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宣傳對象
宣傳對象為屬地常住居民,重點是以下5類人群:
(一)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工作人員;
(二)社區、商業區及商業服務區流動人口;
(三)轄區0-6歲兒童家長;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或監護人;
(四)城鎮、鄉村等居民區常住人群;農村貧困人口;
(五)65歲及以上老年人;育齡婦女;慢性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及其家屬等。
二、宣傳內容及工作目標
(一)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意義,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職業人群因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曉不足而導致感受度不均衡問題;
(二)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提供的12大類具體內容、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機構,使不同人群了解、熟悉與自身相關的服務內容和接受渠道,不斷提高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項目的服務利用率;宣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具體內容及服務方式,讓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走進社區、走進家庭,切實起到健康守門人的作用。
(三)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進展情況,重點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群眾特別是重點人群所帶來的實惠,以及實施過程中涌現的典型人物和機構,引導全社會支持和主動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四)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有計劃播放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益廣告,各單位積極與屬地電視臺溝通協商簽約,定期播放公益廣告(并留存好相關資料、圖片等痕跡材料)。
三、宣傳形式
(一)各相關單位要通過多種方式開辟宣傳陣地,跟蹤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提高城鄉居民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知曉率;
(二)在公共場所的電子屏幕,以視頻、圖片的形式,不定期播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知識;
(三)各相關單位在本單位要定期播放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公益宣傳片,讓轄區居民真正了解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免費政策,引導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到服務中來;
(四)利用微信公眾號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服務文章,并引導廣大居民關注訂閱,不斷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提高宣傳效果;
(五)結合各大節假日、主題宣傳活動日等契機進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專題宣傳;
(六)深入鄉村、居民區開展大型專項宣傳活動,達到面對面溝通交流、面對面宣傳效果,以此提高廣大民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關政策的知曉度。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工作,各相關單位積極制定本單位年度宣傳年工作計劃,有組織做好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宣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院、衛生監督所、結核病防治所和縣、中兩院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指導基層衛生機構做好宣傳工作;
陜西省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非營利性綜合公立醫院。近幾年來,這所醫院全體干部職工牢記“藝精,人和”的二院精神口號,不斷追求卓越,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和一流的水平,全心全意地為廣大患者服務,受到省內外廣大患者稱贊,特別是他們在加強公共衛生管理,確保服務項目工作中,狠抓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被國家衛計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定點為“愛嬰醫院”,被陜西省慈善協會評為“愛心奉獻單位”,渭南市慈善授予“慈善突出貢獻獎”。
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承擔著城關街道辦8萬多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香港“關懷行動”在西北地區惟一進行扶貧助殘的十個活動點之一及殘疾人康復中心。近幾年來,為了進一步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他們在居民健康檔案、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等項目工作上,狠抓落實,從而保證了項目工作的順利進展。截至目前,城關街道辦村級建立居民檔案38275份,電子錄入38275份,建檔率和電子錄入率均達到100%,2015年共登記管理高血壓病患者1949名,規范管理率達到90%以上。在開展的14次公眾咨詢活動中,惠及群眾1300余人,發放18種宣傳資料54000余份,共開展健康知識講座12期,項目培訓4期,按要求完成了8學時的培訓,覆蓋群眾及基層人員1000余人,還制作宣傳欄7期,村級宣傳欄229期。2015年,醫院對轄區7歲以下兒童保健服務人數達到305人,覆蓋率達到99%,其中三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人數1580人,管理率達到99.7%,特別是重性精神病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免疫規劃、衛生協管監督等項目,也按照要求,全部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
在落實“關懷行動”,幫助貧困患者工作中,他們的醫療技術人員和“關懷行動”人員,在省、市、縣殘聯的幫助下,到安康市進行了多次的病人篩查,累計篩查病人100多名。梁秉中教授攜香港“關懷行動”愛心人士也在醫院為54名貧困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減免費用13.5萬元。醫院利用向醫院捐贈的價值10萬元的康復器材,對全區的廣大貧困殘疾患者進行了及時、全面的康復治療,共計減免費用25萬余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一)、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1-12月份共計管理結核病人13例。年度結束管理7例;正在管理中6例,其中馬莊村、西河岔、南莊村、馮莊村、各管理1例,東集村管理2例,結束管理7例服藥率均為100%;其他各村衛生室沒有管理患者,轉診疑似結核病患者15例,確診2例。
(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轄區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估算242人,1-12月份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180人,錄入國家精神衛生管理系統180人,規范管理174例,規范率96.6%;在管患者服藥163人,服藥率90.5%;其中規律服藥113人,規律服藥率62.7%;患者病情穩定171人,穩定率95%,同時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三)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全鎮:服務人口30214人,預估老年人3891人,集中在愛升公司協助下使用綜合查體車開展了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共計查體2882人,同步開展了老年人中醫藥體質辨識及生活能力評估;及時將查體結果進行反饋,目前管理率74%。
(四)、健康促進和教育工作:各衛生室均制定有健康教育計劃,結合“十個一”工作要求,設置有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并定期進行更換;結合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不定期舉辦了健康知識講座活動,發放了基本公共衛生宣傳手冊12種5000余冊;影像資料能夠按時按照頻次要求進行播放并留存相關記錄。
(五)、預防接種服務:能夠按照計劃免疫工作要求能夠及時通知適齡兒童及時進行疫苗接種和查漏補種通知工作。建證健卡258人,接種率100;全鎮適齡兒童8苗全程接種率96%以上,和含麻成分疫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
(六)、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截止11月底累計報告傳染病39例;傳染病及時報告率、審核率均達100%。轉診王開醫院疑似結核病患者15例,確診2例。
(七)、孕產婦健康管理。早孕建冊管理258名孕產婦,產婦首次入戶訪視226人,及時訪視率87.6%。各衛生室規范開展協同隨訪、葉酸發放服務,通知孕前優生查體103.5對。
(八)、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管理1904名兒童,新生兒入戶訪視228人,訪視率87.7%。
[中圖分類號] R174+.6[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324-01
2010年青鄉衛生院在市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方案》以及衛生局各類文件精神,加強內部管理,嚴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充分調動全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青鄉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落實情況
1.1 爭取領導重視,搞好綜合協調 為迅速落實建檔工作,衛生院多次與基層管理組織單位進行協調與溝通,并得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村委會對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十分重視,每個村都安排專人負責協助建檔工作。
1.2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 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順利進行,青鄉衛生院專門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的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整個轄區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組織領導,制定了操作行強,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成立專門建檔工作小組和居民健康體檢小組,相互積極配合,建立健康檔案工作。
1.3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主動建檔意識 為提高青鄉居民主動參與建檔意識,衛生院對每一名村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檔案,積極主動配合我院建檔工作,小組順利完成居民健檔工作。
1.4 加強人員培訓,強化服務意識 為確保健康檔案保質保量完成,衛生院對每一名參與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業務培訓,讓每一名工作人員熟悉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練掌握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建檔程序。
2 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2.1 結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我院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等級管理,并對所有登記管理的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吉空腹血糖測試,并提供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2.2 開展老年人健康干預,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乙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回來納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進行定期隨訪,并告知該居民一年后進行了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3 慢性病管理工作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據《201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市衛生局要求,青鄉衛生院對轄區居民的高血壓,乙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隨訪管理,康復指導工作掌握我轄區高血壓,乙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
3.1 高血壓患者管理
3.1.1 是通過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和健康檔案的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患者。
3.1.2 是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提高面對隨訪每次隨訪詢問病情,測血壓,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3.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3.2.1 通過健康體檢和高危人群篩查檢測篩查檢測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患者。
3.2.2 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提供面對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等檢查,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4 健康教育工作 嚴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務規范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衛生局及上級部門的各項健康教育項目工作,采取了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健康宣教,設置宣傳欄的各種方式針對重點人群,重點疾病和青鄉主要衛生問題和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教育促進活動。
5 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工作
5.1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以及傳染病報告與出來規范要求,建立健全了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
5.2 定期對本單位人員進行傳染病知識,技能的培訓采取多種形式對我轄區居民進行傳染病防止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了農牧區居民傳染病防制知識的知曉率。
5.3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制度,定期檢查轄區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和生活衛生,定期檢查和指導各村級衛生室的衛生工作。檢查轄區二次供水設施3次,平時經常性檢查,指導未發現嚴重違規現象,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嚴厲打擊和取蹄無證行醫和異地行醫活動。
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存在的問題
6.1 交通工具短缺,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入戶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制約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
6.2 本鄉村衛生技術人員服務能力及服務質量相對偏低,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和群眾的需求有較大差距,人才缺乏,影響了基本項目的開展進度。
6.3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專業衛生機構不健全,嚴重影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效果,居民基本衛生服務認識存有距離,上門建檔和隨訪主動配合存在一定困難。
6.4 電子健康檔案軟件系統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7 下一步工作安排
7.1 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將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納入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充分發揮轄區疾控,保健工作技術指導,培訓職能,擴大培訓范圍,規范居民建檔案技術服務,加強技能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健全有效的績效考核標準。
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公共衛生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中心自2010年成立后正式實施項目以來,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下,在衛生行政部門工作部署和相關專業技術部門的指導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將我中心2013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鄉現轄24個村居,2012年末總人口97561人,全轄區現有醫療衛生機構104家,服務中心1家,村居定點衛生室24家。兩級衛生服務網絡覆蓋全轄區。
二、組織管理情況
(一)加強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年初召開了全街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會暨項目培訓班,成立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小組,下設了辦公室和項目技術指導考評小組。各項目實施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組織機構,落實了責任醫師制度,加強了項目領導和組織管理。印發了《鼓樓街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督導考核辦法》、《鼓樓街道201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和《鼓樓街道轄區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等相關文件,并將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納入各村居衛生室綜合目標考核內容,明確我社區衛生衛生中心、村衛生室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執行機構,對全轄區居民免費提供十大項服務工作,確定中心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指導機構,負責對轄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培訓、監督考核。初步建成了街道、村二級項目管理機構,基本形成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工作網絡。為我轄區的基本公共衛生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實施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證。
(二)搞好培訓,提高服務質量。為全面了解掌握《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版)及上級相關的要求,我中心對所有參與到該項工作中的管理者、業務人員進行全面培訓,共計培訓92人,各項目試行機構采取全方位、多層次、滾動式的輪訓,讓村居衛生人員掌握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具體內容、目標、任務,工作規范和要求,為我中心順利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更好地為廣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確保項目服務保質保量得到全面落實。
(三)加強項目管理,嚴格績效考核。一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成立了項目技術指導組,認真做好對項目工作的綜合業務指導,開展了對衛生室不低于每月1次的技術服務指導;二是建立了街道、村兩級督查制度和評估制度。中心對村衛生室進行多次檢查指導。中心每月召開項目工作推進會,實行項目責任制、督查制、追究制,加強了項目落實情況的督查監控。三是建立了資金預撥和績效考核相結合的資金管理制度。
三、資金管理情況
根據國家、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我中心制定印發了《鼓樓街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及時、足額撥付項目資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并實行了嚴格地考核和管理,切實做到專款、專用、專賬管理,確保項目資金發揮最大使用效益。建立了和項目工作相匹配的資金考核分配制度,保證基礎衛生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所需的各項資金。201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籌資標準為人均年補助30元各級財政補助經費預算總額74.76萬元,目前全鄉根據2013年度績效考核結果,已撥付項目資金84.05萬元,撥付比例112.4%。
四、項目工作執行情況
1、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 按《實施方案》要求,采取整村居推進或以重點人群為主建檔等形式,逐步為轄區居民建立了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街道共建居民健康檔案30974份,建檔率97.4%;建立電子檔案29842份,電子檔案建檔率93.8%。
2、健康教育 各項目執行單位根據《方案》制定了健康教育計劃,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針對不同人群采取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了宣傳咨詢活動,在中心門診候診處、接種候種室等場所擺放有供病人取閱的宣傳資料,利用電視、VCD在醫院內公共場所不間斷播放了健康教育宣傳片。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轄區共發放宣傳資料46000份,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及咨詢活動108次、參加人數5000人次。
3、預防接種 為轄區所有居住滿3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接種卡,積極組織開展了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常規接種、麻疹疫苗查漏補種和脊髓灰質炎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完成糖丸強化免疫1256劑次,麻疹疫苗查漏補種305針次。兒童預防接種建證率、建卡率均達到了95%以上,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覆蓋率以村為單位達到了100%;認真貫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全面落實第一類疫苗的免費接種措施,不斷加強接種單位的軟、硬件建設,嚴格執行預防接種前知情同意制度,切實加強管理,不斷改進服務方式,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各種免疫規劃疫苗報告接種率均穩定保持在90%以上;積極協助疾控機構認真做好免疫規劃針對傳染病疫情的監測和處理,規范開展應急接種工作,有效控制暴發疫情的發生;不斷加強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接種門診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等硬件設備。2012年度完成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5302針次,無疫苗接種后異常反應和預防接種事故的發生。
4、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及處理 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工作。傳染病及時報告率、審核率均達100%,無甲類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漏報情況發生,所有傳染病均得到了及時有效處置。各相關村衛生室配合鄉公衛辦較好地完成了對傳染病病人的現場調查和處置工作,能及時將發現的疑似肺結核病人轉診到縣結防所,并對轄區的肺結核病人進行追蹤督導管理。
5、孕產婦保健管理 我院孕產婦保健管理日趨規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我院能做到為孕婦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并免費發放服務劵,進行第1次產前檢查,早孕建冊率明顯提高;能嚴格按孕產婦健康服務規范要求進行管理。2012年度完成254人孕產婦保健管理工作。
6、0-6歲兒童保健管理 項目質量和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兒童保健服務覆蓋率和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升。我院兒檢室設置較規范,能結合計劃免疫對兒童進行體檢。2012年度完成2012人次兒童保健管理工作。
7、慢性病管理 通過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開展了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篩查,及時為發現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定期開展隨訪服務工作。全鄉截止2012年12月30日,已登記管理高血壓患者1654人,規范管理1606人,管理率97%;登記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626人,規范管理474人,管理率79.88%,規范管理率75%。
8、老年人健康管理 各單位均對在建檔過程中發現的部分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了登記、體檢,建立了健康檔案,并進行了健康指導。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轄區累計登記管理65歲及以上老年人2894人。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在繼續開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線索排查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隨訪服務工作,及時為轄區內診斷明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及時上傳到“國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數據收集分析系統”。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鄉累計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6人,現已控制23人。
10、衛生監督協管 按照服務規范要求,落實了專、兼職人員,明確工作責任,及時做好了相關業務咨詢、巡查、信息收集和報告等工作。
五、績效考核與結果應用
建立了果莊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標準和責任追究制度,重點考核責任組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考核結果與個人考核掛鉤,將作為工作人員獎懲及核定績效工資的重要依據。
六、服務模式
設立項目責任組。根據項目分工成立了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慢病科、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等7個項目責任小組,確定了每個項目組的責任人、片長、片醫、及鄉醫。
明確責任
實行分片負責制。將全鄉32個行政村,劃分為5個片區,每片區均設置片長1名,片醫2名、建檔員4-5名。
簽訂責任書。衛生院與各個鄉醫簽訂了《果莊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標管理責任書》,對每個項目要求做哪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并實行責任追究。
搞好服務
各責任組在認真開展項目的同時,為便于服務,把片長、片醫、鄉醫的姓名、聯系電話進行了公開,并發放到每家每戶,讓群眾能夠及時與片醫取得聯系,獲得幫助。
強化考核
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建立了果莊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標準和責任追究制度,重點考核責任組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考核結果與個人考核掛鉤,將作為工作人員獎懲及核定績效工資的重要依據。
定期開展督導檢查。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小組定期對各責任組及各片區的工作開展情況通過走村入戶、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了項目質量。
七、社會滿意度調查
社會滿意度調查 經滿意度調查,社會群眾對全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體滿意率已達到90%以上,其中滿意度較高的項目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健康管理,滿意度較低的項目是兒童健康管理。測評結果表明我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得到了社會群眾的普遍贊同,為我鄉下一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推進奠定了群眾基礎。
八、項目實施效果
(一)合理分配項目資金,開展項目績效考核,制定了《果莊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制度》、《果莊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資金分配計劃》、《果莊衛生院對各衛生室莒縣考核方案》等文件,每月對公共衛生果莊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其考核周期崗位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和晉級、獎勵以及聘用、續聘和辭退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全鄉均等化項目年度目標任務總體完成,但項目執行單位開展項目工作的進度和質量不均衡,表現在衛生室和同一單位的不同項目之間,在項目工作進度上,有些村衛生室部分項目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在項目工作質量上,各村衛生室之間差距甚大,群眾的滿意度也不盡相同。
(二)項目工作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大多數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總體質量在穩步提高,但仍有欠缺和不足,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率和更新率不高,電子檔與紙質檔同步還有一定的距離;高血壓、糖尿病發現率偏低,隨訪工作開展不夠細致,內容填寫較為隨意,隨訪內容不能夠準確反映管理人群的真實情況,隨訪次數明顯偏少。隨訪表格中有空缺項,邏輯性錯誤時有出現;部分衛生室存在登記不完整;個別衛生室在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和咨詢活動中缺少宣傳主題。
(三)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從事基本公共衛生人員對公共衛生項目內容理解不透,未能按服務規范進行規范操作,對村級培訓不夠全面、細致,致使村醫對公共衛生服務流程、服務內容及規范要求掌握不準。
九、下一步工作意見
一是強化組織管理,夯實工作基礎 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長效管理工作機制,規范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目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切實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程,確保各項任務指標的完成。扎實做好居民健康檔案建檔、電子檔案建檔、重點人群篩查與隨訪服務等基礎性工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強化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 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隊伍能力建設,穩定專業隊伍,合理人員配置,優化人員結構,建立完善基本公共衛生團隊服務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村衛生室的網底作用。認真做好所有醫務人員和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打造公共衛生服務全員化,特別要加強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知識的培訓,全面提升公共衛生人員綜合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強對村醫國家醫改政策的宣傳,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教育引導村醫轉變重醫輕防的思想觀點,提高村醫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主動性。
三是強化宣傳教育,動員社會參與 進一步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宣傳力度,從不同層面多形式持續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宣傳活動,對轄區居民重點進行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免費政策的宣傳,以爭取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對醫務人員重點進行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和服務知識的宣傳,以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促進各項工作規范實施。通過廣泛宣傳,積極營造各級各部門領導、社會各界、廣大群眾重視和支持發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良好氛圍,為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奠定社會基礎。
四是強化監督檢查,促進工作落實 切實加強對項目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制度,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嚴格監督管理與責任追究,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加強對各村居衛生室實施情況的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基本公共衛生各服務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各科室及村居衛生室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內容和整改時間,加強跟蹤督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中心要重視并經常性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社會滿意度調查活動,廣泛收集社會意見,認真疏理整改落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樹立良好衛生形象,提高社會群眾滿意度。
五是規范經費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所有基本公共衛生補助經費用于投入到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中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質量。一方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按村居衛生室完成公共衛生數量、質量、滿意度發放村居級公共衛生補助經費,不得截留;一方面要投入公共衛生服務耗材、公共衛生服務印刷資料和培訓等,為規范項目開展創造必要條件,讓群眾享受到優質規范的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
關鍵詞: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問題;策略
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我國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之后又一惠及城鄉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為此國家每年投入逾百億元資金。近年來,各地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中,且相應制定了促進項目服務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的考核制度,其成效雖然毋庸置疑,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依然存在項目"實施基礎薄弱、資金監管不嚴、社區衛生人員素質局限、督導評估不力、轄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規范"的弊端,影響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程,亟待進一步貫徹落實醫改政策,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鞏固服務體系,解決突出問題。
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啟動背景
2009年7月10日,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啟動并部署9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根據醫改實施方案,項目所需費用納入政府預算安排,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人均不低于15元到2012年的人均不低于25元再到2013年的人均不低于30元。每年中央財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補貼都及時撥付到位,對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按不同比例予以補助。由各地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的主體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為確保項目工作的規范開展,2009年10月、2011年7月、2013年6月,衛生部先后出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1];各省、市、自治區相應迅速安排部署,分別制定印發具體實施方案和考核標準。
2對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現狀與分析
2.1資金劃撥滯后,使用無明了指導,影響資金合理使用縣級不能確保資金及時劃撥、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資金使用無明了指導,影響資金合理使用。盡管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對地方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予以補助,并按"當年預撥、次年結算"的方法下達。但從省到區到縣劃撥到位時間,實屬"未知"以多年的慣例證實,市(區)縣級財政、衛生部門以城區或鄉鎮為單位撥付到位大致在下半年,這樣影響了基層工作"早計劃、早安排、及時實施"。
2.2受基層公共衛生、全科醫生人才匱乏問題困擾培養大量優秀的全科醫師,以適應我國民眾急驟增長的全科醫學服務的需求,成為了我國衛生與教育行政部門極為關注之事[2]。自2007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在全國推開,國家采取臨床醫生護士轉崗培訓方法培養全科醫生為各地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做人才準備,歷時5年,全科衛生人員隊伍應該是不斷地壯大。由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機制、人員待遇、基礎設施配備、居民信任度、社區參與等因素,使許多全科醫生護士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發展前景不報希望,接受全科培訓后紛紛回醫院。即便是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者,也是有機會都會往醫院調動。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招聘人才招入門檻高、條件限制,要求具備職業資格,年齡在35歲以下,醫學院校剛畢業學生和大于35歲又具有一定臨床經驗的醫護人員不在入圍之內。每次的公開招考周期太長。這些客觀條件限制,阻礙了基層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影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
2.3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人員素質局限問題困擾目前在崗的全科醫生護士,選擇從事社區衛生工作的大致有如下原因:一般都是在醫院崗位競聘落選分流人員;或是編外人員解決編制問題;少部分是因為人近中年不愿意在醫院臨床崗位倒班。除此之外,返聘老專家因執行財政績效工作,返聘老專家工資來源難解決,基層衛生機構是不能輕易聘請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人員受素質局限,在健康教育方面對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低,在慢病隨訪的用藥指導能力低,滿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健康保健需求。極不適應基層衛生事業發展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需要。
2.4受逐級培訓力度不夠和督導考核評估不力因素的影響 ①省級層面培訓機會少。②督導專家與考核專家沒有統一意見。③省級考核標準早已出臺,市級區級考核機制也已建立,最基層一級的考核制度也有制定,但考核指標任務為落實到人,考核制度流于形式。考核評估結果并不一定與經濟掛鉤。
3對基層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問題的幾個建議
3.1建立經費使用指導意見 省級財政廳和衛生廳聯合基層衛生機構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過程所需經費進行調研,制定經費使用范圍、項目、數額等指導文件,讓經費審批領導有據可依,有數可批。簡化審批程序,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經費使用合理合法。
3.2解決突出問題 ①國家要制定優惠政策,采取必要措施鼓勵和促進中高等院校發展全科醫學教育,構建現代公共衛生和臨床醫學整合教育模式,并定向培養或擴大招考適宜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需要的"全科醫生"。②制定和完善人才引進制度,讓基層衛生機構能根據自身情況在編制數內引進人才,利用好人才。此外,實際工作還需要聘用有能力、有資質并有意愿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醫學人才和退休醫學專家。退休醫療專家是醫療衛生戰線的財富,如果基層醫療機構能吸納這部分財富,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員素質就能得到提高,基層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就能得到提升。③從根本上解決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員待遇,確保基層衛生組織健全和全科醫生護士隊伍的穩定。
參考文獻:
一、實施目標
全員人口信息準確率。全員人口數據庫中登記的人口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證號、性別、民族等)與公安戶口庫中人口身份信息一致率達到85%以上。
二、范圍和內容
(一)實施范圍
30個村所管轄的村居
(二)實施內容
1.村級信息核查員(村級負責人口監測信息采集工作人員,下同)結合日常衛生健康服務,獎扶特扶資格確認、生育登記服務等及時采集轄區內全員人口基礎信息,登記人口信息,協助完成信息的錄入和更新。
2.村級信息核查員根據上級反饋以及部門共享獲得的人口變動信息,及時核實、確認和登記,并協助完成全員人口基礎信息的錄入或更新。
三、組織實施
(一)村級。填報村級信息報告單中的出生姓名、出生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出生性別、出生孩次、死亡日期、死亡性別等相關數據項,上報本鎮,積極開展上級部署的人口健康相關信息采集工作。
(二)鎮級。指導村級信息核查員開展衛生健康服務,根據上級下發的信息,及時分發需核實、確認的全員人口基礎信息,依據村級信息報告單(村級月報,下同)和村級核查確認的其他人口基礎數據項,完成信息錄入、變更工作。自主采集或核查確認上級(市或縣級)共享并下發的結婚、離婚登記,收養、殯葬、死亡等信息,填報村級信息報告單中的婚姻變動、收養登記、死亡等相關數據項信息。自主采集遷移、避孕節育個案信息,核查確認省級根據業務共享和業務協同獲得的其他人口基礎信息項(主要是與公安部門比對不一致的人口身份信息數據項),積極開展上級部署的人口健康相關信息采集工作。
四、資金安排
(一)經費使用范圍。該項經費作為村(居)信息核查員進行信息采集、核實、確認、登記等環節的勞務支出活動工作經費。
(二)經費補助標準。根據現有的村(居)信息核查員數量,信息核查員的工作質量,工作效率。每季一考核,與績效掛鉤,多勞多得。
(三)經費發放時間。每年年底前發放人口監測勞務費,由本鎮統一發放。
五、監督與評估
(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加強項目和經費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根據本鄉鎮各村(居)級信息核查員采集的人口信息進行核實、整理,保證人口信息監測工作能夠正常開展。
(三)鄉鎮衛生健康局定期會對各村上報工作進行督導,發現有未按照文件要求開展工作的,記入績效考核成績中。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衛健委成立以主管鎮長為組長,相關科室人員為組員的工作小組,負責對各村人口監測項目開展情況進行定期督查。
(二)強化宣傳引導。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人口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基層工作人員的認知,積極做好人口監測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衛生強市為目標,以“四個化”(服務網絡化、責任網格化、管理一體化、信息現代化)和“五個轉變”(服務功能轉變、服務模式轉變、知識結構轉變、運行機制轉變和投入機制轉變)為基礎,通過政府購買和補貼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方式,確保社區公共衛生工作的公益性質,使居民享有更好的公共衛生服務和衛生安全保障。
二、工作內容
根據*省衛生廳統一規定,現階段我市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3個方面共12個項目,其服務內容、目標見附件1。
三、組織實施
為切實抓好城市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落實,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推進社區責任醫師制度,實行城市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責任管理。
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切實轉變服務功能、服務模式和運行機制,按服務人口和半徑,合理設置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并實行一體化管理;按照1:2000服務人口的標準配置社區責任醫生,并予以公示使每個居民區、每個樓道都有社區責任醫生公示牌,每個家庭都有社區責任醫生名片。社區責任醫生實行分片負責,下片區服務每月不少于7天,重點做好組織協調轄區居民進行健康體檢,進行健康狀況調查,針對轄區居民健康狀況,開展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為一體的服務,成為轄區居民的預防和保健醫生,認真落實城市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應由社區責任醫生完成的工作,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健康進家庭”的醫療衛生服務新格局。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婦幼保健院和各直屬醫院應依法履行公共衛生工作職責,按照《*市預防保健監督機構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市直屬醫院支援社區衛生服務實施方案》的要求,承擔對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等工作。
四、經費保障
為促進城市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市財政按服務人口每人每年20元的標準設立城市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主要用于補貼直接面向城市居民公共衛生服務的項目支出。專項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不得移作他用。
五、考核評價
關鍵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本;測算;政府投入;上海青浦區
A Research on the Cost Accounting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And the Government's input in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City
Tian Jian-guo,Xu Hai-yan,Han Rong-rong,Zhao Jin-jiang, Peng Li-xia, Li Jun
Abstract: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ost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in Qingpu District and provide evidence on inputting of it for the government. Metho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items of Shanghai City 2014, the items in this research were determined by brain storming, and then economics method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ost. Result: In this reserch,664 persons were needed to fulfill the task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prescribed by the government of Shanghai City while the actual number was 579, so there was still a gap of 85 persons. In 2013, the input on public health service in Qingpu District amounted to ?90148653 while ?134381035 was needed in this research, so there was a gap of ?44503574.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opulation and area in Qingpu District, the number or persons working on public health service and the input by the government couldn't accomplish the task well,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persons and input on public health so that better service could be provided for the residents. Also,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set to stimulate the staff’s initiative in secondary or tertiary hospitals.
Key word: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cost, measure,Government's input,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City
【中D分類號】R197
公共衛生服務作為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涉及社會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通過公共財政優先予以保障。然而政府應當出資多少、配置多少人員才能夠滿足公共衛生服務開展的需要,一直是討論的焦點問題。以往不少研究者開展了相關的研究,但主要關注在社區衛生服務或公共衛生等單一機構層面,作為區級整體公共衛生服務需要的成本投入尚較少見諸報導,本次調查以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2大類,46項)為依據,以區級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單位作為整體,通過對全區所有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直接和間接成本進行調查和測算,探討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要的成本,為政府部門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投入提供依據。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我區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16家醫療、衛生單位進行了調查。包括區內二、三級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控中心(含眼牙防機構)、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所、精神衛生中心。
1.2 方法
1.2.1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確定:針對上海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2大類,46項),邀請本區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及資深工作人員、政府官員采用專家會商的方法確定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過兩上兩下的原則,最終確定2013年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111個子項目。在此基礎上,根據我們調查和測算的需要,我們將子項目進一步拆分、細化,分解成236個分項目。
1.2.2 調查表設計:根據公共衛生服務成本核算的內容設計調查表。內容包括全區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人員、工作情況信息,人員收入、業務費、公務費、材料費、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折舊及設備維修費用等6類成本信息,擬開展和完成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量情況信息。
1.2.3各醫療衛生單位政府財政投入的調查:通過調查表收集各醫療衛生單位政府投入信息,收集標準以財務年報為口徑,部分數據來自青浦區統計局公開數據。
1.2.4成本核算[1-2]:我們調查的全區公共衛生服務成本分為勞務、業務、公務、衛生材料(含其他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折舊維修等6個方面費用。其中勞務費、公務費、衛生材料(含其他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依靠調查時財務報表取得。業務費依照單位(水、電、燃料)采用分攤的辦法取得、房屋折舊的計算以房屋成本按照重置成本價格4500元/m2,利用重置成本按照0.02計提費用計算得出。涉及公共衛生服務的行政人員(辦公室、后勤、財務、分管領導)勞務費用采用人均分攤的方法進行計算。
1.2.5數據來源:收集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全區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單位的相關工作信息,成本數據信息由各相關單位財務部門提供。涉及地區GDP、人口信息、服務區域及工農業總產值的相關數據,依據《2014年度青浦區統計年鑒》獲得。
1.2.6統計方法:使用Excel2003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計算。
2.結果與分析
2.1全區公共衛生單位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本調查:根據調查表搜集了16家單位分勞務、業務、公務、衛生材料(含其他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折舊維修2013年政府實際投入方面信息。工資性支出包括了公共衛生人員以及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醫療衛生人員、行政工作人員、輔助人員等人員,其中行政與輔助人員工資比例計算按照單位人員比例分攤的辦法進行。具體情況見表1。
2.2完成當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區所需的人力投入測算: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最主要的是人力的投入,其次才是由此產生的各類成本。為了解2013年度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區公共衛生單位所需的財政投入,我們進行了相關情況的調查,在調查中采用了人年時的方法進行工作量統計[2] ,工作時數我們以有效工作時數6小時計算,工作日以250天計算。結果見表2.
2.3 2013年度全區總和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成本測算:根據人力調查結果,我們進行了當年度全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所實際需要經費的測算。人力情況的變化首先導致工資成本的變化,由于全區各醫療衛生單位缺乏統一的工資標準,工資標準測算我們采用現行的社會平均工資標準2.5倍作為標準工資成本,進行工資成本測算。人員的變化也導致業務、公務等費用的變化。根據調查除6項成本之外,各有關醫療衛生單位還對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存在儀器設備的需求。因此總需完成當年度公共衛生服務的費用測算結果見表3.
2.4 2013年度全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府實際投入與需求差額:由于政府的投入與當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際開展,在工作量上存在差異,與實際投入工作人員數上也存在差異,因此導致政府投入與實際工作開展存在差異,具體費用差異見表4.
3.討論與建議
本次調查是基于對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量的測算,不包括對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的考核。
在本次人力成本測算中,我們考慮了郊區服務面積的因素,對于服務半徑增加了路程的因素進行工作量計算[3]。針對以往的調查工作量測算的科學性不足,我們對部分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量計算方法進行了修訂,如:提供免疫規劃門診服務不再以接種針劑次進行統計,因為免疫規劃門診都是以工作日為單位開設的,提供服務的醫護人員數也相對固定,服務人次的多少應在工作日內完成,因此以接種針劑次為計算單位,掩蓋了實際情況的真實性,其他還有各種衛生日宣傳、健康知識講座、老年人口體檢和婦女病普查等都存在這種情況。而零星的、無規律的個案調查,訪談、病家訪視則以次為單位進行工作量測算。
通過表2的調查可以看出,全區滿足當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員全區人員缺少85人,人力資源的不滿足將導致完成工作質量的下降。盡管表2中部分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醫療、公共衛生單位的人員數超過需求,我們分析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本次調查只是以上海市要求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作為調查內容,沒有涵蓋上海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如大腸癌篩查、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種項目)和其他衛生服務項目(如: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及國家、上海市臨時安排的工作項目);二是調查特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沒有涵蓋該單位所有的工作內容,比如不包括參加上級業務部門組織的培訓、會議,對下級的培訓和指導,以及為政府決策提供調研及報告撰寫,參加區級有關創建活動提供的督導,開展科研、提供總結報告等內容;三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安排的偶然性導致,每年度各社區衛生醫療機構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不同的,有的是2年一次的工作,恰逢調查年沒有開展該項目出現項目減少(如兩年一次的老年人體檢、查螺等工作)。正是由于此方面的因素,也導致表4中部分單位(如:盈浦、徐涇社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測算出的經費需求低于當年政府實際撥付的現象。勞務費仍是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出主要項目[4],占比較大,由于人員的不足,結果可能導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部分工作分解到鄉村醫生,或將工作簡單化、應付化,造成服務項目完成質量不高,甚至推諉扯皮現象,難以達到政府工作目標。
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一部分是通^公益一類的公共衛生單位實現完成。但也有一部分需要通過二、三級醫療機構完成(如疾病監測點的設立、腸道、發熱門診的設置,嬰兒出生的疫苗接種等),如何建立對提供這一部分的公共衛生服務提供政府財政保障,我們本次調查做了初步探討,為今后建立補償機制提供了依據。建議政府能夠為滿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滿足工作開展所必需的經費。作為深化醫改內容之一,也對醫療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立必要的補償機制,調動醫療機構開展此工作的積極性,減少醫療機構與衛生機構的摩擦,更好地實現政府工作意圖。
4.參考文獻
[1] 朱坤,謝宇,陳祥生.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成本測算主要方法比較[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0,3(9):45-48.
[2] 程曉明,于躍,盛鋒,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測算辦法[J].中國衛生經濟,2004,23(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