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野鯉網箱養殖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網箱位置的選擇
網箱放置于甘南縣內嫩江西岸的一個江汊里,該水域有以下特點:
1.水面寬闊
水位較穩定,背風向陽,水深4米以上,環境安靜,水質清新、無污染,pH值在7.0~7.5,酸堿度為中性偏堿的水質。
2.該區水體和嫩江相通
水流較平穩,水流速度一般在0.1~0.3米/秒,溶氧豐富,含氧量在5毫克/升左右。3.該水體透明度40~50厘米,每升水含浮游植物量150萬個以下、浮游動物2000個以下,水質清新嫩爽,適宜黑龍江野鯉的生長。
二、箱體安置
1.網箱構成
網箱由箱體、框架、浮子、沉子及固定設施等構成。
(1)箱體:采用10目箱體,此網箱為聚乙烯經編網片組成。無節光滑,不傷魚體,網目經定型不走樣,箱體柔軟,出現問題易于縫合,不易開孔逃魚,成本低,安全性高。
(2)框架:懸掛箱體的支架是用鋼管和塑料管等材料構成。把箱體固定在框架上,以利于箱體張開、成形。
(3)浮子:用硬質吹塑制成的浮桶作為浮子,堅固耐用浮力大。
(4)沉子:選用直徑25毫米的鋼管制成,置于箱底,既可撐開底網,又可當沉子沉箱。
(5)大小及形狀:中型箱,箱體呈長方體,長5米、寬4米、高2.6米。
2.網箱的裝置
(1)浮動式網箱:箱體的網片上綱四周綁結在鋼管扎成的框架上,網片下綱四周系上沉子,框架兩端用繩子與錨系在一起,上口用網片封住,框架縛上桶式浮子,漂浮于水面。因水體與嫩江相通,水面開闊,為增加抗風力采取多箱聯體浮動式安置網箱,其中15個箱體串聯成一列,兩端用錨固定,共2排,計30個箱體順勢排開,排與排之間用框架材料連接。
(2)網箱設置的水層:箱體網衣入水2米左右。
三、魚種放養
1.魚種入箱前的準備
網箱下水前仔細檢查網箱。魚種入箱前3~5天要提前將網箱安裝好,放入養殖水域,網衣經浸泡附生藻類后,即可放魚入箱。
2.放種時間
5月15-17日,以早入箱、早開食為原則,選在晴天無浪時魚種入箱。
3.放養規格
品種為優質黑龍江野鯉,體重80~100克,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傷。4.放養密度共投放黑龍江野鯉魚種6150千克,單箱投放魚種205千克,每立方米水體平均放養量為5.125千克。
四、飼養管理
1.合理投喂餌料
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制成顆粒投喂,主要成分有干雜魚(或魚粉)30%、豆粕37%、玉米15%、麩皮15%、添加劑3%,粗蛋白保持在35%~40%,粗脂肪在5%~8%,做成顆粒飼料投喂。投喂量為:5月份8%、6月份14%、7月份30%、8月份32%、9月份16%,同時根據天氣及魚的生長情況按“四定”原則進行調整。
(1)定質:投喂的飼料要求新鮮、適口,腐爛變質的飼料不要喂魚,為防治魚病可制成藥餌投喂。
(2)定量:定量是根據魚體大小,在不同季節、時間有節制地合理投飼。
(3)定時:一般每天投喂3~4次,8-9時、14-15時、18-19時;7-9月魚類的生長旺季,每天可投喂4~5次,分別為6-7時、9-10時、12-13時、15-16時、18-19時。
(4)定位:在網箱內設置餌料臺,防止浪費,也便于檢查攝食情況,可用篩子墊紗布制成,懸吊在水下40厘米處。
2.日常管理
網箱養魚日常管理的內容主要是防病、防逃、防敵害,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壞不僅影響產量,而且直接關系到網箱養魚的成敗。
(1)定期檢查網箱。網箱養魚最怕網破逃魚,每周檢查1次,一般在風浪小的天氣,上午或下午進行檢查,要特別注意水面下30~40厘米的網衣,該處因常受漂浮物的撞擊以及水老鼠等敵害侵襲,很容易破損逃魚。
(2)防風防浪。在暴風雨汛期洪水來臨之前,要檢查框架是否牢固,加固錨繩、木樁,防止網箱沉沒和被洪水沖走,防止被漂浮物撞擊。
(3)適時移箱。干旱時,水位下降,網衣有擱淺的危險,要把網箱往深水位移動;洪峰到來之前,要把網箱往緩流處移動,避開洪水沖擊,如遇到污染水質入箱,應及時將網箱移至安全適宜場所。
(4)要防止有毒污水流入網箱區,還要防止偷竊、人為破壞等。平時做好生產記錄,詳細記載每箱魚種投放時間、數量、重量、規格、飼料用量、水溫、天氣情況、魚病用藥種類及用量、產量、出箱規格等原始資料,便于生產總結,進行成本核算。
(5)清洗網箱。網箱下水3~5天后就會附著大量污物,被一些藻類或其他生物所附著稱青泥苔。嚴重時堵塞網眼,影響網箱內外水體交換。一般在水面下1米水層內最多,若不及時清洗容易造成箱內水質惡化,缺氧、缺餌,影響魚類生長,所以要對網箱進行清洗。主要采取人工清洗,通常是每隔5~17天將網衣提起,用掃把、樹枝、毛刷等洗刷和拍打。
五、病害防治
養殖過程中要做好魚病防治工作,主要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食場消毒
用40克漂白粉裝袋掛在食臺附近。每隔兩周換1次。
2.投喂藥餌
高溫易發病期間在每千克餌料中加入1.5克的土霉素粉,連喂2~3天,防止細菌性魚病的發生。
六、養殖結果
5月17日開始投喂,9月28日出箱,共收獲商品成魚49200千克,單箱產量為1640千克,平均每立方米水體產商品魚41千克。此次養殖出箱魚類的最大特點是出箱規格整齊,平均尾重在0.75千克,體呈紡錘形,健壯優美,跳躍有力,背部灰黑、體側金黃、腹部銀白,臀鰭和尾鰭下葉呈橘紅色,達到了黑龍江野鯉在自然環境下的特性,并且肉質細嫩、無土腥味、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倍受市場青睞。
七、討論
1.水域選擇
選擇優質水體是進行網箱養殖的前提,網箱養殖是將箱體置于水體中,對水質要求較高,應選擇水底平坦,風浪較小,水位相對穩定,水深在2.5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并且溶氧豐富,背風、向陽,有微流水的水域。
2.魚種規格
應做到品種優良,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由于鯉是吃食性魚類,網箱養殖密度大,以人工飼料為主,魚類搶食激烈,如果規格不齊,會出現兩極分化、大小不齊的現象,因此養殖過程中應多次檢查,發現魚類生長不齊、有特大或特小個體時,應將其撈出,并入個體相近的箱體中。
3.餌料質量
全價適口的餌料是網箱養殖成功的基礎。網箱養殖黑龍江野鯉是集約化養殖,投入高、風險大,因此為了保證魚類的快速生長,要根據魚類生理特性,在不同的生長時期配制全價適口的餌料,同時應采取科學的投喂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4.防逃
網箱放置在自然水域中,一旦出現破箱現象,損失將十分嚴重,所以網箱養殖一定要做到勤檢查、勤整理、勤維修、勤洗網箱、勤排污渣,定期安全檢查。防止魚類逃逸是網箱養殖成功的關鍵。
5.防病
網箱中的水體交換快,魚類活動迅速,再加上洗箱檢查次數較多,易于發生碰撞,造成魚體受傷,染病機會增加,一旦發病容易傳播蔓延。因此,要細心操作、防止魚體受傷、減少病原體的傳播、搞好日常管理等措施,切實做好藥物的預防,病害防治要做到以防為主、治療為輔。這是網箱養殖取得成功的保證。
作者:吳叢迪 單位: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