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技術下的廣播電視工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網絡技術應用的主要概述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我國網絡技術主要可以分為智能化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兩種類型。另外,還有二維碼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等。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網絡技術的快速進步。網絡技術的有利條件,主要是取決于信息的傳播速度,還有集中處理的能力。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網絡技術之所以不會受到時間上與空間上的限制,主要的原因是此種技術可以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很強的便利性。并且網絡技術的進一步延伸,也可以為傳媒事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推動性。從傳統的角度進行探究,傳統媒體廣播電視節目不僅形式上比較單一,且觀眾的互動性都幾乎較少。
2廣播電視工程應用網絡技術的優勢性
2.1促進廣播電視節目更加靈活多變
從傳統的角度看,廣播電視節目都是事先安排好之后,再進行播出。形式上與順序上比較的單一,不能滿足不同受眾者的需求。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就導致傳統廣播電視臺節目收視率與視聽率出現了嚴重的下滑現象。在網絡技術的背景下,廣播電視臺的相關人員需要使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構建自動播放工程。彌補傳統形勢下的不足,并對節目類型進行有效的分類,提高互動性,保障有效的范闊性。廣播電視工程與網絡技術之間的融合,不僅可以為廣播電視節目增添趣味性,同時也可以從受眾者的角度進行思考,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2.2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網絡技術之所以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迅速的擴張,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信息傳播的速度較快,可以保障信息咨詢的時效性。廣播電視節目引入網絡技術之后,事件與和信息的傳播速度都打破了傳統形式下的壁壘。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正是因為技術的限制,只能按照事先的順序進行播放,根本無法滿足觀眾對時效性及新鮮度的要求。不少資訊缺少實時性,很難從本質上,滿足信息資訊的有效作用。另外一個方面,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不少人在網絡上就可以提前得知最新的資訊,這樣長久下去,就會降低廣播電視臺的收視率。但是,在網絡技術應用的背景下,廣播電視臺工程與網絡技術有機的融合之后,就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提高新聞事件的實時性。例如:記者可以到達第一現場,將實時性的現場直播呈現到受眾者的視野當中。在最短的時間當中,打破地域限制,打破時間限制,將最完整的內容,在最短的時間內呈現給大家。這樣不僅可以利用廣播電視工程的優勢,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擴大影響力,還可以促進廣播電視工程穩定的發展,保障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3實現廣播電視工程資源共享
新形勢下,廣播電視工程技術與網絡技術相互融合的過程中,不僅促進廣播電視節目更加靈活多變,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與此同時,也實現了廣播電視工程的資源共享。廣播電視工程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將廣播電視臺與不同的廣播電視臺有機的結合起來,構建良好的互通性的關系。不同的廣播電視臺之間,就可以最大化的使用電視臺資源,完成口徑的一致性,實現共同的進步與完善。另外,網絡技術背景下,廣播電視臺還需要針對網絡技術的特征,提高對應的工作質量。運用有限的時間,創造無線的價值。
3基于網絡技術背景下廣播電視工程應用網絡技術的實踐效果
3.1廣播電視節目的有效互動實踐效果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傳統的廣播電視工程的應用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發展路徑。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網絡技術的背景優勢,對廣播電視工程進行優化和改革。在受眾者實際需求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互動性,提高收視率與收聽率。從另外一個層次上看,現代化的電視平臺都構建了微信公眾號的功能,受眾者通過電視機右下角的二維碼就可以掃一掃參與活動。另外,受眾者也可以關注對應的微信公眾號,隨時隨地都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關注更多的電視信息資訊。還有不少的受眾者,會直接參與到話題的討論當中,發表出自己的言論與思想建議。接著,不少節目還與其它的電視節目掛鉤,掃碼微信的二維碼或者是進行內容的轉發就可以獲得對應的獎品。這樣一來,就可以調動受眾者的積極性,激發受眾者的興趣,拉近受眾者與電視節目之間的距離。網絡技術背景下,廣播電視工程想要等到長足的發展,就需要以“受眾者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喜好。
3.2廣播電視收視范圍逐漸擴寬實踐效果
相對而言,廣播電視工程展現了其它新媒體所不存在的優勢性。在網絡技術與廣播電視工程完美結合的過程中,廣播電視節目需要不斷的延伸自身的寬度與深度,增加收看的途徑。從以往的角度看,廣播電視節目的形式比較的單一,內容上比較的枯燥,不少受眾者想要觀看自己感興趣的節目,就需要等到這個時間點才可以觀看,另外錯過這個時間之后,就無法進行觀看。長久下去,由于播放方式的單一,就會讓廣播電視節目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網絡技術應用背景下的廣播電視臺,就可以對節目的順序進行優化,也可以適當的重復播出,或者是回顧播出。在實現了廣播電視節目循環播出之后,廣播電視收視范圍逐漸擴寬。長久下去,就會提高廣播電視的收視率,提高經濟效益。
3.3創新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形式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網絡技術屬于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的前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不少受眾者對電視節目的期待性也上升了一個重要的檔次。如果這個時候的廣播電視節目不與時俱進,那么很容易就會被其它的媒體方式取代。因此,這個時候的廣播電視媒體節目形式也需要摒棄傳統的理念,不斷的使用網絡技術進行創新形式,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路徑。現代存在不少電視臺就是使用微信二維碼的技術,對電視節目進行延伸。另外,還有不少電視節目,存在參與答題互動等環節。還有不少電視節目,也可以使用網絡微博等平臺,來提高與觀眾的互動性。征集受眾者的喜好,提高節目制作人的主體意識與制作水平。例如:《最強大腦》、《一站到底》等都是使用電視節目的二維碼就可以參與答題或者下載相應節目應用。
3.4廣播電視節目的融媒發展
在“中央大廚房”式的融媒體播出,實施新聞統一采集、配發、制作的“大廚房”模式。在確保時間和質量的同時,實現價廉、質優的目標。因地制宜,構建適應本地特色的全媒體新聞采編體制機制。多方聯合做大微聯盟,挖掘人才,深化新聞,形式多樣,實現媒體全覆蓋。增加表現形式適應新媒體受眾之需。例如:不少地方性廣播電視臺開始深入農村與車間內等。有的節目主持人還來到平均海拔超過1000m的首場降雪山進行采訪,貫徹精神的體會,積極倡導融媒發展路徑。
3.5廣播電視與5G技術的融合
到2025年,在現代化的需求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內容創作生產更加繁榮,作品質量更加精良,構建思想與藝術上的雙重成功。廣電5G網絡和智慧廣電建設上,需要在高新技術深度融合應用上中,加速廣電網絡提質升級打造集融合媒體傳播。另外還需要提高智慧廣電承載、智能萬物互聯綠色安全監管于一體的新型國家信息化基礎網絡建設。提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IPv6、5G、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廣播電視或者是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播出。此同時,還需要完成對應的傳輸覆蓋部署和應用。加快高清電視和4K/8K超高清電視采集制作,動打造面向5G的更高格式。
4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基于網絡技術背景下廣播電視工程應用網絡技術,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還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另外,傳統理念下的廣播電視等媒體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這個時候,就需要在不斷的與時俱進當中,統籌發展,打破現有的限制,實現有效的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加快廣播電視傳媒改革的進程,增強廣播電視傳媒的競爭力水平。實現電視節目的自動化播放、實時性播放以及高效率制作和播放等主要內容。促進電視工程發展,以全新的姿態迎來全新的廣播電視時代。
參考文獻
[1]沈江.試論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7(07):111-112.
[2]朱洪德.簡析廣播電視工程中接地技術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7(08):99-100.
[3]葉艷梅.電視工程中數字音頻技術的優勢及其應用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7(01):12-13.
[4]丁鳳云.電視工程接地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6(03):89-90.
作者:馬曉芳 單位:山西省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