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手術室護理新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護理新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手術室護理新技術

        第1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微信;護理教學;手術室;應用評價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行為越來越依賴現代網絡通信技術[1]。借助網絡將一流的教學資源、新知識、新技術及完善的管理模式與手術室護理教學相結合,既滿足了護士的學習需求,又減少人力、物力,最大效度地整合教學資源與管理資源。李宏彬等[2]研究,應用微信能顯著提高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效率。胡玉琴等[3]在護理管理中做出重要探索,有研究[4]顯示,微信群創新應用于護理部繼續教育培訓中,而對于在手術室護理教學方面探索較少。2015年1月,我科室建立微信群輔助手術室護理教學,將現代化網絡通信技術與自主性學習相結合,至今取得良好的成效,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層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湖南省某三級甲等醫院手術室實習護士、進修護士和專科護士共16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實習護士90名按學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人。兩組實習時間均為1個月,實習護士的年齡、性別和學歷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進修生40名按編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名,兩組進修時間均為3個月,進修生的年齡、性別、學歷和職稱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2。專科護士30名按編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5名,兩組培訓時間均為2個月,專科護士的年齡學歷和職稱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3。

        1.2方法

        1.2.1創建微信平臺 由護士長建立3個微信群,護士長擔任群主,教學老師擔任管理員,全體實習護士、進修護士和專科護士加入群。教學老師定期推送教學PPT、視頻和文獻資料等,全體成員可分享學習心得、圖片和科研思路等。

        1.2.2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先由總帶教老師介紹手術室相關環境和制度,接著觀看手術室相關護理操作視頻并示范,最后跟隨各自帶教老師入臨床一對一工作,在工作中,老師隨機講解相關護理知識,指導護理操作等。

        1.2.3實驗組 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利用微信群,在帶教老師和實習護士、進修護士和專科護士之間建立微信群,將手術室護理知識課件、手術室護理操作視頻、科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教育和最新研究文獻等,以微信的形式進行教學管理。

        1.2.4考核內容 ①兩組實習護士、進修護士和專科護士實習進修培訓后,進行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績使用百分制。②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③實習結束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發放問卷調查表,并對使用微信教學管理的評價反饋。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發熱理論及技能成績比較采用t檢驗,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

        2 結果

        2.1兩組護生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 實驗組實習護士理論和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經χ2檢驗得出χ2=-6.36,χ2=-18.03,P

        2.2兩組進修生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 實驗組專科護士理論和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經χ2檢驗得出χ2=-3.64,χ2=-2.41,P

        2.3兩組專科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

        實驗組專科護士理論和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經χ2檢驗得出χ2=-5.34,χ2=-4.39,P

        2.4兩組的滿意度問卷調查 發出160份滿意度調查問卷,回收160份,有效問卷152份,問卷有效率95%。實驗組教學滿意度(98.70%)明顯高于對照組(89.33%),經χ2檢驗得出χ2=119.101,P

        3 討論

        3.1微信群顯著提高護士護理理論和操作成績 以興趣為向導的移動式非正式學習方式是微信群帶給護士良好學習體驗的內在關鍵。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的手術教學方式相比,利用微信平臺能有效的提高習護士、進修護士和專科護士的護理理論和操作成績。這與董玉紅[5]等研究結果一致,微信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適應新的信息環境下的新教學方式,值得推廣和研究。

        3.2微信群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例數 研究發現,兩組實習護士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差別無統計學意義,但也有研究[6]指出,微信輔助產科教學,顯著減少了不良事件發生。由于實習護士在手術室實習實質性操作較少、護士危險意識較強,科室不同或實習要求差異可能是研究中的混雜因素,今后可進行進一步探索。兩組進修護士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差別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使用微信群作為溝通工具和業務學習平臺,提高工作溝通、知識分享以及信息傳遞的效率[7],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本研究與馮小平等[8]研究結果一致,兩組專科護士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差別有統計學意義,主要有術前準備不足、護理記錄差錯、無菌操作不當、器械檢查失誤、護理糾紛等。微信保障了手術室工作的安全、高效,提高了手術室的護理質量

        3.3微信群提高手術室護理教學的滿意度 手術室護理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現在教學過程中,戴欣玲[9]研究表明74%的實習生對帶教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滿意,本研究表明,實習護士、進修護士和專科護士對微信群這一教學方法滿意度高達98.70%。微信可以加強護士間的工作和生活交流,及時發現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增進了相互了解與信任,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滿意度。

        3.4微信群保證信息交流通暢 微信群能夠彌補傳統信息交流的不足,微信更體現了互動,即時,快捷,信息交流量更大,更接近于現實教學模式。微信為師生間提供了交流平臺,老師及時了解護士心理動態,可通過微信給予疏導,消除負性情緒;護士間也可通過微信平臺暢所欲言、相互鼓勵。它也能夠及時傳達科室相關問題,警惕上報不良事件,分析總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有研究[10]顯示,手術室及時通訊軟件的應用是護理管理的發展需要,其可充發揮護理管理者與護士相互支持的作用,提高工作溝通、知識分享以及信息傳遞的效率。

        3.5傳統教學和“微信”教學結合,提高了護生教學效果 將傳統教學和“微信”教學有機地結合[11],兩種教學的優勢得以互補,能夠突破護理教學中的時空限制,提高了手術室護理教學效果。微信輔助教學,給手術室護理教學帶了便利,但“微信教學”不能解決所有臨床護理教學的問題,帶教老師在整個護理教學過程中仍起主導作用;微信也是一個具有強大功能的聊天工具,對于自控力不強的護士也存在著不利因素,在實習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的監督、引導和管理顯得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借助微信平臺加強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進行教學聯動,為護理教學管理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模式,提高了護理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Lorna Saunder. Developing an E-learning resource in clinical risk assessment[J].nursing management,2012,19(5):26-29.

        [2]李宏彬.微信平臺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8):1723-1724.

        [3]胡玉琴,徐玲芬,陳娟麗.利用微信平臺加強手術室內部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醫院管理論壇,2014,31(3):34-36.

        [4]洪春鳳 歐琳.微信群在護理部繼續教育培訓中的作用分析[J].當代護士,2015,01(1):35-36.

        [5]董玉紅,章靜,章海燕.微信群在護理單元業務學習的應用效果[J].護理進修雜志志,2014,29(8):700-701.

        [6]章美芬.微信平_在產科實習護生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7):624-625.

        [7]邵麗,李莉,薛靖.微信在小兒普外科護理單元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6(25):256-257.

        [8]馮小平,陳蘭萍,袁芳.微信在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中的應用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5,32(12):62-63.

        [9]戴欣玲.臨床護理教學滿意度分析及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10(10):143.

        第2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外科手術;心理護理;圍手術期;臨床護理;手術室護士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如何做好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在輕松、舒適的環境里,在醫護人員的關懷和照顧中渡過自己的手術時刻,是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古今中外許多資料表明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活動,對于身體的健康,對于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外科護士做好手術前及手術后的心理護理,對促進疾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現將筆者工作中遇到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而取得良好效果總結如下。

        手術前的心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病人人院后,環境及生活習慣發生改變,要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為使病人盡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護士應熱情接待病人,介紹醫院及病區環境,診治主管的醫生和護士,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使病人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

        針對病人對施行手術通常表現的焦慮及產生焦慮、恐懼的原因有:不適應住院環境、不了解疾病的性質及手術必要性、缺乏手術和麻醉的相關知識、擔心疾病預后、術后并發癥及經濟負擔,也擔心醫護人員態度惡劣、動作粗魯。因此要及時掌握這種心理,盡量把工作做在前面,給患者以安慰和鼓勵,使患者感到溫暖和可靠。

        此外,我們充分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對手術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期望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及手術治療的重要性,講述手術前、中和后的注意事項,還可邀病區中手術成功的同種疾病患者介紹其經驗和體會,經常與患者交流和溝通,及時發現引起情緒或心理變化的誘因,對癥實施心理疏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患者創造安靜、清潔、舒適的環境。

        強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統,家屬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他們的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勸解病人克服悲觀情緒,鼓勵病人配合治療。家屬的鼓勵有時能起到醫護人員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有利于克服患者的焦慮不安情緒。護士要耐心講解手術的必要性,手術的大概過程及手術前后注意事項,使病人主動配合治療。

        2.手術中的心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手術室護士去病房接患者到手術室時,態度要和藹,動作要輕柔。病人進了手術室以后,對手術的恐懼以及環境的變化可能刺激患者心情緊張。

        患者進人手術室后,要將患者安排在已經準備好的手術間內,由于患者對手術室的環境和氣氛極為敏感,所以手術室內一定要整齊、清潔,床單無血跡。此刻患者十分重視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這就要求醫護人員的說話聲音應輕柔和諧,態度親切和藹。外科術前準備中護理操作最多的是備皮、清潔灌腸,應告訴病人備皮、灌腸的目的,使病人消除羞澀的心理負擔,同時護士在操作過程中技術要熟練,避免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使病人能以穩定、樂觀的心態接受手術。

        手術室護士應安撫患者的情緒,使患者逐漸適應手術室的環境,準確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實施個體心理護理,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以便手術順利進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紐帶和橋梁,術中要正確地運用語言,準確地表達情感,和病人聊一些比較輕松愉快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同時也要做個好聽眾,認真聽病人的談話,不要隨意發言,當病人過度激動時應給予安慰,也可誘導繼續談些別的話題。在手術中醫護人員要用心工作不要閑談,不要談易使病人誤解的話,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語言在心理護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3.術后的心理問題和護理措施.

        術后疼痛是造成外科病人術后痛苦的主要癥狀之一,往往使病人身心形成較大的壓力。病人語言不多,通常以痛苦的面部表情及頻繁的變換來反應疼痛狀況。護士應創造適宜的環境,向病人解釋疼痛的原因,分散其注意力,或采取必要的止痛藥物緩解疼痛等措施,解除疼痛所造成的身心壓力,使之盡快康復。傷口尚未愈合,活動受限及預后效果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護士與病人交談時,可列舉同種疾病康復的實例,給予精神安慰,配合飲食調理,使病人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對疾病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病人十分重視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如家人是否常來探望,單位領導及同事對自己所患疾病是否關心等。護士應與家屬、單位配合,在其住院期間要經常探望,把愉快的信息告訴病人,幫助患者得到較多的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安慰。耐心細致的做好康復指導。護士應詳細做好病人出院前的衛生保健指導,根據病情建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定期復查。對一些因手術致身體暴露部位的疤痕,應指導病人用衣著及服飾來掩蓋,使病人恢復自信心。

        第3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 心臟直視手術;呼吸機;護理

        心臟直視手術手的患者,心肺功能都受到較大的影響,術手早期呼吸與循環功能尚不穩定,手術結束后,常規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以減輕呼吸做功,減輕心臟負擔,改善所體交換,預防呼吸衰竭,順利渡過早期危險期。因此,此期的護理尤為重要[1],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觀察并總結189例心臟手術后患者的呼吸道護理,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189例,男107例,女82例,年齡3~63歲,平均21.5歲,其中,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61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28例。行單純室間隔缺損修補術82例,單純房間隔缺損修補術51例,室間隔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同期手術22例,二尖瓣置換術21例,主動脈瓣置換術6例,雙瓣置換加二尖瓣成形術2例,同期冠狀動脈旁路移植的主動脈瓣置換術5例,術后痊愈188例,死亡1例。

        2 護理

        2.1 呼吸機參數及患者生命體征監測 術后患者返回ICU監護室常規接呼吸機輔助呼吸,一般將呼吸機設定為定容輔助呼吸,此模式可提供穩定的容量,而不受患者因手術導致肺順應性改變的影響,然后,首先聽診雙肺野呼吸音及分布情況,30 min內床邊攝X線胸片,以了解氣管插管導管位置是否正確,確保導管位置正確并通暢。持續機械通氣調吸入氧濃度(FiO2%):40%~100%,呼吸頻率:12~20次/min,呼吸支持能維持正常的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在35~45 mm Hg,潮氣量:8~12 ml/kg,可有效防止肺膨脹不全。早期吸氣及呼氣比率(I∶E)通常設置為1∶2。對于肺動脈高壓患者(PAH)用持續25~28 mm Hg的PaCO2可能增進肺動脈擴張和幫助降低肺動脈壓力。并隨時觀察分鐘通氣量(MV),每次送出潮氣量、患者呼出潮氣量、吸氣末與停滯末呼吸道壓力;同時通過氣管插管呼吸導管接上呼氣末二氧化碳(ETCO2)測定器,了解患者肺血氧交換情況及CO2潴留情況一般<40%;SatO2:可隨時獲得動脈血氧飽和度以評估動脈氧處理。觀察指標在90%以上。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平靜呼吸及末梢循環情況,經常聽診雙肺呼吸音情況,定期查動脈血氣分析(ABG),以便了解患者通氣情況。一般情況下,常出現過度通氣,堿過剩或蓄積等,必須根據情況降低患者通氣量:如吸入氧濃度,保持pH值在正常范圍、PaCO2:35~45 mm Hg。本組1例患者女,48歲,行二尖瓣轉換術后住ICU,3 h后監測儀示:SatO2:<90%,ETCO2:>40%,聽診雙肺呼吸音減弱,有干濕音,左側尤甚。X線拍片提示縱隔胸膜撕裂、血氣胸,馬上行左側胸腔閉式引流,引出氣體約200 ml及血性液體280 ml。患者呼吸明顯改善,聽診雙肺呼吸音清晰SatO2:98%~100%,ETCO2:28%~30%,避免了嚴重并發癥發生,使患者順利康復。

        2.2 呼吸道管理 心臟手術手患者多數循環、呼吸狀態不穩定尤其體外循環后肺部分泌物增多,又因人工呼吸機可能導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量會大大增加[2]。所以,呼吸道及時清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改善肺部通氣,維持心肺功能的重要措施。在患者機械通氣期間,吸痰操作是最基本的一項護理技術,吸痰不及時或吸痰操作不當會造成諸多并發癥,影響術后療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頻繁或定時吸痰可導致不必要的氣管黏膜損傷,造成患者不耐受和對抗,往往痰液較少,效果不明顯及帶來不必要的刺激。因此,機械通氣期間護士應按照聽診患者雙肺呼吸音,每30 min 1次。聽診發現痰鳴音可以及時發現氣道內的痰液蓄積,及時清理效果良好,可以作為最佳的吸痰指征[3]。吸痰前后充分給純氧12 min是非常重要的程序,吸痰時間要短,控制在10~15 s,連續多次吸痰之間要充分地給純氧吸入以增加氧的儲備。吸痰前要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吸痰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及口唇顏色,出現血壓下降,SaO2<95%,心率增加,心律失常時,應立即停止吸痰,接通呼吸機并給予高濃度氧,并注意觀察痰液的性質、顏色和量。

        2.3 呼吸道濕化

        患者在機械通氣期間,要防止分泌物黏稠及形成痰痂,要加強氣道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一般濕度為98%~99%,溫度為31℃~33℃,這樣能保持呼吸道黏膜纖毛的正常排除分泌物功能。術后痰液黏稠者,通過霧化吸入,稀釋痰液促進排痰,以減少所道阻力。注意觀察呼吸機濕化裝置內水的存量,及時補水,絕對不允許無水加熱,這樣極易導致患者體內水分大量散失,并在呼吸道內形成痰痂,嚴重可致所道閉塞,引起患者窒息。

        2.4 心理護理

        ICU病房患者往往由于環境陌生,且氣管插管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適和痛苦,患者不能說話而感到恐懼和孤獨。因此常有急躁或挫折等心理反應。此時要主動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告訴患者拔管的時間,不能說話是暫時的、病情好轉的結果等;及時捕捉交流的愿望與信息提示。機械通氣者常常感到口干口渴。護士應當主動了解患者口干口渴所致的痛苦,并及時采取措施。要留心觀察與分析患者眼睛、面部表情、口形和手勢所表達的信息,可制作一些圖片、詞板或會話卡,關心體貼患者,同患者進行充分的心理溝通,建立起相互信賴的關系,在些基礎上給患

        者以鼓勵、安慰,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3 體會

        對于心臟直視手術手的機構勇氣的患者,我們對其護理應從整體考慮,因此類患者呼吸道并發癥的比例相對較高,有資料報道達到15%~60%[4]。所以對呼吸道的護理應做為重點,患者在行機械勇氣的過程中,由于呼吸機使用時間越長并發癥越多[5],所以對患者的護理也應著重于為脫機做準備,一旦患者病情穩定,自主呼吸能力恢復應及時脫機,并及時拔除氣管插管,減少氣道暴露時間,達到減少肺部感染機會的目的。

        除文中所列的各項護理措施外,血氣監測、一般生命體征監測也不可缺少。文中所選患者除1例死于心力衰竭外,無一例出現嚴重呼吸道并發癥,說明我們護理較為得當。

        參考文獻

        1 郭加強,吳清玉.心臟外科護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97-100.

        2 張會芝.呼吸衰竭者機械通氣時適時吸痰的探討.實用護理雜志,2002,18(4):16.

        3 繆爭.氣管切開患者適時吸痰的臨床體會.實用護理雜志,2001,17(2):37

        4 孫培吾,鐘佛添,童文.實用心臟外科手冊.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2:7.

        第4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美容整形;心理分析;護理措施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在有很多美容愛好者,他們想通過美容整形來改善自己的容貌,但是他們在決定做手術前總是會受到社會或者家庭的壓力,最終美麗容貌的吸引沖破了各方面壓力,他們決定做美容整形手術。一些受術者常常認為容貌的缺陷是他們在事業上、戀愛中、家庭上失敗的根本原因,這樣術后一些正常的反應就會被他們認為是手術失敗或者是受到了感染,無形中就增加了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因此,我們醫護人員很有必要對美容整形手術患者進行心理分析,并依據其心理狀態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我們的語言、行動來調整和恢復受術者的心理平衡和自我調節能力,消除受術者的思想顧慮,提高美容整形手術的滿意率。

        1美容整形手術患者的心理分析

        通過日常手術可知要求做美容整形手術的患者可以分為3類,即單純美容整形患者、先天性畸形患者、后天獲得型畸形患者。患者中有的是面容有缺陷,有一部分患者本身面容就很美,但是他們都有各自的原因要進行美容整形手術,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受術者的心理是特殊而復雜的,因此我們醫護人員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分析工作,然后針對不同的心理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

        1.1單純美容整形患者單純的美容整形患者中以女性青年為主,從客觀上來說,這類人的容貌均沒有畸形,五官與自己的容貌也基本協調,但是她們還是希望通過手術來使得自己的容貌更加好看。這類患者可能是在婚姻中或者是工作中因容貌遭遇到挫折,所以希望通過美容整形手術來改善自己的外貌,她們雖然對術后的效果要求較高,但是他們對手術態度積極,目的明確,心理承受能力也強,容易滿足手術后的結果。

        1.2先天性畸形患者先天性畸形主要有上瞼下垂、唇腭裂、小耳畸形等,這類患者在美容整形的人群中并不少見。先天性畸形患者由于出生后就伴有畸形,他們從小就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心理狀態的變化越來越大,表現為對自己的容貌自卑,情緒低落,性格內向,不愿交往。這樣的心理還影響著他們的婚姻幸福和職業發展,所以他們對于整形手術有強烈的要求,希望可以通過手術來改善容貌,對于術后不可能完全達到正常人一樣的效果,求醫者及其親屬都非常理解,只要手術后在原有基礎上有明顯改善都比較滿意。

        1.3后天獲得性畸形患者后天獲得性畸形患者主要是由于各種外傷、炎癥、腫瘤切除、手術后瘢痕等原因造成畸形的,其中最常見的為燒傷。后天獲得性畸形患者是從正常變成異常,所以心理狀態比較復雜,伴隨有悲觀郁悶、情緒消沉、不愿見人等。這類患者在就診時期望可以通過手術恢復到以前的容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醫護人員應該同情和理解患者,要把患者病情、手術方案以及手術之后可能達到的效果都如實地告訴患者,讓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做好心理準備,以期可以全力配合手術。

        2美容整形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2.1術前的心理護理受術者在決定整形時必然是經過了一定的心理斗爭,他們住院后進入一個陌生環境,生活上往往會不習慣,手術前會有寂寞、恐懼、自卑、幻想等復雜的心理狀態。臨床實踐證明,根據受術者手術前的心理表現給予必要的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1對整形者進行術前心理評估,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在手術前,護士要通過談話詢問的形式對整形者進行心理評估,詳細了解他們的職業,美容整形的目的等等,并為每一位患者建立心理評估檔案。其次,護理人員還應該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向受術者介紹清楚手術方式,手術的安全性,術前注意事項等,減輕受術者緊張、恐懼、害怕的心理。再次,護理人員的工作作風要嚴謹,對受術者應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耐心解答整形者的每一個問題,讓患者感覺溫暖、放心,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得受術者穩定情緒,把內心的想法和顧慮講出來,放下心理包袱順利完成手術。

        2.1.2尊重受術者,取得信任醫護人員要在了解受術者心理的基礎上尊重患者,耐心聽取患者的煩惱,并做好整形者的隱私保護工作,以真誠取得受術者的信任。在明白了患者的要求后,要給予他們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通過談心的方式盡量給予受術者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幫助他們擺脫心理困擾和精神負擔,使得他們可以滿懷信心地配合手術。

        2.2術中的心理護理在術中,護理人員要給予他們心理支持,通過詢問其內心感受,并真誠地提供各種幫助,使受術者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適應其手術環境。另外,還可以通過播放音樂或者與他們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使得他們配合手術的進行。

        2.3術后的心理護理術后醫護人員要向患者交代一些注意事項,并告訴受術者手術效果個體之間會有較大的差異,使其消除顧慮,幫助受術者正確客觀地評價和對待手術效果。即使這樣做,仍然會有一些患者不滿意手術的效果,或者認為手術失敗,下面介紹這類情況的護理措施。

        2.3.1對術后效果期望值過高的心理護理措施有一些整形者他們誤認為整形手術是萬能的,所以他們希望手術可以極大地改變之前的容貌,他們往往對對術后效果不滿,認為手術不成功。對于這類患者,他們都十分迅速地忘記了之前的容貌,醫護人員可以拿他們術前和術后的照片讓患者進行對照,然后進行詳細的對照分析,用事實來說服和安慰受術者。

        2.3.2手術失敗的心理護理措施對于手術失敗,患者一般都不會去想術前已知情并同意如何手術的事情。所以在手術后應多次重復術前告訴他有關手術的情況,并將病歷上有關術前知情同意書給他看,耐心向患者解釋手術失敗的原因。對于悲觀失望的受術者,醫護人員要同情和安慰患者,以理解和關心的態度經常看望失望中的受術者。對于想再次通過手術改變容貌但是又會再次失敗的患者,醫護人員要熱情的接待他們,耐心解答其問題,使受術者正確認識再次手術的必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消除恐懼心理,使其主動配合再次手術。

        3結束語

        美容整形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是建立在良好人際關系基礎上的一個交流安慰過程,通過交流來改善受術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醫護人員護理過程中要尊重患者的要求,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患者,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同時醫護人員還應該因人施護,不斷積累經驗,力爭提高整形美容手術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何倫.美容醫學心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334-335.

        [2]王煒.整形外科學(下冊)[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875.

        [3]黃立,馮幼平,吳欣.美容整形患者的個人心理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3(02).

        第5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闌尾炎 圍術期 護理干預 進展及趨勢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71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3-0058-01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急腹癥之一,發病率較高,大多需手術治療,圍術期護理措施是保障患者臨床療效的關鍵因素[1]。本文將探討闌尾炎圍術期護理干預研究進展及趨勢,為臨床提高此類患者護理效果及生活質量提供可靠依據,現總結如下。

        1 急性闌尾炎概述

        闌尾是機體右下腹部細管狀器官(盲腸末端),部分患者出現變異可發生于其他部位。急性闌尾炎(acute appendicitis)屬于外科發病率最高的急腹癥,其特點為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患者大多為中青年人群。研究表明,急性闌尾炎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右下腹部固定性壓痛或轉移性疼痛,若未獲得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將導致死亡等嚴重后果[2]。急性闌尾炎臨床主要治療方法為外科手術,部分患者由于出現手術禁忌癥可給予保守治療。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急性闌尾炎發病率呈現出顯著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

        2 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

        2.1 術前。熱情接待并講解住院治療注意事項及相關規章制度,帶領患者熟悉院內及病房環境,消除其緊張、恐懼等負面心理。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保持溫度及濕度適宜,定期對病房中物品、地面及空氣消毒,盡量減少交叉感染發生率。講解急性闌尾炎相關知識及手術治療內容,指導家屬積極配合患者治療,例舉臨床成功治療案例,適當增強患者自信心[3]。進行各項手術準備工作,如手術所需器械及儀器、備皮、麻醉及突況搶救藥物等。指導患者禁食禁飲,嚴密觀察其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積極干預原發疾病,待其生命體征穩定后方可實施手術治療。術前及時補液以便維持患者體內水分、電解質以及酸堿度平衡,若出現腹脹應給予胃腸減壓。

        2.2 術中。根據患者實施麻醉方法不同,選擇合適的擺放,術中原則應充分暴露手術視野方便醫師進行操作,保障患者舒適度及手術安全性,盡量減少對呼吸系統影響,保持肢體未處于過度牽拉或壓迫狀態。術中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若出現異常反應及時告知醫師并配合其進行處理,注意術中保暖。

        2.3 術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應去枕平臥,將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等嚴重后果。嚴密監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及時告知其手術結果,改善其由于過度擔憂手術療效而出現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若患者發生休克則應立即取仰臥中凹位,將其下肢抬高(與身體保持20°夾角)、頭部抬高(與身體保持15°夾角)[4]。給予必要的吸氧措施預防心律失常,提供音樂、書籍等物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必要時可遵醫囑給予止痛劑。術后待患者排氣前應禁食禁飲,排氣后第一天可少量飲水,第二天若患者無腹部不適感可適當進食流質食物,忌食牛奶、豆漿等高蛋白食物以防腹脹,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時更改進食狀態(流質、半流質等)。術后采取各項措施預防并發癥發生,如實施抗生素常規給藥預防感染等。嚴密觀察手術切口變化,及時更換敷料及引流袋,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師處理。主動詢問患者圍術期是否出現不適,并及時對癥處理,盡量滿足患者各項合理要求,提高其治療疾病積極性。告知遵醫囑治療重要性,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講解良好生活習慣對疾病預后重要性,及時糾正患者以往不良生活習慣。

        3 護理干預進展及趨勢

        隨著急性闌尾炎發病率逐年上升,臨床特殊患者數量也隨之增加,如妊娠期闌尾炎、艾滋病闌尾炎、老年闌尾炎等,因此應總結此類特殊闌尾炎患者針對性的圍術期護理措施,可為臨床醫護人員提供可靠參考價值。

        3.1 妊娠期闌尾炎。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情況是患者處于妊娠期最常見的外科合并癥之一,且此類合并癥可發生于患者妊娠各個時期[5]。患者經臨床手術治療后易出現先兆流產情況,危及患者及胎兒生命安全。在孕早期的產婦可進行常規性肌肉注射黃體酮進行保胎治療,孕中期的患者需進行硫酸鎂靜脈滴入進行止宮縮治療(遵醫囑將25%硫酸鎂溶于5%葡萄糖內進行靜脈注射)。指導患者對正常宮縮引起的腹痛與闌尾炎腹痛進行準確區分,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進行干預。圍術期應保證供氧充分以免胎兒受損,應同時進行孕婦及胎兒生命體征監測[6]。術后若需給藥預防并發癥應選擇對胎兒無影響的相關藥物。

        3.2 艾滋病闌尾炎。艾滋病,簡稱AIDS,屬于臨床傳染病的一種,其發病原因是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傳播途徑包括性傳播、母嬰傳播以及血液傳播等。研究表明,艾滋病可引起患者食欲下降,因此大多數艾滋病患者均存在營養不良狀況[7,8]。臨床護理人員待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穩定且可正常進食后,應給予針對性的飲食指導。艾滋病患者進食應以少食多餐為主,食用富含維生素、低脂、高蛋白、易消化以及高熱量食物,并適當進纖維素防止便秘。必要情況下可對患者給予靜脈輸液補充營養物質,加強口腔護理保健,防止出現口腔潰瘍影響患者食欲。由于艾滋病傳播途徑較為特殊,患者大多具有自卑、怕周圍人笑話等負面心理情緒,因此排斥臨床治療與護理,依從性較差。護理過程應主動熱情,消除患者上述不良情緒,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指導家屬對其進行必要鼓勵,提高其治療依從性。

        3.3 老年闌尾炎。研究表明,雖然急性闌尾炎疾病好發于中青年,但少數老年患者仍可出現此類疾病[9]。由于老年人群身體機能下降,且自身感受遲鈍,無法及時主訴異常情況,因此常發生嚴重并發癥。護理人員應主動詢問患者是否出現不適,并耐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術后可能發生的各類并發癥,語言應避免使用專業術語,態度溫和。術中盡量減少不必要部位暴露于空氣中,以免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等異常情況。必要時可根據患者實際心理特征及臨床表現于術后給予暗示性止痛藥物[10]。使用各類預防并發癥藥物(如抗生素等)應適當減少給藥劑量。手術前后積極干預其各類原發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4 小結

        綜上所述,根據闌尾炎患者實際情況,護理人員在進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提高其護理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姜成文,宋希江,胡明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347例治療體會[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0(1)

        [2] 李華芹,肖紅巖,安慧玲.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2,34(18):2875-2876

        [3] 楊志明,胡幫紅,辛毅,等.改良麥氏切口在闌尾炎誤診手術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1):1913

        [4] 陳德銘.臨床護理干預在闌尾炎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2):60-61

        [5] 高峰.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的探討[J].中外醫療.2013(7):97

        [6] 簡艷軍,黃益珍.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影響及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313-314

        [7] 王占英.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合并艾滋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0):153

        [8] 王巧麗.艾滋病合并闌尾炎圍術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312-313

        第6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手術室),河南洛陽 471002

        [摘要] 目的 探討并分析集中護理管理模式對于骨折手術患者心理應激的影響。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2月來該院實施骨折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基于該次研究的需求,選取90例患者為該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劃分為對照組(n=45)和研究組(n=45),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實施護理,研究組患者采取集中護理管理模式實施護理管理,觀察兩組患者后護理前后抑郁評分情況以及焦慮評分情況,比較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抑郁評分以及焦慮評分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抑郁評分和焦慮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所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3%,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7.8%,二者所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結論 通過該次研究結果的分析可知,對于骨折手術患者采取集中護理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況和焦慮情況,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進一步提高療效,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應用以及推廣。

        [

        關鍵詞 ] 心理;集中護理管理模式;焦慮;抑郁; 骨折;手術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03(a)-0101-02

        Focu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Surgery Impact Analysis

        WANG Xiuping

        Henan luoyang bonesetting hospital(Henan province orthopedics hospital operating room),Luoyang,Henan Province,471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oncentr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for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racture surgery patients.Methods Collected on June 6,2012-December 2013 to our hospital fractur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study selected 90 cases as the study object,and random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 and group (n=45),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ak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focus group patient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depression score after observ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anxiety score,mor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Results Nursing sco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before grading contra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the team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scores and anxiety score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ve saved,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eam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was 93.3%,control group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77.8%,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for fracture surgery patients taking focus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further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promote the patient&acute;s rehabilitation,is worth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Focu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Anxiety; Depression;Fracture;Surgery

        [作者簡介] 王秀萍(1972-),女,洛陽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手術室臨床護理工作。

        經調查研究發現,伴隨著意外事故發生率的不斷上升,在臨床中外科手術所處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尤其是骨科手術[1]。在臨床骨科手術實踐中,大部分患者對于手術都會產生恐懼感,由于害怕手術而產生一系列負性情緒,比如焦慮或者不安等,導致機體出現應激反應,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手術效果,鑒于此,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臨床中需要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予以其人文關懷,講解有關手術方面的知識,使患者對于手術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減輕和緩解患者恐懼、緊張、焦慮或者不安等負性心理,使手術得以順利地實施并完成[2-3]。在該次研究中,選取了2012年6月—2013年12月間該院實施骨折手術的90例患者,基于護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將其分為了對照組與研究組,每一組病例數均為45例,其中研究組患者采取了集中護理管理模式,從護理情況來看,所獲效果顯著且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來該院實施骨折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基于該次研究的需求,選取90例患者為該次研究對象。采取隨機的方式將90例患者分為病例數各為45例的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齡在20~63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43.3±4.7)歲,有8例患者為肱骨骨折,5例患者為跟骨骨折,12例患者為肋骨骨折,13例患者為脛骨骨折,7例患者為股骨干骨折;對照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在18~64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44.5±4.5)歲,有6例患者為肱骨骨折,4例患者為跟骨骨折,15患者為肋骨骨折,12例患者為脛骨骨折,8例患者為股骨干骨折。兩組患者在手術類型、性別構成、骨折位置以及年齡分布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實施護理,研究組患者采取集中護理管理模式實施 護理管理,其主要如下:①手術前1 d對患者進行訪視,及時了解并掌握患者心理狀態以及其基本情況,緩解并消除患者對于手術所存恐懼感以及緊張感,使其能夠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手術;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和患者一同分析產生焦慮、不安的原因,盡量消除各種引起負性心理的因素,同時對于患者所提問題應予以積極、明確且有效的信息,構建良好護患關系,正確引導患者正視傷殘問題,將負性心理對于身心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告知患者。②為患者創建一個無刺激且安靜的環境,限制患者和存在負性心理的親友或者患者接觸,允許患者哭泣以消除其肌肉緊張。手術當天將患者接入至手術室后,于人文關懷下實施麻醉,對于患者的合作以及進步應予以相應的鼓勵以及肯定。手術完成后應告知其手術已順利完成。③手術后,借助于電視或者播放音樂等方式來分散或者轉移患者注意力,將患者集中起來實施閉目和壓緊舌頭,同時將嘴唇閉緊,使注意力集中于頭部,緊接著指導患者將牙關松開,松弛肌肉,此外還可指導患者實施胸腹放松,借助于這些方法對患者呼吸進行合理調整,以此有效緩解和減輕其不良心理。④手術完成后還應加強回訪工作的實施,對患者切口愈合、患肢血運以及飲食情況等進行詳細地詢問,及時解答患者所存疑慮,針對患者具體情況予以健康指導。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管理前后抑郁評分情況和焦慮評分情況,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借助于自制調查問卷表來調查患者滿意情況,著重從醫療專業技術水平以及臨床護理服務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分數超過90分表示滿意,分數在60~89分之間表示基本滿意,分數低于60則表示不滿意。

        1.4統計方法

        在該次的實驗數據中采用的是spss 19.0軟件來實施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的是t檢驗,而計數資料對比則采用的是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管理前后抑郁評分、焦慮評分情況對比如表1所示,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如表2所示,表1和表2中的數據通過統計學處理分析可知,護理管理前,兩組患者抑郁評分和焦慮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護理管理后,研究組患者抑郁評分和焦慮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同時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二者所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所謂骨折就是指骨結構連續性部分斷裂或者完全斷裂,導致骨折的原因主要分為三種情況,即直接暴力、間接暴力以及積累性勞損,其中直接暴力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位置造成該位置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間接暴力是指間接暴力作用的時候經縱向傳導、扭轉或者杠桿作用導致遠處出現骨折,比如于高處跌落時足部著地,由于重力關系導致軀干向前屈曲,造成胸腰脊柱交界位置椎體出現爆裂骨折或者壓縮性骨折;積累性勞損是指長期、輕微以及反復的直接損傷或者間接損傷造成肢體某特定位置發生骨折,又叫做疲勞骨折,比如遠距離行走所引起的骨折[4-6]。骨折事件的發生通常都比較突然,因創傷和疼痛等因素的影響,必然會給患者心理產生一定的壓力,再加上對于手術治療不是很了解,存在著恐懼和不安的心理,因此很容易使患者出現心理應激反應,導致其出現抑郁或者焦慮等負性情緒,如失眠多夢、乏力、食欲不振、頭暈、出汗或者心慌等,繼而進一步影響手術效果,延緩患者康復的速度,嚴重時還會對患者預后產生不良影響[7-8]。對此,對于骨折手術患者,除了要采取合理且科學的治療方案外,還需加強護理工作,針對患者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以此有效緩解其心理壓力,減輕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確保手術順利完成,提高治療效果。

        從該次研究結果來看,對于骨折手術患者采取集中護理管理模式實施護理管理工作,不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應激情況,同時還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推動其身體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在臨床中值得應用以及推廣。

        [

        參考文獻]

        [1] 周小芳.一體化護理對局部麻醉術患者心理及疼痛應激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6):140-141,144.

        [2] 趙會景,劉學芳,侯金玲,等.手術室護士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及相關因素的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24):166,168.

        [3] 趙逢玲,馮艷秋,趙曰云,等.麻醉前集中護理管理模式對擇期手術患者應激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0):1165-1168.

        [4] 陳捷,邱賽琴,崔志丹,等.麻醉前集中護理管理模式在腦科顯微手術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7):1607-1609.

        [5] 左昕,彭李,楊安強,等.不同心理彈性個體急性應激時心率變異性的特征及變化[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4):345-347.

        [6] 張愛華,劉曉虹.心理彈性研究進展及其對我國創傷護理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728-730.

        [7] 黃潔影.心理護理干預對手術病人心理、生理應激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17):122-123.

        第7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 手術室; 行為; 滿意度

        隨著“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模式的建立,人性化護理也逐漸被應用到醫療服務,其將文化的、精神的、情感的服務融入并滲透到護理工作中[1],筆者就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內的應用價值和意義進行研究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的64例研究對象,均為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手術治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行人性化護理)、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每組各32例;觀察組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47.6歲,男20例,女12例;對照組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7.1歲,男18例,女14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種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均行建立靜脈通道等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全程加用如下人性化護理。

        1.2.1 術前人性化護理 術前,護士要充分、詳細的了解患者情況及是否有合并癥,準確評估各患者的基礎生命體征;耐心、細致的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手術過程、手術室環境、麻醉、術中禁忌等相關知識;良好的同患者交流,深入了解其內心想法,準確把握患者心理,同時給予恰當的心理疏導,緩解其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使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醫生,以利于手術順利進行;護士認真清點手術器械,仔細檢查各種設備參數是否設置在手術要求范圍,性能是否完好,并做好各項術中搶救準備工作,以便及時、準確的應對術中出現的意外情況。

        1.2.2 術中人性化護理 護士將手術室內溫度、濕度保持在適宜范圍內,一般手術室內溫度保持在22~25 ℃,濕度為55%左右;依據患者情況給予適當的蓋被,詳細核對患者一般信息,包括有性別、年齡、姓名、床號、麻醉方法及手術名稱等;術中,要對患者身體隱私部分給予適當遮擋;態度溫和的囑咐、指導患者進行有效術中配合,耐心回答患者的疑問;巡回護士術中要陪伴患者左右,注意和患者交流溝通,語氣親切,給予患者關愛眼神,切忌語氣及態度強硬,以利于患者建立良好情緒;護士注意嚴格消毒,術中沖洗要使用溫鹽水,以增加患者舒適度;護士技術操作需熟練、正確,熟悉各種手術器械,并可快、穩、準的迅速傳遞,術中要避免器械碰撞,以降低對患者的刺激;護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應對術中出現的意外情況;手術結束時,對已經清醒的患者告知其手術已結束,并詳細交代術后注意事項,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2.3 術后人性化護理 對于行全麻術患者,手術結束后,于其生命體征穩定,意識恢復后方可將其送回病房;術后2 h行術后隨訪,同時告知家屬及患者手術很順利,使得患者恐懼等心理得到緩解,以利于其術后康復,認真審視患者術中進行固定的部位情況,是否有循環障礙及神經壓迫情況。

        1.3 滿意度評分 發放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室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患者給予回答后,回收問卷,統計滿意度總分數;本次共發放64份問卷,回收64份,回收率100%。問卷設計見表1。

        1.4 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定標準 總評分超過90分者為優,80~90分者為好,70~60分者為尚可,低于60分者為差。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分析均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取t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經人性化護理后,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有效得到緩解,術中、術后同醫生配合均良好,觀察組在負面心理緩解程度及同醫生配合度要好于對照組,但差異不明顯;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護理學也日益完善和進步[2],護理工作在臨床中越來越被予以重視,而手術室作為一個重要醫療科室,對護理人員的素質及技術更是有極高要求[3]。將人性化護理應用到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通過手術室護士溫馨、細致的人性化服務,使得患者對手術產生的焦慮和恐懼等心理得到了有效緩解,部分患者由不配合而變為主動配合醫師完成手術過程;由于護士和患者親切接近和溝通,促進了患者和醫護人員的感情交流,從而建立了良好護患關系,最終使得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得到提高,而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出,行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趙萍,謝凌云.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職業與健康,2009,8(1):407.

        [2] 孫寧.人性化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4(24):264-265.

        第8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 人性化管理模式;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效能感;心理狀態

        Effect of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the Working Self-efficacy and Mentality of Nurses in Operating Room/HUANG Yu-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20):078-079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the working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state of 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Method:38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from February 2011 to June 201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9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19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and then the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evaluated with GSES score and Zung score before the management and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Result:The GSES score and Zung score evaluation result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 were respective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there were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Working self-efficacy;Mental state

        First-author’s address:Midi Staff Hospital of Pangang,Panzhihua 61702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0.039

        手術室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且較多工作不僅具有高重復性,且常有應急事件的發生,而這些對于護理人員的身心均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不僅影響到護理的工作積極性,且對其心理方面造成的壓力也較大,而這對于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極為不利[1]。本文中筆者就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狀態中的效果進行研究,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1年2月-2012年6月38名手術室護理人員隨機分為對照組19名和觀察組19名。對照組男1名,女18名,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30.6±5.2)歲,護齡1.0~18.5年,平均護齡(7.6±0.8)年,職稱:護士5名,初級護師9名,主管護師5名。觀察組男1名,女18名,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30.4±5.4)歲,護齡1.0~18.9年,平均護齡(7.8±0.7)年,職稱:護士5名,初級護師9名,主管護師5名。兩組護理人員的個人基本情況及工作相關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的19名手術室護理人員按照常規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流程進行管理,主要為根據實際工作進行排班及工作崗位的安排,并根據護理人員的特長及需求進行相應的工作細節的調整等。

        第9篇:手術室護理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

        隨著外科診療技術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疾病可以通過手術達到治愈的目的。手術室作為外科手術實施的重要場所,其安全性對于患者、醫生來說都非常重要[1]。在手術室所有不安全因素中,最常見的不安全因素來自于護理安全。因此,手術室的護理安全因素直接關乎手術能否順利實施、患者的手術效果等。隨著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于手術室的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手術室工作本身具有技術性強、節奏快、操作繁瑣、任務重、時間長等特點,再加上外科手術新技術、新方法的不斷引進和應用,這些都大大增加了護理工作的不安全性[2]。如何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護理質量、通過改善護患矛盾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等是手術室護理人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近年來,我院護理部針對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過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定期專業理論和操作考核、提高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制訂有效的績效考核方案等措施來最大限度地降低手術室護理工作的不安全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發生的手術室護理不安全事件作為本次研究資料,共82例。這些手術室護理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器械和藥品準備不足、護患溝通不充分、對患者病史掌握不全、護理技術操作錯誤、器械管理不仔細、無菌操作觀念差、病理標本管理不當等。

        2方法

        對近兩年來我院所發生的手術室護理不安全事件進行回顧性分析,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環節入手詳細地分析不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并進一步探討相應的改進措施。

        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描術統計學分析。

        4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室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中,以對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護理技術操作錯誤、無菌操作觀念差、手術器械管理不仔細的發生率最高.

        5討論

        針對手術室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原因,我院護理部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來降低這類事件的發生率。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5.1加強業務培訓

        器械和藥品準備不足、護理技術操作錯誤、無菌操作觀念差等都與護理人員本身專業知識掌握不夠、護理操作技能差等有關[3]。針對這一點,護理部采取以下措施:(1)以老帶新。首先從每年新來護理人員中選拔出優秀的護士進入手術室,然后由經驗豐富的護士對其進行一對一帶教,帶教成績作為帶教護士的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對于帶教結束考核不合格的新來人員,要調離手術室。(2)加強新技術學習。對于臨床上引入的新技術、新方法,全體手術室護理人員要分批進行培訓,培訓結束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護理人員不得參加相關手術。(3)定期考核。每1~2周對全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1次護理技能考核,對于2次考核不合格者暫停或調離手術室工作。

        5.2加強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

        通過對以往手術室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導致的嚴重后果的講解,以及在平常護理中一旦發生不安全事件都要嚴肅處理等來提高全體手術室護理人員對于護理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在全體護理人員中加強“服務意識”、“學習意識”、“團隊意識”宣傳來提高其人文素養[4]。

        5.3完善手術室管理制度

        手術器械和藥品準備不足、無菌觀念差、手術器械管理不仔細等除了與護理人員業務能力不強有關外,也與其工作態度、工作責任感有很大的關系。完善手術室規章制度是杜絕護理人員存在僥幸心理、保障護理安全的關鍵,使其養成遵章行事的好習慣[5]。

        5.4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

        護患溝通不夠、對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等也與手術室工作節奏快、工作重、壓力大等有一定的關系。所以,要適當增加手術室護理人員人數,使每一位護理人員都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休息好、心情愉快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另外,要不斷改善手術室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職業危害對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傷害。

        5.5制訂有效的績效考核方案

        將護理人員的工資、獎金、職稱晉升等與其平時考核結合在一起,不但調動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而且對于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良好的護患關系、維護醫院榮譽等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對護理人員自己一種很好的保護。綜上所述,手術室作為外科手術實施的重要場所,其安全性對于患者、醫生來說都非常的重要。通過對醫院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認真分析,然后針對發生原因采取加強業務培訓、加強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完善手術室管理制度、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制訂有效的績效考核方案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夠不斷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

        作者:劉玲 單位:南陽市中醫院手術室

        參考文獻:

        [1]關柏秋,曹曉艷,董淑琴,等.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57-60.

        [2]朱林萍.安全文化在手術室護理安全與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30):108-109.

        [3]古建燕.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原因與安全管理應用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5,13(10):884-88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尤物国产综合精品91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男人的天堂喷水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视频看看 | 日韩五月天AV电影在线 | 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 | 亚洲综合激情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