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校音樂教育深受影響,其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學生通過音樂教育接受到了良好的音樂知識,大幅提高了自身音樂水平以及音樂鑒賞能力。不過從實際情況而言,當下部分高校在師資力量、教學觀念方面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局限性,雖然新媒體已經與高校音樂教學呈現出融合的趨勢,不過高校新媒體音樂教學在基礎設施設備的配置、教學方法的轉變、新媒體的使用方面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紤]到這一現狀,高校必須有意識的加強自身新媒體基礎設施設備的投入,積極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新媒體教學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進一步加強新媒體于高校音樂教學之中的應用。
就現今的時代背景而言,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逐步從專業性人才向綜合性人才進行過渡。所以,高校作為人才培育的基地,務必與這一社會趨勢保持一致,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確保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社會的實際需求保持一致。在學生的各項綜合素質之中,音樂鑒賞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一項能力,也是高校人才文化修養的反映,同時也是其思想動態的表現。因此,絕大多數高校均會開設音樂課作為選修科目供學生進行選擇。而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之下,隨著新媒體迅猛發展與普及,已經與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相結合,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新媒體是一種有別于傳統媒體的新型媒體模式,主要依靠網絡來實現信息的傳播,包括我們常用的微信、微博、QQ、各大門戶網站,乃至于近些年所興起的直播平臺等等。不過從實際情況而言,大多數高校在音樂教學之中并未與新媒體予以結合,仍是側重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音樂教學。而在新媒體的環境之下,有著大量的優質資源可以豐富高校音樂教學的內容,所以高校必須對新媒體在音樂教學之中的優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站在新媒體的視角之下,對高校音樂教育活動予以改革。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音樂教學特點分析
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大范圍、高效率的信息傳播,此外,在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過程之中,信息傳播者能夠與受眾進行即時、有效的交流溝通,而在傳統媒體之中,受眾者只能被動的接受相關信息,即便開設有信息反饋的渠道,信息傳播者收到受眾者的反饋也已經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音樂是一種聲音藝術,將音樂置于新媒體的環境之中,能夠使其傳播更加具有效率。就現今的教育模式而言,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之下,合理應用新媒體的優勢能夠大幅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效率。新媒體環境之下的高校音樂教學主要包含以下幾大特點:(一)豐富的教學資源。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之中,教學內容集中于音樂本身,而音樂是一種最為典型的聲音藝術,其虛擬性較為豐富,這也意味著高校音樂教學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不過在新媒體的環境之中,能夠實現音樂的數字化,隨時隨地的通過網絡進行傳播,打破了傳統音樂教學之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通過各類信息設備均能于第一時間搜集自身所需的音樂素材,極大的豐富了教學資源。就高校傳統音樂教學而言,其教學活動均是于教師之中完成的,不過由于并非所有的教師均精通各類音樂形式,因此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至于多媒體教學環境,雖然教師可以依托多媒體進行授課,不過其教學資源只是相對擴大,且缺乏靈活性,無法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拓展內容對音樂素材進行搜集;而在新媒體的環境之下,高校音樂的教學資源便可拓深至全網所有的音樂作品,且傳播方式亦不再僅限于聲音媒介,而可以實現與視頻、文字、圖片等方式進行結合,進一步提升音樂的感染力。(二)師生高效互動。在任何科目的教學活動之中,互動均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之中亦不例外,惟有通過良性的互動才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切的理解教學內容。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之中,互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師生積極的交流溝通之中,教學內容才能被學生所感知,提升教學活動的完整性。在新媒體環境之下,教師可以實現音樂教學的數字化,而學生也可以通過信息設備及時接受這些數字化信息的內容。此外,新媒體最大的特征在于信息傳播所具備的交互性。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之下進行音樂學習時,能夠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與教師進行溝通,將自己在教學活動之中的感受以及疑慮一一告知教師,教師也可以通過新媒體這一渠道對學生進行解答??紤]到網絡溝通具有較強的私密性,學生更能夠暢所欲言,這無疑也進一步提高的溝通的有效性。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音樂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正如上文所述,新媒體環境之下的高校音樂教學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優勢,為數不少的高校也逐漸于音樂教學之中應用新媒體技術。不過根據其實踐狀況來看,高校音樂教學之中新媒體的應用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新媒體教學硬件設施匱乏。在現階段的高校教育之中,越加強調素質教育,不過也存在著許多高校并不重視音樂教學,始終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擺在首位。音樂教學僅僅視為輔助課程,這也導致這些高校不肯將資金投入到音樂硬件設施的建設配置之中。此外,也不乏有許多條件較好的高校配置了先進的新媒體教學設備,不過此類教學設備往往僅對音樂專業的學生開放,而其他專業的學生并無使用此類設備的權利。從這一點而言,高校新媒體音樂教學設備的欠缺已經成為影響高校音樂教學活動的一大問題。(二)教學方式與新媒體發展相悖。新媒體與教學產業的融合是近些年才開始的,雖然不少高校音樂教師均認可新媒體在提高高校音樂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不過受限于新媒體與教育產業融合時間較短,尚存在著一定的沖突與矛盾,其適應性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而各大高校也未對教師提供相應的教育培訓,這就導致很多高校音樂教學并不清楚該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大多數高校音樂教師仍是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之中并未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舉例而言,有不少教師均認為新媒體即是將課堂教學內容轉移至新媒體之中,同時于新媒體中滲入音樂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雖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不過并未有效利用新媒體交互性以及實踐性的優勢,學生教學活動之中也僅僅是通過新媒體來學習固定的教學內容,無法與教學進行深入的交流溝通。此外,還有部分高校音樂教師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分熱衷于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之中大量應用許多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而由于學生并未接觸過此類教學方式,因而存在著一定的陌生感,適應性較差,導致教學效率反不如以前。(三)教學對于新媒體的應用存在著誤區。在任何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均占據著主導性地位,教師的教學行為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優劣。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之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性的音樂教學能力,還需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有效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不過,由于新媒體與高校音樂教育融合的時間并不長,這就導致許多高校音樂教學對其缺乏清晰的認識,在新媒體的利用方面也存在著顯著的誤區。對于部分年齡較大的教師而言,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對于新媒體都并不感冒,更遑論將其應用于教學活動之中,對于新媒體在高校音樂教學之中的特征與優勢更是嗤之以鼻。這些教師認為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首要途徑在于實踐,惟有通過實踐才能提升教學質量,數字化音樂缺乏靈魂。所以,這些教師通常也不會主動利用新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導致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性大幅降低。
三、新媒體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一)加強硬件設備投入力度。首先,各高校務必對高校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意義,并積極提高高校音樂在教學活動之中的地位,在教學規劃的過程之中,對教學資源進行均勻的分配,確保高校音樂教育得到充足教育資源的支持。換言之,高校需持續加大對于新媒體音樂教學設備的投入力度,購置充足的新媒體設施設備,建立專業化的新媒體音樂教育教師,提高新媒體與高校音樂融合的適應性,將新媒體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之中的方方面面。(二)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惟有徹底改變傳統音樂教學的模式才能突出新媒體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之中的作用。而現階段高校音樂教學改革應當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教學理念的改革,傳統高校音樂教學活動更加注重對于學生音樂知識以及音樂技能的培養,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過于強調理論知識以及技巧的教授,而學生并未得到充足實踐機會的證明,導致學生空有一身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卻無實踐能力。此外,教師也忽略了對于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水平相對較低。基于這一現象而言,高校務必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作用。其次是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傳統高校音樂教學模式之下,課堂教學是主要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講授、演示的方法來講解各項音樂知識,不過此類教學方式存在著較為顯著的弊端,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所學習的音樂知識相對固定,且受限于教師的理解,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感悟。而在新媒體的教學環境之下,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集大量的教學資源進行比對分析,進一步加深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最后是教學評價的轉變。在傳統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之中,學生的評價均是由教師獨立進行,而教學對于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則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這種評價模式單一、固化且死板,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成長。而在新媒體的環境之下,師生之間的交互性更強,學生能夠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平臺上也會留存學生學習的記錄,教師可以參考平臺的數據信息,將學生平時自主學生的情況納入評價范疇之中,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評價。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新媒體已經逐步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之中的必需品,同時也極大的改變了我們對于信息獲取、傳遞的方式。高校音樂教育必須正確審視這一現狀,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實現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正航.淺析新媒體發展對高校音樂藝術教學的影響[J].記者搖籃,2019,01:103-104.
[2]王維,孫南航.新媒體視閾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策略研究—評《音樂教學理論新探索及其改革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8,11:103.
[3]俞婕.新媒體時代湖湘民間音樂在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創新與實踐研究[J].黃河之聲,2018,17:74-75.
[4]羅嘉琪.新媒體音樂平臺的構建與傳播對高校學生就業影響分析—以西南科技大學為例[J].中國報業,2018,14:100-101.
[5]周曉巖.關于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分析探討[J].藝術評鑒,2018,08:85-86.
[6]宋楠.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民族音樂教學實踐研究[J].戲劇之家,2018,07:147.
[7]袁姍姍.新媒體環境對高校音樂教育的影響—評《論音樂教育》[J].新聞愛好者,2018,02:115.
[8]張增賦.“微課”教學探索進程中高校音樂專業學業評價機制的改革研究[J].音樂創作,2018,01:189-191.
作者:賴月娟 單位:??诮洕鷮W院南海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