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小學科學教育資源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科學教育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樹立科學的認知觀與價值觀,從而達到科學技能應用的教育。目前,農村小學科學教育資源中存在以下問題:缺乏科學設備及非合理化利用,課程資源單一,教師非專業化,教育經費不足。文章提出了大量引入科學設備并充分運用,開展“農遠工程”教育,提高認可度、認識度,增加教育經費等策略,以加強科學教育在農村學校的發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農村小學科學教育資源問題對策
一、農村小學科學教育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設備及非合理化利用
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人才、提高科學素養的教育,它重在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科學教育設備方面,對于偏遠的農村學生來說,一些常見的實驗儀器,例如燒杯、酒精燈、試管只能通過教科書認識,其他較高級的實驗設備幾乎沒有。缺乏基礎的實驗設施與實驗設備齊全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教學條件,沒有科學儀器去培養科技人才,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現階段,農村小學教育的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靠近城市的農村學校改革較快,已經配置了一些基本的實驗器材。但是農村學校對科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不能很好地利用現有資源,出現了實驗設備堆積廢棄、科學實驗室閑置等問題。
(二)課程資源單一
農村學生獲取科學方面知識的途徑往往是通過讀課本和教師講解。然而在信息化時代,如何發揮新技術架構的優勢,促進農村與城鎮優質課程資源共享,解決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學形式單一、教學過程僵化等問題,是更好地發展科學教育這門課程值得研究的問題。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要發展就要突破例子,認識本質。科學教育是一種通過對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及其社會價值的教學,旨在讓學生掌握科學概念,學會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態度,是以培養科學技術專業人才,全面提高科學素養為目的的教育活動。[1]因此,科學課如果沒有一些新技術、新資源的支撐,就難以獲得有效、快速的發展。為了使農村小學科學教育不落伍,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促進科學課程與信息化科技緊密結合。
(三)教師非專業化
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過硬的專業理論和較強的實驗操作技能。然而,農村小學多數沒有專職的科學教師,而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科學課教學。非專業的科學教師,難以引導學生培養嚴密的科學思維,難以既好又快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認知能力。導致農村小學科學教師非專業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一是教育部門不重視。教育部門沒有認識到科學教育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不能以正確、合理的視角看待科學教師,以致在教師公開招聘中,對科學教師的需求較少,嚴重打擊了對科學有興趣、想要從事科學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的積極性,阻礙了科學教育人才的發展。二是人才培養有待加強。據統計,全國僅有不到60所高等學校開設科學教育專業,不能很好地形成聯動效應,科學專業知名度亟待提升。[2]較少的科學教師不能滿足較大的教育市場需求,這是農村缺少專業科學教師的主要原因。三是現代人的價值取向偏高。由于農村經濟比較落后,生活、工作環境比較艱苦,有諸多不便,因此大多數青年不愿意投身于農村的教育事業。科學教育方面的人才也不例外,他們更偏愛于科技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急切地追求物質財富,缺乏奉獻精神,這也是制約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發展的原因之一。
(四)教育經費不足
農村小學科學教育在經費上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建設科學實驗室的費用和教師培訓費用。專業的科學實驗室的建立費用必須通過上級政府發放教育經費來解決。教育經費除了要建設科學實驗室,同時也要注重對科學教師的培訓。教師教育是在終身教育的思想指導下,按照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師職前培養、入職教育和在職培訓的統稱。[3]地方政府的教育經費供給總量不足,農村教師培訓缺乏穩定的經費來源,這是制約教師繼續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農村學校的科學教育經費不足,導致科學教師接受培訓的機會少,專業發展難以保證,并且農村科學教師自主研究、自我提升的動力不足,教育教學水平很難得到提高。科學教育就是要走在科技前沿,缺乏教育經費會極大地制約科學教育在農村的發展。因此,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加大對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經費的投入。
二、解決農村科學教育中教育資源問題的對策
(一)大量引入科學設備并充分運用
政府要為農村小學購置先進的科學實驗儀器設備提供充足的費用。各農村小學要充分利用資金,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實處,積極引進先進的、基礎的實驗設施。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監督機制,派監督人員不定期下鄉檢查農村小學的科學教育設備的質量、數量和使用情況。各個學校還要鼓勵科學教師充分利用實驗器材。學校配備了基本的科學設備以后,主要有以下推動科學教育發展的措施:一是在科學實驗室進行科學課的學習與探討交流活動。專業化的科學教室有其設置的合理性,獨特的學習環境可以帶動學生學習。二是動手實操、提高效率。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科學實驗操作,加深學生的印象,有利于素質化人才的培養。
(二)開展“農遠工程”教育
“農遠工程”是農村中小學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的簡稱,是國家為了加快教育的均衡發展,實現教育的信息化實施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將知識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在農村科學教育教學中做得極其不夠。遠程教育可以實現遠程授課、遠程教研、教學儀器設備的資源共享等。農村的學生通過遠程教育可以觀看名師講課視頻,跟名師學習,教師也可以在遠程教育平臺分享教育教學成果,并相互借鑒學習。遠程教育集圖像、聲音、視頻于一體,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帶領農村的學生“參觀”科技館,關注有關科技的實事、大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形成能力。遠程教育是農村科學課必不可少的教育資源。
(三)加強認可度、認識度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和根本。首先,教育部門要重視科學教育這門課程,設立有關科學教育、科技人才的招聘項目。為從事與科學教育有關的人才提供就業便利,鼓勵廣大青年從事科學教育工作。其次,高等學校要看清教育日趨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重視科技教育,加大對科學教育專業的招生,培養具有較高科學素養、較高專業技能的優秀科學教育人才。最后,從事科學教育的有志青年要加強個人的內在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應一味地追逐名利,要為農村的科學教育事業做出貢獻。主要有以下解決措施:一是以支教的方式,把有關科學方面的知識教授給農村學生,同時自己獲得一定的磨練和一段美好的人生經歷。二是積極響應教師流動政策的號召,定期輪換流動教師,有利于合理地配置教師資源,有利于教師的健康成長,改善農村師資薄弱學校的境況,對于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四)增加教育經費
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是增加教育經費。增加農村小學的教育經費,可以改善教育環境,增加教師專業化的培訓力度。首先,利用增加的教育經費可以為農村學校改造、建造科學實驗室,這對農村科學課程順利、高效地進行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農村小學科學實驗室的建立是減小城鄉教育差距的重要表現,標志著農村科學教育改革的進步,實現科技化人才的培養目標指日可待。其次,對科學教育教師來說,這筆經費是寶貴的。科學教育教師可以利用經費到城市參加專業化的培訓,這種培訓既是一種學習又是經驗的交流,也是提升自己科學素養、科學技能的重要保證。科技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科學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以前的科學課只是觀察自然,而現在的科學課需要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那些就職后沒有通過培訓學習編程的科學教師是難以勝任科學教學工作的。因此,培訓對于科學教師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農村的科學教師。鄉村學校教師原有的“課程教學型”教師角色必然要被專業化的“培訓管理型”教師角色所取代。通過有保障的教育經費的培訓,農村小學科學教師更愿意與城市教師進行深入交流,他們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都會有所提高,滿足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要求。同時,農村科學教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科學課中,有利于農村科學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志躍.科學教育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2]李猛,王佳,玄兆坤.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7(21).
[3]陳向明,王志明.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培訓調查:現狀、問題與建議[J].開放教育研究,2013(4).
作者:劉長賀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