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助推林業轉型和生態文明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改革開放之后,經濟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林業產業也取得了極大的發展,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已連續多年實現“雙增長”,并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森林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每公頃森林蓄積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9%,既無法維護生態安全,又難以保障木材供給。目前,我國木材每年缺口2.5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接近50%。提升森林質量,維護木材安全,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林業科技創新,助推轉型升級,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為此,國家林業局發布了《林業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將強化林業科技基礎研究,重點突破天然林保育、退耕還林功能提升、荒漠化綜合治理、重要濕地恢復等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攻克用材林、經濟林、竹藤、儲備林建設等資源培育與經營關鍵技術,創新木材綠色加工、非木質資源高值化利用、生物質能源與材料制造等資源利用關鍵技術,加快成果轉化,加快標準化在林業各領域的普及應用和深度融合。在“十三五”期間,各科研單位研發出多項優秀科技成果支撐行業發展和地方需求,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重點專項圍繞我國當前林業資源培育和利用所面臨的重大戰略需求,以速生用材、珍貴用材、工業原料等樹種為對象,開展了資源產量和質量形成機理研究、資源培育和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全產業鏈增值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這些優秀成果對我國林業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綠色發展,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滿足產業需求提供有效科技助力。
一、新型豆粕膠黏劑創制及無醛人造板制造關鍵技術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木質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其中人造板產量已超3億立方米,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裝修和家具產業。然而,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污染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引發全社會廣泛關注。木質材料的無醛化制造成為木材工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該成果攻克了無醛植物蛋白膠黏劑與無醛木質材料制造、木質材料健康環保性能檢測與評價關鍵技術,從根源上解決了主要木質材料制造及其制品的甲醛釋放問題,對促進木材工業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豆粕膠黏劑無醛中密度纖維板制造關鍵技術實現了無醛人造板用生物質膠黏劑的規模化生產,并成功應用于纖維板連續平壓生產線,生產的普通型、吸音型、兒童家具型等系列豆粕膠無醛中密度纖維板,可應用于衣柜、櫥柜、地板基材、高品質兒童玩具等室內裝飾材范圍。該技術研發了雙組分豆粕膠黏劑,提升了豆粕膠黏劑的初黏性和固化性能,彈性模量和熱穩定性高出脲醛樹脂30%,固化速度相對酚醛樹脂提高20%,解決了生物質膠黏劑易霉變、儲存期短、黏度高難噴涂、烘干過程中豆粕易氧化變性等問題;建立了多組分多形態物料混合、柔性增韌、梯級熱壓調控等技術,無醛纖維板的鏤銑性能提升40%,生產效率提高25%,產品物理力學性能等各項指標提高50%~90%;甲醛釋放量從E1級提高至無醛級,有機揮發物釋放量降低78%,優等品率提高至98%以上,在連續平壓生產線上實現了生物質膠黏劑無醛中密度纖維板工業化生產。推動木材工業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該技術目前已建立9條規模化生產線,開發新產品7種;近三年,實現產值36.47億元,利潤5.26億元,稅收2.56億元。其中普通型、吸音型、兒童家具型豆粕膠中密度纖維板等系列新產品,應用于衣柜、櫥柜、地板基材、高品質兒童玩具等制造,深受市場歡迎,無醛纖維板及下游產品新增產值約15.9億元。按照無醛纖維板市場占比10%計算,未來將有超過600萬m3的無醛纖維板市場需求,市場規模將達120億元。
二、杜仲良種規模化繁育技術
杜仲為我國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樹種,又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藥材和木本油料樹種,更是世界上極具發展潛力、解決我國橡膠資源匱乏、降低橡膠對外依存度的優質天然橡膠資源,也是維護生態安全、增加碳匯、木材儲備、實現綠色養殖的重要樹種。目前,杜仲的應用已經從單一的藥用用途迅速擴展到關乎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杜仲橡膠等多個重要領域,已經上升到作為復合型、能源型和生態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儲備資源的高度,在生態保護、交通通訊、醫療保健、油料食品、綠色養殖等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全國范圍內種植的杜仲品種不一,且良種使用率過低,影響杜仲的產業化進程。開展杜仲良種規模化繁育與推廣,對全面提升杜仲生產水平、實現杜仲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杜仲砧木苗播種育苗繁育存在的播種效率低、種子場圃出苗和生長不整齊、育苗成本高等突出問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泡桐研究開發中心杜仲團隊創新了杜仲規模化機械化高效播種育苗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種效率。受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春季適宜播種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機械化播種可以加快播種效率,一臺播種機相當于1050人的播種速度。除此之外,該技術還可顯著提高場圃發芽率,大幅度降低育苗成本。由于機械化播種深度一致、均勻,比人工播種場圃發芽率提高120%,節省種子50%~60%,種子和播種成本降低77.7%。該成果創新了杜仲機械化造林技術,顯著加快了造林速度和效率,機械化造林每分鐘種植15株,一臺機械相當于60人造林速度,每株造林成本0.11元,與人工造林(每株挖坑種植成本0.35元)相比成本降低68.57%。防疫期間,開展機械化播種與造林,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大大降低疫情期間春季生產時人員聚集帶來的健康安全風險。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使幼林撫育、施肥和林下經濟等各項培育措施都受到影響。杜仲創新團隊結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抗擊疫情支撐春季生產的管理技術要點和對策,大大減少了疫情對林農和相關企業造成的損失。杜仲創新團隊系統開展杜仲育種、高效栽培與綜合利用研究30余年,先后承擔國家各級攻關課題20余項,在杜仲研究與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開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我國杜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資源基礎。該團隊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杜仲全基因組精細圖繪制;杜仲良種規模化機械化繁育技術已取得突破并逐步完善;創新了杜仲果園化栽培模式、杜仲雄花園、短周期葉用林、果材藥兼用國家儲備林栽培等新的栽培模式與技術,突破了杜仲資源高效栽培的技術瓶頸;杜仲橡膠綠色提純及其在高性能輪胎、軍事國防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以a-亞麻酸軟膠囊為代表的杜仲籽油產品、以杜仲雄花為原料生產的杜仲雄花茶等系列產品、以杜仲葉為原料研發的杜仲功能飼料及其畜禽健康產品、杜仲功能型食用菌等產品的研發與資源高效利用,使杜仲由單一藥用迅速擴展到杜仲橡膠、木本油料等國家戰略資源全面開發,杜仲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杜仲綜合效益顯著提升,杜仲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有力支撐了產業發展。
作者:楊平 單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