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實訓實習能力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對“小學數學基本理論”這門課程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是實訓實習能力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學生在這門課程的影響下,采用了模塊式的實訓方法,先從一個概念,一道題目開始實訓,再過度到一堂課的實訓,這樣就使得基礎知識薄弱,能力不高的高職學生課堂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基礎理論”實訓實習
一、“小學數學基礎理論”課程對小教專業學生實訓實習能力的影響
(一)教學的目標
有了理論依據才能聯系實際,所以學生有了“小學數學基礎理論”這一工具,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實訓實習能力,即備課講課的能力,首先要提高其自身的知識儲備,然后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與教師指導,才能提高實訓實習的能力。而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掌握小學數學基本理論知識,學會正確表述小學數學知識,并初步了解講解知識的方法;明確小學數學課程的任務和基本規律;熟悉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和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等,掌握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規則教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統計與概率教學和數學問題解決的理論依據,使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初步具備未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所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使學生較全面、較系統的掌握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樹立正確的數學教育理念,明確小學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掌握兒童數學學習規律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較弱,尤其是數學基礎知識,所以在本課程中,部分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主要體現在:1.不能正確的敘述數學概念,不會用數學語言來組織教學;2.本課程要求學生站在數學老師的角度上去進行學習,所以對一些知識,要求學生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部分理論知識要求學生能夠證明,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普遍不高,所以對于證明這一部分顯得比較吃力;3.學生對于題目的講解練習比較薄弱,不知道從何講起,抓不住重點。
(三)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1.首先讓學生把相關的概念按照書上的順序歸納總結,然后進行理解并背誦,在牢牢記住了之后,給出一道相關知識的題目,讓學生針對此題目應用上述數學概念進行講解,先從一道一道題開始,而不是直接讓學習進行整堂課的實訓,這種訓練要貫穿在學生上課和下課中,讓學生養成有空閑時間就自己實訓的習慣;2.針對高職學生數學能力普遍一般的情況,采用由簡到繁或者去繁的方法,對于部分理論知識先由簡單的開始讓其充分的理解證明,然后再把難度一步步提上去,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類比學習,從而對一些較難的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和證明,但是對于一些很難的理論知識點,就要去繁,把重心放在理解和應用上,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學生證明,否則使得學生產生厭惡感,從而不利于數學學習;3.抓重點是每一個學生的難點,但是也是必須要掌握的,特別以后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更是如此,所以可以應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組成學習小組,對于每一章節的內容先自己進行分析,標明自己認為的重點和相關題目的講解過程,然后在課上進行匯報交流,由大家討論,老師引導,最終得到準確的答案,這樣比起老師一言堂的教授效果要更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掌握規律。
二、“小學數學基礎理論”課程在小教專業學生實訓實習中的應用
(一)在實訓中的應用
小教專業的學生的實訓要貫穿始終,即從大一入學開始一直到實習畢業結束,那么,在“小學數學基礎理論”這門課程當中,筆者認為最主要的還是模塊實訓練習,即理論講練實訓和習題講練實訓。一堂完整的數學課,分為引入、新課講授、練習講解、總結歸納和布置作業五大部分,但是其中新課講授和練習講解為重中之重,因此,“小學數學基礎理論”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筆者一直注重在這門課程中對學生進行模塊實訓,即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理論講練實訓和習題講練實訓,先不急于讓學生進行整堂課的講練實訓。先讓學生分四人小組,然后布置任務,每兩個小組的任務重復,這樣可以達到讓學生進行自我比較的過程,產生競爭意識。任務一是一個理論知識的概念、定義或者定理的正確敘述以及相關證明,讓他們在課下進行討論交流,這樣讓學生不僅理解和掌握了這一理論知識,還能夠對其進行正確的敘述和講解,這對一名預備數學教師非常的重要;任務二是一道應用此理論知識的具體題目,要求學生對其進行講解,并且要明顯的表現出兩點:1.用數學語言進行講解,即語言上要應用到理論知識;2.表達出題目的重難點,要對其進行細致的講解。然后在課上讓每組選派兩名代表上講臺匯報自己的任務一和任務二。這樣,學生就能夠比較系統的進行實訓,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的題目當中,既能夠讓學生熟練掌握小學數學的基礎理論,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講解能力,為以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在實習中的應用
本專業的學生在大三的第二學期要進行下小學的實習,學生實習一般會幫助實習學校的老師批改作業和試卷,然后剛開始可以接手一些習題課,之后逐步的聽得多了,就會接手一些主課講解,這對學生是很大的一個鍛煉,也是很大的一個挑戰,過去在學校的時候,站在講臺上面對的是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并且大家對于講解的知識點和題目都已學過,所以講解起來相對來說要輕松一些,但是當面對講臺下面幾十名小朋友未知的眼神的時候,又是另一種體驗,因此,在學校時的實訓此刻就要用到實習當中去。學生此刻不僅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壓力,更加要克服知識和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小學數學基礎理論”這門課上的實訓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從一個知識點開始,從一個理論開始,從一到數學題開始,學生再由“數學教學法”這門課程升級到一堂課的講授,這樣循序漸進,學生才不會顯得局促,反而能夠做到心中有數,把“小學數學基礎理論”課上的一個個模塊拿到小學課堂上去,從知識的引入,到新課的講授,再到題目的聯系,小結和布置作業,學生早已爛熟于心,學生現在需要的就是積攢課上的經驗,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講授水平。“小學數學基礎理論”課程對高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實訓實習能力的影響是深遠的,如果沒有這堂課中的模塊式訓練,學生沒有從一個概念,一道題目的理解講授開始,而是直接從一堂課的講授開始練習的話,學生根本不可能有扎實的講課基本功和理論功底,欲速則不達,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對于基礎和能力都比較差的高職生來說,講一堂完整的數學課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但是有了先前充足的準備,當學生站在講臺上時,將不再迷茫。
參考文獻:
[1]葉寧.“小學數學教學法”課程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4(05)
作者:馬曉莉 單位: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