還是物流工程專業,都存在下列現象:現有的物流理論的研究和學科體系的建設滯后,物流發展與實際相結合的現代物流理論體系尚未完善,授課內容與實際應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課程偏重于理論教學,缺乏對企業物流管理案例的分析,適用性較差。
(3)院校條件仍有缺陷。很多學校在教學的軟硬件方面還很欠缺,有些院校專業審批下來,學校的軟硬件設施還不具備(包括教學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實驗室建設)。甚至有些院校專業審批下來之后,連最基本的課程設置都沒有明確。很多學校沒有物流實驗室,只能停留在理論知識的教學層面上,培養的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不強,無法滿足物流專業知識面寬、實踐性強的要求。所以,高等院校物流專業的畢業生還只能稱為“準人才”,他們要想成為真正的物流人才,還需要經過實踐磨練。
2.可以嘗試的人才培養方式
物流管理專業是廣東培正學院市場系的本科專業,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能為企業解決物流管理中的多、快、好、省等方面問題的應用型人才,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為此,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式就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現狀與物流行業的市場需求,拿出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手段。筆者認為,對于實踐性非常強的物流管理專業來說,要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專職教師必須具有物流企業的實踐經驗。這是培養人才的第一步。如果專職教師沒有在物流企業工作或實踐的經驗,就難以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說法,課題教學就是照本宣科。但很多專職教師沒有這些經驗或經驗不足,這就需要學校專門組織教師到企業中去參加實踐,或者委派教師參加專門的培訓,在短時間內積累物流企業的實際經驗與體會,這樣就能在課堂教學中有真實的案例,讓學生解決企業中真實的問題。物流行業的很多案例都來自國外,與中國的現實有很大的距離,采用這些脫離本國實際的案例教學收到的效果不佳。因此,教師要具備物流行業的經驗是很重要的一環。
(2)教材的選擇要考慮到學生的需要。目前的物流教材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教材的名稱不同,但教材的內容卻是大同小異;一些新出的教材存在著很多錯誤,學生經常會被教材所誤導。一本合適的教材就是一個無聲的老師,但是一本缺乏新鮮內容又存在很多錯誤的教材就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盡可能選擇那些重印數多,得到教師與學生好評并且獲得教育部獎項的教材,這樣的教材才能成為學生一生的好老師。
(3)教學方法上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廣東培正學院完成了專升本的轉變后,目前的本科學生數量逐年增加,本科學生的素質與能力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這些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針對專科生的教學方法就要做一些調整。特別是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一些很基本的知識點在他們平時的自學與探討中就已經搞得很清楚了,對于課堂的教學來說,需要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物流實際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創造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很愿意參與一些實際問題的解決,有很高的熱情與動力,他們甚至會想到教師不曾想到的解決方案。因此,對于本科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增加一些具有難度并需要學生認真思索才能解決的問題,對于提升本科學生的創造力來說是相當有益的。
(4)在課堂上講述一些自主創業的事例。中國的物流行業是一個成本相對較高的行業,只要能節省物流成本,就會創造出很多的就業機會。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興起正是物流成本不斷節省的產物。隨著中國交通業、倉儲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大量的新興行業與企業應運而生,我們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完全可以抓住市場機會進行自主創業,開拓未來的就業前景。地鐵快遞就是一個新興的快遞行業,也是物流中的一個分支,筆者就曾給學生講述過這樣一個新興行業,也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因此,在課堂上經常給學生講述一些自主創業的事例,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
(5)有機會就要到企業去參觀、學習和實踐[3]。物流行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如果教學過程僅限在課堂里接觸一些理論與知識點,不深入到企業了解許多實際問題,這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而且,物流是一個包括倉儲、運輸、加工、包裝等等環節的復雜行業,涉及到很多設備、工具與單證,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很多很雜,如果不去接觸一些實際的環節,是很難有確切的感性的認識與體會的。我院位于廣州花都區,而物流是花都區的一個重要產業,這里有機場、港口,還有大型的東風日產汽車企業,美國的聯邦快遞業,以及大大小小的物流運輸企業。如果我們能去這些物流企業參觀、學習,就能了解到很多課堂內學習不到的內容,就能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甚至可以為企業從事科研,解決他們實際中的問題。筆者帶學生去花都港參觀,讓學生看到了他們一直想看但沒有機會看到的內容,如集裝箱運輸船、國內外船運公司的集裝箱、叉車、吊機、封條、地磅、海關、邊檢、報關等等內容,學生們還了解到花都有哪些行業與產業要依賴進出口,搞懂了來往花都與香港的運輸船為什么一次不能裝得太多,還弄明白了為什么要在這些運輸船上裝上GPS等等很多似懂非懂的一系列問題。筆者認為為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外出實踐機會,讓他們到其他物流企業參觀、學習,學校應在這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四、結束語
物流管理專業是廣東培正學院一個學生人數較多的專業,有專科、本科,而且市場對該專業的需求量也很大,一些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學生更是青睞它。而我們目前的專業培養計劃中對于學生的實踐環節還缺乏一個系統規劃,盡管目前有實踐基地,但對于物流專業眾多的學生來說,還是遠遠不足。因此,培養高質量的物流人才,不僅課內需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讓學生走出校門,進入企業充分實踐,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優秀的畢業生。學生只有不斷深入社會實踐,才能更好地了解到理論與現實的差異,并結合市場需要與競爭狀況,將來敢于創業,并在創業過程中大膽創新,探索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人才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