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責任體系構建下企業會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會計責任主體分類
一個企業會計核算中,會計人員猶如大樓的“地基”,地基不穩,地動山搖,整個財務體系就崩塌了。所以,會計人員提供給經營者及股東、使用者的會計報告,一定要真實、完整。會計人員在遵守會計法規的前提下,要對單位負責,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會計人員要有全局觀念,依法、依規對經手的每一項支出項目進行監督。要嚴字當頭,細字當家,核實每一張憑據的真假,核實每一筆支出是否合乎規定。由此不難看出,會計的監督責任是顯而易見的。會計人員的責任感也是會計責任的必要條件。實干是會計責任的實際體現,沒有責任心,敷衍塞責,那是對會計責任的褻瀆。如發現違法、違紀情況,處于對來自主體責任者的壓力,對發現的問題不反映、不處理,這樣積少成多,最后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問題,給個人和單位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能獨立思考的會計人員,要敢于發現問題,勇于承擔責任,為了單位的整體利益,對單位主要負責人要求違法辦理的會計事項等摻水造假行為應進行堅決抵制,不惜承受來自單位主要負責人的打擊報復。敢于向財務人員亂伸權力之手的違法、違規行為說不,切實履行公共資金守護神的職責。
面對當下有些企業單位財務信息失真、失實、失控以至弄虛作假的狀況,構建有效的企業會計責任體系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要強化責任意識
企業領導、部門負責人、每個員工,肩負著大小不同的責任,但就責任意識這一點而言卻是完全相同的。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盡職盡責的做好本職工作。要解決主體責任、管理責任和崗位責任不到位的問題,就應將各自承擔的不同責任細化為明確清晰的工作責任,使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避免和抵制人為違法行為的發生,確保企業資金財務安全,不出大的疏漏。強化會計部門的責任意識,說到這里使我想到了西路軍當年血戰河西發生的一件事。1937年3月14日清晨,紅西路軍總供給部長鄭義齋率領十余名警衛戰士,帶上包好的金子和銀元,向總指揮部所在地石窩山奔去。剛走不遠,就遇上了敵人。他們被包圍了。鄭義齋雙手提著槍,沉著應戰,指揮戰士們一次一次擊退了追擊包圍的敵人,敵人援兵不斷增多,包圍圈越縮越小。為保證經費安全,鄭部長當機立斷命令小張背上金子和銀元突圍,他自己留下來和戰士們一起掩護,小張終于沖出去了。將經費安全送到指揮部,而擔任掩護的戰士們全部壯烈犧牲,鄭義齋身中數彈,為保衛經費安全獻出了寶貴生命,時年36歲。敵人從他身上只搜出了一支浸滿鮮血的鋼筆,就是紅色理財專家和工農銀行行長的全部家當。這為我們樹立了保衛財產安全不惜獻出個人生命而履行責任的光輝榜樣。
(二)要強化會計制度的剛性原則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法律、制度具有不可侵犯的權威性,這就是剛性原則。誰違法、違紀,就必然要受到應有的懲處。要以《會計法》為準則,構建和完善會計信息質量管理的法規、規章以及行業自律規范,明確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管理辦法、管理人員責任、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懲處等。制度的建立固然重要,而制度的貫徹執行更為重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對于以權侵法、以權違規的行為要善于和敢于提出和抵制。使權力運行在法治和制度的軌道上,切實維護制度的權威。最近看到《蘭州市常委會工作規則》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少數人無權決定重大問題,這也在一定意義上增強了基層財務人員,時時依法、依規監督每項財務事項的信心和勇氣。
(三)要強化問責制
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做出決定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影響惡劣的,嚴格追究行政首長、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對于事前授意安排,故意以隱瞞、作弊、欺詐等不合法手段,操縱企業虛報利潤、隱瞞虧損,使會計信息扭曲的負責人,對于財務人員出于自身利益考慮而依附于領導個人而言聽計從、違反制度規定為其服務無所顧忌,不惜放棄法定職責和道德底線而造假賬、偷漏稅、提供失真會計信息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使之不敢違法、違規。近兩年來黨中央加大對腐敗的懲處力度,查處的官員一個比一個大,貪污受賄的金額一個比一個多,有的讓老百姓瞠目結舌,如:秦皇島供水公司的總經理,案發后從家中搜查出現金上億元、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這些人就是利用職務之便以挪用公款、套取現金、提高在職消費、取得高額報酬、騙取榮譽和社會地位等為目的,編制虛假的會計資料,違反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諸如此類的事件只有在構建完善的干部人事財務責任體系的同時,加大問責懲處力度,才能逐步予以治理。
作者:傅莉玲 單位: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