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生產管理信息化物聯網技術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之下,農業生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憑借著信息技術,農業生產將實現集約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發展。從物聯網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與管理信息化中的積極意義出發,討論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與管理信息化中的應用現狀和價值,并提出優化物聯網技術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向著現代化的方向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生產;信息技術;物聯網;智能化
我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憑借著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將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實現農業與更多高科技技術手段相融合,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的不斷創新升級,不僅能夠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能夠使農業生產更加具備規模化和智能化。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之下,物聯網技術應運而生,實現了農業生產現代化管理的目的,通過建立起完整的運營模式,將網絡、智能等多種現代化技術手段對農業生產進行一體化管理,通過線上與線下的互動配合,使農業生產整體物聯網環境更加穩定高效[1]。
1物聯網技術應用對于農業生產與管理信息化中的價值
1.1實現智能農業建設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遠程監控,進而達到智能化的水平。遠程監控主要包括對于農業生產環境中的氣候監控、農作物生長監控、土壤環境監控、病蟲害防治監控等,以遠程的技術手段能夠形成全面的、實時的物聯網監控體系,使監控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強。在物聯網技術支持之下,可以構建起相應的規則,使用各類先進的技術設備對農業生產現場進行遠程的控制,控制程度能夠達到高精準度,利用數據采集,使農業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都得以有效地控制,進而實現農業生產全面智能化的構建[2]。
1.2促進農業標準化生
由于農業生產必須要重視氣候、土壤等諸多客觀因素條件才能夠確保農業生產的穩定和高效。利用物聯網技術手段,能夠對農業生產整個過程中各個因素進行有機的整合,加強因素之間的協調配合,共同對農業生產進行完整的形態評估,實現了以智能數據替代人工生產的現代化模式建設。農業生產可以利用數據的驅動來變得更加標準化,農業產品也能夠實現更加規范的標準化生產,而且具備良好的高效性。
1.3實現追溯與鑒偽的功能
在物聯網技術支持之下,需要對農業生產進行檔案的建立,利用檔案能夠對農業產品從生產、加工、儲存和物流全部流程進行可視化監管控制。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對相關的農業產品進行數據查詢,憑借著物聯網信息技術,消費者可以充分掌握與產品相關的一切信息,也能夠幫助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督管理[3]。利用物聯網技術,針對各類農業產品的假冒偽劣情況都能夠進行有效的整治。
2物聯網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與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
2.1在農業種植中的作用
在種植業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種植作物的實時監控以及生長狀況的智能分析,在此期間通過遠程控制技術對農作物進行有效管理,如水肥一體化系統、智能化灌溉系統、作物生長環境監測系統等,這一系列技術能夠進一步加強種植業的監督管理質量,促進種植業向現代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物聯網技術所開展的實時監控會涉及到農作物的全部生長周期,幫助工作人員對農作物進行全部生長周期的管理控制,如氣象數據,土壤數據與作物影像等。在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內,利用物聯網技術,不僅可以實現監督控制的作用,也能夠對相應的種植策略進行調整,進而實現更加精細化與智能化的生產效果,幫助現代農業生產實現綠色化種植目的[4]。
2.2在畜牧業中的應用價值
傳統畜牧業正在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進步,實現信息化與產業化的生產經營模式,促進傳統畜牧業逐漸向著智能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憑借著物聯網技術,畜牧業逐漸形成智能拓撲結構。管理者可以對畜牧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中環境信息飼料信息、產品信息等進行統一的分析和處理,進而實現全過程的統一管理。利用數字化的管理措施將保障畜牧業生產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3在農業生長環境中的應用價值
由于農業生產過程中,氣候、土壤質量、水分、空氣等都會對農作物和畜牧業產品造成直接的影響,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農作物生長整個周期內全部相關因素進行及時地監測,物聯網技術還能夠將監測所得的數據以云數據技術、監測技術和智能傳感技術等進行信息共享,這樣不僅可以幫助農業生產者對自身生產行為進行實時調整,也可以幫助農業生產管理部門及時調整農業扶持計劃,對我國農業生產整體穩定性帶來全面、可靠的數據支持[5]。
3物聯網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與管理信息化中的應用策略
3.1加強智能農業的發展與管理
對于農業生產與管理信息化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在第一時間內對各類生產數據進行及時的處理,所以必須要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加強智能農業的管理。物聯網技術有著強大的數據信息處理能力,所以在面對龐大的農業生產數據時,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將各類有用的數據進行智能化地收集、分類、儲存、傳輸和查詢,進而幫助農業生產者提高數據分析能力,也能夠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的發展建設。在構建智能農業結構體系時也需要加強統計數據和查詢數據的功能建設,進一步強化信息處理、分析和共享能力,從而為整個農業生產作出更大的貢獻[6]。
3.2積極發揮物聯網技術功能作用
應該加強物聯網技術所具備的農業信息監測作用。在進行農業生產時必須充分發揮出物聯網技術的監測功能,對整個農業生產所產生的相關信息進行實時地監測,確保每一個環節所獲得的數據信息都是準確、及時和有效,利用嚴格全面的監測工作,將進一步確保農業生產的科學性,也能夠使智能化的農業生產獲得更為有力的數據支持。應用物聯網技術開展監測工作,需要科學設置傳感器,在生產區域內,按照全過程的原則,對溫度、濕度等相關因素進行實時的監控,也可以建立起氧氣排送裝置,來對環境內的含氧量進行監測和管理,這些都將成為確保我國農業生產質量的重要技術手段。
3.3實現農業流通的技術建設
利用物聯網技術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業流通的技術建設,農業流通過程中,物聯網技術也可以發揮出強大的作用,相關部門和管理人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物聯網體系,充分發揮出物聯網技術的信息作用,對農業產品在加工環節直至運輸和銷售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控制。對農產品建立起相應的電子檔案系統,構建起完整的農產品檔案庫,這些電子檔案會伴隨農產品進入到市場以及消費者餐桌上,消費者可以憑借這些電子檔案對整個農業產品的流通情況進行查詢,而這也能夠使相關管理部門更好地對農產品進行監管,避免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擾亂我國的農業生產和銷售環境。
4結語
綜上所述,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領域進行管理控制,將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方向,為了確保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的發展步伐,必須加強對于物聯網技術的重視和技術應用能力,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科學化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郭雅葳.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與管理信息化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8):24-25.
[2]席曉晶.物聯網生產模式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9(33):77-78.
[3]彭求明.物聯網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J].廣東蠶業,2019(6):17-18.
[4]邱秉慧,王海濱.淺談信息化技術在食品加工與生產管理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20(4):13.
[5]呂慶軍,鐘聞宇,由浩良.物聯網技術在智慧農業節水灌溉中的應用[J].湖南農機,2019,46(11):20-21,23.
[6]趙慕階.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設施農業種植管控系統的研究與構建[J].電子世界,2020,586(4):87-89.
作者:常國慶 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基地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