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畜牧養殖疫病多發原因及控制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畜牧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養殖環境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由于受到技術和資金等不同因素的影響,畜牧養殖疫病的發生概率也正在逐漸上升,種類也更加復雜,對我國畜牧養殖業造成很大影響。因此,要對畜牧養殖疫病多發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畜牧;養殖疫病;控制措施
0引言
在畜牧養殖中會涉及一些技術方面的知識,如果只是盲目擴大養殖規模,會使畜禽的生長環境受到影響,引發各種不同的畜牧養殖疫病。養殖戶要對引發養殖疫病的原因進行了解和分析,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畜牧養殖疫病的防治。
1畜牧養殖疫病概念及分類
養殖疫病是指在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之間出現的疫病,嚴重的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需要相關人員和養殖戶對養殖疫病引起足夠的重視。畜牧養殖規模正在逐年擴大,而養殖疫病發生概率也在逐年上升,對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已經造成很大影響。根據養殖疫病種類分析,基本上可以分為3類:普通疫病、傳染性疫病、寄生性疫病。第一,普通疫病。從內科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消化系統疾病所引起的一系列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從外科角度分析,主要表現在眼部疾病和皮膚疾病等,而產科是雌性動物在進行繁殖時產生的疾病。第二,傳染性疫病。傳染性疫病主要是由微生物病原體引起的,進而對動物身體逐漸產生危害,隨后經過空氣、水等途徑傳播,最終導致更多的動物出現相同癥狀,如口蹄疫、豬鏈球菌等,傳染性疫病的預防和控制難度都非常的大。第三,寄生性疫病。寄生性疫病是畜牧養殖業中最主要的一種疫病,寄生蟲是造成寄生性疫病的主要原因,寄生蟲通常都會有自己固定的寄生點,它們寄生在動物身上,并不斷吸取動物身上的營養加快自身成長,而且進行不斷地繁殖,直接傳染是寄生性疫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如果想要對寄生性疫病進行防控,要對寄生蟲的習性有充分了解,采取針對性措施防治[1]。
2疫病多發原因
2.1養殖戶防疫意識不強由于養殖戶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養殖規模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養殖戶對于養殖疫病的預防意識不強,對動物的圈舍清理和消毒工作也做的不到位,進而產生大量垃圾,很容易滋生細菌,如果時間一長,會使動物出現疫病。此外,很多養殖戶對于預防養殖疫病方面的知識還有所欠缺,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對生產環境的重視程度也不夠,這些都很容易引發養殖疫病。
2.2養殖防疫條件差由于管理層的管理意識不同,使得從最初養殖場選址、布局設計等環節,沒有考慮到意外情況或影響因素等,正是考慮的不夠全面,導致最終修建的養殖場無法滿足所需條件。還有些為了節約投入的成本,直接把已經廢棄的場地經過簡單的裝修,直接當做養殖場使用,這樣的養殖場無法滿足養殖場要求。正是由于養殖場空間不足,生產區與生活區不能有效分開,所以養殖疫病的發病率才會不斷提升。此外,由于小型動物基本上都是采取集中圈養的方法,如果此時發生疫病,加上疫病傳播速度很快,無法采取有效措施將其隔離,還會使疫情加重。
2.3管理方式不科學
因為養殖場的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普遍較低,所以在飼養動物過程中缺乏科學的管理方式,進而出現將不同齡段和不同品種動物進行混養的情況。此外,在飼養過程中,由于缺乏專業的飼養知識,出現通風效果不好、飼養密度過大等問題,這種情況會極大降低動物的抵抗力,增加養殖疫病發生概率。在引進外來物種檢疫的過程中,由于沒有非常專業的知識,所選的動物不是完全健康,最終影響下一代的存活率及健康程度,不但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增加,對養殖業的經濟效益也造成很大影響。
2.4疫苗及疫病早期處理不到位
部分管理人員對疫苗保存并不是很了解,導致疫苗由于保存不當而失效,極大提高了養殖疫病發生的概率。有些養殖戶過于追求經濟利益,在選擇治療藥物和消毒藥品時,通常都是選擇質量不合格或非常便宜的藥物,還有些養殖戶甚至會使用違禁藥物,這些都對防疫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有些藥物存在著一定的副作用,可是部分養殖戶卻對此完全忽視,依然選擇使用這些藥物,阻礙防疫工作順利進行。此外,在疫病早期階段,管理人員也沒有及時發現疫情,或沒有選擇正確的治療藥物而最終使治療不夠徹底,養殖空間過于擁擠,也加快疫病擴散,進而造成嚴重的損失[2]。
3控制措施
3.1提高養殖戶疫病防控意識
通過對畜牧養殖知識的大力宣傳,對最基本的知識也可以進行廣泛的宣傳與教育,確保養殖戶都可以具備最基礎的養殖知識,對于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及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也要普及,使養殖戶的職業素養能得到很大提升。當地政府也要向畜牧業提供大力扶持,對在養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較高的問題及時宣傳。對于工作在前線的技術人員要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及時更新他們的知識,鍛煉他們面對各種突發疫情或情況時的應對能力,通過技術手段控制疫情傳播的可能性。
3.2加強養殖設施建設
首先,養殖場一定要選擇好地理位置,選擇的場址必須要有足夠空間。保證養殖場遠離污染區域,動物的生存空間也要足夠大,如果生存空間較小,會使疫病傳播速度加快。其次,養殖場內要設置保暖和通風設備,為動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盡量避免動物由于環境條件變化所引起的各種刺激,保證動物能健康成長。再次,養殖場內一定要備有各種消毒設施,制定一套科學的消毒流程,不僅要對飼養的環境消毒,而且對出入的人員也要消毒。最后,政府相關部門對養殖環境的監管工作也要加以足夠的重視,防止出現大面積疫情。對于養殖設施環境、養殖空間及監察人員都要不斷提高要求,養殖人員要做好自己的督促工作,定期對養殖區域進行消毒和清洗,也要仔細檢查飼料、飲用水和疫苗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防止出現大面積疫病。
3.3確保飼養理念科學
很多養殖場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養殖方式,可是一些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依然使用散養或規模化養殖的方式。散養屬于是一種傳統的養殖方式,但由于近年農藥噴灑的概率很高,動物散養很容易吃到含有農藥的植物,對動物生長非常不利,所以飼養方式還應更多的采取自動化養殖,對動物缺少的營養成分隨時了解,配置出營養均衡的飼料,加上合理的喂養時間,確保動物的抵抗力與免疫力[3]。
3.4加強檢疫和防疫宣傳
防疫機構要向養殖場定期宣傳疫病的危害,提高養殖戶對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認知程度,還要對養殖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做好防疫工作的督促。養殖場每周都要更換消毒藥物,有效提升消毒效果。消毒的重點地區是容易滋生細菌的區域,防止疫病加速傳播。在疫病多發季節前,要對動物使用防疫藥物,以此預防出現疫病或使疫病傳播。此外,制定出合理的防疫程序,通過科學的防疫方法,將防疫工作真正落實到位,使養殖場整體的防疫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4結束語
畜牧養殖中減少畜牧養殖疫病的發生非常重要,為使養殖戶自身的經濟利益得到保障,養殖戶要加強對疫病的診斷和防控意識,通過科學的畜牧養殖技術進行養殖疫病防控。找到畜牧養殖疫病多發原因,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根本上確保畜產品健康,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顯權.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8):67,69.
[2]楊杰.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研究[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6):35.
[3]武翠榮.淺析基層畜牧獸醫人才培養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152.
作者:郭志剛 單位:四川省寧南縣華彈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