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西方文化滲透對青少年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蘇聯的解體使得美國人看到了在意識形態方面下功夫的成功性,杜勒斯的《十條誡令》中就有三條是關于如何針對和影響社會主義國家青少年的,其內容有盡量用物質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少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接受的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條,替他們制造對色情奔放的興趣和機會,鼓勵他們濫交,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恥,毀掉他們吃苦耐勞的民族精神等。這些內容都是試圖對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進行塑造,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進行改造,并通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改變這些國家的下一代,從而實現對這些國家的“和平演變”,使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服從西方國家,對他們順從和聽命。
(一)西方文化滲透對青少年的影響。青少年這一群體有著自身的特殊的成長生理和心理因素,他們有追求新鮮事物的沖勁,有快速接受和吸收先進文化和技術的能力,但自身對于事物的辯證認識卻存在一定的缺陷,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深刻,認為傳統文化過舊,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而對于外來文化存在盲目的崇拜和追崇。當前西方各種文化流入中國,并伴隨著多樣的價值觀念的沖擊,當代青年深受影響,其呈現出的特點也大致一樣,他們的理想觀念越來越多地打上了世俗的烙印,顯得庸俗,對于自我的精神追求不是很高,對于自我的政治態度也不敏感、冷漠,個人卻崇尚對于物質利益的追求,追逐拜金主義,自我享樂,缺乏審美情趣,對于外來文化的沖擊,也不能夠做到正確認識和對待,盲目崇拜,這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應該敲響警鐘。
(二)為何青少年會熱衷西方文化。青少年熱衷于西方文化,一方面在于西方國家的處心積慮,和西方文化所夾帶的一些時代特征,比較符合青少年追逐潮流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青少年自身對于不同文化的鑒別和分辨能力比較差,自我在文化安全方面的教育也比較缺乏,對我國傳統文化優秀之處了解甚少,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許多青少年思想混亂,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奮斗方向,對于生命和生活缺乏信仰,沒有敬畏感,隨心所欲,沒有堅定的信念支撐和遠大的理想追求,對于我國主流的文化價值觀念淡薄,卻喜歡去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沒有自己的觀念和看法,盲目地熱衷于西方的文化。
西方文化滲透途徑
(一)以跨國公司和文化產業優勢為載體。西方國家通過跨國公司,把自己的文化概念與相關的產品相結合,輸入到文化相對落后的地區,來影響和改變該地區人們,現代社會這種文化傳播的手段隨處可見,例如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迪斯尼、CNN、MTV流行音樂風行全球,好萊塢電影等這些國外的品牌產品和文化在中國都深得廣大青少年的青睞。我國的文化產業依然不夠發達,有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價值的重心是偏向西方文化的,“西化”思想在這些青少年中備受歡迎。
(二)以自己發達的網絡技術和壟斷地位作為載體。電子信息迅速發展的今天,西方國家的網絡應用技術發達,并且一直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他們憑借這些技術和資源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國際互聯網來推銷他們包裝好的文化,加上信息技術的生動、靈活、豐富等特點,可以更好地讓青少年認同和依賴,這種文化侵略可以從思想上使青年一代模糊本民族文化的認可和民族身份的認同,削弱民族自豪感,使得青年一代對于本民族的文化認識變得更加淡薄,影響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續。
(三)尋找和培植人宣傳西方思想。西方國家利用青少年對于他們文化的盲目崇拜之情,設立高額的獎學金項目,吸引青年人關注,使得青年一代認可他們的工作理念、生活習慣、價值標志,并讓這些文化慢慢地融入到其他青年的日常生活中去,從而形成一種所謂的“時尚文化”,以此達到影響和改變社會主義國家下一代的目的。
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抵制西方劣質文化侵蝕
(一)加強青少年的馬克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尤其是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觀。青少年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應該教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即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價值觀,對西方宣傳的所謂“自由、民主、人權”有科學的辯證和認識,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自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二)發展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先進文化。1983年9月8日,鄧小平同志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發展先進文化,培養“四有”新人,提高青少年思想素質,抵制西方劣質文化侵蝕,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揚民族精神。
(三)教育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斷發展我們的文化事業,提升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競爭力。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要不斷繼承、改造、創新,借鑒、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元素,提高傳統文化魅力和競爭力,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和興趣,幫助青少年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全面提升人文素養。
(四)使互聯網多媒體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互聯網的使用中,青少年占著很大的比例。互聯網給青少年的發展帶來積極、健康的影響,也帶來消極的影響,所以積極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去接觸一些可以培養青少年愛國精神,強化青少年理想、道德、信念教育、樹立公民意識的網站,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本文作者:陳濤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