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最早在1999年提出“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規范意見,從此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在我國國有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20年的發展歷程中,體系建設越來越完善,執行控制越來越到位,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但縱觀我國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仍存在很多問題。本文擬通過對全面預算管理概念、特征、意義的闡述,發現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措施,有助于企業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
關鍵詞: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
1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預算是指企業圍繞戰略目標,采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或者一個經營周期)內企業生產經營、投資、資本運作等活動進行預計,據此對企業的資金、資產和人力等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2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
2.1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面性特征
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面性體現在它是全員參與、全過程、全方位的一種管理機制。全面預算目標的實現不是單純財務部門或者各責任中心負責人的責任,它需要企業每一位員工的參與,明確每位員工的崗位職責;全過程是指全面預算是包含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分析、調整、考核等各流程的預算管理活動;全方位是指全面預算管理將企業采購、設計、生產、銷售、財務、人力等各個活動全部納入了全面預算管理中,強調企業整體資源的合理配置。
2.2全面預算管理的系統性特征
全面預算管理涉及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分析、調整及考核等多個流程,各個流程之間環環相扣,每一個流程完成的好壞都會影響下一個流程的質量和效果,同時各責任中心任務目標的完成也需要其他部門的通力配合,因此要將全面預算管理過程看作一個系統性的工作,每位員工、每個流程、每個部門擰成一股繩,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順暢進行。
2.3全面預算管理的戰略性特征
全面預算目標是企業戰略的體現,全面預算的實施需要在企業戰略的指導下開展。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將企業戰略目標層層分解,細化到具體部門、具體崗位,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與企業戰略銜接起來,用戰略指導日常生產經營,從而實現企業順利發展。
3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全面預算是以戰略目標為基礎編制的,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價值引導和戰略保障功能,將企業戰略目標和生產計劃層層分解到各責任中心,使各責任中心的經營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有利于推進企業戰略目標的落實。第二,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全面預算按照企業發展目標,將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統一納入規劃之中,通過業務、資金、信息的整合,根據企業現有資源開展生產經營、投資等各項活動,最大限度提高資產利用率。第三,有利于企業績效考核評價。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將企業目標層層分解,為各責任中心績效考核評價提供了依據。根據對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來考核各責任中心的業績完成情況,進而采取相應的獎懲和激勵措施。第四,有利于企業各責任中心溝通協調。全面預算管理強調全員參與,就是要將企業全部業務、所有員工、全部過程統籌起來,并保證行動一致性,有利于各責任中心的溝通協調,從而實現企業內外部資源的整體參與。
4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4.1員工的預算意識薄弱,并未真正實現全員參與
全面預算管理有全面性的特征,要求企業各責任中心、各位員工全部參與到預算編制、執行的各個流程中來,但從企業實際操作來看,員工預算意識薄弱,參與熱情不高。一般各責任中心實際參與預算的只有責任中心負責人和一、兩個編制人員,預算編制也往往是為了預算而預算,對實際工作沒有指導意義。另外,由于預算執行起來有剛性,員工會有被約束的感覺,甚至還會有抵觸心理,并不樂意參與到預算工作中來。造成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全面預算理念宣貫不到位,全面預算與企業發展戰略、年度工作計劃聯系不緊密,沒有進一步細化到崗位、個人,另外預算考核激勵制度也不完善,不足以激發員工的參與熱情。
4.2預算目標不合理,與實際經營能力不匹配
很多企業預算目標不合理,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與企業戰略目標結合不到位,預算目標短期化,導致企業預算管理只關注短期經營管理活動,難以適應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如企業資金的使用缺乏計劃性、盲目分配資源等。二是與企業業務聯系不充分,業務部門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及市場調研結果,掌握著最一手的市場資料,但由于信息不對稱,考慮的角度不同,業務部門的信息可能無法完全傳遞到企業管理層,這樣管理層可能會得出不合理的預算目標。
4.3預算執行監控不力,使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企業預算在執行過程中要強化全面預算管理的監督控制功能,但很多企業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建立完善有效的預算執行監督管理機制,導致預算執行存在隨意性,項目之間隨意調節、資金互相挪用,甚至超預算執行,監管力度松弛,沒有真正實現預算剛性,使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4.4預算分析不完善,不能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企業一般也會建立預算分析制度,但預算分析往往由財務部門和經營管理部門完成,但這兩個部門并不是真正的業務參與方,不能了解業務背后的原因,導致預算分析往往停留在財務數據分析上,不能深層次挖掘問題原因,業財融合的欠缺,導致預算分析不透徹,難以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合理依據。
4.5預算考核效果不佳,不能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
導致企業預算考核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預算指標考核體系不完善,只選取個別指標,沒有針對整個預算管理系統的考核,不能將員工的業績考核與預算執行結果很好地結合,沒有很好地發揮預算的刺激和約束功能;二是預算考核的范圍較小,只是將各責任中心責任人作為考核對象,并沒有將全部員工納入考核體系,不能體現全員參與的全面預算管理要求。
5全面預算管理的改進措施
5.1建立企業預算文化氛圍
預算文化需要管理層的重視,企業應建立一整套成熟的方案和流程,完善預算管理相關制度,并加大宣貫力度。在企業上下營造有利于全面預算執行的環境,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相關理論和價值理念適時地傳遞給全體員工,明確預算管理的意義,從而更容易得到員工的理解和支持,自覺地將自身利益與企業預算目標緊密聯系到一起,激發員工積極性,切實參與到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來。
5.2制定與企業經營能力相匹配的預算目標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是跟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緊密相連的,企業戰略是企業預算管理體系的基礎,如果企業不根據長期發展戰略制定預算目標,就會忽視企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銜接,因此企業應該在充分考慮戰略目標的基礎上制定企業年度發展目標。另外企業還要樹立面向市場的預算理念,將預算目標與業務充分聯系,全面預算的基礎是銷售預算,只有面向市場才能作出準確的預算目標,后續的預算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5.3加強預算執行過程管控
企業應加強預算執行過程管控,實行責任落實制,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分解預算目標,落實經營責任。建立預算預警機制,對部分重點指標設定預警紅線,及時監控指標異動并提出應對措施。建立預算執行結果質詢機制,預算管理辦公室每月對各責任中心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統計并反饋,對于實際執行結果與預算指標之間偏差較大的部門進行質詢,找出差異原因,提出進一步改進措施,保障全面預算指標的完成。對于超預算項目,原則上不予辦理,確實為生產經營需要的,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后納入全面預算。
5.4完善預算分析制度
完善預算分析制度,需細化各項業務分析報告模板,將預算分析的對象,橫向分解到各業務流程,縱向深化到各預算責任中心,同時各預算責任中心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剖析出預算執行偏差的原因,財務部門將各預算責任中心的分析報告進行匯總整合,做到業財融合,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另外,管理層應該充分重視預算執行分析報告的原因剖析,對于經營管理不善之處及時提出改進措施,督促業務部門進行改進,提高預算分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保障企業運行機制日益完善。
5.5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
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確保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預算考核指標體系,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相結合,貫穿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增強預算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考核;擴大預算考核范圍,將預算指標具體落實到每位員工,不同崗位員工制定不同的指標,具體指標細化到不同工種;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勵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員工年度績效考評的重要依據,從而激發每位員工的工作熱情,有效地督促各預算執行責任主體努力完成預算指標,真正實現企業全面預算的閉環管理。綜上所述,全面預算管理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有效手段,我國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典型的問題,企業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從而更好地發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資源配置功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凌冰,韓向東,楊飛.集團企業預算管理的演進與意義建構——基于神華集團1998-2014年的縱向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15(7).
[2]夏明濤.企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案例研究——來自上汽集團實踐[J].新會計,2015(2).
[3]舒文泉.對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3(2).
[4]李寧.航天科技集團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
作者:郭雅 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