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

        第1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方法技巧;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31-01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教學離開師生互動,是達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與學生互動的時機,充分進行互動和交流。師生間互動的最佳方式是問答,如何巧妙設置問題,找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提問方法,需要教師認真考慮。

        一、巧妙進行問題設置,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啟發學生智慧的鑰匙是一個個的問號。如何巧妙利用這把智慧的鑰匙打開學生求知之門,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是每個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探索的課題。首先,需要精心設置問題,做好課堂提問的準備。問題的設置要有新穎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提問活動的熱情。學生對問題一旦產生好奇心理,就會開動腦筋,啟發思維,情緒高漲,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其次,提問要有針對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教師在課堂提問時,還要注重提問的次序。教師應按照學生的思維習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遇到學生暫時無法回答的問題時,要適當停頓,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使學生在教師巧妙的啟發和誘導下,通過自主考慮給出答案。這樣有利于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滿足求知欲望。

        二、適時進行課堂提問,突破學習重點難點

        在英語課堂上,課堂不同階段的提問體現出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授課前進行提問,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在課堂學習中提出的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抓重點、破難點,引發創新思維。在課堂練習后提出的問題是為了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而在課后拓展時的提問是為了對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進行了解。授課前的導入,是英語教學的基本手段,也是整節課的首要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巧妙的導入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其內容相互關聯,新舊知識相互承接。教師在新課之前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由問題引申導入新知識,能夠起到承上啟下、平穩過渡的作用。例如,在講顏色之前,可以先通過提問進行課堂導入。教師可以這樣提問:“Excuse me,I a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I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you.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r?”學生可能會回答:“My favourite color is red.”有的學生可能會說:“I like black best.”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我喜歡粉色,粉色用英語怎么說?”這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Your favourite color is pink.粉色的英語就是pink。”通過有趣的問題開始,引申到新知識的學習,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不露痕跡地過渡到新課的講授過程中。這樣的課前導入對于新課的講授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每節課都有相應的重點,學生只有很好地掌握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教學任務才算真正完成。因此,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把握好重點,設置出適當的問題在課中提問。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問答,引導學生對重點問題積極思考,牢固掌握本課知識,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抓住知識要點,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通過學生學習時的適當提問,能夠促進師生間有效互動,引導學生抓住要點、充分思考,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內容。在講完新課內容的鞏固練習環節,教師再次進行提問,通過問答使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鞏固練習,從而對本節課知識有更深的理解。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使本堂課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此外,教師應當留出一部分時間進行知識拓展和延伸。這時教師進行提問互動,能夠有效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使英語學習更加高效。

        三、思考提問注意事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究提問的方式,還要注意規避一些容易出現的問題。教師在提問前,要審查一下提問的內容與學生的水平是否相匹配,問題是否做到了簡明扼要、清晰完整,是否真正幫助學生解決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問答互動,對于那些比較復雜的問題,要盡量做到深入淺出,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師在提問時要和藹耐心,有親和力。對于學習差、不愛發言的學生,教師的態度要更加親切、和藹,問題也要提得相對簡單一些,使學生放下包袱敢于發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思維,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同時,教師要注意使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積極思考并做好回答問題的準備,進而使全班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提高,師生共同進步。

        四、結束語

        課堂提問不在于多,關鍵要正確把握提問的時機,而且問題要提得巧妙且具有趣味性。師生通過提問能夠增加互動的機會,這對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第2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關鍵詞:數據分析人才;軟件工程專業;計算思維能力;正情緒

        0引言

        Web技術的飛速發展產生了海量的用戶生成內容,大量信息蘊藏其中,是潛在用戶決策支持的有價值資源。如何挖掘海量用戶生成內容催生了數據分析人才的市場需求。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預計,美國在2018年數據分析人才缺口將達到50%~60%,甚至可能更大。我國政府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使得數據幾乎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在大數據時代,具有豐富經驗的數據分析人才需求倍增。

        1數據分析人才必備的重要素質

        數據分析人才能對行業已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預測,能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量化的分析依據。2007年,復旦大學首先在國內開始培養數據分析人才,隨后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等院校也相繼開設了相關課程。分析上述高校人才培養計劃可知,數據分析人才應該系統地掌握數據分析相關技能(主要包括數學、統計學、數據分析、商業分析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應具有較寬的知識面、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及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是一種復合型專業人才。《中國大數據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在數據人才一章中明確指出,數據分析人才的培養要從本科階段開始,要注重運用算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由此可見,計算思維能力是數據分析人才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

        2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現狀

        自2002年以來,我國計算機教育專家將計算思維能力歸結為計算機專業人才必備的4大專業基本能力,并且強調計算思維能力是其他3項能力(算法設計與分析、程序設計與實現以及系統能力)的基石。那么,如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依托應用型本科軟件工程試點專業建設,培養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為社會輸送高質量數據分析人才?計算思維能力的強弱主要表現為學生能否正確運用抽象與分解、遞歸、啟發式等方法解決計算求解問題。訓練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可在算法與數據結構以及算法設計與分析課程(以下簡稱算法類課程)的教學中進行,因而算法類課程是本科階段培養數據分析人才的重要課程。

        然而,在算法類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兩個較為常見的問題:

        (1)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薄弱。學生要達到靈活運用算法解決實際問題,必須掌握算法的核心思想,但由于算法類課程中許多概念抽象,一些經典算法較為復雜,在這兩門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中,能體會到理論學習意義和動手實踐樂趣的學生很少。

        (2)系統能力培養沒有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由于算法類課程相關的綜合設計課內學時少,教師無法引導學生從系統的角度認知綜合設計,并對其進行分析、開發與應用。

        由此可見,在算法類課程的現有教學環節中,訓練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機會較少,必須結合當前數據分析人才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重新審視算法類課程的定位和內容,以達到夯實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目的。

        3在算法類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方法

        從整體上,一個較高層次的數據分析人才應該掌握7大版塊的知識結構,分別是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提取、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展現以及數據應用。以數據分析人才驅動為導向,培養軟件工程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算法類教學方法主要是把算法類課程中算法分析與設計的思想融入數據分析中,用數據分析中的實際需求驅動學生學習書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以7大版塊中最重要的數據挖掘版塊作為載體,在算法類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3.1基于實際數據分析任務的實驗項目設計

        目前,國際權威學術組織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ICDM)已評選出數據挖掘的10大經典算法:C4.5、k-means、SVM、Apriori、EM、PageRank、AdaBoost、kNN、Navie Bayes和CART。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應用問題,結合這些經典數據挖掘算法布置實驗任務,對每一實驗任務制定實現該任務的實驗目的、實驗要求、實驗內容、實驗步驟和預期實驗結果,讓學生清晰地理解并實現這些實驗任務。

        以2013級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參加中國好創意的“互聯網情緒指標和生豬價格的關聯關系挖掘和預測”為例,說明實驗項目的設計。

        (1)實驗目的:針對來自國內互聯網的生豬歷年消費者情緒數據,挖掘消費者情緒指標和生豬價格之間的關聯關系。

        (2)實驗要求:采用Apriori算法,對近期國內五花肉價格及生豬價格進行預測。

        (3)實驗內容及步驟:首先,對原始的生豬數據清洗是分析消費者情緒與生豬價格之間的關聯關系的第一個階段,其目的是刪除無關數據;其次,統計與消費者正面情緒或消費者負面情緒同時出現的相關指標,并根據自定義的最小支持度閾值獲得正面情緒或負面情緒的頻繁項集;最后,根據自定義的置信度對獲得的頻繁項集進行篩選,得到有意義的頻繁項集。

        (4)預期實驗結果:解讀最終得到的頻繁項集,將挖掘的結果反饋到生豬養殖戶,讓其掌握生豬市場的供求關系。

        個別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對以上內容進行拓展,從互聯網大數據中找出其他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生豬價格預測先導指標。

        實驗任務的編碼完成后,還要求學生從軟件開發的角度撰寫規范的項目報告,內容包括項目的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與測試等。教師可通過報告清楚了解學生是否有良好的計算思維能力。針對計算思維能力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再布置另外的實驗項目讓其訓練。例如,在“互聯網情緒指標和生豬價格的關聯關系挖掘和預測”實踐項目中,要求項目報告中有目標場景、需求理解、方案創意說明、模型數據選取、數據分析、算法設計、實驗設計、結果分析、原型系統介紹等。

        3.2算法類課程教學內容拓展

        由于本科階段算法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只涉及完成基于實際數據分析任務的基礎知識,不包括數據挖掘算法,這就需要教師在算法類課程中拓展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經典的數據挖掘算法與算法類課程的理論知識巧妙融合。為此,教師需要詳細分析實現每個數據分析任務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然后按照書本相關內容的先后順序串聯起來并編寫授課計劃,體現算法類課程精華內容與實際數據分析任務的融合。為了保證學生對數據挖掘算法的深入理解,需要鼓勵其利用課余時間廣泛查閱相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

        在2013級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參加中國好創意的“互聯網情緒指標和生豬價格的關聯關系挖掘和預測”競賽中,指導教師們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講解關聯規則挖掘算法的思想、原理、特點等。學生在學習關聯規則挖掘算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了遞歸與分治思想、回溯法思想;理解了樹型存儲結構對關聯規則挖掘算法性能的改進。通過這樣的實踐,參賽學生完成的作品清晰展示了他們在學習算法類課程中培養的計算思維能力。

        3.3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跟蹤

        為了改進軟件工程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收集應用于13級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實驗項目、授課計劃、項目報告、算法類課程的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通過跟蹤他們畢業設計的完成情況,分析曾在算法類課程上得到較好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學生的畢業設計情況,檢驗提出的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對象還沒有進入畢業設計環節,故只進行算法類課程的理論成績與基于實際數據分析任務的實驗項目完成情況的分析。通過兩門課程期末考試成績可以看出,認真完成實驗項目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普遍高于不認真的學生,這充分說明基于實際數據分析任務的實驗項目能有效改進目前算法類教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此外,還準備通過學院學生管理部門跟蹤2013級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和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了解學生的專業能力,及時修改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為探索應用型本科軟件工程試點專業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3.4充分利用移動平臺

        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算法類課程學習的成就感,在算法類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以3~5人一組,形成一個團隊,開發算法類課程教學App。該App的功能模塊主要有算法類課程的教學資源、10種經典的數據挖掘算法講解教案、基于數據分析任務的實驗項目、學生作品展示區和交流區。課程結束后,學生對每一個團隊開發的App進行互評,最終選用得分最高的課程教學App為下屆的學生使用。由于有了這樣的平臺,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變得更加方便與及時,學生對算法類課程的學習不再受時空的限制。在移動終端普及的情況下,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能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另一方面能營造一種學生之間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盡管教學App的開發是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副產品,但也正是這種副產品給學生帶來的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了正情緒,讓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第3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關鍵詞: 細胞生物學 科研創新 人才培養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最難就業季的2014年,時代給每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以新的導向,是否具備科研創新能力是評判一個人是否為高素質人才的核心[1]。面對時代要求,我們的教研團隊在以培養科研創新人才為導向的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中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教學過程多樣化

        細胞生物學是生物學的四大基礎學科之一,與其他學科交叉性強,系統掌握和靈活運用有一定難度。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興趣,我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教學過程的多樣化改革。

        1.1重點講解與學生自學相結合。

        我們采取教師重點講解和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在講解時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科研思維的啟迪和引導;結合學生自學,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比如:在講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時,涉及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知識,學生對其理解抽象而不具體。鑒于此,一方面,教師通過重點展示共聚焦圖片,使學生理解光學切片及三維成像的意義所在。另一方面,安排學生進行課外延伸閱讀和探討,了解儀器的構造和詳細的工作原理。這為他們今后科研中使用該儀器奠定了堅實基礎。

        1.2總結每章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2]。我們鼓勵學生繪制每一章的思維導圖,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圖文并重,發展了學生的記憶、閱讀及擴散性思維能力。但是,總結思維導圖是一項費時費神的工作,為了督促學生更好地完成工作,我們將思維導圖作為課程考核環節之一,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增強。

        1.3開展課堂討論式教學,培養科研探索精神。

        我們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師“填鴨式”授課方式,借鑒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開展了課堂討論式教學[3]。在內容上我們優先選擇本年度生物學相關的諾貝爾獎研究成果、當今生物學研究熱點,如腫瘤的靶向治療、轉基因食品、誘導性多能干細胞等。在擬定好題目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小組成員課外自行查資料,制作PPT,課堂派代表講解,教師點評和學生互評,并將評定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通過課堂討論,不僅有效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表達及思維能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科研的積極性。

        1.4播報科研新聞,培養科學素養。

        生物科學是一門日新月異的學科,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科研新發現。我們通過向學生介紹相關的科研網站,如丁香園、小木蟲、生物谷、科學網等,培養學生自己探尋科研的習慣。學生對科研新聞的匯報在每堂課中占用時間不長,僅5~10min,但可以極大提高學生對科研新事物的興趣,培養其關心身邊科學的素養。

        2.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實踐能力[4]

        除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外,我們還強調注重學生科研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教師密切注意科學發展的前沿,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引進課堂。另一方面,我們依托本校的應用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讓科研興趣濃厚的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國家級課題研究中,科研與教學相輔相成,培養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以期得到系統的科研素質訓練。

        3.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師生交流

        網絡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網絡平臺為師生間的交流溝通提供了條件[5]。我們主要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及其附屬的多種功能展開師生間的課外互動,使得課堂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可在課后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網上的密切交流無形中拉近了師生距離,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對教師及課程的興趣及重視程度。

        4.結語

        我們適應時代的要求,在以培養科研創新人才為導向的細胞生物學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立足教學過程的多樣化,注重學生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利用網絡資源擴展課堂。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在科研創新人才的培養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討論式教學存在課堂人數不能過多的局限性;作為正處于發展中的三本院校,對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做得還不夠好。今后,在總結以往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我們將揚長避短,繼續進行不間斷的改革和嘗試,優化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超.生物科學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

        [2]Buzan B.The Mind Map Book[M].BBC Books,1995.320.

        [3]楊飛.基于PBL的分組討論在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3.6.

        [4]余光輝,程旺元,龔漢雨,覃永華,徐鑫.基于細胞生物學教學的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2,34(12):1246-1251.

        第4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and the era of rapid expansion and over-all creative abil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talents, researching scientifically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its historical mission is to cultivate quality talents wh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It is needed to b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colorful and diverse social life of today. Colleg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s and labour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ttitude and ability. The important task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ajor i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research capacity.

        關鍵詞: 大學生;中藥專業;科研能力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ajor; research capacity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5-0288-01

        1面向社會需要,明確中藥專業大學生的培養方向

        中藥在我國幾千年防病治病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在中藥面向國際的現代化實踐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大多數醫藥企業及科研院所的科研集中在仿制藥或技術含量低的項目上,很大比重為低水平的重復,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真正意義上的新藥,科研實力和能力相對薄弱。雖然每年各大院校有不少藥學專業的畢業生,但是真正適合做科研的技術人才很少。國外制藥大企業跨入國門后,我國的醫藥產業陷入困境。因此,培養出優秀的研發技術人才,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尤為重要[1]。中藥專業是一個社會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是在校大學生大多數不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主動尋求知識,學術論文閱讀量小,各學科的理論知識缺少連貫思維,綜合實驗能力相對不強。大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擺脫思維定式與框架的束縛,抓住機遇,積極的迎接挑戰,是高等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的關鍵。面向國家素質教育的教育方針,培養具有創新型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中藥專業大學生是中醫藥院校的教育重點,對于中藥專業大學生的培養,應該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科研能力的同時培養,著眼于培養出懂中藥學基本理論,會在生產中實踐,有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優秀的中藥專業大學生。

        2充分發揮現有實驗室的功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機會

        國家要實現對大學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目標,需要各大院校的積極配合,其中對于中藥專業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求學校給學生提供適當的科研實踐平臺,充分認識科研能力對于中藥專業大學生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進入實驗室,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培養常用實驗儀器操作能力、常用實驗方法運用能力、捕捉專業信息能力、文獻檢索、分析、整理、歸納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專業操作與團隊協作能力[2]。使學生在實驗中理解性的學習理論知識,并通過實驗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學習的熱情。

        3正確引導學生的科研思想,完善科研的實驗設計

        由于大學生綜合知識與經驗的相對匱乏,教師在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校內組成一個大學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教師隊伍,給予大學生科研理念和實踐指導,幫助大學生把握科研方向,引導大學生建立縝密的科研思維。經常吸引本科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實驗室的課題研討組會,由學生獨立查閱文獻,總結內容,獨立設計實驗的流程和內容,教師完善學生的科研設計,以保證學生科學研究的先進性和正確性。

        4以實驗室在研科研課題為基礎,帶動大學生的科研實踐

        大學生由于學習任務比較重,自己獨立承擔實驗研究型課題的機會較少。在這種情況下,中藥專業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到學校有科研項目的課題組中。加入科研課題組中,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既解決了科研方向、經費等問題,又在實驗中培養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5增強學生自身參與意識,提高科研興趣,并在科研中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

        由于中藥類專業的社會實踐性和專業性強,作為科研能力培養的主體,中藥類專業大學生要加強自身對于知識的渴求,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平時還要注意增加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及現狀的了解、閱讀中藥類學術雜志、注重前沿知識的積累,在積累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學會利用文獻檢索來充實自己,正確看待理論與實踐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并積極主動地投入的科研能力的培養中,完善設計實驗,親身參與實驗的過程,認真地完成最后的結果分析,數據的統計,論文的撰寫等。在科學研究中,團隊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團隊精神的有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科研是否順利及成果的大小[3]。當代大學生應該多與他人溝通和交流,共同協商問題,尊重科研課題組內其他人的意見,接受別人對于自己錯誤的糾正,不封閉自己的思想,分享實驗設計、新發現,大家取長補短,聚集群體的智慧,在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中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并能夠形成一定的組間競爭意識,增強科研能力、科研素質、科研思想的培養。

        6在科學研究中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不僅表現在大學生對于科研課題的投入,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也體現在大學生對于科學研究的嚴謹的態度、對科研結果的實事求是工作作風的培養。在科研過程中的嚴肅認真和求真務實的態度是保證科研結果真實可靠的前提,建立追求真理的人生價值觀,是學生走向社會不可或缺的良好品德之一。身為中藥專業大學生,未來在工作崗位上從事著特殊商品的研發、生產、營銷等工作,肩上應該始終擔著對社會、對人民的一份責任感、一份將中藥事業發展壯大的使命感。

        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高等學校肩負的歷史使命,是促進社會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要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合格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4]。我們實驗室的老師認真探討中藥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方式,并積極組織實踐,為中藥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探索培養方法。

        參考文獻:

        [1]章巍.藥學院校大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J].藥學教育,2009,(6).

        [2]張永清,李心沁,包華音.中藥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措施[J].中醫教育,2005,(4).

        第5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網絡PBL模式;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

        [課題項目]南華大學研究生教育教改項目(2015JG006)

        [作者簡介]張曉紅(1973—),女,湖南祁東人,在讀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梅毒螺旋體的診斷、致病機制及防控;趙飛駿(通信作者)(1973—),男,湖南邵東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梅毒螺旋體的診斷、致病機制及防控。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20)25-0195-02[收稿日期]2019-10-22

        一、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包括南華大學研究生院仍沿用傳統導向式教學模式來培養基礎醫學研究生人才[1]。該模式將研究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問題解決之間的主從關系完全顛倒過來,導致研究生的科研專業知識積累有限,創新思維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目標很難實現,已不能適應現代醫學對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新需要。許多問題在研究生科研實施及能力培養過程中逐漸凸顯出來[2]。

        1.早期科研設計階段面臨的問題。盡管部分高校采用彈性培養模式,但絕大多數高校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仍為三年完成研究生學業的固定培養模式,第一學年往往還是按傳統教育模式進行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的隨堂聽課,這期間學生尚未真正進入導師實驗室,導致研究生真正進行科研能力培養的時間變得相對緊迫。

        2.科研方案/計劃具體實施階段面臨的問題。此階段導師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教育方式相對單一,通常通過課題組間隔性地召開組會進行工作匯報或階段性總結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們的實驗進展,而研究生們平時的溝通交流則通過與同年級或高年級師兄師姐的當面相互請教,甚至依賴導師領導的科研團隊成員之間一些實驗技術方法的傳承學習,而且絕大多數研究生通常直接按照導師已設計好的科研方案來實施自身學位科研課題的研究。導師們常因日常工作事務繁忙,無法做到與學生第一時間溝通交流,解決學生的疑問和困惑,導致研究生們在其整個科研計劃實施階段,只會被動按照導師要求實施課題計劃方案,而無法自主去探索如何從具體科研實踐中發現、提出并解決相關科學問題[1,2]。

        3.科研計劃完成后成果評價階段面臨的問題。目前大多數高校包括我校仍以發表科研論文的多少和優劣作為衡量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主要參考標準,卻往往忽視了對研究生科研創新思維培養效果、獨立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等一些相對抽象指標[1]。經過三學年的階段學習,并沒有讓學生們真正領會什么是自主學習,如何提高自身科研思維能力。由于研究生科研實施階段時間緊,學生們基本上是在完全被動實施和執行的環境氛圍下來完成科研計劃,這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發現科學問題、積極探索、尋找問題解決辦法和答案的科研探索精神培養不夠。

        以上問題存在于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各階段,且不同程度制約著現代基礎醫學專業學術型人才培養教育的發展[2]。

        二、基于網絡新媒體技術的交流模式的興起及應用優勢

        1.流媒體技術。該網絡技術是指將音頻視頻等格式的多媒體文件以信息流的形式在網絡中傳輸的一種溝通形式。集體教學模式已不適合醫學研究生階段的教學及科研指導工作,因為研究生招生與本科招生特點顯著不同,學生之間年齡、經歷、學習背景都有明顯差異,因材施教、個性教學模式逐漸被提及并引起關注。

        2.云端儲存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云端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技術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意時間,通過任意可連網的裝置在任何地方均可連接到虛擬云端上,十分便捷地進行各項數據的存取。該項存儲技術的容量超大,可以將科研教學相關的所有重要教學課件、科研文獻、研究會議及教學視頻上傳存儲,師生可通過云端上傳與下載。

        3.微信/QQ交流平臺。用戶通過手機或平板等界面即可實時迅速將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等信息資源一對一或多對多傳送他人。應用微信/QQ平臺進行教學或科研指導,相對傳統教學模式具有如下優勢:①只要用戶保持實時在線狀態,微信/QQ平臺推送的消息、圖片或視頻就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用戶手機并會語音提醒,這就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有效傳遞。②在教學或科研指導過程中,能夠使導師針對不同學生出現或提出的科學問題,有針對性的一對一溝通、解答和引導。③導師可將課題組成員微信/QQ號匯集到一個群,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科研課題小組交流群/平臺,及時傳播自己的最新學術思想和科研動態,展開科學問題討論和后續科研計劃的布置。

        三、基于新媒體技術的網絡交流模式在基礎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過程中的實施

        1.科研課題的選擇、設計階段的應用實施。研究生導師首先可圍繞最初科研設計的科學問題/假設,提出一個或系列引導性問題,或者精選與導師科研課題相關的幾篇經典文獻,結合該科學設想的研究背景,錄制一個相對應的教學音頻或者制作PPT課件,現場講授錄制視頻并以流媒體形式上傳云端,通過圖片、動畫及視頻音頻,以及網絡文獻參考資料,形象而直觀地突出重點。

        第6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更是創新能力的競爭。研究生創新能力是指在鞏固現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研究而獲得新知識、取得新突破和創造新成果的能力。創新能力涵蓋知識經驗、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實踐這四個方面。第一,知識經驗。知識是認識的成果,來自社會實踐。創新思維和創新個性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基石之上的。因此,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在于構建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首先,要注重基礎知識和科學文化常識的積累,保證其在廣度和深度上達到要求;其次,要保證專業知識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專業知識,把握專業知識的發展方向和動態;最后,理想的知識結構,要實現基礎知識、科學文化常識和專業知識的相互統一,互為補充,互為所用。第二,創新思維。對所積累的知識經驗進行靈活運用是創新型人才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要把知識要轉化為能力,要在創新實踐中產生成果,就必須要有創新性的思維。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在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都不容忽視,因此,在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時,既要充分挖掘其邏輯思維,又要充分挖掘其非邏輯思維。第三,創新個性。創新個性包括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在一定社會教育條件影響下形成的有別于他人的較固定的態度和行為特征,是思維和行為的綜合,其結構也是多層面的。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包括創新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的形成和培養,培養創新精神主要包括自信心、堅韌性、敢為性、獨立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第四,創新實踐。實踐能力是檢驗知識經驗與創新能力強弱的重要標尺,創造性的實踐活動是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環節,要針對學生的興趣與需求,以設計性、綜合性和研究創新性實驗為主,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技能。

        2我國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研究生經歷了本科知識吸收階段,步入學識不斷深化、科研能力初步形成的階段。但是由于外界環境和自身因素的影響,其創新能力培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主動性不高高等教育中既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實踐,又需要學生發揮自身能動性,主動參與到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過程中來。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才能使學生在深層次地參與其中,通過自主的“做”與“悟”,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然而,通過對高校研究生學習、科研的了解,學生在專業學習尤其是科研創新方面的主動性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盲目考證占用了太多時間,二是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學習目標;三是課程安排不夠合理,低年級課程量較大,導致入學伊始沒有培養起科研興趣;四是導師指導監督不充分,一個導師往往需要指導5~8個學生,由于自身教學及科研任務,對研究生指導時間、次數、程度不一,從而使得主動性不高的學生在與導師的溝通方面存在較大問題。

        2.2實踐性不強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無論是培養的目的、途徑,還是最終結果,都離不開實踐。目前我國高校“重知識、輕實踐”的問題普遍存在,大多數高校沒有對研究生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做出明確要求,甚至研究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實踐,認為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主要依附于參與科研項目以及。誠然,這兩項是衡量研究生創新能力較為顯而易見的參考指標,但絕不能忽視社會實踐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的應用。

        2.3協作性不達科學研究本身并不是單打獨斗的結果,前沿領域的項目往往有一支精干的團隊支撐。尤其是當前的科研環境,跨學科式研究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學科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對高校研究生來說,由于缺乏這種團隊意識,導師交給的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或者僅僅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而不考慮整體的協調一致,這都是缺乏協作能力的表現。

        2.4發展性不深研究生正處于身心不斷發展的階段,其創新能力理論上應當隨著知識經驗的積累、知識結構的優化、思維方式的進步及實踐活動的加深而不斷提升。然而通過調研發現,研究生創新能力并沒有隨著個體的發展呈現出較為顯著的提高,有些學生到了研究生期間反而畏首畏尾,創新積極性不高,創新能力的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3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路徑分析

        3.1強化研究生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創新能力的敲門磚。科學領域越來越強調以“問題導向”來進行研究。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是強化研究生問題意識的關鍵。要根據研究生的特點,鼓勵他們沖破思維定勢的牢籠,敢于發現、大膽假設、勇于創新、不畏失敗,可以通過創新論壇、知識競賽等形式,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熱情,強化研究生的問題意識。

        3.2制定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時,要發揮優勢學科的帶頭作用,依托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堅持以社會需要和市場需求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實行專業人才的重點培育方案以及應用實踐和綜合素質培養模式的雙效改革方案。

        3.3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要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就要有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和科研團隊。通過引進和培養雙管齊下,不斷充實師資力量、提升教師素質。鼓勵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在自己的科研項目中帶出一個青年教師團隊和一個學生科研團隊,這樣既能使得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科研梯隊的建設。尤其對于創新項目多、實踐能力強的教師,應在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重點配備,并實行績效考核制,根據考核結果及創新成果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

        第7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關鍵詞】神經內科;研究生;讀書報告;教學

        Effect of reading seminar on training of medical postgraduate

        Dong Zhao, Yu Sheng-y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in research capacity will make a foundation for their later scientific work. On the other hand, to grasp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their own fields will make an important role for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Methods: A reading seminar was held regularl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PLA General hospital for every Tuesday. Results: Holding reading seminar is able to promote postgraduate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practice their speech talent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paper writing. Conclusion: Reading semina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ability.

        【Key words】Neurology; Postgraduate; Reading seminar; Teaching

        醫學研究生是我國醫學教育中培養出的高素質人才,他們擔負著醫學發展的重要任務,直接影響著我國醫學發展的腳步,他們相對與本專科學生而言,年齡偏高,思想較成熟、自我意識強[1]。總醫院為國內集保健、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研究型醫院,目前的教學內容主要為研究生和進修生教學。研究生教學除了培養臨床實踐能力外,科研能力也是其需要培養的重要方面。通過研究生教育逐漸培養其正確的科研思維能力將為其今后從事臨床科研或基礎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2]。掌握本研究領域的科研文獻是從事科研工作的基礎,在課題的立題、進展及科研成果的撰寫等方面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確地對科研文獻進行閱讀、分析是研究生培養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由于目前各種文獻眾多,而每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涉獵所有文獻。我科從2012年開始,在全科研究生定期開展英文文獻讀書研討會,使大家在短時間內擴展知識面,了解相關科研領域進展,達到一人讀書、眾人受益,現將相關介紹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總醫院神經內科在讀的所有碩士、博士研究生,包括在職研究生和博士后。

        1.2 方法。

        讀書會由研究生輔導員組織,時間定于每周二上午11點至12點, 每次安排兩位研究生匯報,每次發言人員的時間表半年前即公布。要求所有研究生參加,但其他進修生、輪轉生、實習生均可參加,并定期邀請本領域專家進行專題點評。

        匯報人將英文文獻于上一個周五前上傳至規定的QQ群(群名稱為“301神內科研讀書會”)內,并將文獻主要內容制作成PPT文件, 進行內容報告,并在幻燈結尾總結出此文獻的創新點以及優缺點。參與者可提前自行下載原文,并可在報告結束后提問,大家就此展開討論,互相交流,最后邀請2名研究生導師進行總結點評。

        文獻素材選擇方面,要求研究生查閱相關學科的世界著名醫學權威雜志或本研究領域的知名雜志,最好能結合自身專業或課題,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ncet,Stroke, Neurology, Headache, Cephalagia等。

        2. 結果

        2.1 激發了研究生的學習熱情。

        讀書研討會舉辦之初,我們規定所有研究生必須輪流匯報,每半年前將匯報次序公布,以便提前準備,如確有事不能參加,必須請假,參加次數將與研究生表現等目標考評掛鉤,并列入直博、留院的必要條件。通過活動,匯報者必將提前熟悉所匯報文獻的只要內容及背景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參與者能夠每周均能了解各個領域的最新進展及相關知識,形成了良好互動的學習氛圍。

        2.2 培養了研究生的文獻閱讀及表達能力。

        文獻閱讀是一切科研行為的基礎。只有順利進行文獻閱讀,特別是英文原文文獻的閱讀,才能對相關領域在世界范圍內的進展進行深入而全面地了解,為創新性地進行研究的立題及準備工作打下基礎,避免重復性科研活動,也才能最終進行論文寫作。讀書報告會無疑是提高研究生論文閱讀的一條重要途徑,能夠督促研究生定期進行文獻閱讀,增強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熟悉英語表達技巧。同時,在正確理解文獻精髓的同時,研究生還必須在報告會上以易懂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并回答大家的疑問,這也無疑培養了研究生的專業語言表達能力;參與者也能夠通過討論鍛煉了發現問題、表述問題的能力。

        2.3 培養了研究生的創新性科研思維和主觀能動性。

        創新性是所有臨床及基礎科學研究的必要條件,而正確的文獻閱讀,可以學習國外同行在相關領域研究時對創新點的發掘、把握和驗證方法,對自身研究有著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文獻讀書會強調讓研究生自己查找文獻,提煉綜合,報告講解,因此也增加了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報告人始終要主動去思考: 這篇文獻為什么能發表,其核心的創新點是什么?自己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學習和注意哪些問題?

        3. 討論

        英文文獻讀書研討會是我科研究生進行相關領域文獻匯報、討論、交流和互相學習的平臺。匯報者在匯報前需要對英文文獻進行適當地選擇和充分地準備,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文獻及其背景知識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認識,鍛煉了專業英文文獻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將主要內容高度精煉地概括為PPT格式文件,則鍛煉了對文獻的把握和提煉能力;最終要把文獻內容向大家宣講,又提高了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對討論中大家所提到的疑問的解答,則鍛煉了自身的隨機應變能力。除了匯報者外,參與者能夠通過別人每次的匯報,開闊自身的眼界和思路,熟悉和了解研究領域外的其他研究內容,并通過討論,激發大家的創新性科研思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也為自身的課題研究領域拓寬了思路。

        英文文獻讀書研討會為我科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學術交流陣地,通過定期開展活動,研究生的英文文獻閱讀、檢索能力得到提高,這也為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礎,是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有效途徑, 因此在其他醫學院校也是一項重要的研究生培養措施[3]。沒有創新就沒有醫學科學的發展, 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不僅直接影響醫學院校知識的水平, 也關系到國家未來的整體創新能力。要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一定要注重發揮研究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培養其科研興趣,只有這樣, 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醫學研究生[4]。因此,定期開展外文文獻讀書報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研究生科研興趣培養策略,值得向其他科室、其他醫院推薦。但其具體實施方法,還需要各科室結合自身情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

        參考文獻

        [1] 馬微、楊玉、車艷娟,對于當代醫學研究生管理的思考,牡丹江醫學院學報, 2011, 4: 96-97

        [2] 詹歌、梁軍利、李紅霞等,三級甲等醫院碩士研究生規范化培訓模式探討,實用醫學雜志, 2012, 6: 1021-1023

        [3] 李彩霞、魏景丹、焦楊,醫學研究生培養中定期開展讀書研討會的實踐,中國醫藥導報,2010, 32: 105-106

        第8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關鍵詞]醫學本科畢業生 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 科研能力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1-0133-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臨床醫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醫師不僅要掌握過硬的臨床技能,而且要具備良好的醫學科研能力。五年制本科教育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中一種主要的培養模式,目前醫學本科生畢業后除了少數考取研究生有機會獲得良好的科研培訓,絕大多數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很難得到規范的科研訓練。[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專業所特有的教育階段,是醫學畢業生向臨床醫師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畢業后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2]近年來,全國各地都陸續開展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只有順利完成規范化培訓后,住院醫師才能成為獨立工作的臨床醫師。因此,在醫學本科畢業生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除了進行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還有必要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其整體臨床工作能力的不斷提高。[3]通過培訓,把臨床能力培養和科研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造就優秀的臨床醫學人才。

        一、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意義

        醫學科研能力是指醫師從事醫學研究時,以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對醫學方面未知領域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科研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系統,包括資料檢索能力、信息綜合提煉加工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創新成果的表現力(論文的撰寫)等。由于疾病譜的不斷變化,醫學模式的轉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加上現今的業績考核體系,對臨床醫師科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醫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科研素質和較高的科研能力,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4][5]

        優秀的臨床醫師不但要在臨床醫療實踐中及時地診斷疾病,準確地治療用藥,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臨床工作細節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尋找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尋找防治疾病的措施。而這些就需要進行研究、探索、分析,才能找到致病因素和疾病發病之間、臨床表現與病理生理之間的深刻聯系。[1]總之,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階段,對住院醫師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其開闊視野,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

        二、本科生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現狀

        受到教育體制、教育思想、科研體制、科研條件等的限制,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對醫學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力度非常有限。已有的數項調研顯示,醫學本科生科研水平低下,多數對科研活動不感興趣,對科研重要性缺乏認識,很少閱讀國內外醫學期刊,不會撰寫醫學論文,對于科研設計、論文寫作技巧等與科研相關的基礎知識缺乏了解,參加科研實踐活動較少。因此,大多數醫學本科生不滿意自己的科研素質。[1] [5] [6]

        在住院醫師培訓過程中,盡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臨床能力相似,但是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弱于碩士生、博士生。[7]在上海市現行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中,本科生培訓年限為3年,長于碩士生2年、博士生1年,因此,可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建立針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方法與體系,以幫助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對此,我科近幾年在對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培養上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方法,總結如下。

        三、本科生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學習科研理論,培養科研思維

        由于本科生在校期間接受的科研能力訓練很少,在住院醫師培訓階段又要忙于日常醫療工作,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的科教部門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可以是周末,可以是晚上)讓本科生住院醫師集中學習醫學統計方法、臨床流行病學、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循證醫學等與科研能力培養密切相關的課程和理論,從而初步培養其科研思維。

        另外,培訓基地醫院多為醫療、科研條件較好的教學型醫院,經常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醫院作學術報告或是組織各種學術會議,這種學術報告、學術會議就是培養科研思維的另一種途徑,應該引導本科生住院醫師積極參加。當然,只是具有科研思維還不夠,還需要科研“引路人”。

        (二)選擇科研導師,制訂培養計劃

        臨床醫學和科學研究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都需要有導師的指導。實行住院醫師科研導師制度是落實住院醫師科研培訓計劃,保證住院醫師科研培訓效果的關鍵措施。培訓基地醫院可在全院各科室遴選科研帶教導師,以具體指導住院醫師的科研實踐活動。科研導師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同時承擔科研課題,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8]

        每位本科生住院醫師可有1-2名導師作為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培養人。科研導師根據培養對象情況和臨床、科研實際條件,制訂可行的科研培養計劃,如檢索醫學文獻、開展科研設計、撰寫科研論文等,做好科研“傳、幫、帶”工作。

        (三)科學選擇課題,認真切實完成

        科研導師應該根據本科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導師自身承擔的課題情況,選擇合適的臨床或基礎課題作為研究的切入點。[9]必要時,醫院科教管理部門可以劃出一段脫產時間以支持住院醫師的科研工作。對于科研工作,一般本科生在腦海中的印象往往是實驗室的各種儀器,以及 “基因”、“分子”等高、精、尖項目,其實并非如此。所以,科研能力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臨床工作開始,讓住院醫師感覺到科研就在自己的身邊,幫助他們樹立做科研的信心。立足于臨床實際,導師可以指導住院醫師對某種疾病的認識提出新觀點,比如回顧分析疾病的臨床表現,總結疾病的治療方法與療效,或以此找出新的治療方法。以呼吸科為例,導師就曾指導幾名住院醫師通過查閱病史與文獻,回顧性分析了近年來呼吸科、胸外科診斷為肉芽腫性肺疾病、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病例,分別分析其臨床表現、影像特征、鑒別診斷及治療轉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住院醫師可能會對基礎研究產生興趣,導師可以將自己的各類基金課題分成小課題,讓住院醫師參與完成。導師聯系實驗室的指導老師,讓住院醫師抽出時間進入實驗室,在實驗室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相對簡單的基礎科研工作,比如建立實驗動物模型,建立細胞培養模型,以鼓勵他們的科研熱情。當進行某些有難度的科研工作時,比如細胞轉染,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到科研工作有時是很繁瑣,很枯燥的,但是適當的科研壓力,可以錘煉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攀登科技高峰的意志。

        從事臨床或基礎科研工作的目的是培養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讓住院醫師掌握科研設計的基本原則,在合理的科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數據收集或者實驗操作,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9]本科生住院醫師從事課題研究不一定是要得出研究成果,而是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培養嚴謹細致的科研思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培養正確的科研道德觀,為其今后獨立申報科研課題,承擔科研項目,撰寫科研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長期以來,受限于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和繁重的臨床工作,住院醫師培養中存在著臨床和科研相脫節的現象,即重臨床,輕科研的現象。住院醫師是各級醫院未來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如何培養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本文初步探討了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意在拋磚引玉。只有在培訓基地醫院、臨床科室、科研導師、住院醫師共同努力下,才能實施好這項工程,從而培養出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思想、適合時代需要的高素質臨床醫學人才,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進步。

        [ 注 釋 ]

        [1] 黃一虹,王志榮,董晨,等.五年制醫學生科研素質與創新能力的調研及培養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07(6):1066-1068.

        [2] 劉峰,王奕,陳遲,等.內科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新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6):48-49.

        [3] 朱蕭玲,計根林.談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1(4):703-704.

        [4] 潘娌妮,吳蕾蕾.淺談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09(1):20-21.

        [5] 桂明,鐘狂飚,彭偉蓮,等.五年制醫學生的科研素質調查及培養策略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0(2):399-400.

        [6] 張作鵬,梁子敬.醫學本科生科研素質的調研及對策[J].臨床醫學工程,2010(4):139-140.

        [7] 施國文,馮智英,林巖,等.不同學歷層次住院醫師特點及培養建議[J].浙江醫學教育,2013(1):39-41.

        第9篇:科研思維及能力培養范文

        一、醫學本科生科技創新能力匱乏現狀

        目前我國醫學教學為傳授已有知識的機械式、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模式。學生的學習任務重,學習內容枯燥乏味,理論與實踐結合少,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意識淡薄。雖然部分學生具有初步的科技創新意識且積極主動參與科研實踐,但由于不具備基本的科研常識,缺乏系統性科研素質培養而造成科研能力低下。因此,如何使學生跳出傳統教學模式,改變學習方式,在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提高醫學生的科研素質及能力是我國現代醫學教育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提升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措施

        (一)設立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

        要切實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素質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確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醫學生在讀期間的科研培養與實踐。如在學校學術委員會下設置大學生科研管理辦公室,組織科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負責醫學生科研培養與實踐的評定、審核及監督。學校團委、學生會等部門負責具體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包括科研經費的管理和學生科研檔案的管理等[1]。其次,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優化醫學本科生的科技創新環境,確保學生科研工作的高質、高效開展。學校應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并不斷完善一系列與大學生科研創新培養有關的規章制度,深入推進醫學本科生科研服務管理,如設立獨立于教學學分之外的科研學分,必須修夠一定的科研學分才能畢業;建立醫學生科研項目管理細則、科研經費使用及監督準則、導師的選拔制度、激勵措施等,積極引導并鼓勵醫學本科生進行科研創新。只有設立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創造良好的科研創新環境,確保學生科研工作規范化和可持續地進行。

        (二)優化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模式

        新學科、新的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當代醫學模式的轉變。21世紀的新型醫學人才需要具備綜合運用知識,獨立分析與勇于創新的素質。然而,醫學科學發展的超前性與醫學教育的滯后性是我國當前醫學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學校的課程設置決定著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及能力結構,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醫學院校課程設置的改革對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醫學人才至關重要。我國醫學院的培養模式基本為: 基礎課臨床課實習模式,學科的系統性、專業性強,基礎與臨床分離,理論與科研實踐脫節,學生知識面狹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學態度和科技創新能力。醫學院的課程設置應遵循現代醫學教育及人才成長的規律,圍繞新的人才需求將傳統知識理論和技能內容與結構進行分化和重組、模塊化,形成醫學內容緊密銜接、交叉滲透, 科研理論與實踐相互反哺, 知識、素質、能力協同發展的新課程結構。

        在教學方式上, 教師應在醫學生的課程學習中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與興趣。采用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 在實驗教學中通過開設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并找到答案, 實現教學與科研的全面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學生需要導師的管理與激勵

        由于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 許多醫學院校都采用醫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進行自主課題科學研究模式。學生的培養方案受到學生科研興趣和導師研究方向的雙重影響,學生可主動參與并協助導師完成已有科研項目,或通過導師的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選題設計、實施、成果整理、、專利申請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訓練,培養學生今后獨立開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學生實施科研創新的過程中仍存在大量問題有待解決。

        1.導師的管理。導師作為醫學本科生科研創新的引導者,導師的科研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導師可能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臨床業務,部分導師帶教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生的科技創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實施導師遴選上崗等系列措施,由醫學生科研管理部門遴選具有高尚的品德,淵博深厚的專業知識,思想政治素質高,教學態度端正,治學風格嚴謹的導師,形成臨床導師+科研導師的導師組,公布導師研究方向,學生根據自己的科研興趣選擇導師組,導師組分別在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分階段開設醫學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設計等課程,系統地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科研技能。導師根據學校課程的安排,有針對性地設計科研項目,讓學生進行科研實踐,促進醫學本科生醫學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的連貫與銜接,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科研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實行導師考評制,通過教學督導隊不定期對導師進行考評, 連續2次考評不合格導師將受到相應處罰,對優秀導師進行表彰及獎勵,提高導師培養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積極性。學校可通過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建立交流合作機制,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學或優秀青年教師外派進修等,提高導師科研水平。

        2.學生的管理。首先,醫學本科生應打破年級、專業、性別等限制,根據共同興趣自由組建科研團隊。項目組成員的年級和專業差別、知識結構、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別等應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不同年級學生的理論基礎及基本實驗技能不同,低年級學生的課余時間相對較多,思維活躍,高年級學生課余時間少,但專業技能和知識結構上較低年級學生優越,能有效帶動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因此應分別吸納低年級和高年級本科生共同組成科研團隊,以梯隊式結構保持團隊的可持續發展。現代醫學的發展應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整體醫學的發展,所以吸取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科研團隊,學科間的交流合作更能促進新穎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學生科研潛力的發展。其次,部分學生科研熱情不高,依賴性、投機性強,缺乏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科研管理部門及導師組應加強對學生的選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熱情的學生,系統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嚴格質控學生的科研過程,爭取教學資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學校應建立合理的獎勵制度, 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優秀論文、成果評選,并按照相應標準給予獎勵,選拔優秀學生校間互訪、交換培養,營造出良好的科研學術氛圍。

        (四)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 色久国产第一页 | 综合视频精品第一区 | 日本亚洲成本人片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