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市場經濟良好發展的條件下,我國中小企業數量飛快的增長著,其生存發展有著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潛力。然而在公司內部控制等管理工作上,卻缺少系統全面的管理思維意識,內部控制制度以及運行模式都不夠科學。中小企業對有關內部控制要素做出改進,將有利于自身長足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要素;內部控制
我國大部分企業都屬于中小企業。雖然規模小,但是中小企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稅收等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在探索內部控制制度上,起步晚,且多注重在大型企業,對于中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少之又少。1985年,美國建立了“全國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在其進行大量的研究調查之后,分析結果表示約50%的財務作弊案件與內部控制失效密切相關。隨后,其建議成立COSO。COSO目前提出的關于內部控制定義是最具權威的,在企業界得到推崇和認可,在全球都得到了應用。該委員會做出了如下表述:“內部控制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者和員工的影響,目的在于實現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所適用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一、內部控制的要素
在COSO內部控制框架中,將內部控制要素分為控制環境要素、風險評估要素、控制活動要素、信息與溝通要素、監督要素五個要素。內部環境及控制環境是基礎,是其它四個要素發揮其作用的先決條件。一個企業沒有一個良好的控制環境,無論其它四個要素如何發揮其優良的作用,企業都不可能擁有一套好的內部控制機制。風險評估、控制活動、監督、信息與溝通是內部控制框架的組成要素,內部監督是對控制活動、風險評估、信息與溝通和控制環境四個要素所進行的不間斷在控制和檢驗。他們五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輔相成,構成了整個內部控制框架,為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一)控制環境??刂骗h境是企業的氛圍,我們通俗的把它叫做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支柱,是其它四要素的基礎,它始終影響著一個企業的基調,主導或左右著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也決定著內部控制的效果。具體來講,控制環境包括公司的治理結構、公司內部機構、組織機構、責任的分配和授權、員工的誠信和職業道德觀、人力資源等方面。
(二)風險評估。風險是企業在實現內部控制目標時,所產生的負面的不積極的因素,企業的經營活動時刻都面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風險。通過風險評估來及時的了解和科學的分析阻礙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因素并采取積極應對策略的過程。風險評估是企業實施內控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有設定目標、識別風險、分析風險和提出應對措施。
(三)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提出和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企業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一般來說控制活動有職務分離控制、會計系統控制、授權審批控制、資產保護控制、經營分析控制、信息控制、內部報告控制等。
(四)信息與溝通。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企業不能獨立出社會,因此就一定要從外界得到信息和傳遞信息,這時也需要溝通。在企業中上下級之間對工作的交流也屬于信息。要做好內控目標相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傳遞讓信息能夠及時得到溝通,使內部控制能夠得到有效的運轉。
(五)監督。監督是評價企業內部控制質量,也就是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科學性的分析和評估。內部控制是否設置合理,符合企業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管理制度來監督、分析和采取相應的措施。
二、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方法
許多中小企業的領導者,只注重企業的經濟利益、一味地發展,不管企業存在的問題。等風險、問題足夠大的時候才發現,卻為時晚矣。這時企業要做的就是要加強自身的風險防控意識,要及時發現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早點發現問題,早點治療。企業要提高自身的風險防控意識,要能夠辨別風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企業要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來減輕企業面臨的風險。合理的評估企業面臨的風險。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活動要想得到完善,就必須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法。企業的各個業務環節不能有紕漏,業務流程需要有詳細的環節。與此同時,在確定各個環節的明細目標,對企業的整體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層層分解,從而使企業能控制業務的循環流程的專業化和標準化。對于主要部門和次要部分的力度企業也可以掌握,這樣才能保證全方位的實施內部控制。
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金,使企業資本機構合理。企業財務管理所追求的基本目標是使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都能夠得到有效配合。所以,財務控制的著手點是讓資金來源和運用有效配合,科學的進行資金分配,才能使企業產生最好的經營效果。適當的控制企業的實務資產,減少成本、減少浪費。許多的中小企業,因為其工藝技術和經營管理等落后,使企業的資源利用率遠低于大型企業。
三、結束和展望
內部控制主要在企業的業務循環的過程中表現出來,企業在其全面風險的管理過程中能體現出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內部控制的
5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督)之間相互聯系,保證了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內部控制是保證企業經營管理順利進行的各項措施,要伴隨著企業的經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小企業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人們也會越來越更多的關注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的優秀特點,對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有著積極的作用。
中小企業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在技術、管理制度方面進行創新,再能逐步解決財務管理和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種問題,促進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許高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以研究對策[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08).
[2]丁雪航.淺談完善中小型工業企業的內部控制[J].遼寧經濟,2016.
[3]勒爾金鹿.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西南財經大學,2014.
作者:張藝 單位:天津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