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遠程教育課程團隊建設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遠程教育課程團隊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盎ヂ摼W+”背景下課程團隊建設是提升遠程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是遠程教育教學運行機制創新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從遠程教育課程團隊建設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遠程教育課程團隊構建中遇到的問題,探索建立更合理、有效的遠程教育課程團隊模式,以提升遠程教育團隊的效能。
【關鍵詞】“互聯網+”;遠程教育;團隊建設
一、構建遠程教育課程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一)改革課程教學模式的需要
實際教學過程中,各學校對面授輔導課時安排參差不齊,面授重點難點不能形成統一共識。同時隨著電大學生的質量整體提高,學生的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早前的學歷需求轉變為當前的應用型需求,從而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為了能夠給學生更好的教學服務,需要通過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和探討。
(二)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需要
課題組通過調查了解到,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課程教學平臺,平臺欄目多,資源項目完備。國家開放大學、省級電大和各教學點三級電大平臺之間存在資源交叉重復等現象。同時,各教學點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都有各自獨特的教學模式,課程網絡教學形式及效果參差不齊。因而必須把系統內部分散的軟件硬件資源進行集中、整合和虛擬化,加強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提高電大系統整體的教學質量。
(三)提升教師個人發展的需要
遠程教育教師隊伍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一線教師數量少,師資水平偏弱,教師一人身兼多職現象普遍,平時教學任務繁重,有的教師需要負責多達十多門課程,甚至負責不同的專業。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教師各方面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進行資源的制作,又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很難集中精力發展自身的專業。因而,需要通過課程團隊建設,優化師資力量、資源共享,為教師個人發展創造條件。
二、遠程教育課程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對實施課程教學團隊實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國家開放大學的教學團隊建設自2009年10月才真正啟動,起步比較晚,當前還有很多管理者和教師沒有真正理解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些電大認為本學校已有相應的課程輔導教師,能夠很好地完成日常的教學任務,沒有必要參加教學團隊活動;有些電大雖然明確認識到實施課程教學團隊實踐的目標是什么,由于沒有明確的載體支撐,教學團隊建設的資源投入不足,導致教學團隊的教研活動流于形式。
(二)優秀的課程團隊建設帶頭人缺乏
電大系統許多專業缺乏高層次、高水平的課程團隊建設帶頭人。首先,大部分教師學歷程度不高,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數量明顯偏少,師資結構一時半會很難調整和提高,課程教學團隊中高學歷成員大部分是新進教師,欠缺教學實踐經驗;有些專業課程有較高的技能要求,本校沒有專業教師進行專業建設和實踐指導,而兼職教師又很難聘請到。其次,電大系統師生比例嚴重失衡,教師平時教學任務重、壓力大,很難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開展科研工作,學術意識薄弱,科研氛圍不濃,再加上學校支持力度不大,導致科研方面儲備和積累底子薄、基礎差,而引進優秀的團隊建設學科帶頭人難度系數比較大,自身培養又不能在短期內見效。最后,由于職稱水平不高,在學科隊伍中要發揮應有的帶頭作用比較困難,同時又很難直接引進專業課程學科帶頭人。中青年教師力量有限且成長緩慢,課程教學團隊出現明顯斷層,缺乏合理的教學梯隊,對建設好一個優秀的教學團隊是不利的。
(三)課程教學團隊結構設置不完善
電大系統課程教學團隊主要是主持教師、責任教師和輔導教師為主,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很少納入。其實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在課程教學團隊建設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班主任直接面對學生,在教學問題的調研和反饋方面擔負著核心角色,而學科教師在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很多學校的課程教學團隊成員在規模、年齡、學歷、學科、職稱等結構方面不合理。規模上沒有限定人數,有些學校為了湊足人數而把不滿足或不是很優秀的教師拉進課程教學團隊中;年齡結構上體現或老齡化或年輕化的特點;團隊中理論水平高、實踐技能強的高水平教師缺乏;從學科結構看,大部分采用的是相同學科,而現在很多教學資源的建設需要多種學科技術的融合,這樣就使得在教學團隊中無法實現不同學科知識的相互交流及互相補充的作用。
(四)課程教學團隊文化建設薄弱
當前遠程教育的課程教學團隊文化建設相對比較薄弱,團隊的凝聚力不夠。一方面,課程教學團隊成員對團隊內部的總體目標不夠明確,教學過程處于封閉和孤立的狀態。忽視了課程教學團隊的文化建設,當團隊總體目標與團隊成員個人目標發生沖突時候,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對團隊整體利益的考慮甚少。沒有良好的課程團隊文化,團隊成員在教學團隊工作中得不到精神上的滿足,得不到理解,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受到打擊,使團隊的凝聚力下降,有的甚至脫離團隊,使得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很難持續下去。另一方面,課程教學團隊中成員之間缺乏交流溝通、缺乏協作精神。有時候集體討論過程中,不是隨聲附和就是相互防范,隱藏自己的想法,使討論意義不大,無法集思廣益。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問題,也不愿意向同事請教、交流,合作意識不強,更談不上創新,這些都阻礙了教學團隊的快速發展。
(五)課程教學團隊管理機制不完善
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對教學資源的共享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很少開展教學活動,沒有充分發揮課程教學團隊的共建共享作用。每個學期開展一到兩次,參與研討的總是固定的個別教師,最終課程教學團隊流于形式。由于團隊建設過程中管理約束機制缺乏,課程教學團隊內部職責不明確,更多的是靠團隊負責人一人干活。一個沒有管理制度保障的課程教學團隊,就像無本之木,其生命力不可能持久。遠程教育具有非面對面的特點,團隊成員之間的協同工作更多時間是通過互聯網交互溝通來完成,沒有一套系統的管理機制很難調動積極性。就考核評價而言,有些學校沒有,有些學校評價考核指標比較單一,比如每學期僅針對完成的教學資源建設數量指標考核,而忽視個人對團隊的貢獻,不能做出全面而公正的評價。這樣使得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沒有真正發揮其作用,課程團隊成員對團隊建設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
三、“互聯網+”背景下遠程教育課程團隊建設的策略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課程團隊建設理念
以人為本就要發揚民主管理思想,使作為教學活動直接參與者的教師能體會到主人翁的責任感。從管理者的角度加大宣傳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價值認知,讓其認識到課程教學團隊建設能提供團隊成員間知識結構互補、學科知識不斷更新、創新型成果的學習借鑒等優勢。從情感角度為教師營造和諧融洽的工作環境,倡導教師積極參與到課程教學團隊管理中去,能夠在團隊建設活動中完成總體任務和實現自我價值。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激勵機制,加大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各種資源投入力度,給予教學團隊政策傾斜等。通過一系列舉措,才能使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促進教師各方面素質得到發展,提升教師教學的質量。
(二)選擇優秀的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
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是團隊的核心人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拔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確保其不僅教學經驗豐富,還應該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和服務的意識。首先,要求課程團隊建設帶頭人要了解現代遠程教育理念,并且熱衷于遠程教育事業,原則上要求是承擔本課程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有多年的遠程開放教育教學經驗積累,并有相對優秀的教學成果。其次,大力引進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并有計劃地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使其能快速成為學術帶頭人。再次,培養良好的領導組織協調能力。在團隊中要有威信、親和力,具有處理專業方面各種問題的能力,具有奉獻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三)構建合理的教學團隊結構
為了更大限度地發揮課程教學團隊作用,必須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根據教學任務數量、難易程度來決定成員人數。人數過多會出現工作相互推諉,無法形成較強的凝聚力,人數過少會出現無法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一個優秀的課程教學團隊的成員應該是在長期合作基礎上形成的教學團隊,包括主持教師(或責任教師)、輔導教師、班主任和學科教師,教學團隊需要從年齡、性格、教學風格、學科、學歷、職稱和教學經驗背景等多角度進行考慮,年齡上采用老、中、青相結合,發揮老中青的“傳、幫、帶”的作用。從學科和學緣結構上考慮跨學科、跨專業合作;學歷結構上要能體現較強的科研能力,具備專業課程教學的學習能力和業務能力;職稱結構上要求有梯度差別,強調團隊內部成員結構的層次性、差異性,注重各方面的互補作用,充分體現群體優勢。
(四)建立和諧的團隊文化
和諧的團隊文化氛圍能保證團隊成員高效率的工作?!盎ヂ摼W+”背景下,利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可以在輕松的溝通交流環境中進行協作。例如:通過國開學習網討論區、QQ群、微信群等多樣化的溝通方式,進行實時、非實時交流與研討,同時實現資源共享。課程教學團隊要明確樹立共同的目標,將團隊成員利益與團隊共同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時帶頭人又要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特性,為不同的成員提供不同的位置,進行協同工作,實現團隊成員的個人發展。
(五)構建課程教學團隊運行保障機制
構建課程教學團隊運行的保障機制,明確指出教學團隊的工作是需要相互合作完成的。該制度包括團隊帶頭人的選拔標準及工作職責、監督機制、團隊成員考核評價制度等方面。課程團隊建設過程要時刻保持協同合作,借助各種網絡手段進行溝通與交流,以優化教學資源配置。需要制定和完善團隊規范來協調團隊內部紀律,確保團隊工作的高效率。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去執行,要充分地信任自己的成員,授權給成員,要有通暢的溝通機制。在重視個人績效同時,要注重團隊的績效,以及個人對團隊績效的考評。建立階段性匯報和審查制度,加強過程監管,“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來發展課程教學團隊建設。
【參考文獻】
[1]李超.遠程開放教育網絡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
[2]程千,等.論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架構及運作模式[J].天津電大學報,2016(2).
[3]姜玉蓮.課程教學團隊建設與運行――第六次“中國遠程教育教師論壇”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13(5).
[4]周密.基于課程團隊合作教學的教師發展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4(4).
[5]孫鳳琴.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網上教學實踐探索――以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團隊為例[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
作者:王俊 單位:寧波廣播電視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