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化學與創新創業新教育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綠色化工是化工行業發展的方向,綠色化學教育必然是化工專業教學的重要領域。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工專業領域,將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將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為其賦予實質性、針對性內容。本文總結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現狀、指出了將綠色化學融合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初步探討了將綠色化學理念、理論、方法、技術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高專;化工;綠色化學;專業技術創新教育;融合
綠色化學(GreenChemisty)又稱環境友好化學(EvironmentaiiyFriendlyChemisty)、清潔化學(CleanChemisty),是在全球面臨嚴峻的環境危機下,于上世紀90年代誕生的化學研究新興領域,其核心內涵是從源頭上杜絕或減少化學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隨著綠色化學的發展,綠色化學教育在世界范圍內蓬勃開展[1]。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對我國未來占據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制高點,推進科技應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各個專業技術領域緊密結合,需要及時加入該學科領域新動向、社會發展新需求等內容,從而起到良好的引導、推進作用[2-3]。以化學化工領域來講,綠色化學無疑是該領域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同時對當今中國工業污染的改善具有巨大價值。在高等化學化工專業領域,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融合,將使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使專業教育具有了思想指導,使素質教育具有了實際內容。
1國內外研究現狀
1.1國外研究概況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綠色化學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自1996年以來,美國每年頒布“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英國約克大學、諾丁漢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都設立了各具特色的綠色化學研究中心,日本也制定了以環境無害制造技術等綠色化學為內容的“新陽光計劃”。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綠色化學獲得了迅速發展。國外先后出現了《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1996)、《CleanProductsandProcesses》(1998)、《GreenChemis-try》(1999)等專業性刊物。同時也產生了《GreenChemistry:TheoryandPractice》(1998)、《GreenChemistry:ChallengingPerspectives》(2000)等重要專著。很多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紛紛開設綠色化學課程。1996年美國斯克蘭頓大學,1997年美國俄勒岡大學,2001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等。20世紀初期開始科技創新的重大社會價值被發達國家所重視,例如,1912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在其著作《經濟發展概論》中,提出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等觀點。后來人們日益重視創新的社會推廣,例如,1962年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羅杰斯在其著作《創新擴散》,討論了創新擴散的過程及各種影響要素。當今,技術創新已成為發達國家保持科技競爭力、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法寶。
1.2國內研究概況
1995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確定了“綠色化學與技術-推進化工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課題;199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聯合資助了“環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學與化學反應工程”項目。本世紀開始,國內也相繼出現了李德華的《綠色化學化工導論》(2005),李再峰的《綠色化學實驗》(2008),王敏等人的《綠色化學理念與實驗》(2010)等著作,以及相關論文。中國科技大學在1998年完成了首輪《綠色化學》課的教學。2003年,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化學與化工學科委員會設立“可持續發展化學—綠色化學教學研究”重大課題。綠色化學已成為未來高等院校化學教育的重點建設領域之一。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崛起,創新創業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0年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中,要求高等學校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貫穿人才培養全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能力等等。當然,創新創業不是一種立竿見影的事情,我們的創新教育還很薄弱。多數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不成體系、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密等問題。在這方面,專業技術新發展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是一種提升創新教育質量的重要措施。比如,化學化工領域的綠色化學,可以融入到創新思想、理論、技術、工藝、創業等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
2高職化工專業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意義
2.1響應國家戰略決策
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西部地區產業升級、企業壯大,不斷輸送優良的高技能人才。2.2適應區域發展政策化工、能源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優勢產業、重點產業,化工技術的創新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深加工,生產鏈條的延伸,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對自治區產業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2.3立足產業發展優勢
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國石油和化工產品總產值達10990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9.8%。化工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和支柱產業,但同時也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化工技術的綠色化創新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2.4彰顯學院辦學特色
學院以化工專業為主打專業,是自治區專門培養化工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加強化工技術創新課程建設是學院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一環。
2.5緊跟專業發展趨勢
當今化工專業展現出綠色化、環保化發展趨勢。在我們的課程內容中積極吸收這方面的內容,在創新教育中也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2.6滿足企業人才需求
在當今的市場競爭中,創新日益成為企業能夠發展壯大的生命線。而且創新也涉及到企業的各個研發、生產、運輸、銷售各個環節。創新已成為企業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具有的一項基本素養。
2.7滿足學生成才需求
高職生的知識基礎和應用能力、創新能力都比較薄弱,但是社會發展、企業發展的需求卻更高了。這時需要開發新課程滿足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
3高職化工專業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教學
將綠色化學教育中的關鍵點與創新創業的能力點進行對接互融,開發“綠色化學與創新創業”課程,精心設計課程教學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考核等。融合教學思維導圖見圖1。
3.1“綠色化學與創新創業”課程開發
在課程開發方面,注重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在觀念、理論、技術、工藝、成果層面的緊密對接問題,努力做到創新創業教育更加生動具體,綠色化學教育更加注重實際應用等。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探索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層次、連接點、內容:①探索綠色化學思想與創新創業思維相融合;②探索綠色化學理論與技術發明創新相結合;③探索綠色化學技術與技術開發創新相結合;④探索綠色化學工藝與技術設計創新相結合;⑤探索綠色化學成果與創業相結合。
3.2“綠色化學與創新創業”課程教學
在課程的教學方面,教學內容中采用較多經典案例,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探索探究式、動手式、項目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中注重學生的綠色化學創新創業方案的設計。經典案例在課程的教學內容開發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案例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系統性、社會性、示范性,對總結、提煉、反思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化教學在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項目化教學具有很強的探索性、研究性、實踐性、訓練性,對培養學生的觀念、理論、技術、方法等綜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綠色化學創新方案的設計,在課程的教學評價中,占據重要地位。創新創業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更應該突出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是以考核知識點為主。
4結束語
化學化工專業領域的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結合,不僅可以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為其賦予實質性、針對性內容,也將打通綠色化學進入社會領域的眾多“通道”,促進綠色化學的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社會推廣。綠色化學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研究,不僅在化學化工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在其他專業領域的專業技術新趨勢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中國化工學會環保專業委員會.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化學工業持續發展[J].化工環保,1995,15(4):232~235.
[2]張項民.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耦合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3,120~147.
[3]白逸仙.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154~184.
[4]蔡衛權等.綠色化學教育現狀及其面臨的挑戰[M].化學通報,2003,(9):606~614.
[5]朱文祥.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學教育[J].化學教育,2001,(1):1~4.
[6]胡明星,宿輝.綠色化學理念在高等化學教育中的融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7):175~176.
作者:吳海霞 侯煒 李繼萍 呂利霞 單位: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