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環境藝術設計及個性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環境藝術設計是對我們的生活環境進行整體設計的綜合性藝術活動。環境藝術設計的涉及范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公共空間設計、景觀設計還包括基礎設施和室內空間的設計。另外,環境藝術設計不僅強調環境與人類生活相互協調的關系,還特別注重各種各樣的審美特征,并將外界的環境特色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重中之重。
(2)個性化設計的內涵。我們所謂的個性就是個別性,是指某一種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質。個性化設計的內涵的核心內容就是“美”,但是又和普通的獨樹一幟有所區別。我們現在所說的個性化設計就是將設計的素材和當地的歷史文化相結合,然后再采用一些藝術手法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創造出別出心裁卻又能被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的藝術作品。但是我們在進行個性化設計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標新立異,反而應該把外界環境和藝術作品的協調性作為個性設計的核心內容。
二、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
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還能展現出一個設計者憑借著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而逐漸形成的設計風格。可是有時候由于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采用的是隱喻性的表現手法,導致環境藝術設計者所設計出的藝術作品的個性化表現的并不是十分明顯,所以需要我們經過細心觀察和仔細琢磨才能發現其中別樣的“美”。其實,只要我們常常帶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會發現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化表現在很多方面,本文我們將主要介紹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與藝術的統一。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是一種強調外界環境和人們生活之間的協調關系,講究藝術與科學互相結合的藝術設計方式。環境藝術設計包括很多環節,有時甚至連一件藝術品的擺設都要經過仔細考慮。所以,每一位優秀的設計者在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都會把業主的設計想法加以潤色,然后利用相關的方法進行藝術處理。另外,在這個極具個性的環境藝術當中,在進行個性化設計時,我們還應該堅持改善環境、尊重自然的設計觀念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爭取為綠色藝術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因為如果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對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和擁有的自然資源進行毫無節制的破壞,最終會造成我們的生活環境漸漸惡化,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地球的毀滅。
(2)提高空間的使用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的環境藝術設計所涉及到的領域越來越廣。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不僅注重環境質量,還在藝術和技巧等方面具有其獨到之處。在當今社會中,在進行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的過程中,融入環保意識是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另外,環境藝術設計者在進行藝術設計時不僅要注意環境與藝術品的協調性,更應該盡力滿足業主的實際需要。而環境的空間使用功能會因為不同業主的個人習慣和工作性質的差異而有所區別,即使是相同的空間,采用了不同的設計風格,空間的使用功能也會有所差異。所以,我們應該學會進行科學的空間規劃,采用最有創意和實用價值的設計風格,在提高空間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展現出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化。
(3)環境藝術設計風格化。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實際上是設計者對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事物的見解的最真實的反映,有些時候個性化設計是抽象的認知的過程,有時候又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掌握的自然界中的客觀規律。環境藝術設計者能夠設計出極具個性的室內裝修方案,絕對不是設計者浪漫主義的自我展示,反而絕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設計者極具新意的創新意識和豐富的想象力,是設計者為了擺脫庸俗的設計想法,追求充滿創意的設計的具體表現。對于眾多環境藝術設計者來說,在數以萬計的設計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獲取更大的空間而必須采用的一些藝術方法。而在城市和人們居住環境的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設計者經常會注重城市的設計觀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空間中的文化形式的表現方式。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為了滿足廣大居民的需求,往往會在設計的過程中添加一些具有文化內涵的設計元素,盡力幫助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各個地區不同的民風民情和風俗習慣。另外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客觀因素的影響,促使設計者們不斷創新,推動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化的形成和發展。
三、結束語
環境藝術并不僅僅像人們理解的那么單一,實際上環境藝術是指在一定的領域,利用各種各樣的藝術和技術手段,幫助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增添一些藝術意境的藝術形式。而環境藝術設計是伴隨著環境藝術的發展才剛剛興起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環境藝術設計是協調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和構建綠色生態環境的必備條件。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加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環境藝術設計也在不斷的摸索中發展著,漸漸地形成了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所謂的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就是利用人類與自然的協調關系,讓設計出的藝術作品具有自己特色,不求標新立異但求別出心裁。環境藝術的個性化設計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協調人與空間環境還有利于實現城市與自然可持續發展,從而美化我們生活的空間環境,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胡佳樂 單位:麗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