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重點統籌對推進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財政一方面面臨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壓力增大的新問題,如何保持財政可持續性,成為當前財政領域突出的問題;另一方面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統籌效果不佳,也給財政可持續性帶來了挑戰。文章結合國家對財政資金統籌管理相關辦法對財政資金統籌的障礙進行了原因分析,以此基礎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以期能夠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財政可持續發展;盤活存量資金;財政資金
統籌財政管理一般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其中核心部分是預算管理,是一種基礎性的工作,只有做好財政管理中的預算管理工作,才能夠使財政工作做得全面和到位,才能夠促進財政管理工作進一步推進。
1跟蹤重大政策,確保執行落實
財政管理中的預算管理工作應該結合實際生活,更加親民,在結合群眾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要貫徹落實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在結合實際情況中主要采取調研和走訪的形式,督促政策的落實情況,使財政政策能夠落到實處。預算財政管理結合著國家推進的供給側改革的內容進行,將稅費率降到最低標準,深入推進營改增政策,這些政策都是與預算管理內容息息相關的,完善稅收制度,學習增值稅的法律知識。除此之外,還應該時刻地關注國家的體制改革,監督法律法規的運行情況,實時跟蹤地方的經濟發展和運行情況,范圍可以落實到縣鄉,將財政的收支平衡納入重點關注的范圍,關注財政收入的質量和制度,發現有違法和違規行為,應該立刻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將地方的財政問題及時向上級反映。嚴格按照財政責任的劃分情況,落實財政責任制,將中央的財政和地方的財政做好區分,做好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預算核定工作。還要進一步落實財政的監督和管理,財政預算要定期公開,監督財政的使用情況,使財政的利用透明度提高,使財政資金統籌安排和使用。最后,要定期對地方進行走訪和調研,積極聽取地方和群眾的意見,在重點領域,尤其是醫療和衛生等部門深入地調查和研究,對群眾反映的意見要深刻地研究和剖析,評估政策的貫徹,促進經濟的平穩運行。
2完善思路,著力構建民生類資金管理長效機制
積極貫徹中央落實惠民政策的思想,做好民生政策的財政統籌思路,與地方各個部門全力合作溝通,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管理上嚴加把握,對涉及民生的專項資金嚴格的審核與管理。第一點是建立聯合制度。在一些關鍵領域和重要部門設置聯合制度,尤其是教育和衛生部門,在工作問題上及時溝通,信息要定期共享,統一規劃工作,保證一些教育和醫療資金能夠按時到位。第二點是積極到群眾中去調研走訪。民生類的補助資金的使用情況要重點調研走訪,每類的補助審核都要摸清,在調研時應與省級部門全力配合,一同了解資金的使用和運轉情況,還應該了解中央下撥財政資金的申請流程,管理規則和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審核方案。與此同時,還要掌握調研資料和信息,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如果發展在財政補助資金的利用方面出現問題的及時反映,重點解決,保證每一筆資金都合理利用。第三點是定期開展研討會議。應該主動與省級財政部門開展溝通和交流,聯合勞動部門和社會保障部門,在研討會上制定一些制度和政策,創立有效的溝通平臺。一方面,大力宣傳審核的內容,公布審核程序,聯合地方有關部門人員,全力做好地方財政預算的管理工作,使辦公人員的辦公環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應該積極吸取地方政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積極聽取群眾的意見,使公眾的審核意見更加客觀和公正。第四點是聯合公文。應該主動聯合省級部門,向省級部門提出申請,一同聯合公告,規范各地的申報材料和審核流程,確定時間和工作內容,提高預算管理的審核效率。這樣除了提高預算審核的效率之外還使審核質量得到保障。第五點是實施定期的檢查。在審核的工作中,除了制訂嚴密的工作計劃,積極發揮審核的作用,組織聯合工作小組,對各地的市場進行調研走訪,檢查中央的政策是否落實到位。
3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部門預算監管與服務
在監督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重點監管預算工作,確保預算工作的準確合理,另外監督工作要形成常態,每日都要定期地監督,尤其是對重點部門,可以推進轉型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從關鍵的部分抓起,實行封閉管理。管理的流程分為預算的執行、保障、地方部門的預算和績效的管理幾個方面,將中央的預算與地方的預算有效結合,構建制度框架。定期細化預算審核,加強預算監管,有效的評價績效,對決算環節要全方位地封閉管理,實現監管制度全面覆蓋和資金全部落到實處;第二,強化執行力度,在薄弱的環節要重點執行,在預算的基礎之上,加強預算的監控。在國庫集中支付的同時,還要對銀行賬戶進行日常監管,使現有的審核工作有一定的成效,對執行的進度進行監管,尤其是政府的動態監督和政府的采購執行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預算約束更加規范;第三,做好服務,使監督模式更加合理。完善中央和地方的服務機制,服務機制主要包括主動服務、前置服務和重點服務,將部門的預算整體推進,監管力度要符合實際需求。在公務用車方面要嚴加管理,定期進行資產的清查,重大事項的資金使用情況,對一些重點部門和單位的預算要重點評估和評價,保障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正常進行。
4關注民生保障,強化專項資金使用的績效監督
使財政支付轉移工作監督機制合理地完善,保證供給側改革符合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第一,加強全面管理。全面管理轉移支付指標,加強監督和管理,使轉移支付資金的審核流程更加規范合理,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評價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積極推進預算管理的監督機制,使預算管理更加規范合理;第二,對預算管理過程的監督。
5防控風險集聚,強化地方政府性債務監管
一是強化政府財政支出的風險管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年的工作重點就是督促地方的財政落實情況,債務制度的完善。進一步加強債務限額制度,對債務限額的管理、預算和執行調整等工作做好相應的監督,保證地方財政的落實。在監督管理中,地方財政與中央財政做好配合工作,積極推進財政預算的順利進行,全程加強監管,將日常監管落到實處,監管項目逐一細化,及時總結監管經驗,使地方政府的監督管理體系都符合實際情況;二是加強對地方財政性債務危機的控制和預防,完善監督機制,健全地方財務和中央財務的數據共享,及時掌握地方財政執行情況,監控隱性債務,加強地方債務的風險控制和評估,擴大融資公司的業務范圍,及時關注地方的財政資金缺口,掌控財政資金的缺口風險問題,從源頭上防范債務風險,加強對風險的應對;三是加大對地方政府的債務清理,重點查處地方政府債務違紀違法問題。采取問責制,保證財務運行的穩定,結合有效線索開展調查,改正政府資金使用情況的不合理現象。
6增強系統思維,強化區域金融風險的聯防聯治
善于利用系統思維,重點關注財政外部情況,尤其是容易發生金融風險的情況,防控金融風險的轉移情況。一是要建立多個區域聯動制度。由于金融風險的特殊性,需要多個區域進行聯合控制才能夠防范,重點排查金融機構中存在的監督不力情況,檢查地方政府是否存在著金融投資的違法違規行為,地方政府需要聯合行動,使信息能夠共享,協調監督行為,發揮共同效應,建立完善管理機制,一同應對金融風險可能帶來的危害;二是需要加強聯合監管模式。建立金融預警機制,全面地掌握各地的金融動態,與地方的金融監管部門做好信息共享,緊密地合作,加強監管,一同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保護金融經濟能夠健康持續發展;三是全面建立金融監管制度。尤其是在日常的金融監管中,大力監督金融政策的執行行為,重點排查國有企業的資金利用不當情況,重點調整跨國的監管力度,將金融框架進一步完善,防止金融危險的發生。由此可見,統籌財政資金,會涉及各個部門,需要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在整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需要各個部門相互協調和配合,在金融的框架之下全面統籌,關鍵部門和涉及民生的主要領域需要嚴格地監督和管理,確保資金用到實處,這樣才能夠促進預算管理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尹德瑜.淺析如何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效能[J].現代經濟信息,2010(4).
[2]張春璐.淺議經濟運行中的財政資金管理[J].中國科技財富,2008(11).
作者:董鳳芹 單位:濰坊市濰城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