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德育教育中汽車維修專業工匠精神培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是時代賦予職業教育的使命,各技工院校積極探索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徑。文章主要以筆者所帶班級為例,從德育的角度,闡述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徑與成效。
關鍵詞:德育教育;汽修專業學生;工匠精神
前言
8月19日,總理在黑龍江哈爾濱考察時指出,要發揮全國2000多所技工院校的作用,加快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促進我國制造業、服務業邁上中高端發展,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技工院校是專門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專門學校,努力使每位學生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國工匠是技工院校的不懈追求。
1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在我國古代是指在工藝上有專門特長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們具有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工匠精神在每個國家會有不同的說法,德國人稱為“勞動精神”,日本人稱為“匠人精神”,韓國人稱為“達人精神”。經過對德國等國家的比較研究,以及我國工匠精神的古今資料來看,新時代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執著專注、作風嚴謹、精益求精、敬業守信、推陳出新。
2.1在主題教育活動中融入工匠精神
根據班級專業特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感悟工匠精神。學生進校伊始,對技工院校辦學定位、自己所學專業情況不甚了解,通過開展“開學第一課”講座、“我的專業理想”演講、“我與優秀畢業生面對面”訪談等主題活動,不僅讓學生全面了解學校辦學歷史、行業發展現狀、專業優勢等,而且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專業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就業觀,強化學生的工匠精神。
2.2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注入工匠元素
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一個學校的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所在。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注入工匠元素,對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班級教室環境建設突出“工匠精神”元素。為了體現汽車專業特點,在教室墻體左右兩側懸掛汽車名人名言,汽修工匠人物畫。其次,定期組織班級工匠精神教育。按照德育計劃,每學期組織工匠精神為主題的主題班會、黑板報。再次,引進豐田汽車公司“7S”管理理念,推行教室7S規范化管理,按規定擺放桌凳和書本。四是宿舍文化建設,注入工匠精神元素。在宿舍樓大廳和樓道里懸掛工匠精神的宣傳材料、《宿舍管理制度》,寢室內張貼《宿舍內物品擺放要求》《宿舍衛生標準》等規章制度,強化學生“標準”意識,培育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另一方面重視宿舍檢查評比工作。在開展文明宿舍評比活動過程中,落實標準,不斷提高標準,落實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學生日常生活細微小事做精細,讓工匠精神培育生活化。
2.3在社團活動中磨練工匠精神
專業社團既是學生學習技術技能、展示一技之長的“第二課堂”,也是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陣地。班主任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社團活動,學校擁有各類學生社團30多個,其中汽車維修專業有賽車夢工廠、機車工坊協會兩個專業技能型社團,賽車夢工廠協會主要以巴哈比賽為依托,開展賽車設計、零部件制作、焊接裝配、噴涂美容、性能調試、商業營銷于一體的專業社團,舉辦校園卡丁車制作比賽、開展與企業技術交流、走進周邊學校傳播賽車文化、參加全國巴哈大賽等活動。機車工坊協會通過開展校園車標設計大賽、傳播汽車文化、協辦汽車文化節、走進社區開展汽車維護、走訪汽車4S店,參加創業創新比賽等活動。通過參加專業社團,學生的專業興趣、專業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業創新意識、刻苦鉆研精神均有很大提升。
3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成效
3.1學生素養有提升
通過開展工匠精神主題教育活動、班級文化建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專業社團,學生的職業素有有了明顯提升,班級學生的操行優良率達100%,高于同類班級,涌現了大批青春好學子,勤于專研專業技能的學生多了,講文明講禮貌的學生多了,班級班風班貌有了很大改觀,為未來的社會培養能好好做事的“匠人”奠定基礎。
3.2學生創業創新項目獲大獎
由于學校重視對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支持和鼓勵學生團隊參與各種創新創業大賽及實踐活動,學生的創業創業能力得到充分挖掘,班級學生所在的賽車夢工廠協會在“燃青春,聚能量”2017第二屆全國學生社團影響力展示活動中,被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評為“全國學生最具影響力科技社團”,班級學生參與的《機車工坊》項目先后獲得金華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廳組織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能力大賽創業創新項目的一等獎。
3.3學生就業有質量
學生通過在校2年的專業技能學習和工匠精神的熏陶,最后都將步入社會。在今年下廠就業(實習)推薦會現場,共吸引了省內外外260余家企業單位來校招賢納才,在招聘會現場,班級學生與企業在招聘現場達成就業意向的學生就有45人(全班50人),有的學生被多個單位看中,他們進入汽車維修企業工作,從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在企業適應周期較短,動手能力較強,具有團隊精神,企業的滿意率較高,有的被企業列為重點培養對象。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僅是當今社會職業教育改革的出發點,也是提高廣大技工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所追求的目標。學生在校接受技能教育的同時,接受工匠精神教育,才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大國工匠”。實踐證明,作為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入手,讓學生耳濡目染,在心靈深處播下工匠精神的幼苗,日后在企業肥沃的大舞臺時,才有可能茁壯成長。作為班主任,要克服人才培養中存在的急躁與急功近利的思想傾向,靜下心來,培養學生“做事”的精湛的專業技能和培養學生“做人”的職業精神和職業信念,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生文.技工院校貫徹落實工匠精神要把握好六個結合[J].職業,2016,(9):9-9.
[2]張德文.“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路徑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39-41.
[3]應建明.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實踐探索[J].職業,2017,(32):109-110.
[4]普青玲.培養工匠精神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J].經濟研究導刊,2019,(9):138-139.
作者:項曉華 單位:浙江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