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深化改革,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成為必然的管理策略,精細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公立醫院發展的基礎,為公立醫院發展提供驅動力。本文論述了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意義,說明了精細化管理原則,提出了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存在問題,并最終給出了相應的管理策略,為我國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
一、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能夠提升人員向心力,提升人員工作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公立醫院核心競爭力。在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中,不能完全依靠制度的剛性,還需要人力資源的柔性管理,從而促進公立醫院內部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各級人員的工作效能。一是考量公立醫院的戰略發展,這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執行目的,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是為了戰略目標所服務的,脫離了戰略目標的存在就是非合理性的。二是考量崗位責任,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劃分責任界限,使公立醫院內部員工明確責任范圍,一旦發生問題,也便于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進行問題處理,方便公立醫院未來的管理。三是考量員工需求,對公立醫院內部員工進行調研,明確員工的需求,再結合行業內部的制度規范,將不合理的需求剔除,將合理需求形成制度,使員工對于人力資源制度由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執行,提升員工執行的主動性。四是考量管理的合理性,部分公立醫院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直接拿來標桿公立醫院的人資制度內容直接使用,并沒有結合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也沒有考慮醫院員工的需求。通過進行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提升公立醫院核心競爭力,促進公立醫院規范化經營,增強公立醫院員工的工作效能,確保公立醫院穩步經營及發展。
二、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原則
1.合理性原則
合理性即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在執行過程中的適用性,而具有合理性管理必須要結合公立醫院戰略目標及當下的實際情況,不能盲目套用其他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最大效用,推動公立醫院健康發展。一方面了解公立醫院實時動態,結合當下發展情況,結合長期戰略目標,預判未來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制定。另一方面,管理制度需要不斷的優化才能適應不同時期公立醫院的發展情況,在公立醫院實際管理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總結問題,通過實踐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進行公立醫院制度的優化,實現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層面的動態發展。
2.公平性原則
人員眾多的公立醫院,大家都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出現有失公允的情況發生,那么就會造成公立醫院員工的心理不平衡,導致公立醫院發展的不均衡,公立醫院人員的心理失衡,直接表現在工作上,就會對公立醫院造成不利影響。在公立醫院內部公平原則可以理解為利益,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就是要使大家的利益平均,當然絕對的公平是無法實現的,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必須均衡,所以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讓絕大多數人認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管理效能。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的公平性來源于大部分員工的需求及利益,需要對其充分考慮,只有這樣公立醫院人員才會接受及認可,使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真正有效落地。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進行公立醫院內部的調研,通過調研分析大家的共同需要是什么,并讓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人員參與到管理制度設計中來,既能夠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同時也能夠監督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構建的整個過程;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公平性,確保公立醫院良性發展。
3.效率性原則
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目的是提升公立醫院工作效率,如果在進行管理后,工作效率低,那么這種管理就是不符合公立醫院的,將阻礙公立醫院的發展,甚至導致公立醫院整體效能的降低,所以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需要能夠提升效率。一是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構建的設計者要明晰制度運行的流程,并在不斷梳理的過程中,解決流程卡頓問題,使管理制度流程順暢執行。二是公立醫院內部員工作為執行者,需要知道自身的崗位責任,崗位責任所承擔的工作及配合事宜能夠高效地完成。三是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執行一段時間后,將其中遇到的問題反饋上來,并匯總在一起,通過實際情況優化管理,解決運行中的問題,使管理執行效率再次加速。四是公立醫院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各部門能夠及時的進行交流跟溝通,將運營過程中的困難,第一時間齊心協力高效處理,提升公立醫院運營的整體效率。
4.人性化原則
公立醫院中管理制度是剛性的存在,而人性化則是柔性的存在,只有相互融合,才能使公立醫院長期穩定發展。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不僅是幫助員工解決問題,同時是保障員工的利益及幫助員工更好發展的工具,比如績效優秀的員工給予加薪、升職、福利等,在管理中充分體現人性化,通過柔性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及內部文化,也能夠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及使命感,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吸引及培養更多的人才為公立醫院更好的發展服務,確保公立醫院穩步發展。
三、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人才引進
當前,公立醫院人才引進大部分都采取公開招聘的方式,通過公開招聘方式利用人才競爭特性,引進適合公立醫院的優質人才,一般學歷要求為本科及本科以上,后勤人員及護理人員大部分為本科學歷,醫生大部分為本科以上學歷,學歷能夠符合崗位職責及要求。但是,公立醫院仍存在人才不足的現象,特別是高素質人才,公立醫院人力資源部門通過與對口單位合作,進行高素質人才引進,并通過外部專家輔助來緩解需求,這些措施能夠緩解短期的人才短缺問題,但治標不治本,高素質人才的內生化才是公立醫院的最終目的,公立醫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人才引進體系,來確保公立醫院的穩步發展,發揮人力資源效能。
2.人才培養
公立醫院施行人才培養,多是注重崗前培訓,將公立醫院的制度、管理模式、專業技能等方面,進行逐一的培訓,這有利于新入職人員快速進入工作狀態。而在崗人員的培訓并不充分,人力資源部門對于內部人員針對專業技能、企業文化、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培訓次數較少,雖然有整體性的規劃,但是缺乏針對性,另外部分公立醫院人才培訓多是針對行政人員及管理人員,針對內部流程及提升工作效率的培訓,時間一般為半天至兩天,培訓時間較短,無法真正通過培訓提升管理效能。同時,部分公立醫院忽視培訓作用,并特別注重人才使用,這樣部分技術人員及高端人才由于時間問題,長期得不到專業方面的培養,而部分實踐經驗豐富的內部人員,因為缺乏激勵政策,對后進人員傳幫帶作用較小,造成部分公立醫院新進人員缺乏臨床實踐經驗,無法獲得有效成長。公立醫院人才培養的不足,使得整體人員的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影響了公立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
3.人才激勵
公立醫院與一般的企業不同,由于編制原因,造成薪酬、福利、待遇等問題差異較大,編制內人員與編制外人員同工同酬難以實現,造成公立醫院編制外人員的心理落差,直接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部分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較為固化,仍然以傳統的等級、年限等作為薪酬依據,缺乏激勵公立醫院內部人員的策略,薪酬體系不能起到正面推動作用。另外,部分公立醫院施行的人才激勵政策較為簡單,多是以物質獎勵為主,缺少人力資源柔性管理,部分內部人員無法得到精神上的認同感及自我價值肯定,使得人才激勵政策不能完全發揮作用,影響了公立醫院內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
4.職業規劃
職業發展是職場中人們最為關心的核心事項,在公立醫院中也不例外,清晰、合理、有規劃性的職業發展道路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在部分公立醫院調研時發現,部分內部員工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合理的規劃,部分人員需要公立醫院給出一些針對性的培訓及指導。另外,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公立醫院內部人員認為內部崗位流動性不足,無法有效地進行其他技能的學習及實踐。通過公立醫院調研中能夠發現,內部人員缺乏合理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而公立醫院也沒能對內部人員進行職業規劃的幫扶,缺少整體性的安排,使內部人員較為固化,不利于公立醫院的長期穩定發展。
四、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策略
1.建立健全人才引進體系
優化及調整傳統的人力資源人才引進體系,以勝任力素質模型為核心引進人才,以往的人才引進更關注的是按期到崗人員的數量,建立勝任力素質模型后,引進人才更關注的是對公立醫院未來發展的促進作用,這包含公立醫院的醫療發展及戰略發展兩方面,公立醫院建立精細化的人才引進體系,通過人才為核心推動力,推動公立醫院穩步發展。另外,通過健全人才引進體系,利用勝任力素質模式對人員進行測試,包含但不限于人格、職能能力、適應性等,針對高素質人才進行問題考核,并利用評價指標進行打分,結合前期測評,提升人才引進的精細度及全面性,通過高素質人才的引進,改善整體公立醫院人才結構,為公立醫院發展夯實基礎。
2.強化人才培養質量
公立醫院可以使用層次分析法,在現有人才結構基礎上,對內部人員結構進行梳理及劃分,針對不同的崗位職責、專業特性等建立不同的培訓課題,人力資源部門提前做好培訓規劃,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并在一定時間培訓后,進行培訓反饋,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規劃,切實提升內部人員的專業能力及職業素養。通過周期性的培訓,降低人才緊缺對公立醫院的影響,提升公立醫院人員的學歷、專業能力、臨床經驗、執行力等,整體上完善公立醫院的人才結構,推動公立醫院良好發展。
3.提升人才激勵模式
單一的物質激勵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公立醫院的人員需求,公立醫院需要利用迪爾綜合激勵模型,進行多方位的人才激勵,包含但不限于人員進修、帶薪休假、職位晉升等,并利用柔性管理,給予公立醫院各級人員精神鼓勵,實現內部人員的自我認同感及成就感,通過多樣性的人才激勵模式,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激發員工工作潛能,提升員工主人翁意識。利用迪爾綜合激勵模型,通過工作任務工作成就物質激勵情感激勵的方式,提升激勵效能,實現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另外,針對公立醫院不同的實際情況,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通過激勵方式,培養及鼓勵高素質人才、中青年骨干,發揮其中堅力量,推動公立醫院可持續性發展。
4.提升職業規劃指導
部分公立醫院職業規劃模糊、上升通道不清,直接影響了公立醫院內部人員的穩定性及工作積極性,同時影響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效能,公立醫院可以利用因素分析來對實現職業規劃指導,通過對公立醫院各級人員的職業細分,梳理各級人員的職業上升通道,明確職業上升的必要條件,并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及幫扶。另外,人力資源在職業規劃時,要善于發現及挖掘內部人員的特長、愛好、興趣、崗位職責、學科要求等,結合公立醫院未來發展需要及個人發展需求,進行有機的結合,提升人員匹配度,共同促進個人發展與醫院戰略目標。
5.完善信息化系統
一方面,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多級管理的組織結構已經轉變為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創新的根本原因是當代工作節奏變快,而信息系統的普及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基礎及助力。更新更快的公立醫院發展要求,盡量減少中間層的管理,而是由領導層直接溝通一線人員,隨時隨地的溝通能夠大幅度加快工作效能,也使得公立醫院在短時間內創造更高的價值,而中間層的減少也為公立醫院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大幅度降低了因為溝通而消耗的時間成本,使得公立醫院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數智化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人管人的方式已經不再使用,而是利用數智化系統來進行管理,公立醫院人數眾多,各科室人員結構復雜,特別是肩負的職責也較為重要,這就更需要信息化系統來進行有效管理。如果使用人管人的方式,那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溝通成本將極高,而使用智能系統管理,規定時間內完成,將相關完成資料上傳系統,系統判定是否完成,一旦未按時完成,則給予警示。利用智能化系統進行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創新表現,也能夠將人力資源部門人員從繁復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來專心進行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確保公立醫院可持續性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公司醫院進行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提升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強化了公立醫院內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增加了人員工作效能,確保公立醫院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冠楠,梁金鳳,封國生.北京市某綜合醫院衛生人力資源現況及動態發展研究.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9(3).
2.鄒世泰.醫院臨床科室衛生資源配置效率評價.醫學信息,2020(19).
3.曾雁冰,程瑞謙,張國平,等.基于DEA方法的三級公立醫院運行效率分析.中國衛生統計,2019(6).
4.黃培,易利華.基于學科樹培育戰略的醫院學科體系構建實踐與思考.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8).
5.王雷超,張潔欣,張靜.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加強成本管控的措施研究.人力資源管理,2018(06).
作者:李艷 單位: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后村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