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構成要素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構成是一種造型觀念。構成要素點、線、面作為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可以創造出新的形態。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應突出構成理念。該文旨在研究如何將點、線、面恰當運用在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空間展示設計手段,創造出科學與藝術、抽象與具象、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展示空間,以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關鍵詞: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構成要素
展示空間是藝術與科技相融合的綜合性空間。一個優秀的展示空間在展示形式上要合理布局點、線、面設計元素,使空間具備動態化、序列化、節奏化的特點。點、線、面設計元素作為空間設計的基礎,在推演空間形式結構、展陳形式、色彩構成、材質效果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滿足現代審美的要求,又能呈現出辯證的空間關系[1]。
一、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應突出構成理念
展示設計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設計學科,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文化需求進一步升級,在展示空間中則表現為出現了廣泛性的展示主題、綜合性的展示功能、多元化的展示體系及交互性的展示手段。展示設計的范疇也越來越寬泛,除了不同形式的展覽中常規的展示空間設計,商業展會設計、旅游環境設計、博物館展示設計、慶典活動設計等都被囊括其中[2]。新時代,多元化的展示設計不再局限于設計領域,設計人員開始突破常規的設計思維進行跨界設計,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優秀的展示空間兼具平面感、空間感、形式感、技術感,能夠給人沉浸式的感官體驗和美的享受[3]。20世紀70年代末,包豪斯現代設計構成理念的引入促進了我國現代設計教育體系的完善。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構成課程已成為我國現代設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專業基礎課,其為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現代設計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專業基礎。包豪斯學派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具有系統性、邏輯性的教育思想,并將其貫穿于設計教學體系。包豪斯學派認為藝術與科學之間有共通之處,二者都可以被解構為最基本的元素加以研究,正如物質分解后有分子、原子、電子等,設計藝術也可以被分解為最基礎的點、線、面構成要素。構成是一種造型觀念。構成要素點、線、面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應突出構成理念。文章旨在研究如何將點、線、面構成要素恰當地運用在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引導利用空間展示設計手段,創造出科學與藝術、抽象與具象、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展示空間,以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二、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構成要素運用
當今,科技與藝術發展迅速,出現了一些超現代主義的展示設計風格。展示設計與構成藝術是根據展陳物品規劃的,展示設計人員及其團隊需要考慮展覽館受眾能否接受這一設計風格。設計人員及其團隊應考慮全部的要素并合理應用,由此更好地展現展示設計與構成藝術的魅力。在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構成要素是展示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展示設計相輔相成,能增強展示空間的層次感、立體感和空間質感,優化展示空間的主題表達,烘托展示空間的情感氛圍。點、線、面是畫面中基本的三大構成要素。點是畫面最基本、最簡潔的構成形態,也是畫面內圖案造型的原生要素;線是點的移動軌跡形成的,有直線、曲線之分,具有多變性、方向性和靈活性的特點;面是線移動至終結形成的,有實面和虛面之分,通過分離、覆蓋、透疊、減缺等構成方式可以改變其形態特征,豐富其視覺表現,帶給人藝術美感[4]。點、線、面作為構成三元素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和審美價值,是展示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綜合考慮展示空間的色彩、空間、材質等特性創新運用點、線、面,由此創作出兼具藝術性與功能性的展示設計作品。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在點、線、面的布局規劃上要有其獨到之處。不論這些設計作品在風格主題、版式內容、展示效果上多豐富和復雜,其都是由點、線、面構成的。所有的形體造型都可以視為點、線、面的重構與延展,所有的設計作品都可以簡化為點、線、面的基本形態。
1.點的定義與運用
點在空間維度上屬于零維度,是最簡潔、最基本的形態,是觀者感知形象的基礎。在展示空間中,較小的形體和類似點狀的物體都可以被看作空間環境中的點元素,如展示空間中用于打光和突出裝飾物的圓形燈具,抑或是點綴空間環境的裝飾掛畫和點狀綠植。點不僅是平面設計中重要的視覺要素,而且是展示設計中重要的表現元素。在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考慮如何對點進行合理布局,使其串聯成線,從而使面和體具有協調性、美觀性。點有位置和大小的變化,但點與其他形體和空間對比時,超過一定上限就會失去點的性質而成為面。如,將同一空間中不同大小的點和面進行對比,面積較大的點在視覺上會給人“面”的感覺。因此,點在造型上沒有限制,無論點的形態如何延展,凡有中心點的形狀與塊面,其內在表現形式始終是點的元素形式。點在展示空間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空間中展品位置之間的關聯上,設計者在設計時要把握好觀者與展品、展品與展品之間的距離,將疏密、主次和聚散關系合理應用在空間布局中,既有聚合的點群,又有分散的點元素,由此使展示空間聚散相宜,錯落有致,主次有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對單點與多點的運用,一個點往往能夠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在設計中,教師要歸納總結需要突出強調的點,當點處在畫面中心時,能夠構建穩定和諧的畫面關系,為觀者直觀地傳達展示內容。在畫面中出現的三個及以上的點被稱作多點,多點是形象產生的基礎,形成點化的線或點化的面,點的數量越多、間距越小,形成的線越實、面的形象越清晰。多點能營造排列的線型空間和圍合的虛面空間。空間中多個點的不同布局排列能夠展現不同的空間效果,點的規則排列能夠給人秩序感、方向感,而點的無序排列則會給人動蕩感、無序感。
2.線的定義與運用
線具有走向、長短、形狀、相對寬度等,由點移動的軌跡形成。方向和運動都代表著線的特性,線顯示的內在運動特性遠遠多于靜止的特性。線似乎永遠都從某個起始點發出,并在一定的距離內延長。相比于點,線往往有著更為豐富的心理影響與情感特性。把控空間關系作為線最主要的特性之一,在空間設計中可以表現為分割、隔離、相互聯系的空間與元素。線有真實線和虛擬線之分:真實線指直線、折線、曲線、自由線等,是可見的;虛擬線則是多個有形物體規律排列形成的點與點之間游離牽引的效果,是抽象的。線是點的延伸與擴展,在空間構成中具有一維性。線有粗細、長短、曲直之別,也具有方向性、延伸性、韻律性等特征。設計人員通過改變線的粗細、長短、顏色、方向等基本屬性,繪制出帶有不同視覺觀感的線條,利用線條構建展示空間結構,營造空間環境。線在展示空間中相較于點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一維概念的線元素通過相互組合可以開展二維創造,也可以在三維空間中呈現多樣的變化。如,作為承重結構的柱和梁通常以線的形式在空間中表現出來,柱與梁縱橫交錯,在滿足承重基本需求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三維空間內除了柱和梁這種直線線型,也有曲線型和流線型的線元素,這種具有變化的線條打破了空間一般形式的單調,使局部空間產生了更多變化,滿足了使用者的審美需要。此外,線比點更具有情感色彩,不同形式的線作用于空間中,可以影響其他空間元素給人的感受。如:水平線有平和、深邃的視覺效果,可以增強空間的橫向感;垂直線有向上、穩定的視覺效果,可以增強空間的縱深感;斜線有分割、引導的作用,可以增強空間的方向感;曲線有動態、流暢的視覺效果,可以增強空間的延伸感。在展示空間中,線的組合、排列、群化、疏密等視覺效果,造就了線的心理特征的多樣化。如,在展示空間中較多運用豎線的元素,通過線的延伸,可使人對空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線條大致分為兩個系列:直線和曲線。水平直線構圖的特點是平和與寧靜,在一些大型的展示設計項目中最為常見。水平的展示陳列可以起到引導視線、吸引觀眾的作用,使受眾獲得左右往復、自然行走的視覺觀感,在行走的引導中,也能使空間中陳列的展品一覽無余。垂直線結構具有平穩、向上、有力的視覺特征,空間中對垂直線的使用更能把觀者的注意引向展品,如此也構成了展品的主要視覺展示區域。曲線分為開放曲線和閉合曲線。從造型上看,曲線往往給人開放和活躍的感覺。曲率的變化豐富了曲線的表達形式,突變的曲線與平緩的曲線可以呈現出不同的情感表達效果和視覺美感。如,幾何曲線中的螺旋線、拋物線和圓弧線以多樣的風格特征形成了不同的視覺效果,是空間環境中可視的藝術語言。在展示空間中合理利用曲線拓展延伸空間,能夠提升整個空間的視覺設計效果與用戶體驗,從而創造出富有節奏與韻律的視覺展示效果。在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設計主題和線條的特點,合理使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設計表現。
3.面的定義與運用
外形是識別面的重要因素。通常點的聚合和線的擴展可以形成面。面給人飽滿的感覺,可以使設計給受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面與點、線最大的區別在于面具有體積感,給人穩定、安全、可靠的感覺。其主要分為幾何形狀與有機形狀:幾何形狀通常被認為是人造的、規則的,而有機形狀往往被認為是天然的且不規則的。線的圍合可以生成面,點和面的概念是對立統一的,一個面也可能是一個點,甚至一個點也能被看成一個面。但面積占比越大,點的特征就越不突出。在平面結構中,點的聚集構成一個面,線的運動也構成一個面。室內空間的面元素有許多表現形態,不同材料、不同色彩的連接線和不同塊體的轉折線圍合構成了面。面在室內空間環境中有平面、曲面之分,線條相互圍合而構成了平面。在室內裝飾中,面的形成成為區分空間與區域的基本手段,通過改變空間輪廓和界線劃分區域。而曲面在室內環境中除了具有引導路線的功能,還能緩沖、柔化空間,營造空間的氛圍。點的聚集和擴大、線的聚集和閉合都能形成面,面的不斷重復疊加構建了基本的三維體塊。不同角度的面能給人多樣化的視覺體驗,對空間的塑造有著積極的作用。與點和線元素相比,面元素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能夠傳遞視覺信息,同時也能給觀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展示空間中,面的應用是最為普遍的,面與面構筑了空間,空間中基本的面包括基面、垂直面、頂界面,如,在展示空間中利用大理石鋪設地面,利用墻紙、墻漆及玻璃等裝飾立面,用不同材質的吊頂、吊燈塑造頂面。在造型上,面可劃分為直面和曲面:直面是由直線構成的造型,如三角形、矩形等;曲面則具有圓滑的輪廓,包括圓面、橢圓面等。直面可以使展示空間界限清晰、輪廓分明,給觀者清晰直觀的視覺感受;曲面可以延展空間的視覺效果,使空間更具變化感和設計感。在展示空間中,綜合應用不同面的組合會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氛圍與展示效果。
三、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案例創作與分析
敦煌壁畫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極高的藝術研究價值。近年來,敦煌壁畫與現代設計結合的應用研究逐漸增多。通過敦煌壁畫品牌展示和傳播敦煌的文化內涵與美學底蘊,不僅能增強敦煌的城市文化力量,而且能促進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教學案例《尋畫敦煌品牌展示空間》根據品牌的定位,將其空間設計為具有定制體驗功能的文創品牌專賣店。設計人員通過分析非遺文創品牌專賣店的相關空間展示設計,思考如何將構成元素融入敦煌壁畫品牌專賣店空間展示。點、線、面元素在展示空間中往往是互相映襯、互相影響的,在空間設計中要有點的裝飾、線的穿插、面的塑造,設計人員綜合運用點、線、面元素,根據空間風格加以布局,可以為觀者呈現多樣的展示空間效果[5]。如,在敦煌壁畫品牌展示空間中,藝術裝飾品布局設計既有作為點元素的形式,又有作為線元素的形式,設計人員根據敦煌壁畫的主題,巧妙地將壁畫藻井圖案裝飾盤作為點元素裝飾在空間墻面上,能豐富墻面的視覺效果,吸引受眾駐足觀看。裝飾盤相互串聯成線,在有序的排列中呈現出多樣的圖案,局部空間實現統一與變化并存,即不突兀又不枯燥,可以增強受眾的空間觀感。空間照明上主要有點光源和線光源兩種形式。在展架上方設置圓形筒燈、射燈作為點光源,能夠充分展示展品的特點,增強展品的吸引力。在頂面天花板與展架內設置燈帶作為線光源,能為受眾指引參觀路線,起到空間引導的作用。此外,空間的門頭、展臺、展柜則更多以面元素的形式呈現,室外門頭的設計抽象提取了沙漠元素的色彩,門頭的灰色大理石地面、白色墻體和木質門牌的結合給人平衡穩定的觀感。該品牌展示空間向人們展示了敦煌壁畫的藝術風格與歷史文化內涵,從圖案、色彩、材質上結合構成要素營造敦煌文化氛圍,整體空間展示設計具有濃厚的敦煌韻味。在展示設計課程案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考慮構成要素設計應用的美觀性,而且要考慮展廳鋪設與拆運的方便快捷。同時,設計人員應保證所用材料能夠實現二次利用。在線與面元素的融合中,一般是當展廳設計需要使用大面積固體或有形的硬質材料時,可以考慮用線、面融合的方式代替,通過框架式的立體結構設計,方便設計結構的運輸與組裝[6]。在設計展廳的展臺或展示墻時,設計人員可以通過點元素的累加,將元素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由此形成規則或不規則的面型結構。這種排版方式將分散的點整合成面型結構,使展示墻的設計更加靈活多變,在安裝或排版上都更加靈活、隨性,使設計富有靈動的美感(圖1、2)。
四、結語
構成要素點、線、面是創作設計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文章通過介紹一些結合構成要素點、線、面特性的展示空間設計表現形式,闡述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應突出構成理念。在展示設計教學中,教師可單獨運用一種構成要素形式,也可綜合運用多種構成要素,由此創造出形式獨特、配色和諧、風格多樣的展示空間。
參考文獻:
[1]張蕾,孫遲,楊麗橘.探析展陳空間中的點線面設計元素的構成[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6(10):110-111.
[2]史喜珍.三大構成設計[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12.
[3]李芳華.淺談中國展示設計的發展[J].新西部(下半月),2008(1):212-213.
[4]龔暢.點、線、面構成元素在設計與繪畫中的運用[J].美術界,2014(12):82.
[5]劉秉乾.展示空間與點線面之間關系的探究[J].明日風尚,2019(1):171-172.
[6]宋長玉.淺談空間設計中點、線、面的實際應用——以現代展覽展廳設計為例[J].裝飾裝修天地,2020(3):200-201.
作者:韓玉婷 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