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班主任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學生養成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離不開養成教育。高職階段進行養成教育過程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對于高職學生養成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將系統分析班主任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養成教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班主任;高職學生;養成教育;影響分析
近幾年,我國越來越重視高職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高職學生養成教育主要是指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逐漸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會根據學生的發展而對內容與方法進行調整,同時具有特殊性,是其它類型教育所無法替代的。高職學生養成教育可以培養良好的人格與意志品質,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與個人習慣,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1]。
1班主任的個人素養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高職院校班主任的個人素養會直接影響到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效果,但是大部分的高職班主任未經過系統化的養成教育培訓,因此也難以充分發揮出養成教育的價值。班主任個人素質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1班主任思想品質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大部分的高職班主任主要為專業課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如輔導員專業。但是班主任個人思想品質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三觀的形成具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高職班主任需要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具有敏銳的政治辨別能力,通過自己的正能量去影響學生,讓學生能夠逐漸意識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進而逐漸參與到思政學習之中,并形成良好的政治觀念與三觀。
1.2班主任文化素養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高職班主任的言行舉止與文化素養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高職學生能夠真實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進而幫助學生養成熱愛生活的積極心態。高職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時,自身的文化素養也會通過語言逐漸流露出來,學生對于養成教育的接受與認可程度也會得到提升。1.3班主任專業能力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高職班主任主要由專業課教師所擔任,通過專業教學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班主任會及時發現學生所存在的專業課問題,并積極幫助解決,以此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發現學生的學習困難,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信心,讓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專業課程學習之中。在高職院校,學生對于班主任的依賴要遠超于輔導員,主要通過專業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同時在專業課堂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4班主任心理素養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高職班主任工作繁雜且量大,因此對于班主任的心理素養是很大的挑戰。良好的心態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開展養成教育的前提條件[2]。只有當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養,才會積極投入到養成教育工作之中,進而提高養成教育的效果,通過養成教育促進高職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除此之外,班主任在解答學生疑惑或者進行心理疏導教育時,只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才可以提高各項工作的效果。通過高職班主任良好的心理素養,學生也會逐漸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2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2.1班主任的榜樣示范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影響
高職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榜樣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榜樣示范會勝過單純說教。高職學生不喜歡班主任高談闊論,而喜歡實事求是的班主任。如每天早上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到校,班主任首先需要做好,在早上時候檢查班級衛生及考勤,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又如高職班主任對學生言行舉止的要求,班主任必須從自我做起,發揮好榜樣示范的作用,這樣的方式對于提高養成教育效果非常重要。高職學生對于班主任的說教會產生抵觸心理,但是對于榜樣的作用卻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2.2班主任的關心愛護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高職學生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難以得到教師的關注,甚至部分學生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高職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愛護是學生形成良好生活與學習習慣的動力,高職學生不僅會面臨學業上與就業的壓力,有些甚至還會存在心理問題,進而難以融入到校園生活學習中。高職班主任可以在職責范圍內,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幫助,讓學生能夠逐漸對班主任產生認同感,進而積極參與到養成教育活動之中。高職班主任的關心愛護可以減少學生負面心理情緒,同時還可以避免許多問題。
2.3班主任的教育引導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現階段,雖然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存在許多問題,但是他們更加關注今后的就業問題。高職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在常規管理過程中教育引導學生,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到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并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學業及習慣上的不足,進而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動力,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3]。例如:通過模擬招聘、自薦信等拼比活動,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為他們今后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2.4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影響
高職班級管理事物非常復雜,若教師“沉迷”于管事,那么班主任的作用可能還不如班干部。班主任的管理應具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生活、學習與心理狀態進行及時地幫助與疏導,尤其是對于問題嚴重的學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其次需要重視班主任管理的時效性,如面對突發事件時,班主任及時介入了解可以避免事件繼續惡化。最后班主任管理應不斷創新,確保符合當代高職學生的發展需求,除了完成常規的班級管理工作外,還須具有較強的策劃與組織能力,引導學生健康積極成長。
3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策略
3.1以養成教育為核心,建立新型班集體
高職階段班集體的形態會直接影響養成教育的效果,班級管理若采用固定的模式,而未能根據實際情況,不僅無法完成班級管理目標,同時還會影響高職學生養成教育效果。高職班主任因以養成教育為核心,建立新型的班集體,讓學生在集體生活中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新型班集體的主要養成教育內容為:學習習慣、做事習慣與做人習慣。做人方面以培養愛心為主,做事方面以培養規則意識為主,學習方面以培養創新精神與能力為主,通過三方面的養成教育,幫助學生適應高職階段的生活與學習,提高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能力,學會抑制并調節自己的情緒。
3.2運用榜樣的力量,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高職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與可塑性,會不斷追求美好事物。高職班主任需要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榜樣的力量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部分高職班主任會發現榜樣的作用較低,學生甚至會存在抵觸榜樣的心理,主要原因在于榜樣教育的盲目性。榜樣示范應具有真實性、感染性與教育性,將抽象的道德規范具體化,讓高職學生能夠真切感受,進而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榜樣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影響力,首先高職班主任需要發揮出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漸影響學生。高職學生最善于模仿的角色為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必須言而有信,先要求自己做好再去要求學生,通過少說多做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魅力。其次應發揮出班級學生榜樣作用,在班級內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觀察他人的優點,并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同時提醒學生不要被他人的缺點所影響,否則良好習慣沒形成,卻出現一堆壞毛病。
3.3科學指導,堅持行為訓練
高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長期積累與強化訓練才可形成。因此班主任需要科學指導,并堅持長期的行為訓練。行為訓練應遵循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符合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同時需要重視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否則單純的行為訓練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最終無法發揮出行為訓練的價值。高職班主任在開展行為訓練時,應嚴格要求學生,不能受到情緒的影響而放松對學生的要求。當確定行為準則后,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將會失去行為訓練的意義。例如:在自習課時經常會有學生講話而影響自習效果,這個時候班主任鼓勵學生“講話”,不進行記錄也不批評。在下一次自習課時,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任何人都不準講話,整節自習課安靜進行。第三次自習課時,引導學生對兩次自習課的效果進行比較,統計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通過科學指導,讓學生意識到安靜的自習課對于學習的價值。
3.4豐富評價方式,提高學生認知
高職學生養成教育中的評價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個體發展情況,還能夠找出學生的問題,進而提高養成教育效果。因此需要豐富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積極改正。養成教育評價主要以自評、互評、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為主,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加強學生的認知。互評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發現他人的優缺點,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與調整的效果。自評則可以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在后續學習中努力克服并積極改正。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主要由教師落實,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表現與生活習慣等進行評價。綜上所述,高職班主任個人素養與班級管理會對學生養成教育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斷提高個人素養與管理水平,以養成教育為核心建立新型班集體,運用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加強養成教育的科學指導并堅持行為訓練,豐富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確保養成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國權,劉萬輝,高玉芝.高職院校班主任對學生養成教育培養的實踐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49-51.
[2]陳云芳.教師應該育人教書——淺談班主任對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8):167-168.
[3]吳蔣平.芻議職校班主任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3):117-118.
作者:劉清清 單位:達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