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先進的教學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并充分借助其“呈現多方位、多樣式”的優勢,改變了傳統音樂教育的現狀,調動了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并使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魅力,全面提升了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本文立足于音樂課堂教學,對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音樂教學;多媒體技術;教學質量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教育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在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下,一些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嚴重制約了音樂教學質量。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音樂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多媒體技術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依托,對多種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優化和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聲音、動畫、圖片等形式,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彰顯巨大的應用價值,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助于拓展教學空間。與其他學科相比,音樂教學的空間相對狹小。例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色彩、線條的變化等,展現作品的內涵;語文教學可借助語言等形式進行展現。而音樂學科只能通過聆聽音樂、借助圖片和教師描述的音樂器材展開學習。如此一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音樂教學空間比較狹小。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借助圖像和視頻等形式,將音樂的樂器、音樂演奏等,直觀、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夠達到拓展音樂教學空間的目的[1]。(2)有助于創設良好的氛圍。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環境氛圍引導學生調整自身情緒,而學生的情緒變化則會直接影響其音樂感知力。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音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學習。(3)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可將復雜、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提升音樂的藝術感染力,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2]。
二、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在對人的刺激中,動態刺激效果明顯高于靜態刺激,同時,動態刺激產生的印象效果比較深刻。具體來說,通過聽覺獲得的知識記憶通常保持在12%左右,而通過視覺刺激,人們獲得的知識常常高達28%。鑒于此,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音樂教學內容,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教師可借助閃爍的文字、移動的顏色、縮放和擴大圖像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進而對學生的視覺器官產生強烈的刺激,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命運》一曲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畫面,引導學生結合渾厚的音響效果感知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及音樂魅力。如此一來,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激發自身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了音樂學習效果[3]。(二)巧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心理學研究顯示,心境可以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影響,情緒變化也會對音樂感知產生影響,而心境則會受到外界氛圍的影響。在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沉悶,導致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而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借助多媒體的優勢,能夠為學生打造集聲、色、光、情于一體的音樂學習氛圍,進而引導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參與音樂課堂學習。(三)借助多媒體,拓展教學空間。在課堂教學中,任何學科能夠通過拓展教學內容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鑒于音樂課堂的特殊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拓展教學空間存在一定難度。面對這一現象,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不斷拓展音樂教學空間,進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在拓展音樂空間時,教師一般在介紹常用樂器時,僅僅根據課本進行簡單介紹,并提供相應的照片。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樂器了解較少,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教師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借助圖片、視頻等將其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全方位了解樂器。同時,在進行教學擴展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對民族樂器、西方樂器進行有效的結合,也可以制作PPT,模擬音樂樂器,引導學生在模擬過程中全面了解音樂樂器,并形成直觀感受[4]。(四)借助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全面加強學生的音樂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下,音樂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為打破這一局面,教師應充分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升欣賞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進而全面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音樂雖然是一種聽覺藝術,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同時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進一步提升音樂學習效果。(五)利用多媒體模擬創作,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在新課程標準下,音樂課堂教學不僅要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等,而且要在此基礎上全面加強對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培養,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以鋼琴教學為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鋼琴是一種常用的音樂樂器,不論哪一種音樂作品,都需要在鋼琴演奏中進行。但鋼琴演奏具有特殊性,其音色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多種風格音樂作品的演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重要科目,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鑒于音樂學科的特殊性,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低,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無法實現音樂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必須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強多媒體在音樂課堂的應用,進而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詠梅.淺談信息技術支持的中職音樂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13.
[2]張曉燕.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中職音樂教學的實效性[J].才智,2019(14):50.
[3]王春淯.多媒體技術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208-209.
[4]何玲.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中職音樂教學的實效性[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1):128-129.
作者:魏麗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