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短視頻傳播在播音主持語言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技術全面普及,依托智能手機而產生的移動休閑娛樂方式成為主流,并且發展至今短視頻娛樂方式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未來就業發展方向不再局限于常規的廣播電視領域,短視頻傳播成為探索發展的主流方向。因此,在當今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當中,開始引入短視頻傳播模式,由此來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下播音主持人才。為此,本文針對短視頻傳播在播音主持語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展開簡要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短視頻傳播;播音主持專業;語言教學;移動互聯網技術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短視頻傳播成為主流,短視頻平臺及用戶的數量隨之持續攀升,因此短視頻傳播所具備的商業化價值也因此不斷突顯。這一全新發展形勢,對于高校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而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更是成為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的改革的主要方向。以往傳統播音主持人才培養主要集中于播音人員、主持人員、記者等媒體工作人員[1]。在當下的短視頻發展時代背景下,各個短視頻平臺都急需專業、高素質的主持人才,且受眾方面也更加需要專業水平高的、內容質量好的短視頻。因此,這些對播音主持專業語言教學來說,不僅是良好的發展機遇,更是重大的發展挑戰。以下針對短視頻傳播在播音主持語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
一、短視頻傳播中的視聽語言特點
國外學者麥茨所提出的視聽語言理論就明確了良好的視聽語言能夠促使受眾陷入沉浸狀態,同時結合鏡像投射理論加以描述,可知短視頻對于受眾而言類似鏡子,能夠給受眾營造出所期望的“自我投射”效果。學者麥茨還指出,受眾觀看影像的過程仿佛做夢,能夠起到運動鏡頭下的視聽語言效果。短視頻所展現的視聽語言,就充分印證了此類理論。
(一)界面互動,塑造出夢境化語境
短視頻本身具備明顯的社交屬性,所呈現界面的互動性良好,展現的短視頻內容也相對而言較為簡便易懂。通常短視頻主只需單擊拍攝即可依托拍攝的速度、視頻特效音樂結合等步驟,最終形成一條內容簡短、精煉,但內容引人的短視頻,相對于傳統視頻剪輯而言,有效的簡化了視頻制作設生成的流程。受眾方面只需點開短視頻軟件,即可自動進入到全屏播放狀態,并且借助滑動切換有效的減少了不必要按鍵操作所帶來的干擾,由此直接脫離傳統的視頻話語環境,直接進入至夢境化的語境當中,充分符合受眾對自我投射的期待感。
(二)內容具象,符合鏡像化文本訴求
結合學者麥茨提出的視聽語言理論,可知受眾們對于影像產生沉浸感的來源主要是個體對短視頻的鏡像投射,而短視頻的全屏模式,則充分符合受眾們對于鏡像化的文本需求,相比傳統視頻而言,短視頻非常適用于用戶進行通話及自拍,因此很容易促使受眾產生一種理想化的認同感,而這也是多數短視頻軟件美顏拍攝功能的緣由。并且,短視頻還緊抓受眾從平臺轉向具象化內容的真實需求,由此建立起集成化的文本體系,內容上全面涵蓋視聽歌舞、炫技、感官愉悅、幽默語言等多方面,真正將視頻、直播以及自媒體融為一體。
(三)鏡頭語言呈現,強化互動效果
相比傳統的視頻類型,短視頻更加呈現出鏡頭語言的簡短華效果,通常視頻主需要在短時間(15s)時間內展現出大量的內容,由此來傳遞更加密集且緊湊的信息。而從句法結構角度來分析,此類簡短化的鏡頭語言,更是極大的縮減了不必要的視聽語言類符號,促使視頻創作人員不斷的壓縮時間、空間,從而給受眾留下大量自我投射及自我想象的空間,呈現出良好的互動效果。且這類壓縮提純化的信息更加滿足受眾窺視、獵奇的需求,促使受眾本身依賴性及黏性大幅度攀升。
(四)有聲語言依托修辭化實現語音協調
短視頻有聲語言的呈現,在語言特點上基本涵蓋修辭化的協調語音,這種修辭語音的方式,不但有效的深化了視頻的主題,同時對現場的氣氛進行有效的渲染,最終促使視頻主情感傳播及深層表達。因此“修辭化”成為短視頻語言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通常只有在特定語境當中才能充分發揮相應的效果,對于提升短視頻感染力、幽默感等方面發揮出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及效果。在具體方式,短視頻通常采取變調、重疊音等方式搭配傳唱度高的流行音樂來起到語言藝術的效果。比如“月亮不睡你不睡,每天陪你小寶貝。太陽起了我不起,有你我就了不起。”
二、短視頻傳播下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現狀
(一)教學結構相對陳舊
以往的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結構基本圍繞有聲語言訓練的語音發生、表達、廣播主持等基本框架。從不同年級角度分析,通常低年級學生主要集中于普通話語言及播音訓練,后續逐步開展語言表達技巧的訓練。最后的高年級學生在課程教學上主要結合差異化的媒體欄目來劃分課程內容,像其中《廣播播音與主持》主要圍繞廣播媒體展開,《電視播音與主持》則主要偏向電視類媒體,還包括《文藝作品演播》《演講與口才》等等,多項課程輔助播音主持專業學生訓練。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行業不斷變遷,融媒體時代隨之來臨,促使廣播、電視、自媒體等趨向于一體化轉變,短視頻的出現更是成為全新的媒體發展方向。以往采用的不同媒體教學結構早已無法符合全新的媒體發展要求,更是難以適應短視頻傳播的發展趨勢[2]。
(二)教學思路較為保守
當前多數設置播音與主持專業的高等院校,盡管都開始深刻認識到在實際教學當中融入短視頻教學的重要性,但由于固有教學思路的影響,導致實際教學模式轉變并不徹底,教學改革推進速度異常緩慢,教學思路明晰明顯偏向保守。也有部分高校盡管設置了相應的融媒體課程,但此類課程過于理論化,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與新媒體、短視頻類的結果不夠充分。尤其是短視頻傳播的發展速度,早已超越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的步伐。比如早在2019年,央視《新聞聯播》的著名播音員直接轉變人們心中固有形象,以輕快的風格在“快手”APP短視頻節目當中與廣大粉絲相見,其開場白“快手的老鐵們,你們好!”直接打破了固有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的套路,讓人不禁反思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是否落后于時代,是否還在采取傳統新聞稿件訓練方式?因此,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應當緊跟短視頻傳播發展潮流,在此基礎上打破固有束縛,實現創新發展。
(三)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我國播音主持教學模式發展至今基本固化,其中有部分高校本身招生規模持續擴大,但相應的師資、設備設施等都難以及時做好儲備工作,導致實際教學過于偏向教材理論教學,直接忽略了理論結合實際的操作。特別是在短視頻傳播發展背景之下,多數播音主持教師本身并未有效掌握短視頻傳播相關的技術能力,因而導致全新的短視頻傳播技術手段難以有效的融入到實際教學當中。即便有少部分高校在此基礎上設立了語言實驗室、虛擬演播室等相關教學設備設施,但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支撐,且缺乏對設備的有效維護,導致所設立實驗室的應用率明顯偏低。再就是一些教師本身年齡相對較大,因此其對于短視頻傳播技術的運用存在心理層面的低處,甚至依然沿襲傳統帶徒弟的教學方式,在應用新媒體技術方面的意識嚴重不足,這些都直接導致短視頻傳播的方法及手段難以充分用于播音主持教學當中。
三、短視頻傳播在播音主持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一)強化學生短視頻傳播所需專業素質培養
在短視頻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理論上任何人都可成為短視頻主,可據此來制造和輸出視頻內容。因此,這就給播音主持專業教學帶來明顯的沖擊,因此播音主持專業學生本身的優勢隨之成為自身持續發展的約束。因此,針對短視頻傳播下對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的沖擊,就要求該專業應當實施教學模式的創新變革。首先,短視頻傳播提倡內容為王,受眾普遍更加關注內容的好壞,視頻創造者需要高度重視受眾對視頻內容的需求及體驗。因此,在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當中,需要鍛煉學生針對受眾內容需求的感知能力。同時對于短視頻平臺,需要盡可能地提升本身內容創作中隨機應變的能力,要能夠熟練的進行即興口語組織。再就是對于網絡信息的快節奏更替,就要求培養學生對熱點信息內容的精準捕捉和把控能力,由此通過迅速地采編寫作訓練,達成一體化的短視頻創作綜合能力。為了能夠切實達成以上目的,就要求播音主持語言教學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在實際教學當中深入把握短視頻傳播技術內涵,以此來實現對學生短視頻傳播技術的培養。具體需要多聽多看,全面了解各個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情況,各類熱點短視頻內容的案例詳解分析,找出短視頻主播本身語言樣式及存在的問題,以此來開展學生實踐訓練,促使學生能夠在短視頻發展熱潮當中找準自身的定位。
(二)打破“仿真”實現“全真”開展全面語言訓練
短視頻傳播下的人才培養,要求相應的播音主持語言教學課程應當適當調控教學的內容及模式。具體要求開展全面的語言訓練,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自覺通過短視頻平臺展開實訓。這種實訓方式直接打破了以往的“仿真”訓練模式,實訓“全真”訓練的效果,也促使學生們能夠由此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短視頻的“播出感受”。在“全真”訓練當中,還需促使學生本身注意力更為集中,在進行短視頻播講當中顯得更為積極主動。還可針對學生“全真”訓練制定固定選題,對于一些選題較大的,可提倡學生自發組成工作小組,通過小組形式來協同合作,由此達成集采編、選題、剪輯至播出的工作流程,由此來切實提升學生自主操作能力,進而幫助學生能夠在后續工作當中迅速進入狀態。整個過程當中,教師的作用在于結合短視頻發展特性,要充分的把握好訓練主題的設計,要求符合課程大綱要求的同時,還需符合短視頻的特性,這樣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短視頻傳播語言能力。
(三)結合短視頻傳播特性,制定學生考評機制
在實際的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當中,需充分結合短視頻傳播特性來強化對學生的實踐訓練,但是這種訓練也需要開展相應的工作點評,具體是以考核評價的方式來展開。考核評價的形式可選擇在教室當中來完成,觀眾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同時還包含教師內的其他同學。采取考核評價的方式,主要原因是因為短視頻傳播特性在于面向社會大眾,因此引入觀眾考核評價則更加符合短視頻的傳播特性,也能夠取得更為客觀、直接的考評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在后續發展當中與社會完美接洽。最主要的是,學生經過“全真”訓練,如果能夠取得短視頻平臺內觀眾們的關注,也必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更加能夠體會到短視頻傳播的精髓在于“用戶體驗”,最后將極大的提升學生自身的短視頻傳播語言能力,更加符合短視頻傳播特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短視頻傳播對于播音主持語言教學而言是一個全新的發展和突破,直接打破了傳統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的現狀,不僅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更加符合社會廣大受眾的內容需求。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強化學生短視頻傳播所需專業素質培養、打破“仿真”實現“全真”開展全面語言訓練、結合短視頻傳播特性,制定學生考評機制。但是需要注意,短視頻傳播只能作為播音主持語言教學的技術支撐,最終目的并非是為了將學生打造成“網紅”,而是為了培養出學生的符合新時代發展潮流的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劉靜.自媒體環境下短視頻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新聞傳播,2021,4(11):108-109.
[2]夏禹成.新媒體短視頻發展對播音主持學習的啟示——以手機應用抖音為例[J].聲屏世界,2020,4(14):31-32.
作者:鐘敏 單位:四川電影電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