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3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17例。對照組男61例,女56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為(48.74±9.37)歲;其中內科患者44例,外科患者48例,婦科患者25例。觀察組男63例,女54例;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為(49.11±9.54)歲;其中內科患者42例,外科患者49例,婦科患者26例。實驗項目均符合本院倫理委員會要求,所有患者已知情同意,排除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惡性腫瘤、依從性較差以及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兩組基線資料數據上具有均衡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管理模式,主要包含建立病歷資料、藥物管理、不良事件防控、疾病治療、護理管理以及醫療器械管理等方面。觀察組:使用精細化管理模式,首先要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建立精細化管理理念,然后講管理工作分類,開展相應的管理措施:(1)資源精細化管理:在醫院信息資源管理中,以數據庫為基礎,保障患者病情、檢查結果、過敏史、遺傳病史等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提高醫院信息資源的利用率,降低醫院的運行成本,從而保證醫院服務水平的提高。(2)不良事件防控的精細化管理:在醫院運行中,極易出現不良反應事件,針對事件的發生因素,在管理中對其進行改進,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制定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以及危險事件的發生率。(3)藥品設備精細化管理:藥品和醫療設備是醫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對其管理中,可以建立相應的使用標準和核查制度,避免藥品濫用、錯用等現象,促進醫院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高了醫院藥品設備的使用效果。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的醫院管理滿意度以及管理差錯、患者投訴和醫院感染發生情況的相關數據,并對其進行比較分析。醫院管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醫院管理工作評價問卷進行調查,由患者獨自填寫,該問卷包含25個評分項目,每項1~4分,滿分為100分,根據分數將其分為3個級別,(1)非常滿意:90≤評分≤100分;(2)基本滿意:60≤評分<90分;(3)不滿意:評分<60分[3]。總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117×100%。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234例患者的臨床數據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醫院管理滿意度、管理差錯發生率、醫院感染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達,采用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醫院不良事件情況
對照組管理中差錯發生率、患者投訴率以及感染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醫院管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機構,其關系著人們的健康安全和生存質量,其管理質量和效率十分重要[5-6],然而,在當前的醫院管理中,常規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需要進一步對其改善才能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7-8]。隨著其他管理領域中精細化管理意識的應用,精細化管理逐漸應用于醫學領域中,其能夠將管理工作精細化,在規范醫院管理的同時,根據時代的發展來制定的管理方案,以提高其服務質量水平[9-10]。在醫院管理中,由于其工作內容瑣碎復雜,需要管理人員具有細心和耐心,以減少差錯的發生[11-12],針對此情況,精細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應用意義。在本研究中,對觀察組117例患者實施精細化管理,通過對信息資源、病例信息和醫療藥品設備進行加強管理,提高信息和藥品設備的利用率,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管理差錯、藥品濫用等現象的發生,降低不良事件、感染以及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因此,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9.40%、6.84%、11.11%)相比,觀察組醫院管理差錯發生率(1.71%)、患者投訴率(0.85%)和感染發生率(2.56%)均明顯降低,且其醫院管理滿意度(95.73%)大于對照組(86.3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管理中應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避免醫患糾紛。綜上所述,在醫院管理中使用精細化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醫院差錯發生率和感染發生率,減少患者投訴,有利于提高患者對醫院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13]。
作者:韓雪 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