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封山育林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封山育林是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在恢復森林、改善自然環境、保護生態穩定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更是林業部門及相關機構重點關注和實踐的工作。本文將簡單介紹封山育林,分析其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應用所面臨的問題,并就相應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封山育林;林業生態工程;應用
1封山育林概述
所謂封山育林,指對荒山、殘林、跡地等進行劃界封育,在杜絕人類活動的前提下讓樹木自然發育和繁殖,從而起到恢復森林的目的。由于封山育林高度契合植物自然生長發育及繁殖需求,因此能夠在自然環境下生長成穩定的混交次級林,育林效果顯著。另外封山育林能夠生成大量不同類型的植物,有利于穩定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提高生態效應,提高森林對不良環境的抗御能力。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應用封山育林方法時,通常可以按照喬木型、喬灌型、灌木型、灌草型、竹林型5種類型進行預期封育。另外封山育林可以采取全封、輪封、半封等方式,具體手段包括設置圍欄、設置標志、人工巡護等。
2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封山育林存在的問題
2.1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未得到充分協調
封山育林是一種完全遵從大自然生長規律的森林恢復手段,需要高度重視自然規律,以保障封育效果。與此同時,還應當對封山育林的經濟規律加以重視,減少封育工作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盡可能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封山育林必須做好規劃,尤其要協調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在恢復森林的同時保障經濟效益,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然而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封山育林工作中,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未得到充分協調,導致了當地經濟發展嚴重受阻、封育效果未達預期等后果。
2.2封山育林工作機制落后
封山育林機制的落后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分別是政府主導管理機制以及封山育林方式方法。就政府主導管理來看,政府固然應當在封山育林工作中成為重要主體,但不能完全由政府部門主導管理。這是因為政府部門行政能力強,但是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用于封山育林的精力有限,同時也容易出現專業人才缺乏、當地居民不配合等問題。時代的不斷進步要求更加先進合適的封山育林方式方法,但是在實際應用時卻存在方式方法過于死板和滯后等問題。
3封山育林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策略
3.1基于協調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而做好規劃
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而言,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是不可忽視的兩大點,而且這兩點存在極強的矛盾性,往往需要在建設過程中進行合理協調。因此在進行封山育林時,必須要基于協調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而做好規劃,以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指導工作開展,保障封育效果,確保封育工作能夠切實促進當地森林恢復與自然生態平衡,并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減少封育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經濟效益。在實際進行規劃時,相關部門應當組織大量人員對需封育區域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調研,真實掌握當地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劃分封育區域,確定封育規劃方案,最大化地發揮封山育林作用。
3.2創新封山育林工作機制
為了有效最大化封山育林效果,必須對落后的風雨工作機制進行創新和完善。政府應當充分意識到自身在封山育林管理方面的不足,積極拓寬封育工作管理主體范圍,同時制定更加完善的協調管理機制,建立專門的封山育林指揮組織,引導企業、環保機構甚至當地居民等共同參與到封山育林管理中來,有效解決人手不足、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
3.3全面加強封山育林管理
相關部門應當對封山育林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全面研究,結合實際封育工作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并對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為封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支持。與此同時,還應當落實封山育林管理責任,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和人員,要求相關人員嚴格按照規范進行管理。一旦出現管理問題,必須及時進行嚴肅處理,追究責任并加以懲處,督促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作者:吳玉龍 白曉麗 單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黃山自然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