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移動互聯網下的外語教師信息素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移動互聯網給傳統教學模式帶來了深刻影響,對高職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催生出傳統與新式教學模態相結合的高職教學新課堂,重建了高職教學新秩序。同時,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在特殊時期成為最有效的師生獲取與傳授知識的途徑。面對高職外語教學環境和師生角色的新體驗新需求,教師的信息素養是必備的基本素養,也是教育信息化和課程改革的關鍵。通過對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外語教師信息素養的分析,探究高職外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信息素養;高職外語教師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技術的發展與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更是為高校大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根據相關調查可知,我國高校大學生智能手機普及率接近百分之百,移動網絡幾乎已經覆蓋了高校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外語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資源的共享拓寬了學生學習外語知識的空間與時間,教學的深度與廣度也進一步擴大。在這一背景下,高校外語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就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
所謂信息素養是一個相對系統化、多樣化的定義,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系,其本質是人類對于信息社會現象形成的主要認知,其主要內容包括對信息的明確、檢索、評估及組織,從某種程度上講,在信息化社會環境下,不具備信息素養就無法將信息技術的潛能充分激發出來。信息素養包括三個維度,即信息思維、信息知識、信息能力等。對于外語教師而言,信息素養的內涵更加具體,即在實際教學中是否能夠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篩選合適的信息,將這些信息、技術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所以信息社會環境下,外語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也代表著其教學技術能力。具體而言,外語教師需要具備的信息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外語教師要具備信息技術認知、信息資源應用、信息需求等基本的信息學習意識,不僅能夠使自己與時俱進,還能夠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更加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改革外語教學模式。此外,外語教師在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時,信息意識更是其積累科研資源、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條件,通過分析大量的信息資源探索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學術方向。其次,信息知識。信息知識包括信息理論、信息技術等,比如多模態外語課堂、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都是常見的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外語教師還可以通過大數據、語料庫語言學、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等技術構建全新的教學理念、科研新方法等,這些不僅可以促進科研成果的發展,對于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極為有利。再次,信息素養的另外一項重要內容即信息技能,這也是外語教師提升自身信息素養的基礎條件。信息技術主要是指教師掌握常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包括各類移動終端、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等。信息化教育環境下,只有通過信息技術才能構建多模態教學活動,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條件下,外語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建更加自然、真實的語境,使學生在更逼真的環境中習得語言,完成語言的正向遷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高職這類應用型院校的語言教學活動中,由于這類院校學生的語言基礎相對薄弱,外語教師更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捕捉到學生的二語習得要素,包括學習習慣、策略方法、學習動機等,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最后,信息倫理。相比上述三項硬性內容,信息倫理更側重于信息應用的道德水平,但卻是信息素養水平的直接體現,信息倫理性也是外語教師合理合法運用信息資源的必要保障。網絡上存在海量信息,移動終端的普及更是加強了信息資源的流通性,如果缺乏信息道德意識就可能會對他人造成一定的傷害。外語教師不論是教學活動還是科研活動,都要充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形成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做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信息資源使用者、共享者。
二、高職外語教師信息素養水平現狀分析
雖然高校外語教師學歷高,專業能力強,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大多數外語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都比較高,但是就整體而言,我國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師信息素養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意識仍然薄弱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外語教師的教學觀念、語言學理論、學習觀念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各類信息的影響,尤其是特殊時期,多數外語教師都在探索移動外語教學新模式,對于移動網絡等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但是現實情況中,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領導者以及部分教師還未真正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將移動網絡線上教學簡單視為把上課地點轉移到線上而已,教師的素質結構中信息素養指標也一直被忽略。特殊時期線上教學的硬性需求逐漸暴露了很多高職外語教師應用移動網絡教學最大的問題:缺乏信息思維能力,不但對信息資源的敏感性不高,而且很多教師對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存在排斥心理,導致線上教學質量普遍不高。目前我國高職外語教師隊伍不論是知識結構還是年齡結構都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一些教齡較長的教師,雖然經驗豐富,但是信息處理策略及技能卻是短板,對信息資源的認知模糊,執行度不高,仍然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有些教師擔憂計算機技術會弱化教師的地位。
(二)信息知識結構有待完善上文中提到,大部分高職外語教師具備基礎的信息知識,比如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但是在移動網絡教學過程中,對于常用的技術軟件卻缺乏了解,甚至不具備應用課程開發、制作課件等相關軟件的能力。即使高職外語教師入職后通過了計算機等級及職稱考試,但是其接受信息繼續教育的機會卻比較少,部分教師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再加之日常教學工作繁忙,導致其信息知識遠遠無法滿足線上信息化教學的需求。
(三)信息能力有待提升雖然在特殊時期大多數外語教師均開展了線上教學,應用多媒體、電子課件等教學資源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但是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師生之間更加缺乏交互與討論,也很難應用信息技術構建情景式語言環境。此外,很多高職外語教師無法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缺乏對信息資源的有效評估,導致信息資源的適用性差;線上教學平臺的應用、網絡課程的開發與共享等能力也均有很大欠缺;部分年齡偏大的外語教師甚至不愿意在信息技術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些也會對教師的移動網絡教學效果產生制約作用。
三、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提升高職外語教師信息素養水平的策略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特殊時期線上教學暴露了高職外語教師的一系列信息素養問題,因此要采取下列措施不斷提升外語教師的信息素養,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外語教學。
(一)提高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融合能力信息技術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日常外語教學,只有將信息資源、信息技術無縫融合于日常外語教學中,才能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要提升高職外語教師將信息技術融合于外語知識教學中的能力。結合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學特點,強調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實用性。外語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制作精美、實用的多媒體課件,利用有限的線上課堂時間增加課堂信息量,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線上課程結束后,老師可以將重難點制作成“微課”,通過微信學習平臺、校內的網絡教學平臺分享給學生,增強教學過程的參與性、啟發性與探究性,促進師生之間的線上互動,實現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的有機互補。
(二)加強對外語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目前加強對高職院校外語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是提高其信息技術、信息能力及信息知識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要加強對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校方要為外語教師建立信息素養成長檔案,了解教師的信息素養培訓需求,針對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比如針對信息素養水平較低的教齡較長的教師可以從基礎信息能力開始培訓,具有一定信息素養水平的中年教師則要進行強化培訓,對于一些年輕的、本身已具備較高信息素養的外語教師則讓其參加更高級別的信息技術研修班,進修后再發揮自身的輻射作用,帶動其他教師在信息素養訓練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不斷提升整個教師隊伍的信息素養水平。另一方面,組織外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信息技術進行實踐、總結,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情況將所學信息知識與信息技能運用于實際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三)建設在線專業發展共同體高職院校要對外語教師有序組織集體網絡學習,也可以開展網絡專業課程培訓,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構建教學共同體、專業共同體、教學研究共同體。教師根據自身的興趣、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容,在教學工作之余通過網絡媒介實現知識共享。在線專業發展共同體能夠引導教師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通過智能軟件、移動終端錄制教學視頻、制作電子文檔,并對自身的教學過程、學習經歷進行反思、總結。此外,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參考其他同事的教研成果,實現與其他同事的交流與互動,打造一個更加自由、平等、開放、高效的信息素養學習平臺。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普及及應用,高職院校外語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對教學效果、學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突出。現階段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外語教師在信息素養提升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講,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未嘗不是一個鼓勵外語教師不斷提升自身信息素養的契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外語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在信息素養方面存在的不足,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而學校方面則要為外語教師提供更好的條件、更多的機會,鼓勵外語教師不斷學習、發展,提升其信息素養,從而更好地為社會、為國家培養更具競爭力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杰,劉哥紅,李璐.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內涵及其促進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2018(2):161-165.
[2]戴煒棟,王雪梅.信息化環境中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路徑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7(5):8-13.
[3]李霄翔,陳西.信息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和教學績效相關性研究[J].當地外語研究,2016(4):39-44,93.
[4]秦美娟,何廣鏗.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內涵探討[J].外語界,2019(5):18-25,41.
作者:邵韻之 單位:揚州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