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營改增”是我國稅收發展史上的一項重要成就,也是符合中國稅收發展需要的一項政策,體現了我國政府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精髓。“營改增”稅收政策從2012年上海試點到現在全國推行,在這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帶給中國社會、中國企業巨大的改變。由于“營改增”是一項稅收機制,因此,將會給企業納稅帶來直接的影響。鑒于此:本文將重點剖析,“營改增”對企業稅負方面的具體影響,以探尋“營改增”的現實價值。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稅負影響
一、探討“營改增”的現實意義
(一)“營改增”更符合當前中國稅收機制發展需要。在“營改增”之前,我國實行了較長一段時間的營業稅納稅機制,而營業稅納稅政策逐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便是重復征稅,使得企業的稅負壓力過大。從而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也不利于刺激經濟發展。為此,我國政府站在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之上,通過大量的分析、調查最終確定以增值稅納稅取代原有的營業稅納稅的稅收機制。而“營改增”之后,可以避免以往企業重復征稅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稅負壓力。可以說“營改增”是中國稅收史上最為重要的一次變革,體現了中國稅收精神中的創新精神、突破精神,同時也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踐行。相信隨著“營改增”稅收內容的不斷完善,“營改增”將在中國稅制改革中留下濃重的一筆。由此可見,“營改增”更符合當中中國稅收發展需要,更符合企業發展意愿。(二)有利于進一步鞏固與提升政府稅控能力。政府稅控管理能力是確保財政收入的關鍵,如果政府稅控能力差,則意味著會有更多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從而對稅務部門發展以及財政收入帶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以往在營業稅納稅機制下,由于容易出現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因此,很多企業都對營業稅與增值稅并用納稅機制存在很大的意見,很多企業都為了交稅而疲于奔命。這會導致企業經濟收益上的直接損失,從而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當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很多企業由于實在是難以承受這種壓力,從而鋌而走險進行偷稅、漏稅來達到降稅的目的。而實施“營改增”之后,可以避免企業重復征稅的問題,減輕企業稅負壓力,從而有利于降低一些企業主觀上逃避賦稅的想法。此外,“營改增”之后,企業納稅更為規范,對企業的稅收稽查力度將進一步加強。從這兩點來看,“營改增”之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政府稅控力度。(三)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企業納稅雖然是其應盡的義務,但也要保證征稅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如果稅負壓力過大不利于刺激企業的發展。但以營業稅與增值稅并用納稅方式對企業的稅務壓力確實是比較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營業稅與增值稅并用納稅容易出現重復納稅的情況。對任何一個企業而言,我繳納了我應該繳納的賦稅,但如果又讓我繳納一次,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營改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納稅方式將以實際增值額來進行納稅,這種納稅更為科學,不僅避免了企業重復征稅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以增值額來進行納稅的方式更符合現代企業以及現代稅收發展需要,是更為科學的一種納稅方式。
二、探討“營改增”對企業稅負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營改增”之后,從整體來看,有利于減輕我國企業的稅負壓力。但如果從不同企業性質來看,不同性質的企業在“營改增”之后的稅負影響也是不同的。因此,有的企業在“營改增”之后可能沒有減負反而增負了。所以,文章將從減負與增負兩個角度出發來對“營改增”帶給企業的稅負影響進行討論。(一)減負。先從減負這一層面來分析“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營改增”之后大多數企業的稅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受益最大的便是高新類企業,這與當前我國政府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一定的關系。中小企業的賦稅壓力也顯著降低了,在“營改增”之后,中小企業只按3%的稅率征稅,這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幫助是非常大的,使得以往中小企業為稅收疲于奔命的狀況有效得到了緩解。所以“營改增”之后這些企業重復征稅問題將得到落實與解決。企業稅負壓力降低了,意味著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經營當中,從而有利于保障企業經營成果,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二)增負。以往,我國納稅方式主要以營業稅與增值稅并用為主,在這種納稅方式之下,企業的稅收負擔壓力過大,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即使當前對稅收機制已經進行了改革,已經開始全面實施“營改增”,雖然“營改增”實現了很多企業的賦稅減負作用,但仍然有一些性質的企業,在“營改增”之后卻并未實現稅收減負。此外,因為企業自身操作上的一些問題等,也容易造成“營改增”非但沒有減輕賦稅反而增加賦稅的情況。所以,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營改增”之后我國企業整體的稅負壓力降低了,但也要區分對待,而且“營改增”仍有很大完善與進步的空間。最后:“營改增”之后必定會打亂企業的財務管理節奏,還會增加企業財務工作量,因此,“營改增”之后,企業的財務風險可能會有所上升。所以,廣大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以應對“營改增”之后帶給企業財務管理上的變化。
三、“營改增”下,企業納稅策略探討
(一)及時做好“營改增”稅收政策的解讀工作。“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納稅要求與納稅方式都與以往不同了,這對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企業的稅收籌劃風險。因此,企業應該首先做好對“營改增”稅收政策的解讀工作,從而為企業在“營改增”稅收政策下合理、合法納稅做鋪墊。首先:企業要不斷提高稅收籌劃隊伍的能力水平,加強對其的培訓,讓企業稅收籌劃隊伍可以及時做好對“營改增”稅收政策的解讀與分析,從而依照“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內容要求來進行納稅,對其中的一些細節一定仔細研究。其次: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與稅務機關的溝通聯系能力,建立完備的稅務溝通機制,這樣有利于企業及時獲取到稅務機關的通知。避免因信息接受延遲而造成的納稅風險。(二)做好稅收籌劃工作。稅收籌劃是企業合理避稅的客觀要求,也是保證企業納稅合法性的客觀需要。因此,在“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想要做好納稅工作就必須要做好稅收籌劃工作。首先:提高稅收籌劃隊伍的思想認識,使其可以及時轉變納稅籌劃思維,建立起“營改增”稅收政策下的稅收籌劃思維。其次:企業稅收籌劃過程中要盡量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為了更好地實現稅收減負,企業要做好對合作伙伴的選擇,盡量選擇那些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合作伙伴來進行合作。此外,企業要在“營改增”稅收政策要求之下合理的利用稅率差異來進行稅收籌劃,從而獲取更多的抵扣,實現企業納稅減負目的。最后:進一步完善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機制,增加企業稅收籌劃的信息化水平。(三)進一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從“營改增”對企業稅負影響分析中可以得知,雖然“營改增”之后企業整體稅負壓力降低了,但是也要區分對待,不同行業的納稅規定是不同的,而對一些企業而言,其可能稅收負擔還會加重。而對這些企業來說,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要加快推進企業的轉型升級才行,這是在“營改增”下,這些企業實現稅收減負的主要方法了。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新設備、引進新的生產線的做法來實現增值稅抵扣,這是符合“營改增”規定的。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其次:企業在經營模式中可采用主輔分離的方法來實現稅收減負目的,這是因為服務性業務在“營改增”下可進行分離重組或外包,從而企業便享受降稅效應、提高利潤。(四)改變原有定價體系。“營改增”背景下,企業必須要重新分析自身的定價體系,對定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才行。企業可以將部分增值稅稅負轉化到下游企業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而對下游企業而言,其也可以進行進項稅的抵扣。這樣有利于實現上下游企業互利共贏的局面。因此,在“營改增”之后,為了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負壓力,企業完全可以在“營改增”規定范圍之內,通過合理調整自身定價體系來實現稅收減負的目的,此種方法值得廣大企業去學習。
四、結語
“營改增”有利于實現我國企業稅收減負的目的,進而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但企業一定要做好對其的解讀工作,從而才能夠在“營改增”稅收政策的要求之下來合理的開展稅收籌劃工作,從而實現企業的稅收減負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君梅.“營改增”對企業稅負影響及完善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
[2]劉朝金.“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主要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
[3]王悅.關于“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稅負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納稅,2018(29).
[4]曾維萍.論“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9(8).
[5]趙春萍.全面“營改增”對企業影響及應對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9(5).
作者:李秀江 單位:艾美康淮生物制藥(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