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于信息素養培養的合作學習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優勢互補。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基于信息素養培養的合作學習策略進行探究,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素養;合作學習;策略;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一、布置主題搜索任務,引導學生獲取對應信息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改變教學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由此提高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恰當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講授一節新的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多開展一些主題搜索任務,讓學生利用已有的信息設備開展各種信息搜索工作,并由學生們自己將各種搜索上來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從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技術教學的初級目標。在這個教學環節,教師布置的主題內容應具有簡明性、示范性,保證學生在獲取對應的信息后,能夠快速地了解所搜索的信息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以“電腦鍵盤”為主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一個“鍵盤功能”的主題搜索任務。學生自由結組,教師給每個學習小組發兩個鍵盤,請各個小組的同學通過一定的方式獲取鍵盤的使用指南。教師布置的這一任務本身沒有太大的難度,即使小組同學都不會利用網絡搜索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查閱書籍的方式獲取信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布置主題驗證任務,引導學生辨別信息真偽
學生對信息技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后,教師應布置一些“升級版”任務,這些任務最好具有一定的“容錯性”,即需要學生通過驗證的方式確定教師給出的信息的真偽性。為此,在本環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的主題應具有一定的難度,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學生只有經過反復實踐,才能有效辨別信息真偽,以提高他們辨別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以“認識掃描儀”為主題的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們已經基本獲取并掌握了“掃描圖片”的方法后,教師可布置以下主題任務:辨別以下信息的真偽。一是掃描儀盡管很好用,但它只能掃描基本的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其他信息無法掃描出來。二是掃描儀保存的路徑比較單一,只能保存到桌面上。各小組接受任務后,積極開展探究活動。學生們分別找到其他材料放在掃描儀上,比如鈔票、硬幣、樹葉等,并進行掃描,發現掃描儀依然可以工作,因此第一個信息是錯誤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掃描儀的程序中有“保存路徑”這一選項,通過它可以輕松地實現路徑的切換,因此第二個信息也是錯誤的。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對掃描儀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三、布置主題創新任務,引導學生創作個性化作品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信息、對各種信息的篩選和創新具有一定的基礎后,教師應布置主題創新任務,引導學生創作個性化作品。在本環節教學中,教師設計的主題任務必須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實踐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創作熱情,促使學生創作出一些個性化作品,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PPT動畫和文字編輯”這一主題內容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一個“我最喜歡的……”主題任務,要求學生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根據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特別是“PPT的動畫和文字使用”能力進行自主設計,從而更好地完成這一學習任務。有的學習小組將這一主題補充為“我最喜歡的球隊”,然后利用網絡搜索、PPT編輯、動畫的簡單制作等功能,制作出一個精美的“球隊PPT”,獲得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新課標對學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這些新要求集中表現在對信息的搜集、辨別和創新方面。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這些目標,教師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是十分有效的。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以更快的速度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實現能力互補,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的模式下實現共同成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嘗試布置主題搜索任務、主題驗證任務、主題創新任務,讓學生通過搜索、驗證、創新,更好地提升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辛婷.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陸守紅.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信息技術課堂活力芻探[J].成才之路,2018(16).
[3]劉進.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策略的實踐探索[J].遼寧教育,2018(19).
[4]許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參考,2017(19).
作者:趙萍 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