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有效性高中音樂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尊重主體是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高中教學的根本目的。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基礎。高中音樂教學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著力建設課堂的民主性、平等性、和諧性,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教師角色的轉變,將課堂主體交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熱情,培育學生新的課堂生長點,以促進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課堂教學效果,變學生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多說多展示,逐漸形成欣賞音樂,認識自我,實現音樂素養。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元素啟發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可以利用民族風,將我國少數民族特色與音樂的旋律及樂器使用緊密結合,對比蒙古族風格《天堂》、維吾爾族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藏族的《青藏高原》等歌曲,讓學生通過視聽來辨別各民族音樂的差別,并且通過探討民歌中的不同情感和文化,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辨析力,學生也可以嘗試著演繹民族音樂,既學到了民族風情的特色,也激發了學生對民族、對文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手段創新是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促進音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對多元教學模式的需求已經明顯增強。教師可以設計教學環節,邀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鼓勵學生成為教學的一部分,學生通過體驗教與學的雙重身份,在課堂找到主體地位,自主的音樂學習能力就容易大幅度的提升。這也是高中音樂教學有效性所追求的效果。教師可以預先留下作業,讓學生動手搜索音樂背景,音樂的詞曲作者的相關信息,歌曲產生的背景以及體現的文化內涵等等。在課堂上,由學生和教師配合,完成曲目的播放和解讀。學生根據對歌曲認知的加深,闡述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從而喜歡上歌曲。以《歌唱祖國》為例,既能夠體現特定歷史時期人民為國的大無畏精神,又能夠在新時期尤其是90后乃至00后對學生的愛國教育,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對學生個性與人格的塑造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音樂可以打開心靈”,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教學的演示,打開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悟歷史,承擔責任,體味人生。多媒體技術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它有效的將音、圖、話、文字有機結合,嚴重沖擊了傳統只有教師一個聲音的教學模式。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可以調動學生全身感官,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領學生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完成教學內容,加深對教學內容的全面理解。比如,在樂器教學,我們很難通過圖片或者教師口述將各種樂器解釋清楚。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教師展示相應樂器的圖片,播放樂器發出的聲音,在何種場合運用相應的樂器,以及由幾種樂器所演奏出的完整樂曲等等,讓學生對不同文化背景下音樂及樂器產生和運用的思考,促進學生藝術細胞的形成,以實現教學目標。
三、結語
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有效性勢在必行,教師逐漸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音樂教學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地位更加凸顯,更加側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需求,陶冶情操、音樂情感培養以及音樂素養的鍛煉和養成都涵蓋在改革范圍之中。
作者:曾燦 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