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高計算機教學效果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工智能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計算機人才顯得非常重要。而中職學校作為培養行業人才的主陣地,提高計算機教育教學質量成了時代的呼喚。伴隨著5G、智慧+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在職業教育領域,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實施信息化教學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信息化教學;有效性
1引言
隨著強國建設、產業升級和國務院“職教20條”的提出,國家對現代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計算機課程作為中等職業教育階段開設的一門基本課程,旨在培養一大批信息技術人才,承擔著共同培養未來適應各行各業人才的責任[1-2]。在這種背景下,解決傳統的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計算機教育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2計算機課堂問題及對策
傳統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以老師講解和演示為主,學生操作和練習為輔。這種教學方式相對單調、枯燥,教學內容有限,雖然注重了學生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整個過程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與協作性[3]。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課堂專注力不夠高、學科基礎知識水平差異大、知識接受能力也不同,老師又不能根據學情有針對性、差異性地開展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受到限制。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已經遠遠超過老師在一節課內能給予的東西[4]。若能借助高效、快捷、方便傳播的互聯網,將計算機課程的各種有效教學資源搬到網絡,在線布置課前任務、在線授課、在線練習及在線測評,就能提高學生的趣味性、自主性、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協作學習的習慣,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同時可以展開有層次、有梯度的教學,讓學生借助手機或移動終端設備想學就學,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借助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顛覆傳統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借助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在老師的引導下有針對性地在線學習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成為了當前的發展趨勢[5]。
3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是指教師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在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教學[6]。信息化教學要求教學觀念、課堂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技術、教學評價、教學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學生被動轉為主動。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主動去建構知識。同時學生必須有獨立學習、創新、自我管理、協作、協調等能力。學生將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學習過程中真正的認知主體[7]。信息化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地位,老師的作用是引導,但不代表老師就可以把課堂教學完全轉化為電腦機器教學[8]。信息化教學是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對課堂教學進行分析、設計、執行、評價的過程。它不是讓老師減輕負擔,而是對老師提出新的更高的標準與要求。首先要求老師具備熟練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方法與技巧,其次掌握信息化課堂教學實施的手段與技能,最后掌握信息化教學的評價模式與反饋技巧。
4網絡教學平臺
互聯網技術日趨成熟,各種網絡教學平臺不斷涌現出來。隨著5G技術的到來,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開展信息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了各中、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競爭的優勢。學生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自助完成專業課程教材的瀏覽、電子學習資源包下載、專業及其他課程的學習,進行小組討論,完成課后作業,獲取在線學習評價,與老師進行在線互動,同時方便、快捷地得到其他各種移動學習服務。它幫助學生可以依靠老師提供的在線學習資源進行自學,提前完成專業課程的預習、學習及鞏固。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它可以快速地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學習較吃力的同學,它可以幫助學生通過不斷地重復學習,在線與老師互動、提問題等形式掌握知識要點,最終提高學習效率。目前常見的網絡教學平臺有:超星網絡平臺、藍墨云班課、依能網絡教學平臺、THEOL網絡教學平臺[9]。
5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
在信息化環境下,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成了每個老師必須要積極思考及研究的一個教學領域[10]。(1)有效學習資源包的準備。在網絡教學平臺上開展信息化教學,有效的課程學習資源包是每個老師必須要精心準備的。比如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每章節知識要點的微課制作、每節課任務素材(視頻、圖片、動畫、音頻等)的準備、課中及課后作業練習題的準備、階段性測試習題的準備。(2)有效課堂教學的設計。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客觀地分析所授課班級的學情,結合教學大綱對課程所采用的教材進行定位分析及處理,把握教學內容重點、難點,考慮采用哪些合適的教學方法和信息化手段來輔助教學。對課堂教學環節要以學生為主體,合理設計、安排得當,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課堂任務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由淺入深、逐級遞進、能體現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考慮不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課堂問題設計要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積極性,課堂作業設計要適量、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3)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中,通過設計巧妙的問題激發學生發言、思考、表達觀點。互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舉手、搶答、選人、小組評價等。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4)有效的課堂學習評價。在網絡教學平臺,老師通過設計課后在線練習題,讓學生主動去完成,平臺終端對學生完成的作業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統計、做出評價及提出建議。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實施計算機信息化教學,要求老師不斷提升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積極探究信息化教學實施技巧及實效。切身的教學實踐證明,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習效果明顯,教學有效性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毛惠明.基于培養實用型人才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探討.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6(17):200-201
[2]趙立新.探討如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實用型人才.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6):165-166
[3]馮榜偉.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5):251-252
作者:王麗忍 單位: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