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6年5月1日,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建筑業、金融業等各個服務行業將全部納入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在我國實施了60多年的營業稅終于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詳細分析了“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分別從積極的影響和消極的影響兩大方面入手,為改善建筑業的稅務管理,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業;營改增;稅負影響;建議
1背景分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建筑業在我國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營改增是我國結構性減稅的重要手段,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建筑行業面臨很多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利用好營改增這一柄雙刃劍,分析營改增帶來的影響并進行合理的籌劃對于建筑行業至關重要。
2營改增對建筑行業帶來的影響
2.1營改增對建筑行業帶來的積極影響
2.1.1減少建筑業中的重復征稅問題
營業稅的一大弊端就是存在重復納稅,沒有考慮流通過程中上一環節已經納稅的事實,在本環節需要重新計算交稅。具體到建筑業中的體現為:企業在采購設備和材料的環節已經繳納了對應貨物和資產的增值稅,這些貨物和資產的價值在轉移到提供的建筑服務的過程中需要重新繳納對應的增值稅,因此存在嚴重的重復納稅。改征增值稅后,針對提供的建筑服務,只對建筑服務中本環節增值部分征稅,換言之也就是對建筑服務銷售額中扣除了上述設備和材料的價款,因此很好的避免了營業稅存在的重復納稅的弊端。
2.1.2助推建筑行業由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機械自動化
營改增之后,建筑行業購買的機器設備所對應的進項稅額可以銷項稅額,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稅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購買機械化設備的動機,同時建筑業一直以來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占到企業總成本的1/5左右,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支付給工人大量的工資,而工資支出不能使企業取得對應的進項稅額,這就會使得企業盡可能的加大對機械設備的投資,使得經營過程中利用機械設備來取代人力。因此營改增會推動建筑行業向高度的機械自動化發展,促進建筑業產業升級。
2.1.3促進建筑企業經營的規范化
在營改增之前建筑行業普遍存在非法的分包和轉包的經營問題,比如建筑企業將部分業務分包給沒有施工資質的小施工隊,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安全隱患。這種類似的非法的分包和轉包不宜被執法機關察覺。營改增之后,由于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的計稅模式,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分包和轉包的交易被記錄和反映,這就被迫企業選擇合規的分包和轉包的經營方式。同時基于自身利益,企業也傾向于選擇能夠開局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來分包和發包。因此營改增能夠規范建筑行業的合規經營,促進建筑行業蓬勃發展。
2.2營改增對建筑行業帶來的消極影響
2.2.1建筑行業稅收負擔可能加重
營改增理論上能減輕企業的稅負,但這是建立在企業能夠取得各項支出的進項稅專用發票的基礎上,然而現階段建筑業不同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進項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差異很大,這就決定了企業營改增后稅負變化的不確定性。試算一下建筑業企業取得可抵扣進項稅發票的金額占當期銷項稅額的多大比重可以使得營改增前后稅負相同。假設企業當期的營業額(含稅銷售額)為X。那么營改增之前的稅負應納營業稅0.03X,營改增之后的銷項稅額為1/(1+11%)*11%X,即0.099X,如果要達到營改增前后稅負相同則當期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0.069X。也就是當企業取得可抵扣進項稅額的發票金額占當期銷詳稅額的比重達到69.7%時,其稅負將持平。如果小于這一比重營改增后的稅負還會上升。以上分析可知稅負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多少,而現階段影響建筑行業進項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的有以下情形:營改增后導致建筑行業稅收負擔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建筑行業采購材料的專用發票很難取得。建筑行業很多項目是在偏遠的地區施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采購大量的沙、土、磚瓦、石灰往往就近解決,而就近采購這些材料只能選擇小規模納稅人的供應商,因為如果選擇一般納稅人作為供應商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運費增加采購成本。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材料在采購的過程中因只能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而不能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2)勞動力成本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建筑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成本支出中有將近30%的屬于人力資本支出,而勞務支出不能取得相應的進項稅發票。營改增之后建筑行業的稅率由3%提高到11%,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稅收負擔。
2.2.2現金流不足
建筑企業在辦理收入結算時,通常會被甲方先扣留質量保證金以及工人的工資,而建筑行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因此被扣留的資金占據收入很大比重,這就導致企業開具全額發票的同時有大部分款項不能收回,使得企業需要繳納未收回款項的稅金,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業的現金流不足。
2.2.3會計核算難度增加
從核算的角度,營業稅的計算比較簡單,采用營業額乘以3%稅率即可,而增值稅的計算涉及到納稅人主體的劃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核算是不一致的。同時一般納稅人當期應納稅額需要用當期銷項稅額減去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而對于哪些進項稅額是可抵扣的需要專業的知識進一步甄別。從會計業務處理的角度,營業稅所涉及的會計科目較簡單,包括“營業稅金及附加”、“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兩個科目。而增值稅的會計處理涉及的會計科目較多,包括進項稅、銷項稅、未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已交稅費等,增加了會計處理的難度。
3建筑行業營改增后的應對措施
3.1增加進項稅專用發票的獲取渠道
3.1.1材料采購方面
在建筑施工項目開展前,應充分考慮好選擇哪些供應商,盡可能多的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針對沙、土、磚瓦、石灰的采購,應考慮到一般納稅人開據的進項稅額發票可以抵扣,這變相的能夠降低采購成本,進而來比較和計算究竟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要擯棄唯價格高低的決策方法。同時對于零星材料的采購如無法避免的要從小規模納稅人處采購,也應與供應商協商,并向當地稅務部門進行請示看是否可以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1.2降低人力成本方面加強對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的引進,減少建筑業施工過程對人力的依賴,助推產業升級。這將在增大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同時,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的支出。避免建筑企業在營改增后由于稅率提高出現占成本支出較大的人力成本支出由于無法獲取相應的增值稅發票導而致企業負擔加重的局面。
3.2合理安排工程結算時間,緩解現金流緊張
建筑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誠信經營,注重提高自己的信譽度,爭取在工程結算方面提高話語權。在于下游企業計算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使下游企業能夠按工程進度準時結算,同時足額支付。在于上游企業的采購過程中,依靠企業在行業內的信譽,先開票后付款,即先取得進項稅額發票及時認證抵扣,等收到工程款項再結算,這樣能大大緩解建筑企業現金流緊張的局面。
3.3提高建筑行業財務核算能力
3.3.1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
財務人員為了更好的適應營改增后企業會計核算的變化,建筑企業應該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并加強考核,使財務人員從營業稅的思維模式中盡快轉到增值稅的思維模式,全面認識增值稅,從而做好稅務的整體籌劃工作;其次應當加強對財務人員營改增模式的認識,全面了解國家關于建筑業營改增的相關法律法規,減少稅負風險。
3.3.2財務人員自身主動學習
為了適應營改增的浪潮,如果建筑行業的財務人員仍然停滯不前,停留在營業稅的模式下,將會被社會淘汰。財務人員必須積極主動的學習相關的政策,全面認識營改增,做好新知識的補充,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才能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加強財務核算,并站在長遠的角度為企業做好稅務籌劃。
4總結
全面營改增對于建筑業的健康發展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充滿了挑戰。對政策的細致解讀、全面理解和充分利用將是工作重中之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先充分掌握了政策,誰就掌握了發展的先機。建筑行業應該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合理規避不利的一面,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實現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少華.“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8,(23):89-90.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A].財稅[2016]36號,2016.
[3]戴舒心.“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企業,2017,(05).
[4]高冰瑩.“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泰山學院學報,2017,(05).
作者:張喜光 單位:新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