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上市飼料企業盈利能力評價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養殖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方式,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的堅強保障,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農業主打產業。飼料工業是現代養殖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系到城鄉居民動物性食品供應的關鍵產業。我國是畜牧業和水產業大國,當然也是飼料生產和消費大國。2020年飼料產量為2.35億噸,穩居世界第一,產值接近1萬億元,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對帶動養殖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推動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飼料工業對農業的貢獻是雙向的,飼料工業惠及種植業,服務養殖業。飼料工業可以實現糧食加工、轉化與增值,消化滯銷的糧食,解決糧農賣糧難問題。飼料工業為農民發展養殖業提供服務,將糧食轉變為肉奶蛋,不僅改善了城鄉居民的膳食,而且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拓寬了農民增收的途徑,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我國飼料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猛,僅上市的就有數十家,為促進我國養殖業的發展,推動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豐富和改善居民餐桌,作出了重要貢獻。客觀評價上市飼料企業的盈利能力,對其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整改完善,落實提高,在行業內形成比學趕超幫的良好氛圍,促進我國飼料行業更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主成分分析法(PCA)是利用降維的原理,把多個線性相關的指標轉化為少數幾個線性無關的綜合指標,這些綜合指標能夠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且各自所含信息互不重復,使研究的問題簡單化,同時不會對決策結果產生任何不利影響[1-6]。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部分上市飼料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評價。
1主成分分析法
1.1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是用一組線性無關的新指標(主成分)來替代存在線性相關的原始指標,將冗雜眾多的指標轉化為簡明的少數指標。新指標為原指標的線性組合,能夠代表原有指標絕大部分信息,既可以使問題的分析過程簡便化,又不會對決策結果產生影響。選取的指標順序按信息大小依次排列,用方差表示其成分的信息量。對于選取的第一個新指標,理論上它的方差最大,故稱為第一主成分,如果選取的第一個新指標不能完全代替原有指標的信息量,則需要選擇第二個新指標,稱為第二主成分,第一個主成分的信號不會出現在第二個主成分中。以此類推,選取第三、第四個新指標,直到選擇的新指標個數累積能代表原始指標規定的信息界限為止。選取的各主成分相互獨立,互不相關[5-6]。設有n個評價對象,每個評價對象有m個評價指標,xij為第i個評價對象第j個評價指標的評價值,則可構成評價矩陣X=(xij)n×m,即:這m個線性相關的評價指標可重新組合成無關的新指標Fk(k=1,2,…,m),即:Fj=aj1xj1+aj2xj2+…+ajmxjm,(j=1,2,…,m)(1)Fj稱為第j個主成分,aij為第j個主成分的第i個指標的載荷系數。設λj是Fj的特征值,則滿足:Fi與Fj線性無關(i≠j);λ1>λ2>…>λm;∑ajk2=1。于是,主成分分析模型可表示為[5-6]:F=AX(2)其中,A稱為主成分系數矩陣。
1.2主成分分析法步驟
主成分分析方法步驟如下:(1)數據標準化。主成分數據標準化分兩個步驟,第一步為消除指標量綱及方向性影響,所謂方向性影響就是將成本型指標轉化為效益型指標。即:當xij為效益型數據時,數據規范化方法為:當xij為成本型數據時,數據規范化方法為:式中,xij為第i個樣本第j個指標的原始數據,yij為第i個樣本第j個指標的規范化數據。第二步為調整數據的分布,使每個指標數據的均值為0,標準差為1,即:式中,rij為標準化數據,μj為第j個指標的均值,σj為第j個指標的標準差。(2)構建協方差矩陣。計算各個指標數據的協方差ηij=Cov(Xi,Xj),由此構造協方差矩陣Σ=(ηij)n×n。顯然,協方差數矩陣為一對稱矩陣。根據協方差矩陣代表指標之間相關性。(3)計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計算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λj和對應的特征向量ηj,將特征值從大到小排序,特征值就是主成分的方差,其大小反映了主成分的影響力。(4)計算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式中,wi為主成分Fi貢獻率,pi為F1到Fi累積貢獻率,λi為Fi的特征值。(5)計算主成分系數矩陣。A=(a*ij)m×m(8)提取累積貢獻率大于設定的原指標所含信息量主成分F1、F2、…、Ft。(7)計算主成分的載荷系數。(8)計算選取的主成分得分。Fi=ai1z1+ai2z2+…+aipzp(11)(9)計算評價對象的綜合得分。Fj=w1F1+w2F2+…+wtFt(12)根據綜合得分判斷評價對象的優劣,綜合得分越高,評價對象越優。
2飼料企業盈利能力評價
2.1確定評價指標
上市飼料企業的盈利狀況可以通過其財務指標體現。反映上市公司盈利的財務指標很多,有些指標的內涵交叉重疊,因此,沒有必要全部采用。由于公司的發展需要,許多上市飼料企業都發展了新業務,即非主營業務。因為考察的是飼料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主業業務方面的指標不應被忽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能僅看每股收益大小,每股凈資產不同,創造的收益當然存在差異,而要綜合全面進行衡量,重點是看它的投入和產出是否相一致。凈資產收益率(ROE)和資產報酬率(AOE)是公認的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每股收益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直觀的指標;銷售凈利率和營業利潤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主營業務利潤率和非主營比重反映的是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方面的盈利能力;成本費用利潤率既反映了上市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又反映了其利用資產的效率;每股凈資產代表公司股票的價值,其值越大,按照常規創造的價值應該越大;負債經營是企業的慣例,能起到“借雞下蛋”的作用,負債率越高,按道理應該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本著全面性、系統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原則,選擇10個指標作為考察上市飼料企業盈利能力的評價指標,它們為:凈資產收益率(X1)、資產報酬率(X2)、銷售凈利率(X3)、營業利潤率(X4)、主營業務利潤率(X5)、每股收益(X6)、成本費用利潤率(X7)、資產負債率(X8)、每股凈資產(X9)、非主營比重(X10)。其中,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非主營比重3個指標對衡量盈利來說應該是越小越好,其他指標當然是越大越好。上市飼料公司有數十家,有的主業占比不大,業績也參差不齊。因此,為了體現主題,且使評價的結果更有參考借鑒意義,選擇了10家主營業務比重較大,經營狀況較好,并業績接近的上市飼料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故評價對象集為S=(s1,s2,…,s10),評價指標集為X=(X1,X2,…,X10),這10家公司2020年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數據來源于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
2.2評價過程
數據規范化。首先消除指標的量綱和方向性。在10個評價指標中,X1、X2、X3、X4、X5、X6、X7為效益型指標;X8、X9、X10為成本型指標,分別按式(3)-(4)規范化,結果如表2所示。按式(5)調整指標數據的分布,結果如表3所示。求評價指標的協方差矩陣,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4可知,許多指標的協方差大于0.5,X3和X7最大,為0.991953,說明這些指標數據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適合于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主成分的貢獻率、累積貢獻率。首選求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然后按式(6)-(7)主成分的貢獻率、累積貢獻率,結果如表5所示。從表5可知,主成分與評價指標個數相等,一共10個,前幾個的貢獻率較大,越往后,貢獻率越小。提取主成分。按累積貢獻率大于90%提取主成分,從表5可見,提取的主成分為1、2、3、4、5共5個,就滿足要求,分別記為F1、F2、F3、F4、F5,它們的載荷系數如表6所示。根據載荷系數,提取的5個主成分可用原10個指標線性表示,以F1為例,其表達式為:F1=0.395399X1-0.232610X2+0.4665560X3+0.113138X4+0.281868X5+0.347616X6+0.445720X7-0.1950807X8-0.325170X9+0.127805X10同理,可求出F2、F3、F4、F5的表達式。可見主成分F1、F2、F3、F4、F5為新變量,它們由原10個指標線性組合而成,且線性無關,互不重復,可替代原X1、X2、…、X10指標所表達的信息,包含了原始指標95.2523%信息,可以說是絕大多數,因此,可運用新的指標對評價對象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與原評價方法的結果不會出現差異。計算評價對象的綜合得分。評價對象的綜合得分為提取主成分與對應貢獻率積之和,即:F=0.385599F1+0.236441F2+0.168531F3+0.105196F4+0.056757F5由此求得各評價對象的綜合得分結果和盈利能力排序如表7所示,從表7可知,金新農盈利能力最強,禾豐股份盈利能力最弱。這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從表1可知,既然考察的是飼料企業的盈利狀況,側重點就應該是在主營業務飼料上面。金新農盈利能力最強主要是主營業務利潤率很高,非主業比重很小;禾豐股份盈利能力最弱,主要是主營業務利潤低,非主營比重大的緣故。評價結果直觀圖如圖1所示。
3結語
飼料工業為發展養殖業提供了物質基礎,對帶動農村生產方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創造農村就業崗位,保障居民動物性食品供應,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畜牧業和水產業的發展是飼料產業的動力,而飼料產業是畜牧業和水產業發展的保障。我國飼料行業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量和消費量雄冠全球。隨著我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絕對人口數量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對動物性食品消費增加,必將推動肉、蛋、奶、水產品等動物食品消費的進一步增長,從而帶動養殖業發展,進而促使飼料需求量的上升,將給我國飼料工業的發展帶來不竭的動力。飼料行業要抓住這一歷史契機,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同時要不斷改革創新發展方式,向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一方面,發揮規模效益優勢,提高經濟效率,另一方面,加快產業換代升級,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確保產品的質量穩定和安全性。另外,飼料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飼料的轉化率,并形成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自己,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為我國養殖業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為提高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再立新功。在做好主業的基礎上,適當進行多元化發展。積極參與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向飼料原料生產、畜牧水產養殖、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等領域延伸產業鏈。創新發展模式,可以通過股份合作等方式與養殖場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在促進養殖產業鏈整合、推動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為農民發家致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經濟發展加薪添柴,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部分上市飼料企業的能力進行了評價,方法化繁為簡,通俗易懂,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
作者:舒服華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