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對思維導圖進行了概述,然后闡述了思維導圖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包括課前預習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課后復習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教學;思維能力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又被稱為心智導圖,它是以各種各樣的圖形、關鍵詞、線條及顏色等而逐漸構建起來的發散性的樹狀圖[1]。思維導圖有利于充分激發人的大腦的無限潛能,心理學研究表明,一般我們都是運用左腦進行思考和運作,此時右腦資源就會被擱置下來,而思維導圖能夠改變這種長期使用左腦的現狀,它不僅可以促進人們開發和運用左右腦的機能,還可以對雜亂的內容進行有序地描述和分析,能夠幫助人們快速記憶較為混亂的知識。
二、思維導圖的作用
(一)有效建構了知識之間的聯系
高中生物內容繁雜,且包含了眾多概念性知識,學生理解較為困難,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符合大腦本身思維的模式,它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各類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學生理清思維的層次,促使學生深刻記憶新知識點。
(二)優化了學生的筆記形式
常規的學習筆記內容雜亂且文字過多,導致學生復習較為困難,往往達不到筆記的學習效果。而思維導圖以各種線條加以關鍵詞便能非常簡單清晰地呈現某章節的知識結構。學生用思維導圖做筆記,不需要過多的文字解釋,只需簡單的詞匯就可以快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圖,筆記形式不僅變得簡單化,還有助于學生課后知識點的復習。
(三)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采用了線條、關鍵詞、色彩等能夠有效激發人的左右腦思維的表現形式,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其具有邏輯關系的層次連接,也使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清晰明了,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課前預習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
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課前,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對本節內容進行了大致閱讀及梳理,從而在頭腦中初步構建本節大體的知識框架,不僅有助于在課堂學習中準確提取關鍵概念,還利于其對知識的有效把握及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一課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思維導圖框架,學生通過自主預習進行思維導圖中相應內容的填寫,在此過程中學生發現光合作用的過程分為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中都發生了不同的物質及能量的變化,且光反應還給暗反應提供了ATP及[H]。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本節課所需學習及掌握的內容進行了初步了解,同時也確立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二)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
高中生物課程包含了眾多核心概念知識,教師通??梢郧逦刂v授某一核心概念,但對其作用及特點等進行描述時往往邏輯混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讓學生直觀清晰地明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如“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一節的教學中,需要學生記住糖類和脂肪的類型及它們的作用等,信息量較為龐大,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分別從糖類和脂質的三大類型出發,將糖類和脂質的類型及作用等這些較為零碎、分散的知識用樹杈結構串聯在一起,不同的分支可加以不同色彩的線條修飾,讓整個思維導圖更為清晰美觀,這有利于學生對新內容的理解及記憶。
(三)課后復習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
所謂復習,就是對新學習的內容再次進行梳理及掌握。而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把重難點知識加以區分和連接,有利于學生進行課后內容的復習。如學生通常對單糖、二糖、多糖這幾個知識點的掌握不是很牢固,而利用課本進行復習既浪費時間也不利于學生深刻掌握該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使學生在這個包含著完整知識框架的圖中能夠清晰直觀地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及聯系,能夠深刻快速地理解并記憶知識,從而真正達到復習的目的。
四、結語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思維工具,可以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各知識之間聯系的構建,把許多零散的知識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從而深刻地把握所學的知識,在完善新的知識結構的同時也實現了知識的有效遷移。
參考文獻:
[1]魯信.運用思維導圖輔助高中物理課堂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15,33(4):1-
作者:陳惠仙 陳冰鳳 蘇東鳳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