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立感染管理體系的醫院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全面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組織體系保證是前提。在2008年創二級甲等優秀中醫醫院的活動中,我院調整和改革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成員。新的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任由院長兼任,成員由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組成,在原有院感科專職人員管理基礎上,增設了相關科室的兼職工作人員。要求藥劑科藥劑醫師和檢驗科檢驗技師,配合院感科對抗生素的使用統計分析和消毒效果及環境衛生的監測。同時各臨床科室設立了院感監控小組,由護士長和科主任負責院感質量監控工作,實行院科兩級管理。分工具體,職責明確。每季度召開一次院感工作委員會議,反饋院感管理質量檢查的結果,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蹤整改的效果。醫院感染管理委員的成立,為醫院感染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明確了院領導以及各部門的職責,建立起長效機制。
二、夯實預防基礎,建立健全院感規章制度
建立健全院感規章制度,制度健全執行是根本。我們先后建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院感質量監控制度》、《醫院感染控制方案》、《院感知識培訓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院感染突發應急預案》、傳染病各種相關管理制度項及相關措施等,有規矩的基礎上求方圓,并做到長計劃、短安排,年有工作計劃、月有工作重點、周有工作安排;制定了急診科、內、外、婦、兒、骨科、手術室、供應室、肛腸科等科室消毒隔離制度和考核標準。為了進一步落實系列制度,要求重點科室制定院感工作計劃和培訓計劃。院感科將這些制度和考核標準及計劃做成院感質量管理手冊,下發到相應的科室,要求監控小組的負責人每月對照標準逐項自查一次,查看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對存在的不足立即整改,并記錄在院感質量管理手冊上,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下午,院感科組織科主任,護士長對照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標準進行檢查一次,并將檢查的結果隨即召開院感例會反饋,進行綜合剖析評分,說明扣分理由,院感科提出持續改進的要求。次日院感科將其會議內容寫出一份院感院訊的報道發放到各相關科室,科室負責人利用晨會組織學習,改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點。
三、組織知識培訓,增強全體醫戶人員意識
增強醫護人員包括患者的預防觀念,加強培訓提高是抓手。院感科和各臨床科室分別制定了院感知識培訓計劃,參加培訓人員包括全院在職醫護人員、新上崗的職工、實習生、進修生、保潔員。我們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分期分批地進行了培訓,培訓內容有:各臨床科室在院感工作中的職責、各科室消毒隔離制度、應急預案、醫護人員防護制度、洗手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院感質量控制考核標準等。培訓的方式采取院內培訓和科內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培訓結束后院方進行考試驗收。院內培訓由院感科主任備課,采取幻燈形式,每季度授課一次,考核一次,合格率達95%。遇有特殊流行性的疾病,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隨時組織培訓。如對防控技術的培訓,2008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技術培訓6次。科內培訓,每月開展一次,由護士長或科主任備課,利用每月第一周學習日組織培訓,每季度考核一次。經過考試,參加人員的合格率達98%以上。通過一系列培訓,進一步強化了醫護人員包括患者的預防意識和理論知識。臨床醫務人員通過學習職業安全防護知識后,充分認識到加強個人防護對家庭、醫院及社會的重要性,嚴格執行分級防護標準。院內配備了齊全的防護物品和消毒用品。從2008年元月到2009年12月發生針刺傷10例,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并注射丙種球蛋白等有效處理,未發生傷口感染等現象。
四、實施精細管理,落實監控責任體系
加強日常現場監控,各環節細節監控是關鍵。一是現場查看。院感科專職人員每天8AM到臨床科室督導檢查無菌操作。二是晨間護理。手部衛生執行情況;消毒隔離和醫療廢物的處置,將檢查情況做好記錄。對醫院感染管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做到:事情不清楚不放過、原因不查明不放過、責任人不明確不放過、當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形成人人重視、環環相扣、處處落實的良好氛圍。三是消毒效果的監測。每月第二周星期二2PM(采樣物表、手指)和7PM(采樣空氣);項目:空氣、物表(診斷床、治療桌、產床、手術床、鑷子、毛巾、消毒包、牙鉗等)、手指。科室:檢驗科、口腔科治療室、急診科治療室、換藥室、兒科治療室、兒科肌注室、婦產科產房和治療室、內科治療室、骨科治療室、外科治療室和換藥室、手術室大、小手術室間,供應室無菌室、胃鏡室、發熱門診等科室。四是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院感科每天下科室查房,了解各科室的住院病人數和感染病例數,要求住院醫生在24小時內上報院感病例到院感辦。查找感染源,對癥治療,并對感染病例進行跟蹤隨訪。每月收集、整理、分析、評估感染病例,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五是抗生素使用監測。醫院制定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生能掌握抗菌藥物應用的適應證、禁忌證,密切觀察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毒副作用。檢驗科提供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開展藥敏試驗率<30%,未達到耐藥菌株監測的標準。.院感科制定抗生素使用登記表下發到病區,要求護士按照住院號、姓名、診斷、藥名、分類、計量、使用天數、何種手術、手術前使用天數、預后情況進行登記。門診抗生素使用情況抽查處方,統計使用率。院感科每月1日收集抗生素使用登記表,進行統計、分析、評估,計算使用率。六是手部衛生。
建立了洗手制度,院感科每月督導考核一次。.各診室設立了洗手設備,洗手池、洗手液、抽紙,洗手示意圖。洗手是最簡便、最經濟、最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的方法。七是醫療廢物的管理。.建立了標準的貯藏間,貯藏間全封閉式結構,安裝了防盜門、換氣扇、紫外線燈管、照明燈管、清水池、封閉式污水排放系統,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六防措施、五類廢物標識牌上墻,購置了專用周轉桶、垃圾桶、垃圾袋、利器盒、運送車輛。建立了規范的醫療廢物登記本,按照收集時間、種類、重量(個數)、處置方法、交接人實行雙人簽名,3個登記本,6個人簽名。即:科內護士、出科收集的保潔員、出院收集人員是漢氏環保有限公司。收集人員的防護用品和消毒物品配備齊全,有帽子、口罩、手套、工作服、膠鞋和84消毒液及洗手設備。臨床科室配備了醫療廢物收集流程圖和專用的垃圾袋、垃圾桶、利器盒。.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是武漢市衛生局和武漢市物價局指定的漢氏環保有限公司,我院與該公司簽訂了合同,并按要求履行合同。作為救死扶傷的醫院要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科建設作為醫院管理年的重要工作,將醫院感染控制作為重要指標納入醫院管理的評價,認真抓好落實,必須認清當前控制醫院感染的形勢,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院感染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和業務水平,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內感染的發生和傳播,增強醫院應對重大傳染病的防治能力。通過等級評審工作,我們全院職工控制院內感染的認識提高了,自我防護意識加強了,無菌觀念增強了,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