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等院校學生管理強化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轉變學生管理的思想觀念理念
理念是管理的基礎和先導,是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沒有先進的理念,工作就缺乏正確的導向。學生管理作為高等院校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首選渠道之一。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轉變觀念、統(tǒng)一認識,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思考方式以及工作作風投身于學生管理中。
1.管理理念的轉變。在高等院校學生管理中,要注意管理理念的現(xiàn)代化。管理理念的現(xiàn)代化就是要充分認識到在新時期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觀念、服務觀念和草新觀念的重要性。在學生管理的具體過程中,認識到學生管理本質(zhì)上就是一項服務性工作,在行政管理的同時更要重視教育疏導,要把學生管理作為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與教學實際栩結合,棚應地改變學生管理機構、制度和方法,提高管理效果。學生管理者面對復雜的情況和聵碎的問題,要有知難而進,永不退縮的信念,要敢于改變傳統(tǒng)體制下的“僵化、呆板、機械、單一”的管理模式,新時期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與時俱進,突破以往的管理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圍繞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服務學生的理念創(chuàng)建新的管理模式。
2.思考方式的轉變。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要辯證的看待問題,學會換位思考,首先足在機構設置和制度制定方面,高等院校的成立有其特有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其管理方式必然有其好的一面,對于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還要繼續(xù)保持、發(fā)揚。其次是面對管理客體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fā),經(jīng)常換位思考,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最后是要把學生管理工作當做長久、終身事業(yè)來做,不斷加強學習和轉變思想理念,面對新時期的學生狀況,學會處理新問題、新情況。
3.工作作風的轉變。在新時期必須具有能與新時期發(fā)展相適應的工作態(tài)度和思想行為。對學生管理來說,要本著“學生工作無小事”的原則,工作中秉著嚴謹、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敢于擔當問題。作為一名學生管理者,自身的言行為舉止在無形中都可能給學生帶來深遠的教育意義,而且更多的時候承載著學生的期待。在實際工作中,要多采取集體學習、參觀、座談會、研討會等方式方法,同時學生處工作人員、輔導員、班主任及廣大教師都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管理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以認真負責、熱情誠懇、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投身到工作中。
二、提高學生管理時效性
1.管理組織的高效化。根據(jù)宏艦指導和微觀管理相結合、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合理設置學生管理機構。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存校生人數(shù)的增加和各類社團的創(chuàng)建,與此對應的管理部門和管理組織也要進行調(diào)整、設立。主要學生管理組織分為學院、系部(中心)和班級,學校層次的儀是宏觀指導和監(jiān)督服務,具體的管理工作要交給系部和班級,同時要分工明確,避免機構膨脹,克服官僚主義,提高管理效率。
2.管理方法的科學化。要有一套適合新時期高等院校學生管理要求的科學方法,使各項管理工作做到標準化、系統(tǒng)化和最優(yōu)化。如建立學生管理評估體系,將學生管理工作的評估指標細化并實施學生管理,嚴格考核制度。對于評估結果一方面作為獎勵的依據(jù),作為經(jīng)驗發(fā)揚;另一方面作為激勵的基礎,對存在的不足及時反饋到學生管理基層,更好的改進工作。完善校園學生管理系統(tǒng),院學工處統(tǒng)一管理,系部協(xié)助完成通過學年注冊使學生獎懲信息狀態(tài)與檔案相結合,讓學生時刻提醒自己在學校的表現(xiàn)情況。
3.管理技術的信息化。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畢業(yè)后的工作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養(yǎng);另一方面,我們要深入學生當中,及時了解學生動態(tài),幫助學生解答思想疑惑,通過大量細致深入的思想工作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在網(wǎng)絡和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學會運用微博客、貼吧、QQ聊天、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和方法融入到學生群體,就學生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
三、開拓新時期學生管理新途徑
1.擺脫傳統(tǒng)的科層制度束縛。高等院校學生管理要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就必須結合實際,擺脫傳統(tǒng)的科層制限制。科層制的特點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機構重疊,權責不清;二是權力過于集中,實行家長式的管理:三是組織行為缺乏理性。這在學生管理中就要注意理順院系之間、學生之問、班級之問和社團之間的關系,做到權責明晰,減少不必要的矛盾。另外要適當分權,給予系部(中心)一定的學生管理權,學生處、團委只作為指導和服務部門不參與具體學生管理,同理,院學生會和社團聯(lián)合會對應的系學生會和各個社團也是如此,班級的管理歸屬于系部(中心)管理。管理過程中要依據(jù)不同情況、不同時段采取措施,不拘泥于現(xiàn)狀。
2.鼓勵學生民主自治與自我管理。學生民主自治就是在學校的班級、學生社團和學生會中充分實行民主提議、民主決策、民主執(zhí)政、民主監(jiān)督的一套自治措施,當然這要在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內(nèi)行使,要有學校學生管理部門的輔助才能完成。民主自治,對高等院校、對學生都意義重大。首先,對學校來說可以解決人員不足問題。由于擴招和在校生人數(shù)增加,很多高等院校都存在一方面學生管理人員不足、另一方面行政人員比重增大的矛盾局面,采取學生自治后可以減少行政人員的數(shù)量,減輕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壓力。其次,學生們朝夕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很了解,他們可以為自己理想的班級或中意的社團選出“執(zhí)政者”來代表和維護自己的利益。對于當選者來說可以鍛煉自已的領導、組織、決策水平,而落選者也會在競選中收獲經(jīng)驗教訓,爭取下次競選中獲取勝利,“選民們”也能體會到“當家作主”的優(yōu)越感和成就感。新時期的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發(fā)揮學生自覺性、主動性,重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多樣化需求。要積極了于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人文講座等滿足學生的成才愿望,教育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學會承擔社會責任,增強社會的適應性。
3.實現(xiàn)學生管理工作者與學生和諧互動。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消費者,有權力要求獲取滿足自己需要的教育服務。事實上,如果忽視學生這個利益主體,高等學校將會失去它的“顧客”而處于困境之中。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樹立人本觀念,堅持一切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定期舉辦如“與院長面對面”、師生座談會等活動,由院領導和各職能部門參加,為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學習方面的問題,為學生的未來指明方向;要用愛來感化每一名學生,并付諸行動,成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學生事務服務中心等專業(yè)化的服務機構,讓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同時,建立餐廳管理委員會、公寓管理委員會,監(jiān)督餐廳及公寓工作,努力提高服務水平。設立院長信箱,接受學生的咨詢和合理化建議,促進師生之間相互溝通。創(chuàng)建各種學生社團,開展社團聯(lián)誼活動,使學生之問廣泛接觸,相互了解,彼此幫助,豐富學生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作者:樊躍峰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